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界面评论】小学生不捐款被“示众”:莫让“逼捐”伤了尚未扎根的善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界面评论】小学生不捐款被“示众”:莫让“逼捐”伤了尚未扎根的善意

做慈善毋以善小而不为,但慈善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拍照逼捐这样的行为看似小事,但理应将之当作恶劣的慈善教育典型加以反思检讨。在校园里应该多一些慈善理念的言传身教,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践行,而不是总简单化地成为捐款数字的攀比。慈善教育也需要多一些素质教育理念,少一些“应试思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在茂名茂南区一间叫朝阳学校的民办小学,有一名学生家长不幸患了重病,师生们都纷纷给这名学生家长捐款。然而有学生家长给媒体反映,说老师强迫学生捐款,不捐款的学生还被拍照发到了家长群。事件被曝光后,涉事老师向家长道歉,也被校长批评。

学生不捐款就被拍照“示众”,这位老师行为性质的恶劣其实毋庸赘言。无论这位老师帮助患病学生家长的初衷有多良善,把小学生当成强制募捐的对象,都是极其不合适的。慈善的基础是客观能力和主观意愿,这两项在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成年的小学生身上都不具备。而对未捐款学生拍照“逼捐”更涉嫌侮辱,有违背教师法之嫌。

这看似个体行为的背后,有更值得反思的校园慈善的错误导向。茂名市教育局负责人对此解释,目前全市正在推行“日行一善’活动,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为患病家长尽量提供更多的协助。也就是说,虽然该老师的做法极端,内在精神却符合当地教育部门的慈善导向。

从小培养孩子的善念,本来是值得倡导的教育。但无论慈善还是教育,都不应该异化为简单的强制。如果捐钱变成无视孩子的家庭境况,人人有份必须参与,这和“交作业”有什么区别?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帮助他人的快乐,而是必须完成的负担。而那些被拍照的孩子,心里埋下的也不会是善的种子,而是被当众羞辱的窘迫。那一点捐款也许能解一个家庭的燃眉之急,却毁了更多孩子的自尊和心底还未扎根的善意,这和慈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批评一个老师的行为简单,但更重要的是反思教育领域的“运动式慈善”。所谓“日行一善”活动,仅听名字就散发着教育政绩工程的味道。慈善应该是力所能及、行有余力之后的奉献,而不应该成为道德高地难以企及的目标。不要说那些孩子,就是教育局的领导或者学校的校长老师,几个人真可以做到“日行一善”?

不合理的目标设定,就注定了在执行中容易滋生假大空,变成“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组织,老师推动,学生完成任务。这样的慈善必然失去打动人心的力量,只会变成教育部门看上去很美的慈善政绩。

 这种错误的慈善导向在教育领域并不罕见,绝非一时一地的行为。相信很多人在读书时都有过经历,遇到高关注度的天灾人祸,学校就会组织捐款。即便没有老师拍照这样恶劣的“逼捐”,大家也都会很“懂事”地找家长要钱。因为如果不交,很难保证在老师或同学之间不被另眼相待。这样的慈善教育太多人经历过,但对培养公众慈善理念到底是利是弊,相信答案是明显的。

做慈善毋以善小而不为,但慈善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拍照逼捐这样的行为看似小事,但理应将之当作恶劣的慈善教育典型加以反思检讨。在校园里应该多一些慈善理念的言传身教,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践行,而不是总简单化地成为捐款数字的攀比。慈善教育也需要多一些素质教育理念,少一些“应试思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界面评论】小学生不捐款被“示众”:莫让“逼捐”伤了尚未扎根的善意

做慈善毋以善小而不为,但慈善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拍照逼捐这样的行为看似小事,但理应将之当作恶劣的慈善教育典型加以反思检讨。在校园里应该多一些慈善理念的言传身教,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践行,而不是总简单化地成为捐款数字的攀比。慈善教育也需要多一些素质教育理念,少一些“应试思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在茂名茂南区一间叫朝阳学校的民办小学,有一名学生家长不幸患了重病,师生们都纷纷给这名学生家长捐款。然而有学生家长给媒体反映,说老师强迫学生捐款,不捐款的学生还被拍照发到了家长群。事件被曝光后,涉事老师向家长道歉,也被校长批评。

学生不捐款就被拍照“示众”,这位老师行为性质的恶劣其实毋庸赘言。无论这位老师帮助患病学生家长的初衷有多良善,把小学生当成强制募捐的对象,都是极其不合适的。慈善的基础是客观能力和主观意愿,这两项在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成年的小学生身上都不具备。而对未捐款学生拍照“逼捐”更涉嫌侮辱,有违背教师法之嫌。

这看似个体行为的背后,有更值得反思的校园慈善的错误导向。茂名市教育局负责人对此解释,目前全市正在推行“日行一善’活动,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为患病家长尽量提供更多的协助。也就是说,虽然该老师的做法极端,内在精神却符合当地教育部门的慈善导向。

从小培养孩子的善念,本来是值得倡导的教育。但无论慈善还是教育,都不应该异化为简单的强制。如果捐钱变成无视孩子的家庭境况,人人有份必须参与,这和“交作业”有什么区别?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帮助他人的快乐,而是必须完成的负担。而那些被拍照的孩子,心里埋下的也不会是善的种子,而是被当众羞辱的窘迫。那一点捐款也许能解一个家庭的燃眉之急,却毁了更多孩子的自尊和心底还未扎根的善意,这和慈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批评一个老师的行为简单,但更重要的是反思教育领域的“运动式慈善”。所谓“日行一善”活动,仅听名字就散发着教育政绩工程的味道。慈善应该是力所能及、行有余力之后的奉献,而不应该成为道德高地难以企及的目标。不要说那些孩子,就是教育局的领导或者学校的校长老师,几个人真可以做到“日行一善”?

不合理的目标设定,就注定了在执行中容易滋生假大空,变成“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组织,老师推动,学生完成任务。这样的慈善必然失去打动人心的力量,只会变成教育部门看上去很美的慈善政绩。

 这种错误的慈善导向在教育领域并不罕见,绝非一时一地的行为。相信很多人在读书时都有过经历,遇到高关注度的天灾人祸,学校就会组织捐款。即便没有老师拍照这样恶劣的“逼捐”,大家也都会很“懂事”地找家长要钱。因为如果不交,很难保证在老师或同学之间不被另眼相待。这样的慈善教育太多人经历过,但对培养公众慈善理念到底是利是弊,相信答案是明显的。

做慈善毋以善小而不为,但慈善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拍照逼捐这样的行为看似小事,但理应将之当作恶劣的慈善教育典型加以反思检讨。在校园里应该多一些慈善理念的言传身教,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践行,而不是总简单化地成为捐款数字的攀比。慈善教育也需要多一些素质教育理念,少一些“应试思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