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亚马逊Kiva为什么不适合中国电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亚马逊Kiva为什么不适合中国电商?

物流自动化是个系统工程,从分拣到配送要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前提是订单和货物流信息的快速处理和无缝对接。这个前提对于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解决,最多是在个别环节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对系统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

作者:房煜(《中国企业家》消费与流通内容总监)

每逢圣诞节,美国亚马逊公司就会无比忙碌。而这位“圣诞老人”的神奇坐骑鲁道夫——对,那只驯鹿——就是它的仓库机器人明星:Kiva。

Kiva是个看上去矮矮胖胖却十分智能的小家伙,而且力气不小。它们能够举起重达750磅(约340公斤)的货物,在仓库内移动时不仅可以根据指令选择最优路线,而且能够自动避让障碍物或同伴,灵巧地转弯。

Photo credits: Kivasystems inc.

不久前的首届中国电子商务跨界产业峰会上,一位亚马逊中国区高管用一段视频展示了Kiva在亚马逊仓库内工作的情景,十几台橘色的Kiva迅捷而有序地忙碌着,周围偶然出现一两个人类员工,台下观众无不叹服。(视频:Kiva的工作场景)

有趣的是,随后演讲的聚美优品物流副总裁周涛上来就泼了一盆冷水:一台Kiva卖30万元人民币,谁用得起?

周涛此前曾担任亚马逊中国运营副总裁,负责创建亚马逊中国最大的天津仓库,他的发问值得注意。一方面,中国业界普遍承认自动化程度不高是制约中国物流发展的一大瓶颈,物流成本占到中国制造业总成本的15%—20%,美国则是个位数;另一方面,高智能的Kiva一到中国便被指太“超前”。

在我看来,对30万价格的争论只是表层。一个更值得深究的事实是,中国物流的效率提高,能否指望全面实施自动化?物流设备智能化对产业的优化作用能发挥到什么程度?

首先,必须承认从长远来看,科技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工具和流程创新必然带来系统效率的提升,并刺激产业不断升级。

既然这样,“聪明”的Kiva在困境重重的中国物流业为什么叫好不叫座?就连亚马逊中国公司本身也没有像美国亚马逊那样,在仓库中大规模使用Kiva——亚马逊美国目前拥有1.5万台Kiva。

以本土电商京东商城为参照物,其在经营模式上与亚马逊无异,被简化称为B2C。京东商城“亚洲一号”项目总监王银学认为,Kiva和无人机未来很可能会颠覆物流业,但这应不应该成为京东主要战略方向、京东要不要自动化、自动化到什么程度,都尚无定论。

原因之一可能是规模,曾有研究者对比过亚马逊中国和京东的仓库面积,前者最新数字为90多万平米,后者为150万平米,相差悬殊。仅仅一个“亚洲一号”——京东在上海建立的的现代化物流中心,规划建筑面积就达2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

亚马逊仓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确实高于国内同行,但这是在有限规模的情况下做到的。而对于仍处于靠投资人输血维持阶段的大多数中国电商企业而言,仓库机器人每台30万元的价格显然不是小数目。

更重要的是,物流自动化是个系统工程,从分拣到配送要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前提是订单和货物流信息的快速处理和无缝对接。这个前提对于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解决,最多是在个别环节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比如智能机械手分拣,对系统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

王银学指出,中国电商企业规模巨大,消费者需求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多国外的智能化设备很难满足中国市场的实际需要,可选择的产品和方案有限。以分拣机为例,国内某些大型电商一天80万个订单很常见,意味着一小时要分拣4万单。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全世界屈指可数。

在“双十一”这样的特殊销售周期和时段,电商企业面对洪水般涌来的订单,最首要的任务是“把货发出去”。这时候,最好用的还是那些脑筋灵活手脚麻利的熟练捡货员。电商规模之巨大、品类之复杂、需求之紧急,可以让一个精耕细作的自动化仓库瞬间瘫痪。

自动化程度高仅仅意味着平均效率提高,对于工作状态波动性强、对机动和应急反应能力要求较高的系统和流程,未必是件好事,甚至意味着无法掌控的风险。换言之,系统内部自动化程度越高、设计越完备,可能越趋于“僵化”,对来自系统外的干扰和未被考虑进电脑程序的偶发性变量防御性越差。

物流仓库就像高速公路。设计完善的高速公路是一个庞大的闭环系统,有入口有出口,有岔路有分流,硬件设施先进。然而,在中国,每到节日或取消收费时段,蜂拥而至的车辆会迅速让整条高速公路瘫痪。多先进的“硬件”都失去了意义。此时要是有紧急物资被堵在半路,除非求助于人的灵活性,在高速公路上砸开一个缺口将货运出去,别无他法。

听上去很好笑?但这正是每年“双十一”时所有中国电商所要面对的挑战。它们会制定预案,准备一只“游击队”。随着一二线城市竞争的白热化,电商企业纷纷下沉,布局三四线市场,而越往下走,仓库也分散,基础设施条件越差,物流自动化的威力就越有限。

随着电商企业纷纷下沉,布局三四线市场,物流自动化的威力非常有限 / Photo: connecting4.com

再看看日益火爆的生鲜电商。在所有电商品类中,生鲜产品供应链难度最高,条件要求最为苛刻。即使智能如Kiva者,至少在目前也无法进入亚马逊的生鲜仓库。理论上看,处于供应链难度顶端的生鲜电商物流本应是投资和新技术发生的重灾区,但在中国,生鲜产品供应商层次分化严重,产地极为分散,所以恰恰相反,生鲜电商主力中涌现了大量小作坊式的初创企业,物流自动化看起来遥不可及。

总而言之,物流自动化是产业大趋势,任何有抱负的物流公司都应该努力追求创新,但更为经济实惠的本土化方案出现,似乎还要假以时日。“我们测算过,(仓库内)90%以上的走动都是浪费,所以要想办法让人站立不动,让设备过来。比如通过电动地牛等简单实现Kiva的功能。”周涛称。

但相比机器人更重要的是系统与整个产业生态的匹配,而不是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信息系统、仓储作业标准化都是中国电商和物流企业当前需要苦练的内功,有了这些基础,才能真正有效驾驭Kiva这样的驯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亚马逊

4.6k
  • 亚马逊日本的外包快递员因被终止合同发起罢工
  • 日本公平交易委称亚马逊和谷歌几乎垄断国内联网电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亚马逊Kiva为什么不适合中国电商?

物流自动化是个系统工程,从分拣到配送要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前提是订单和货物流信息的快速处理和无缝对接。这个前提对于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解决,最多是在个别环节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对系统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

作者:房煜(《中国企业家》消费与流通内容总监)

每逢圣诞节,美国亚马逊公司就会无比忙碌。而这位“圣诞老人”的神奇坐骑鲁道夫——对,那只驯鹿——就是它的仓库机器人明星:Kiva。

Kiva是个看上去矮矮胖胖却十分智能的小家伙,而且力气不小。它们能够举起重达750磅(约340公斤)的货物,在仓库内移动时不仅可以根据指令选择最优路线,而且能够自动避让障碍物或同伴,灵巧地转弯。

Photo credits: Kivasystems inc.

不久前的首届中国电子商务跨界产业峰会上,一位亚马逊中国区高管用一段视频展示了Kiva在亚马逊仓库内工作的情景,十几台橘色的Kiva迅捷而有序地忙碌着,周围偶然出现一两个人类员工,台下观众无不叹服。(视频:Kiva的工作场景)

有趣的是,随后演讲的聚美优品物流副总裁周涛上来就泼了一盆冷水:一台Kiva卖30万元人民币,谁用得起?

周涛此前曾担任亚马逊中国运营副总裁,负责创建亚马逊中国最大的天津仓库,他的发问值得注意。一方面,中国业界普遍承认自动化程度不高是制约中国物流发展的一大瓶颈,物流成本占到中国制造业总成本的15%—20%,美国则是个位数;另一方面,高智能的Kiva一到中国便被指太“超前”。

在我看来,对30万价格的争论只是表层。一个更值得深究的事实是,中国物流的效率提高,能否指望全面实施自动化?物流设备智能化对产业的优化作用能发挥到什么程度?

首先,必须承认从长远来看,科技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工具和流程创新必然带来系统效率的提升,并刺激产业不断升级。

既然这样,“聪明”的Kiva在困境重重的中国物流业为什么叫好不叫座?就连亚马逊中国公司本身也没有像美国亚马逊那样,在仓库中大规模使用Kiva——亚马逊美国目前拥有1.5万台Kiva。

以本土电商京东商城为参照物,其在经营模式上与亚马逊无异,被简化称为B2C。京东商城“亚洲一号”项目总监王银学认为,Kiva和无人机未来很可能会颠覆物流业,但这应不应该成为京东主要战略方向、京东要不要自动化、自动化到什么程度,都尚无定论。

原因之一可能是规模,曾有研究者对比过亚马逊中国和京东的仓库面积,前者最新数字为90多万平米,后者为150万平米,相差悬殊。仅仅一个“亚洲一号”——京东在上海建立的的现代化物流中心,规划建筑面积就达2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

亚马逊仓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确实高于国内同行,但这是在有限规模的情况下做到的。而对于仍处于靠投资人输血维持阶段的大多数中国电商企业而言,仓库机器人每台30万元的价格显然不是小数目。

更重要的是,物流自动化是个系统工程,从分拣到配送要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前提是订单和货物流信息的快速处理和无缝对接。这个前提对于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解决,最多是在个别环节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比如智能机械手分拣,对系统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

王银学指出,中国电商企业规模巨大,消费者需求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多国外的智能化设备很难满足中国市场的实际需要,可选择的产品和方案有限。以分拣机为例,国内某些大型电商一天80万个订单很常见,意味着一小时要分拣4万单。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全世界屈指可数。

在“双十一”这样的特殊销售周期和时段,电商企业面对洪水般涌来的订单,最首要的任务是“把货发出去”。这时候,最好用的还是那些脑筋灵活手脚麻利的熟练捡货员。电商规模之巨大、品类之复杂、需求之紧急,可以让一个精耕细作的自动化仓库瞬间瘫痪。

自动化程度高仅仅意味着平均效率提高,对于工作状态波动性强、对机动和应急反应能力要求较高的系统和流程,未必是件好事,甚至意味着无法掌控的风险。换言之,系统内部自动化程度越高、设计越完备,可能越趋于“僵化”,对来自系统外的干扰和未被考虑进电脑程序的偶发性变量防御性越差。

物流仓库就像高速公路。设计完善的高速公路是一个庞大的闭环系统,有入口有出口,有岔路有分流,硬件设施先进。然而,在中国,每到节日或取消收费时段,蜂拥而至的车辆会迅速让整条高速公路瘫痪。多先进的“硬件”都失去了意义。此时要是有紧急物资被堵在半路,除非求助于人的灵活性,在高速公路上砸开一个缺口将货运出去,别无他法。

听上去很好笑?但这正是每年“双十一”时所有中国电商所要面对的挑战。它们会制定预案,准备一只“游击队”。随着一二线城市竞争的白热化,电商企业纷纷下沉,布局三四线市场,而越往下走,仓库也分散,基础设施条件越差,物流自动化的威力就越有限。

随着电商企业纷纷下沉,布局三四线市场,物流自动化的威力非常有限 / Photo: connecting4.com

再看看日益火爆的生鲜电商。在所有电商品类中,生鲜产品供应链难度最高,条件要求最为苛刻。即使智能如Kiva者,至少在目前也无法进入亚马逊的生鲜仓库。理论上看,处于供应链难度顶端的生鲜电商物流本应是投资和新技术发生的重灾区,但在中国,生鲜产品供应商层次分化严重,产地极为分散,所以恰恰相反,生鲜电商主力中涌现了大量小作坊式的初创企业,物流自动化看起来遥不可及。

总而言之,物流自动化是产业大趋势,任何有抱负的物流公司都应该努力追求创新,但更为经济实惠的本土化方案出现,似乎还要假以时日。“我们测算过,(仓库内)90%以上的走动都是浪费,所以要想办法让人站立不动,让设备过来。比如通过电动地牛等简单实现Kiva的功能。”周涛称。

但相比机器人更重要的是系统与整个产业生态的匹配,而不是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信息系统、仓储作业标准化都是中国电商和物流企业当前需要苦练的内功,有了这些基础,才能真正有效驾驭Kiva这样的驯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