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失明是悲剧 而失聪总是喜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失明是悲剧 而失聪总是喜剧”

本周关键词:英式幽默、越战、民国知识人、古典音乐、数学……

《失聪宣判》

[英]戴维·洛奇 著  刘国枝 译
新星出版社 2018年8月  

书名“失聪宣判”(deaf sentence),是对于死刑(death sentence)的戏仿。与标题透露出的戏谑气息一致,这个建立在失聪故事基础之上的小说,充满着一股幽默感,作者在书中借由主人公之口也承认了:“失明是悲剧,而失聪总是喜剧。”延续着“学院派”小说的风格,戴维·洛奇这本小说仍然以大学教授为主角——虽然他已经退休了,有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的父亲,还险些卷入了一件辅导女学生论文的“性骚扰”风波之中。

戴维·洛奇,伯明翰大学荣誉教授,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著称。他的小说并没有特别将那些大学文科教授生活中的上课下课、写论文和阅读专著的情节写得夸张离奇或者荒唐不羁,他如实地观察,耐心地叙述,其中最精彩之处,就是他对于这些看似枯燥、重复的生活和学术生涯的讽刺。

比起三十年前的作品《换位》《好工作》《小世界》等,戴维·洛奇在《失聪宣判》中更多了几分对于老年生活的体会,毕竟他笔下的教授不再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而已经是退休几年的老年教授了——他要面临失聪、无聊、养老金还有老年公交卡;在学术生活之外,他必须要寻找到新的生活乐趣,尽管那些乐趣可能是无比媚俗的,令人哭笑不得的。对于“老去”主题的处理,让戴维·洛奇显得比原来松弛宽容,不那么咄咄逼人了,同时也让他的幽默犀利增添了一丝悲哀感——如果考虑到这本书的自传性质,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这本书在2011年曾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多年后重新再版,译者仍是刘国枝。

《同情者》

[美]阮清越 著  陈恒仕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8月 

《同情者》是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处女作,曾捧得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在这部小说中,他向人们重现了越南战争。对于越战的主题,阮清越有着深沉的思考。或许在外人看来,阮清越是成功的,他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他的兄长是医生,他的父母也因逃难到美国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而他没有忘记,离开越南的经历也是一场种族死亡的故事。然而,他在美国的影视重现中感知到的却是美国主流观众对于越战的麻木——在《现代启示录》里,美国军人残忍枪杀越南妇女;在《野战排》里,美军杀死越南军人——美国观众在看到这些场面时兴高采烈。他们的反应让已经非常美国化的阮清越浑身发抖,而这也成为了他的写作动力之一。阮清越说,他想要通过写作让人们知道这些战争历史故事的另一面,在施加暴力的美国人刀枪之下的、那些饱受屠戮、流离失所的人们的生活。

从这部小说的审美、意象和叙述风格来看,四岁时就来到美国的阮清越确实成为了一个美国人,就像石黑一雄认为自己跟与日本文学基本没什么关系、而将自己视为简·奥斯丁的传人一样,阮清越也没有掩饰自己的美国风味。跟许多有着流亡身份的小说家类似,他的小说中也有多处对于语言、身份、历史等纠缠不清的问题的探讨。这种探讨,有时可以有力地质疑所谓不变的文化本质,有时候却似乎升级成了一种自我迷恋——比如他反复说明亚洲面孔也可以说好英语,会比普通美国人更为精确地使用各种俚俗的词汇和语法——这种程度的自我满足也使得针对语言和身份的讨论无法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奥斯卡与玫瑰奶奶》

[法]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 著  徐晓雁 译
中信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本小书是由一个10岁孩子写给上帝的十几封信组成的,当然,作者不是真正的孩子,而是法国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以童稚的语气模拟的。这个名叫奥斯卡的小男孩患有癌症,生活在医院中,却因为天真生出了一种无畏的心态,他甚至觉得父母痛哭流涕的举动就太过“懦弱”了。在一个号称自己“已经老得过期”的玫瑰奶奶的启发下,他开始给上帝写信。信件的开头是不太客气的,他写道,“我最讨厌写信了,实在不迫不得已才写。因为写信这事,就像是圣诞节门上的花环,装饰用的绒球、彩带、花边等等,不过是些美化了的谎言,那是大人的玩意儿。”

医生允许玫瑰奶奶可以连续陪伴奥斯卡度过12天,他们商议着把每一天当做十年来过。于是,在他写给上帝的信中,我们看到他飞快地度过了青少年,甚至试图按照青少年的样子亲吻女孩子呢,之后是中老年,他与父母和解、开始努力理解生命本身……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在玫瑰奶奶、父母和“爱人”的陪伴下,度过了毫无遗憾的“完整”一生。这本小书的语言干净简洁,小奥斯卡对上帝的不客气态度和童言童语也令人发笑。而更为可贵的是,这样一个癌症儿童并没有被塑造成可怜兮兮的垂死之人,或是通过疾病体验到人生升华的彻悟者。相反,他在“1天=10年”的成长与衰老过程中更加体会到,自己与他人是一样的,谁不会死呢?他们只是选择无视或忘记,就像玫瑰奶奶说的,“大多数人对死亡缺乏好奇心,他们紧紧抓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就像虱子到秃头耳朵里找头发一样无济于事。”2008年,本书中译本曾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9年,《奥斯卡与玫瑰奶奶》被改编为电影。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胡悦晗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本书以1927-1937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当时文人的日记、回忆录和传记之中发掘当时人的生活、消费、阅读习惯,勾勒出他们在茶馆、咖啡馆、书店等空间里徘徊交往的轨迹。此书的有趣之处,在于提出了知识群体的职业分层以及消费分层,比如说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知名作家与上流知识精英阶层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其实有时候,读文学史虽可全备地了解作家作品以及风格脉络,却不如阅读文人日记和信件生动有趣,比如郁达夫生前就将自己的日记公之于世,销量也相当不错,虽然他认为贩卖日记不是什么光荣的事。郁达夫的日记清楚地记载了他购书、读书、翻译还有交往的情况,可以视为理解他文学创作的背景资料。

今年出版的关于上世纪30年代的书不少,消费生活与社会变化方面有连玲玲的《消费天堂》,此书重现了南京路百货商场的运营和推销盛况,以及橱窗购物如何推动了全民的“欲望民主化”;关于30年代文人创作与传播景象的有吴晓东的《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这本书更像是一部集中于上海的文学断代史。此外,书写民国时期进入大城市生活的知识青年的《民国知识人》一书,也可以拿来与《生活的逻辑》对读。

《希特勒的影子帝国:纳粹经济学与西班牙内战》

 [阿根廷]皮耶尔保罗·巴维里 著  刘波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7月 

这本书重现了二战前后的一段历史,纳粹德国的经济主导者沙赫特试图对陷入内战的西班牙展开经济干预,意欲将其改造为纳粹德国的经济殖民地,成为“影子帝国”。沙赫特打理着德国庞大的外债,重塑了德国的产业组织,并依照新重商主义的传统,使德国的外贸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努力将德国的对外贸易转向较不发达国家,在这些贸易关系中,德国可以凭借自身国力改变贸易条件。借鉴大英帝国的经验,他试图建立一个“经济帝国”,以弥补德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于是,纳粹德国打造了两个国家垄断公司,成功实现对西班牙经济的控制,不仅助其恢复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损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为纳粹德国备战掠取急需的战略资源。然而,这个计划最终破产。 

据作者所说,“影子帝国”为人们了解德国在欧洲扩张势力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反事实”猜想。与种族灭绝性的、昙花一现的正式纳粹帝国相比,这样的“影子帝国”在很多方面本可能获得更为持久的成果。

《辛丰年音乐文集》

辛丰年 著
雅众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8年9月 

上世纪80年代,辛丰年曾为《读书》杂志撰写古典音乐专栏“门外读乐”,影响广泛,在许多中国乐迷和古典音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值得一提的是,辛丰年本人不是古典音乐专业从业者,只是一个普通乐迷。这套文集收录了辛丰年原先出版的六部音乐著作。

据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介绍,他的父亲辛丰年最早是在小学课本上读到一篇讲《月光曲》的文章后对音乐产生了兴趣——他通过音乐的入门读物学习基本的乐理和音乐知识,还向同学借了小风琴,也能够拉出一些简单的曲子。在文革期间,辛丰年最被遣送回到老家南通农村,住在破烂漏雨的茅屋里,还自己练小提琴。练琴的时候,茅屋边上就围着一群围观和聆听的工人和小孩,对于全家人来说,父亲拉提琴、众人听提亲的场面,构成了一段非常温暖的音乐记忆。在这些古典音乐系列文章中,辛丰年怀抱着一种真诚的态度,用平白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此拉近普通读者和古典音乐之间的距离。对于初入乐门的乐迷而言,这些作品可以作为很好的兴趣启发和入门指引。 

《人类的演化》

[英]罗宾·邓巴 著  余彬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本书属于企鹅图书的“鹈鹕系列”,讲述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是如何演化成今天的样子的,我们又是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为什么人类存活下来了,而其他的人和物种却灭绝了?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书中探讨了这些问题,并将重点放置在认知和社会方面。

其中“血缘关系、语言和文化诗怎么来的”一章尤为有趣。在这一章中,邓巴提出,生物学并不能解释人类血缘关系的命名体系,因为在很多社会里,没有生理关系的人们也会被确定为亲戚,比如说姻亲。我们之所以在感情上将姻亲也看成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共享下一代的基因,所以血缘关系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回溯过去,而在于着眼后代。

对于一些人类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作者也提出了自己及其他学者的人类学解释,比如伴侣关系的益处在于,一方面降低了雌性受到骚扰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雄性至少有一个可以与之交配的雌性。至于很多文化中都存在的祖辈抚养,则解释了人类女性为什么会经历绝经期,因为她们需要将自己生育的精力转化到帮助她的子女生育上。

《万物皆数》 

[法] 米卡埃尔·洛奈 著  孙佳雯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8月

这是一本讲述数学之美的书,作者米卡埃尔·洛奈从史前时代写起,写到四大文明古国、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直至人工智能时代。洛奈将数学的故事嵌入历史场景之中,并将数学的范畴推广至史前人类对几何之美的本能追求。据译者说,这本书的作用就是使人们看见,那些在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生长于什么样的土壤之中。所以,与其说是一部数学史,不如说《万物皆数》是一部人类智识发展的历史。

我们轻松写下的一串串阿拉伯数字,其背后是一段长达数千年的、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巴比伦人的60进制、到玛雅人的20进制、再到古印度人的10进制的发展历史。连看起来模样平淡无奇的手斧也暗含着深奥的数学道理——不管是蛋形、等腰三角形还是水滴形,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称,到底是出于审美还是实用的目的,手斧的形状才成了今天这样?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失明是悲剧 而失聪总是喜剧”

本周关键词:英式幽默、越战、民国知识人、古典音乐、数学……

《失聪宣判》

[英]戴维·洛奇 著  刘国枝 译
新星出版社 2018年8月  

书名“失聪宣判”(deaf sentence),是对于死刑(death sentence)的戏仿。与标题透露出的戏谑气息一致,这个建立在失聪故事基础之上的小说,充满着一股幽默感,作者在书中借由主人公之口也承认了:“失明是悲剧,而失聪总是喜剧。”延续着“学院派”小说的风格,戴维·洛奇这本小说仍然以大学教授为主角——虽然他已经退休了,有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的父亲,还险些卷入了一件辅导女学生论文的“性骚扰”风波之中。

戴维·洛奇,伯明翰大学荣誉教授,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著称。他的小说并没有特别将那些大学文科教授生活中的上课下课、写论文和阅读专著的情节写得夸张离奇或者荒唐不羁,他如实地观察,耐心地叙述,其中最精彩之处,就是他对于这些看似枯燥、重复的生活和学术生涯的讽刺。

比起三十年前的作品《换位》《好工作》《小世界》等,戴维·洛奇在《失聪宣判》中更多了几分对于老年生活的体会,毕竟他笔下的教授不再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而已经是退休几年的老年教授了——他要面临失聪、无聊、养老金还有老年公交卡;在学术生活之外,他必须要寻找到新的生活乐趣,尽管那些乐趣可能是无比媚俗的,令人哭笑不得的。对于“老去”主题的处理,让戴维·洛奇显得比原来松弛宽容,不那么咄咄逼人了,同时也让他的幽默犀利增添了一丝悲哀感——如果考虑到这本书的自传性质,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这本书在2011年曾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多年后重新再版,译者仍是刘国枝。

《同情者》

[美]阮清越 著  陈恒仕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8月 

《同情者》是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处女作,曾捧得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在这部小说中,他向人们重现了越南战争。对于越战的主题,阮清越有着深沉的思考。或许在外人看来,阮清越是成功的,他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他的兄长是医生,他的父母也因逃难到美国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而他没有忘记,离开越南的经历也是一场种族死亡的故事。然而,他在美国的影视重现中感知到的却是美国主流观众对于越战的麻木——在《现代启示录》里,美国军人残忍枪杀越南妇女;在《野战排》里,美军杀死越南军人——美国观众在看到这些场面时兴高采烈。他们的反应让已经非常美国化的阮清越浑身发抖,而这也成为了他的写作动力之一。阮清越说,他想要通过写作让人们知道这些战争历史故事的另一面,在施加暴力的美国人刀枪之下的、那些饱受屠戮、流离失所的人们的生活。

从这部小说的审美、意象和叙述风格来看,四岁时就来到美国的阮清越确实成为了一个美国人,就像石黑一雄认为自己跟与日本文学基本没什么关系、而将自己视为简·奥斯丁的传人一样,阮清越也没有掩饰自己的美国风味。跟许多有着流亡身份的小说家类似,他的小说中也有多处对于语言、身份、历史等纠缠不清的问题的探讨。这种探讨,有时可以有力地质疑所谓不变的文化本质,有时候却似乎升级成了一种自我迷恋——比如他反复说明亚洲面孔也可以说好英语,会比普通美国人更为精确地使用各种俚俗的词汇和语法——这种程度的自我满足也使得针对语言和身份的讨论无法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奥斯卡与玫瑰奶奶》

[法]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 著  徐晓雁 译
中信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本小书是由一个10岁孩子写给上帝的十几封信组成的,当然,作者不是真正的孩子,而是法国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以童稚的语气模拟的。这个名叫奥斯卡的小男孩患有癌症,生活在医院中,却因为天真生出了一种无畏的心态,他甚至觉得父母痛哭流涕的举动就太过“懦弱”了。在一个号称自己“已经老得过期”的玫瑰奶奶的启发下,他开始给上帝写信。信件的开头是不太客气的,他写道,“我最讨厌写信了,实在不迫不得已才写。因为写信这事,就像是圣诞节门上的花环,装饰用的绒球、彩带、花边等等,不过是些美化了的谎言,那是大人的玩意儿。”

医生允许玫瑰奶奶可以连续陪伴奥斯卡度过12天,他们商议着把每一天当做十年来过。于是,在他写给上帝的信中,我们看到他飞快地度过了青少年,甚至试图按照青少年的样子亲吻女孩子呢,之后是中老年,他与父母和解、开始努力理解生命本身……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在玫瑰奶奶、父母和“爱人”的陪伴下,度过了毫无遗憾的“完整”一生。这本小书的语言干净简洁,小奥斯卡对上帝的不客气态度和童言童语也令人发笑。而更为可贵的是,这样一个癌症儿童并没有被塑造成可怜兮兮的垂死之人,或是通过疾病体验到人生升华的彻悟者。相反,他在“1天=10年”的成长与衰老过程中更加体会到,自己与他人是一样的,谁不会死呢?他们只是选择无视或忘记,就像玫瑰奶奶说的,“大多数人对死亡缺乏好奇心,他们紧紧抓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就像虱子到秃头耳朵里找头发一样无济于事。”2008年,本书中译本曾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9年,《奥斯卡与玫瑰奶奶》被改编为电影。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胡悦晗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本书以1927-1937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当时文人的日记、回忆录和传记之中发掘当时人的生活、消费、阅读习惯,勾勒出他们在茶馆、咖啡馆、书店等空间里徘徊交往的轨迹。此书的有趣之处,在于提出了知识群体的职业分层以及消费分层,比如说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知名作家与上流知识精英阶层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其实有时候,读文学史虽可全备地了解作家作品以及风格脉络,却不如阅读文人日记和信件生动有趣,比如郁达夫生前就将自己的日记公之于世,销量也相当不错,虽然他认为贩卖日记不是什么光荣的事。郁达夫的日记清楚地记载了他购书、读书、翻译还有交往的情况,可以视为理解他文学创作的背景资料。

今年出版的关于上世纪30年代的书不少,消费生活与社会变化方面有连玲玲的《消费天堂》,此书重现了南京路百货商场的运营和推销盛况,以及橱窗购物如何推动了全民的“欲望民主化”;关于30年代文人创作与传播景象的有吴晓东的《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这本书更像是一部集中于上海的文学断代史。此外,书写民国时期进入大城市生活的知识青年的《民国知识人》一书,也可以拿来与《生活的逻辑》对读。

《希特勒的影子帝国:纳粹经济学与西班牙内战》

 [阿根廷]皮耶尔保罗·巴维里 著  刘波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7月 

这本书重现了二战前后的一段历史,纳粹德国的经济主导者沙赫特试图对陷入内战的西班牙展开经济干预,意欲将其改造为纳粹德国的经济殖民地,成为“影子帝国”。沙赫特打理着德国庞大的外债,重塑了德国的产业组织,并依照新重商主义的传统,使德国的外贸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努力将德国的对外贸易转向较不发达国家,在这些贸易关系中,德国可以凭借自身国力改变贸易条件。借鉴大英帝国的经验,他试图建立一个“经济帝国”,以弥补德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于是,纳粹德国打造了两个国家垄断公司,成功实现对西班牙经济的控制,不仅助其恢复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损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为纳粹德国备战掠取急需的战略资源。然而,这个计划最终破产。 

据作者所说,“影子帝国”为人们了解德国在欧洲扩张势力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反事实”猜想。与种族灭绝性的、昙花一现的正式纳粹帝国相比,这样的“影子帝国”在很多方面本可能获得更为持久的成果。

《辛丰年音乐文集》

辛丰年 著
雅众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8年9月 

上世纪80年代,辛丰年曾为《读书》杂志撰写古典音乐专栏“门外读乐”,影响广泛,在许多中国乐迷和古典音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值得一提的是,辛丰年本人不是古典音乐专业从业者,只是一个普通乐迷。这套文集收录了辛丰年原先出版的六部音乐著作。

据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介绍,他的父亲辛丰年最早是在小学课本上读到一篇讲《月光曲》的文章后对音乐产生了兴趣——他通过音乐的入门读物学习基本的乐理和音乐知识,还向同学借了小风琴,也能够拉出一些简单的曲子。在文革期间,辛丰年最被遣送回到老家南通农村,住在破烂漏雨的茅屋里,还自己练小提琴。练琴的时候,茅屋边上就围着一群围观和聆听的工人和小孩,对于全家人来说,父亲拉提琴、众人听提亲的场面,构成了一段非常温暖的音乐记忆。在这些古典音乐系列文章中,辛丰年怀抱着一种真诚的态度,用平白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此拉近普通读者和古典音乐之间的距离。对于初入乐门的乐迷而言,这些作品可以作为很好的兴趣启发和入门指引。 

《人类的演化》

[英]罗宾·邓巴 著  余彬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本书属于企鹅图书的“鹈鹕系列”,讲述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是如何演化成今天的样子的,我们又是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为什么人类存活下来了,而其他的人和物种却灭绝了?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书中探讨了这些问题,并将重点放置在认知和社会方面。

其中“血缘关系、语言和文化诗怎么来的”一章尤为有趣。在这一章中,邓巴提出,生物学并不能解释人类血缘关系的命名体系,因为在很多社会里,没有生理关系的人们也会被确定为亲戚,比如说姻亲。我们之所以在感情上将姻亲也看成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共享下一代的基因,所以血缘关系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回溯过去,而在于着眼后代。

对于一些人类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作者也提出了自己及其他学者的人类学解释,比如伴侣关系的益处在于,一方面降低了雌性受到骚扰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雄性至少有一个可以与之交配的雌性。至于很多文化中都存在的祖辈抚养,则解释了人类女性为什么会经历绝经期,因为她们需要将自己生育的精力转化到帮助她的子女生育上。

《万物皆数》 

[法] 米卡埃尔·洛奈 著  孙佳雯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8月

这是一本讲述数学之美的书,作者米卡埃尔·洛奈从史前时代写起,写到四大文明古国、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直至人工智能时代。洛奈将数学的故事嵌入历史场景之中,并将数学的范畴推广至史前人类对几何之美的本能追求。据译者说,这本书的作用就是使人们看见,那些在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生长于什么样的土壤之中。所以,与其说是一部数学史,不如说《万物皆数》是一部人类智识发展的历史。

我们轻松写下的一串串阿拉伯数字,其背后是一段长达数千年的、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巴比伦人的60进制、到玛雅人的20进制、再到古印度人的10进制的发展历史。连看起来模样平淡无奇的手斧也暗含着深奥的数学道理——不管是蛋形、等腰三角形还是水滴形,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称,到底是出于审美还是实用的目的,手斧的形状才成了今天这样?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