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1省份公布2018年高考分数线 这些招生骗局要警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1省份公布2018年高考分数线 这些招生骗局要警惕

截至6月26日,新疆、河南、西藏、广东等最后一批省市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目前各省市2018高考各地分数线已全部公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6月26日,新疆、河南、西藏、广东等最后一批省市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目前31省份均已公布2018年高考分数线。

界面新闻梳理各地志愿填报时间发现,多数省份将在6月26日至6月28日完成本科第一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在6月29日至7月初,大部分省份将组织进行本科第二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随后,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多数省份开展艺术类、体育类、高职(专科)类考生的志愿填报。此外,还有少数省份如浙江、安徽,将在6月26日至27日的两天内完成所有类型高考考生的志愿填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更多的高校推行大类招生,多地的录取批次也被进一步合并,以及新专业的落地等,都会给考生的报考提供更多思路。

在录取批次方面,继上海、浙江、山东、海南等多地都将录取批次做了合并调整后,天津、广东、辽宁等省市也将在今年开启录取批次的改革。

另外,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于去年实施大类招生之后,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也将开展大类招生。

同时,一批新专业的落地也值得考生关注。根据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其中不乏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时髦”专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对于违规招生的单位,其所招学生的学籍、发放的毕业证书国家均不予承认。

6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曝光了全国392所“野鸡大学”名单,这些学校部分仿冒正规高校的校名,学校简介多是抄袭拼凑而成,部分“野鸡学校”被曝光多次仍换个域名继续存在。

每年高考之后,也是各类高招诈骗案高发的时候,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披上信息化外衣后又卷土重来。新华社此前已曝光8类招生常见骗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见招拆招,注意防范。

骗术一:谎称可提前查成绩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成绩,然而,这种查询成绩的迫切心情易被骗子利用。骗子往往声称可提前查分,并在教育部门官方发布成绩之前,提前向考生或家长的手机发送可以查分的网页链接。事实上,这些链接暗藏木马病毒,一旦点击查看,用户手机存储的通讯录、网银等信息就会被盗取,造成财产损失。

骗术二:志愿填报APP内暗藏木马病毒

高考已结束,一些考生家庭已经开始比对各大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琢磨志愿填报。有的家长在上网搜索高考志愿时,会跳出很多“高考志愿填报”APP。但这些APP安全吗?从警方反馈的消息称,这有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以此获取考生的个人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精准地实施招生诈骗打下基础。

骗术三: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

骗子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甚至还会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骗术四: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就录取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骗术五:“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

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不同的学历教育之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通过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骗术六:“鼓吹有内部关系”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

骗术七:“不请自来”的录取通知书

“某某同学,我院决定录取你入某某专业学习,请你于某年某月某日凭本通知书到学校报到……”近年来,常有考生接到“不请自来”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学校不仅招生书籍上找不到,而且考生本人也未填报。

骗术八:领取“教育补贴”

高考结束后,一些骗子会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准确报出考生的学籍信息,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名,让其带着银行卡到ATM机上操作。

附:2018年各地高考分数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1省份公布2018年高考分数线 这些招生骗局要警惕

截至6月26日,新疆、河南、西藏、广东等最后一批省市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目前各省市2018高考各地分数线已全部公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6月26日,新疆、河南、西藏、广东等最后一批省市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目前31省份均已公布2018年高考分数线。

界面新闻梳理各地志愿填报时间发现,多数省份将在6月26日至6月28日完成本科第一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在6月29日至7月初,大部分省份将组织进行本科第二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随后,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多数省份开展艺术类、体育类、高职(专科)类考生的志愿填报。此外,还有少数省份如浙江、安徽,将在6月26日至27日的两天内完成所有类型高考考生的志愿填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更多的高校推行大类招生,多地的录取批次也被进一步合并,以及新专业的落地等,都会给考生的报考提供更多思路。

在录取批次方面,继上海、浙江、山东、海南等多地都将录取批次做了合并调整后,天津、广东、辽宁等省市也将在今年开启录取批次的改革。

另外,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于去年实施大类招生之后,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也将开展大类招生。

同时,一批新专业的落地也值得考生关注。根据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其中不乏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时髦”专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对于违规招生的单位,其所招学生的学籍、发放的毕业证书国家均不予承认。

6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曝光了全国392所“野鸡大学”名单,这些学校部分仿冒正规高校的校名,学校简介多是抄袭拼凑而成,部分“野鸡学校”被曝光多次仍换个域名继续存在。

每年高考之后,也是各类高招诈骗案高发的时候,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披上信息化外衣后又卷土重来。新华社此前已曝光8类招生常见骗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见招拆招,注意防范。

骗术一:谎称可提前查成绩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成绩,然而,这种查询成绩的迫切心情易被骗子利用。骗子往往声称可提前查分,并在教育部门官方发布成绩之前,提前向考生或家长的手机发送可以查分的网页链接。事实上,这些链接暗藏木马病毒,一旦点击查看,用户手机存储的通讯录、网银等信息就会被盗取,造成财产损失。

骗术二:志愿填报APP内暗藏木马病毒

高考已结束,一些考生家庭已经开始比对各大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琢磨志愿填报。有的家长在上网搜索高考志愿时,会跳出很多“高考志愿填报”APP。但这些APP安全吗?从警方反馈的消息称,这有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以此获取考生的个人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精准地实施招生诈骗打下基础。

骗术三: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

骗子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甚至还会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骗术四: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就录取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骗术五:“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

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不同的学历教育之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通过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骗术六:“鼓吹有内部关系”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

骗术七:“不请自来”的录取通知书

“某某同学,我院决定录取你入某某专业学习,请你于某年某月某日凭本通知书到学校报到……”近年来,常有考生接到“不请自来”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学校不仅招生书籍上找不到,而且考生本人也未填报。

骗术八:领取“教育补贴”

高考结束后,一些骗子会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准确报出考生的学籍信息,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名,让其带着银行卡到ATM机上操作。

附:2018年各地高考分数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