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三角将共建联动救助机制,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三角将共建联动救助机制,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

长三角及其他部分城市10号在上海达成共识,将共建跨省协作联动救助机制,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

2018年1月27日晚,安徽阜阳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流浪者扶上救助专用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10号从长三角暨部分城市救助管理机构第一次联席会议上获悉,长三角及其他部分城市将共建跨省协作联动救助机制,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

今后,长三角地区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救助管理跨省协作联动机制,加强各省市救助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共享救助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会议还就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流入地和流出地间的联动救助达成共识,下一阶段各省市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外出流浪乞讨现象。

会议还指出,今后要继续巩固和深化长三角暨部分城市救助管理机构的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长三角每年轮流承办制度,建立经常性的联络小组,不断探索在救助政策、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对接协同,加强救助对象的护送返乡、源头管理和跨省甄别等工作联动,实现救助管理工作更好发展。

此次会议并非上海首次与其他省市城市就流浪人员救助问题展开合作。

去年,上海市救助管理站与鞍山市等救助站建立接力寻亲和护送联动工作模式,签订了护送接收工作协议,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与武汉市救助管理站联手向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倡议,共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建立互信协同、互动帮扶、互助查询、协作安置、风险防控、沟通协调六大机制,开辟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新途径。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充分利用各地救助管理站对当地语言、地方风俗、交通保障、社会条件等的便利与优势,在实践中倡导发起了“跨省甄别联动机制”,目前已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山西、辽宁、海南、内蒙古、新疆等15省市自治区46家救助管理站成为寻亲联动合作协议单位。

据上海民政部门透露,近年来本市每年救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在2万人左右。上海2003年正式建立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200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街镇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全覆盖,三级救助管理服务网络的建立,为现代救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积极探索民政、公安、城管部门“三合一”街面联动救助,创新开展主动救助机制;民政与气象部门联动,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救助管理工作气象等级响应机制。此外,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市救助站开发了“受助人员图像甄别及指纹比对”系统,成为全国首个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救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救助寻亲”、DNA比对工作机制,2017年受助人员寻亲甄别率达到97%左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三角将共建联动救助机制,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

长三角及其他部分城市10号在上海达成共识,将共建跨省协作联动救助机制,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

2018年1月27日晚,安徽阜阳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流浪者扶上救助专用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10号从长三角暨部分城市救助管理机构第一次联席会议上获悉,长三角及其他部分城市将共建跨省协作联动救助机制,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

今后,长三角地区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救助管理跨省协作联动机制,加强各省市救助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共享救助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会议还就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流入地和流出地间的联动救助达成共识,下一阶段各省市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外出流浪乞讨现象。

会议还指出,今后要继续巩固和深化长三角暨部分城市救助管理机构的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长三角每年轮流承办制度,建立经常性的联络小组,不断探索在救助政策、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对接协同,加强救助对象的护送返乡、源头管理和跨省甄别等工作联动,实现救助管理工作更好发展。

此次会议并非上海首次与其他省市城市就流浪人员救助问题展开合作。

去年,上海市救助管理站与鞍山市等救助站建立接力寻亲和护送联动工作模式,签订了护送接收工作协议,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与武汉市救助管理站联手向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倡议,共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建立互信协同、互动帮扶、互助查询、协作安置、风险防控、沟通协调六大机制,开辟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新途径。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充分利用各地救助管理站对当地语言、地方风俗、交通保障、社会条件等的便利与优势,在实践中倡导发起了“跨省甄别联动机制”,目前已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山西、辽宁、海南、内蒙古、新疆等15省市自治区46家救助管理站成为寻亲联动合作协议单位。

据上海民政部门透露,近年来本市每年救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在2万人左右。上海2003年正式建立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200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街镇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全覆盖,三级救助管理服务网络的建立,为现代救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积极探索民政、公安、城管部门“三合一”街面联动救助,创新开展主动救助机制;民政与气象部门联动,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救助管理工作气象等级响应机制。此外,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市救助站开发了“受助人员图像甄别及指纹比对”系统,成为全国首个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救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救助寻亲”、DNA比对工作机制,2017年受助人员寻亲甄别率达到97%左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