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艺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艺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艺谋躲进自我的深山,他试图屏蔽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他只与一件事保持深厚而密切的联系:作品。

 

文/大宝剑

1

以前有一个禅师,学识渊博,但奇怪的是,他登台讲课,没有人愿意听,讲得再好,讲的天花乱坠了,也收不到徒弟。他反思了一下,观察了一下这个因果关系,然后他行动了。

他是怎么行动的呢,他跑到深山里面去了,在深山里面喂野鸟,每天去山头上抛洒粮食,鸟儿们都很高兴,他也很高兴。就这样,二十年过去了。

二十年过去了,禅师重新出山。这次厉害啦,不管他讲什么,都有很多年轻人过来听讲,这些年轻人对他心悦诚服,非得要追随他。禅师桃李满天下。

二十年前,禅师观察到的因果关系是这样的,由于他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缘分不够,所以他讲学没有听众。因此,他就积极的培养缘分,通过养鸟来培养他和这个世界上众生的缘分。二十年后,这些当年被他喂养的鸟儿转世成人,因为前世与他有深厚的缘分,他们就都跑过来追随他了。

2

当然,这个故事也可以这么来理解,之前没有人来听禅师讲学,是因为禅师学问不够好。由于禅师在深山里刻苦用功发奋学习,大大的提高了个人的治学水平,并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上百篇,所以二十年后,他就大受欢迎。

这个故事还可以这么理解,之前没人听禅师讲学,是因为那个时代太糟糕,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个“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个“黑猫白猫能洗衣服就是好洗衣粉”的时代,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个“一群人要斗倒另一群人”的时代,禅师生不逢时。二十年后,时代变了,观众也变了,学生也变了,这个时代忽然变成了一个“人人要喝心灵鸡汤”的时代,这个时代忽然变成了一个“禅意的生活”的时代,这个时代忽然变成了一个“既修今生又修来世”的时代,禅师生逢其时。

还可以这么理解,禅师跑到深山里,忽然从悬崖上掉下去,幸好在卡在一棵树上,他从这棵树爬过去,发现了一个平常人根本无法发现的山洞,山洞里有一份秘籍,秘籍上写着:我等了你一千年,你终于来了……

3

张艺谋和这个禅师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徐皓峰说姜文的话,放在张艺谋身上更合适一些,“他是苦命人的呐喊,作为艺术家,他是遭过大罪的人”。

张艺谋从出道开始,就少不了骂声。还没进电影学院读书,他就被举报走后门拉关系违规入学,毕业以后拍的电影不错,在国际上经常拿奖,但在那个时代,居然经常被文化界痛骂,当时有一个逼格很高的词是“后殖民主义”,这种批评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快要被张艺谋凭一己之力给亡国了。其它的批评还有,贩卖民族贫穷落后呀,贩卖民俗啊,等等。

后来,张艺谋做了他个人创作生涯的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他从艺术片转到商业片上来,而且,不是一般的商业片,是大片,超级大片。

《英雄》的阵容,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这个阵容,放到今天,仍然能吓死好多电影公司。

但是他的转型,又被骂得不成样子。上一轮的骂声,还集中在文化人圈子,而这次的骂声,在网络时代,就是文化人和网民的合力了。对《英雄》里的所谓意识形态的批判,进而扩展到对张艺谋拍的所有大片的攻击,《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都被认为是糟糕透顶的电影。到了这个时候,网民,包括文化人,反而开始怀念起张艺谋早期的作品来了。似乎拍《菊豆》、《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秋菊》的张艺谋是一个人,而拍《英雄》、《十面埋伏》的张艺谋则是另一个人,后一个张艺谋可能是被外星人控制了。

他们都忘了,早年间,他们是怎么来骂拍得奖影片的张艺谋了。

《归来》可以看成是张艺谋的再次转型,这是《英雄》的张艺谋向《活着》的张艺谋的回归。然而,《归来》的批评声还少吗?

即使在电影之外,张艺谋遭受的批评也少不到哪里去。从给铁道部拍宣传部赚大钱,到超生葫芦娃,甚至导奥运会的开幕式,这件事也没少被人抹黑。对了,还有早年间,他和巩俐的恋情,也被消费得一塌糊涂。

一个饱受批评饱受攻击的张艺谋。这和前面说到的那个缺乏人缘的禅师是多么的相似。

4

张艺谋的文学策划周晓枫最近写了一本书,炒得好热,这本书的名字叫《宿命:孤独张艺谋》。书名里的“宿命”就是禅师和张艺谋的相同的地方,两人都是“苦命的人”,命中注定与这个世界的众生缺少缘分。对张艺谋来说,更确切的说,他至少是和文化人缺少善缘,多的却是逆缘。

张艺谋不是禅师,他没有躲进深山,但是他躲进自我的这座深山里。

这是不一样的。禅师躲进深山,但他积极的为未来接缘。张艺谋躲进自我的深山,他试图屏蔽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他只与一件事保持深厚而密切的联系:作品。

周晓枫的书里展现的张艺谋是这样的,他面对批评,面对攻击,面对不公平的事,他是背过身去,不置一词的。这里面当然有某种性格的懦弱所在,同样也有某种性格的孤傲所在。这沉默中没有说出来而被人听到的话语是:“我懒得理你们,我懒得搭理你们,我懒得管你们。”

5

《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是怎么说的:“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这句台词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好厉害的总结,收到,明白。但细细一品,又会在这三者之间犹豫不决,很难做出一个判断来。

比如,张艺谋见众生了吗?

6

回到这篇文章的标题,“张艺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来惭愧,在我当记者的那些年头里,我见到张艺谋的机会并不多,更不用说促膝长谈,或者是秉烛夜谈的机会了。

有印象的,还是《金陵十三钗》在政协搞首映那一场车轮战的发布会。对电影记者来说,那也无非是浩如烟海的众多发布会中的一个。张艺谋和主创们分成两组,一堆记者围在下面,一堆麦堆在上面,在这样的场合你想聊出个花来,聊出个黄来,都不大可能。

不同的导演的姿态是不一样的,王家卫,他总是一副懒洋洋,身体摇摇摆摆的样子,李安,总是一副谦恭有礼平等接人的样子,杜琪峰,总是一副得意洋洋却又不让人讨厌的样子,陈凯歌,总是一副你不要伤害我你不要伤害我的样子,冯小刚,总是一副我是大师我是大师的样子,而张艺谋呢,你说不好他是什么样子,他的自我似乎完全隐藏起来了,你完全把握不住他的个性。

周晓枫的书里说,张艺谋是一个话唠,但另一方面,他几乎不会与人闲聊,他几乎不会与人去拉家常。他似乎是完全活在事上的,离开了事,手足无措,话语也消失了,甚至自我也隐灭了。只有有事在,不管这事是谈剧本,是拍电影,还是进入宣传期解释电影,他可以滔滔不绝,谈性极浓。但是一旦没有了这些事,他不知该如何存在了。

7

所以,张艺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周晓枫的书里来看,张艺谋似乎是一个对艺术很执着,对他人友善,被人欺负也不反抗,有着很坚决的世界观,清高到不愿意对这个世界做一个解释,孤傲到把伤痛当成勋章的人。

但是,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有什么样的嗜好?他的痛感在哪里?他百无聊赖的时候做什么?他最近一次痛哭流涕是什么时候?他有没有信仰?他怕死吗?他恨这个世界吗?他想在另外的星球的生活吗?他害怕白头发吗?他怕鬼吗?

这些,即使是看了周晓枫的书,也无从知道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那就无人知晓。

张艺谋的那座深山,既没有飞鸟,也没有一个人在施食。

千山鸟飞绝。

 

 

 

作者简介:

曾剑,资深媒体人,腾讯电影频道主编。

 

版权合作:

邮箱:1030245625@qq.com

 

人间电影指南

 

有种的电影观点

有趣的电影专题

有品的电影八卦

微信:rjdy2014

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张艺谋

  • 闪电快讯|Xiaomi 14 Ultra 发布,张艺谋任影像指导
  • 雷军:张艺谋成为小米影像首席顾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艺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艺谋躲进自我的深山,他试图屏蔽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他只与一件事保持深厚而密切的联系:作品。

 

文/大宝剑

1

以前有一个禅师,学识渊博,但奇怪的是,他登台讲课,没有人愿意听,讲得再好,讲的天花乱坠了,也收不到徒弟。他反思了一下,观察了一下这个因果关系,然后他行动了。

他是怎么行动的呢,他跑到深山里面去了,在深山里面喂野鸟,每天去山头上抛洒粮食,鸟儿们都很高兴,他也很高兴。就这样,二十年过去了。

二十年过去了,禅师重新出山。这次厉害啦,不管他讲什么,都有很多年轻人过来听讲,这些年轻人对他心悦诚服,非得要追随他。禅师桃李满天下。

二十年前,禅师观察到的因果关系是这样的,由于他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缘分不够,所以他讲学没有听众。因此,他就积极的培养缘分,通过养鸟来培养他和这个世界上众生的缘分。二十年后,这些当年被他喂养的鸟儿转世成人,因为前世与他有深厚的缘分,他们就都跑过来追随他了。

2

当然,这个故事也可以这么来理解,之前没有人来听禅师讲学,是因为禅师学问不够好。由于禅师在深山里刻苦用功发奋学习,大大的提高了个人的治学水平,并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上百篇,所以二十年后,他就大受欢迎。

这个故事还可以这么理解,之前没人听禅师讲学,是因为那个时代太糟糕,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个“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个“黑猫白猫能洗衣服就是好洗衣粉”的时代,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个“一群人要斗倒另一群人”的时代,禅师生不逢时。二十年后,时代变了,观众也变了,学生也变了,这个时代忽然变成了一个“人人要喝心灵鸡汤”的时代,这个时代忽然变成了一个“禅意的生活”的时代,这个时代忽然变成了一个“既修今生又修来世”的时代,禅师生逢其时。

还可以这么理解,禅师跑到深山里,忽然从悬崖上掉下去,幸好在卡在一棵树上,他从这棵树爬过去,发现了一个平常人根本无法发现的山洞,山洞里有一份秘籍,秘籍上写着:我等了你一千年,你终于来了……

3

张艺谋和这个禅师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徐皓峰说姜文的话,放在张艺谋身上更合适一些,“他是苦命人的呐喊,作为艺术家,他是遭过大罪的人”。

张艺谋从出道开始,就少不了骂声。还没进电影学院读书,他就被举报走后门拉关系违规入学,毕业以后拍的电影不错,在国际上经常拿奖,但在那个时代,居然经常被文化界痛骂,当时有一个逼格很高的词是“后殖民主义”,这种批评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快要被张艺谋凭一己之力给亡国了。其它的批评还有,贩卖民族贫穷落后呀,贩卖民俗啊,等等。

后来,张艺谋做了他个人创作生涯的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他从艺术片转到商业片上来,而且,不是一般的商业片,是大片,超级大片。

《英雄》的阵容,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这个阵容,放到今天,仍然能吓死好多电影公司。

但是他的转型,又被骂得不成样子。上一轮的骂声,还集中在文化人圈子,而这次的骂声,在网络时代,就是文化人和网民的合力了。对《英雄》里的所谓意识形态的批判,进而扩展到对张艺谋拍的所有大片的攻击,《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都被认为是糟糕透顶的电影。到了这个时候,网民,包括文化人,反而开始怀念起张艺谋早期的作品来了。似乎拍《菊豆》、《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秋菊》的张艺谋是一个人,而拍《英雄》、《十面埋伏》的张艺谋则是另一个人,后一个张艺谋可能是被外星人控制了。

他们都忘了,早年间,他们是怎么来骂拍得奖影片的张艺谋了。

《归来》可以看成是张艺谋的再次转型,这是《英雄》的张艺谋向《活着》的张艺谋的回归。然而,《归来》的批评声还少吗?

即使在电影之外,张艺谋遭受的批评也少不到哪里去。从给铁道部拍宣传部赚大钱,到超生葫芦娃,甚至导奥运会的开幕式,这件事也没少被人抹黑。对了,还有早年间,他和巩俐的恋情,也被消费得一塌糊涂。

一个饱受批评饱受攻击的张艺谋。这和前面说到的那个缺乏人缘的禅师是多么的相似。

4

张艺谋的文学策划周晓枫最近写了一本书,炒得好热,这本书的名字叫《宿命:孤独张艺谋》。书名里的“宿命”就是禅师和张艺谋的相同的地方,两人都是“苦命的人”,命中注定与这个世界的众生缺少缘分。对张艺谋来说,更确切的说,他至少是和文化人缺少善缘,多的却是逆缘。

张艺谋不是禅师,他没有躲进深山,但是他躲进自我的这座深山里。

这是不一样的。禅师躲进深山,但他积极的为未来接缘。张艺谋躲进自我的深山,他试图屏蔽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他只与一件事保持深厚而密切的联系:作品。

周晓枫的书里展现的张艺谋是这样的,他面对批评,面对攻击,面对不公平的事,他是背过身去,不置一词的。这里面当然有某种性格的懦弱所在,同样也有某种性格的孤傲所在。这沉默中没有说出来而被人听到的话语是:“我懒得理你们,我懒得搭理你们,我懒得管你们。”

5

《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是怎么说的:“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这句台词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好厉害的总结,收到,明白。但细细一品,又会在这三者之间犹豫不决,很难做出一个判断来。

比如,张艺谋见众生了吗?

6

回到这篇文章的标题,“张艺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来惭愧,在我当记者的那些年头里,我见到张艺谋的机会并不多,更不用说促膝长谈,或者是秉烛夜谈的机会了。

有印象的,还是《金陵十三钗》在政协搞首映那一场车轮战的发布会。对电影记者来说,那也无非是浩如烟海的众多发布会中的一个。张艺谋和主创们分成两组,一堆记者围在下面,一堆麦堆在上面,在这样的场合你想聊出个花来,聊出个黄来,都不大可能。

不同的导演的姿态是不一样的,王家卫,他总是一副懒洋洋,身体摇摇摆摆的样子,李安,总是一副谦恭有礼平等接人的样子,杜琪峰,总是一副得意洋洋却又不让人讨厌的样子,陈凯歌,总是一副你不要伤害我你不要伤害我的样子,冯小刚,总是一副我是大师我是大师的样子,而张艺谋呢,你说不好他是什么样子,他的自我似乎完全隐藏起来了,你完全把握不住他的个性。

周晓枫的书里说,张艺谋是一个话唠,但另一方面,他几乎不会与人闲聊,他几乎不会与人去拉家常。他似乎是完全活在事上的,离开了事,手足无措,话语也消失了,甚至自我也隐灭了。只有有事在,不管这事是谈剧本,是拍电影,还是进入宣传期解释电影,他可以滔滔不绝,谈性极浓。但是一旦没有了这些事,他不知该如何存在了。

7

所以,张艺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周晓枫的书里来看,张艺谋似乎是一个对艺术很执着,对他人友善,被人欺负也不反抗,有着很坚决的世界观,清高到不愿意对这个世界做一个解释,孤傲到把伤痛当成勋章的人。

但是,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有什么样的嗜好?他的痛感在哪里?他百无聊赖的时候做什么?他最近一次痛哭流涕是什么时候?他有没有信仰?他怕死吗?他恨这个世界吗?他想在另外的星球的生活吗?他害怕白头发吗?他怕鬼吗?

这些,即使是看了周晓枫的书,也无从知道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那就无人知晓。

张艺谋的那座深山,既没有飞鸟,也没有一个人在施食。

千山鸟飞绝。

 

 

 

作者简介:

曾剑,资深媒体人,腾讯电影频道主编。

 

版权合作:

邮箱:1030245625@qq.com

 

人间电影指南

 

有种的电影观点

有趣的电影专题

有品的电影八卦

微信:rjdy2014

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