正在阅读:

失控时代,如何学会应对和掌控混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失控时代,如何学会应对和掌控混乱

混乱而非整齐有序,是经济社会的常态。

所评图书:

书名:《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译者:侯奕茜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1994年,一个在华尔街工作的年轻计算机科学家,创办了一家网上书店。这家书店不同于传统的书店,顾客可以在网上下单,付款后商品被快递到家。这家网上书店开业后的第一周,销售额为12000美元,但只成功配送了846美元。之后的第二周,还是有大量的订单没有被及时处理和配送。

这家网上书店的创始人曾经夸下海口,宣称该书店有存书多达上百万册,顾客还可享受30天内无条件退货退款。开业两周内,这家书店收到了当时排名全球第一的搜索引擎雅虎的来信,希望能将该公司的链接加在雅虎主页。专家警告网上书店创始人,指出与雅虎合作会进一步放大该企业的供应链压力。但该创始人不为所动。

1999家,这家网上书店开始销售玩具,但当时他们并没有玩具的库存。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纽约各处购买“玩具反斗城”玩具,甚至还去“玩具反斗城”在线商城买空了能买到的所有玩具。这一年的圣诞节过去之后,该企业囤积的大量玩具只卖出去60%,其他的不得不降价出售,让企业损失巨大。

你显然已经看出来了,上面说的这家网上书店就是亚马逊。它的创始人贝佐斯采用了一整套堪称疯狂的降价促销组合策略,从图书开始,逐步侵蚀实体百货商店的各种产品门类。这20来年期间,亚马逊经过了多次经济萧条、经济危机周期,发展规模却越来越大。这家企业似乎并不在意出现业务短期亏损甚至是长期亏损,也不害怕出现混乱,恰恰相反,亚马逊最喜欢制造各细分行业、产品领域的混乱,通过价格战及服务创新,挤占电子商务市场,并牢固的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

最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曾提出对亚马逊的收购,但被贝佐斯拒绝,后者认为巴诺书店的重心放在实体店,但其丰富的经营经验完全不适用于混乱的线上业务。同样,玩具反斗城尽管也有自己的在线网店,却没能像亚马逊那样用低价快速冲击玩具的在线销售。另外,当亚马逊开发电子阅读器kindle时,各家竞争对手都没把这个消息当回事,因为电子阅读技术的体验水平很难达到纸书阅读的层次——问题是,亚马逊始终致力于电子阅读技术的开发、产品发售,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这方面达成了宝贵的技术和市场经验积累,奠定了市场标准。

全球著名的生活经济学大师、英国“卧底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曾出版过世界级畅销书《卧底经济学》。哈福德指出,无论是商业领域,还是社会、科学等领域,尽管人们总是希望建立稳定的秩序、结构,使用固定不变的方法来提高执行效率,但这样的愿望事实上很难达成。这个世界充满了杂乱无章、无法测量、不协调、即兴、缺憾、不连贯、粗糙、凌乱、随意、模棱两可、变化多端,我们必须学会在混乱中适应、学习、思考和执行。而应对混乱的重要法则就是要出奇制胜。书作者为此举出了二战期间德国名将隆美尔、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等人的案例,诠释了出奇制胜的思路。

混乱而非整齐有序,是经济社会的常态,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经济和社会运行中充斥着大量的复杂性、随机性因素。反过来,如果我们懂得改变,对一成不变的、固定化的内容进行调整,就可能因此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激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意水平。书中指出,当代科学家中,那些得出了最为重大和卓越的研究成果的顶尖学者,往往会不定期的切换研究课题,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不同学科融合,并通过与更多的研究同行合作,“摩擦”出火花。研究创造力的前沿学者霍华德·格鲁伯和萨拉·戴维斯也曾证明指出,创意人士如果倾向于跨界研究,会更好的得出成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称为社交网络时代的年代,我们各自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弱关系”链条。这显然也要算是对于经济、社会、文化复杂性的适应性策略。但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社交链条和群租,往往会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排斥多样性,而这对于发挥“群体智慧”当然不利,更可能导致“团体迷思”。书作者指出,应对混乱,必须设法提高团队、群组、组织的组成和认知多样性。比如,在组织、团队讨论中,邀请一些受过不同训练、具有不同经历,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另类”人士。

同样,要想组织提高创意水平,更好的激活而不是扼杀员工的创造力,就应当提高对办公场所混乱程度的容忍程度,要克制将办公场所朝着医院消毒柜方向进行整理、保持有序的念想。书中指出,领导者对于秩序的掌控愿望,往往会导致员工无所适从、束手束脚,将主要精力用在保持表面整洁而不是创意之上。

当然,应对混乱会让人保持警醒和紧张状态,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往往还是会尽可能的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书作者指出,应对混乱的管理、监管,应当避免陷入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误区。举例来说,从《巴塞尔协议I》到《巴塞尔协议III》,条款越分越细,致力于弥补监管者所能想到的金融运行的一切漏洞,但这不但没有彻底的消灭金融风险,反而导致了大量可笑的避险操作,并进一步放大了风险。比如,《巴塞尔协议II》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高风险项目要保持审慎,鼓励投资经评估的低风险项目。而这直接导致了欧美世界的许多金融机构大量购入看似毫无风险的希腊政府债券,从而引爆了债务危机。书中就此还举出了其他一些案例,指出应对混乱的监管机制,要体现简单性、直观性原则,并切实实现监管机构之间的平衡制约。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书中还谈到了,近年来因自动化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反而降低了人类操作人员的应对反应及操作能力,比如因自动巡航系统的普遍应用,飞行员避险能力显著下降。而谷歌等企业借助卫星、自动抓拍设备收集的用户数据、地图地理信息,也曝出存在突出差错。因此,要更好的适应和应对混乱,要尤其注重自动化设备应用情况下,操作人员技能训练和应急意识培养,防止网络或机器设备出错引发大面积的系统混乱,并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失控时代,如何学会应对和掌控混乱

混乱而非整齐有序,是经济社会的常态。

所评图书:

书名:《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译者:侯奕茜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1994年,一个在华尔街工作的年轻计算机科学家,创办了一家网上书店。这家书店不同于传统的书店,顾客可以在网上下单,付款后商品被快递到家。这家网上书店开业后的第一周,销售额为12000美元,但只成功配送了846美元。之后的第二周,还是有大量的订单没有被及时处理和配送。

这家网上书店的创始人曾经夸下海口,宣称该书店有存书多达上百万册,顾客还可享受30天内无条件退货退款。开业两周内,这家书店收到了当时排名全球第一的搜索引擎雅虎的来信,希望能将该公司的链接加在雅虎主页。专家警告网上书店创始人,指出与雅虎合作会进一步放大该企业的供应链压力。但该创始人不为所动。

1999家,这家网上书店开始销售玩具,但当时他们并没有玩具的库存。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纽约各处购买“玩具反斗城”玩具,甚至还去“玩具反斗城”在线商城买空了能买到的所有玩具。这一年的圣诞节过去之后,该企业囤积的大量玩具只卖出去60%,其他的不得不降价出售,让企业损失巨大。

你显然已经看出来了,上面说的这家网上书店就是亚马逊。它的创始人贝佐斯采用了一整套堪称疯狂的降价促销组合策略,从图书开始,逐步侵蚀实体百货商店的各种产品门类。这20来年期间,亚马逊经过了多次经济萧条、经济危机周期,发展规模却越来越大。这家企业似乎并不在意出现业务短期亏损甚至是长期亏损,也不害怕出现混乱,恰恰相反,亚马逊最喜欢制造各细分行业、产品领域的混乱,通过价格战及服务创新,挤占电子商务市场,并牢固的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

最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曾提出对亚马逊的收购,但被贝佐斯拒绝,后者认为巴诺书店的重心放在实体店,但其丰富的经营经验完全不适用于混乱的线上业务。同样,玩具反斗城尽管也有自己的在线网店,却没能像亚马逊那样用低价快速冲击玩具的在线销售。另外,当亚马逊开发电子阅读器kindle时,各家竞争对手都没把这个消息当回事,因为电子阅读技术的体验水平很难达到纸书阅读的层次——问题是,亚马逊始终致力于电子阅读技术的开发、产品发售,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这方面达成了宝贵的技术和市场经验积累,奠定了市场标准。

全球著名的生活经济学大师、英国“卧底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曾出版过世界级畅销书《卧底经济学》。哈福德指出,无论是商业领域,还是社会、科学等领域,尽管人们总是希望建立稳定的秩序、结构,使用固定不变的方法来提高执行效率,但这样的愿望事实上很难达成。这个世界充满了杂乱无章、无法测量、不协调、即兴、缺憾、不连贯、粗糙、凌乱、随意、模棱两可、变化多端,我们必须学会在混乱中适应、学习、思考和执行。而应对混乱的重要法则就是要出奇制胜。书作者为此举出了二战期间德国名将隆美尔、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等人的案例,诠释了出奇制胜的思路。

混乱而非整齐有序,是经济社会的常态,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经济和社会运行中充斥着大量的复杂性、随机性因素。反过来,如果我们懂得改变,对一成不变的、固定化的内容进行调整,就可能因此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激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意水平。书中指出,当代科学家中,那些得出了最为重大和卓越的研究成果的顶尖学者,往往会不定期的切换研究课题,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不同学科融合,并通过与更多的研究同行合作,“摩擦”出火花。研究创造力的前沿学者霍华德·格鲁伯和萨拉·戴维斯也曾证明指出,创意人士如果倾向于跨界研究,会更好的得出成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称为社交网络时代的年代,我们各自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弱关系”链条。这显然也要算是对于经济、社会、文化复杂性的适应性策略。但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社交链条和群租,往往会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排斥多样性,而这对于发挥“群体智慧”当然不利,更可能导致“团体迷思”。书作者指出,应对混乱,必须设法提高团队、群组、组织的组成和认知多样性。比如,在组织、团队讨论中,邀请一些受过不同训练、具有不同经历,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另类”人士。

同样,要想组织提高创意水平,更好的激活而不是扼杀员工的创造力,就应当提高对办公场所混乱程度的容忍程度,要克制将办公场所朝着医院消毒柜方向进行整理、保持有序的念想。书中指出,领导者对于秩序的掌控愿望,往往会导致员工无所适从、束手束脚,将主要精力用在保持表面整洁而不是创意之上。

当然,应对混乱会让人保持警醒和紧张状态,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往往还是会尽可能的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书作者指出,应对混乱的管理、监管,应当避免陷入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误区。举例来说,从《巴塞尔协议I》到《巴塞尔协议III》,条款越分越细,致力于弥补监管者所能想到的金融运行的一切漏洞,但这不但没有彻底的消灭金融风险,反而导致了大量可笑的避险操作,并进一步放大了风险。比如,《巴塞尔协议II》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高风险项目要保持审慎,鼓励投资经评估的低风险项目。而这直接导致了欧美世界的许多金融机构大量购入看似毫无风险的希腊政府债券,从而引爆了债务危机。书中就此还举出了其他一些案例,指出应对混乱的监管机制,要体现简单性、直观性原则,并切实实现监管机构之间的平衡制约。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书中还谈到了,近年来因自动化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反而降低了人类操作人员的应对反应及操作能力,比如因自动巡航系统的普遍应用,飞行员避险能力显著下降。而谷歌等企业借助卫星、自动抓拍设备收集的用户数据、地图地理信息,也曝出存在突出差错。因此,要更好的适应和应对混乱,要尤其注重自动化设备应用情况下,操作人员技能训练和应急意识培养,防止网络或机器设备出错引发大面积的系统混乱,并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