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东“降成本”再送政策“礼包”:三年拟为企业减负超2000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东“降成本”再送政策“礼包”:三年拟为企业减负超2000亿

9月10日,广东对外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这是一个涵盖10方面61项具体政策点的“大礼包”,官方预计,实施后2018-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作者:杜弘禹

制造业大省广东,正筹谋通过降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发展环境。

9月10日,广东对外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简称《实体经济新十条》)。这是一个涵盖10方面61项具体政策点的“大礼包”,官方预计,实施后2018-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据了解,2017年8月广东曾出台力度空前的“实体经济十条”,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为全省实体经济企业减负约963亿元。而上述政策出台仅一年就迭代升级,官方对此解释说,修订完善是为更好适应新发展形势需要,推动各项政策更好惠及广大企业,并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痛点、新堵点、新难点和新热点,进一步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比来看,新政是过去政策的一次全面升级,但也有侧重。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指出,新政策重点针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难、建设慢;实体经济企业用地难、用地贵;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仍较高等突出问题,推出了一批力度更大、作用更精准的创新性举措。

降成本政策“三连发”

近年在“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的发展思想指引下,广东各类降成本举措频出,力度持续增强。最早系统性推出的降成本政策,是广东2016年初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到当年底要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

不过,彼时政策并未专门聚焦在实体经济身上。直到2017年8月份广东“实体经济十条”的重磅推出,这项政策着眼于在税负、用地、社保、用电、运输、融资和制度性交易等方面成本上做“减法”,并从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企业技改等方面做“加法”来支持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并强调制造业综合成本要不高于对标地区,形成成本洼地优势。截至今年6月,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已累计为广东实体企业减负约963亿元。

此番《实体经济新十条》的推出,则意味着广东降成本政策迎来“三连发”。官方测算认为,落地实施后2018-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此番降成本政策的升级,直接原因是存在优化空间。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吴育光说:“我们对此前降成本政策措施进行深入调研,及时收集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新问题,然后进一步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痛点、新堵点、新难点和新热点。”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一份文件也指出,实体经济十条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政策点执行落实不理想、企业“获得感”有限等问题;今年6月,广东省11名人大代表在约见该省6个政府部门时也指出,一些实体经济降成本政策有待强化。

而从深层次来看,低廉的成本曾是广东制造业的发展优势,但近年逐渐消逝。并且,受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低成本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的局面亟待改变。

这有直观表现。上半年,尽管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升至55.7%和30.1%,但整体规上制造业增加值仅同比增长6.1%,增势放缓。吴育光也表示,修订完善实体经济十条,旨在更好地适应新发展形势需要。

长期研究广东制造业的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认为,目前广东制造业发展走势处于胶着状态,为防止新旧动能转换出现“挂空档”状况,应继续为企业减负。

而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林平凡也指出,当前,广东诸多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急需更优的生存发展环境来提供调整适应的窗口期。

聚焦三大成本问题

那么,此番广东《实体经济新十条》着眼于何处?整体来看,这一新政仍大致延续此前架构,对实体经济企业关切的一系列成本问题提供减负方案,但也有侧重。

据钟旋辉介绍,《实体经济新十条》是基于“找准摸清企业难点问题,针对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提出新扶持政策”,聚焦于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难、建设慢;实体经济企业用地难、用地贵;企业用电、运输和融资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成本仍较高等三大突出问题,推出了一批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务实管用的新举措。

“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支持力度”被单列为一个重点方面,并从服务、用地、激励等方面强化政策支持,如广东省将预留占用林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对投资20亿元以上、符合投资强度等相关条件并完成供地手续的重大产业项目,全额奖励用地指标。各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但当年用地指标确有不足的,可按规定向广东省申请预支奖励指标。

同时,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节能评价等要在重大产业项目论证阶段提早介入,同步开展并联审批,并将加强服务以破解重大项目落地难、建设慢。

不仅只对重大产业项目,《实体经济新十条》还明确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和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更广泛解决企业的用地难、用地贵问题。

前者,重申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要充分保障工业用地供给、对属于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制造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70%执行等政策,并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工业企业弹性用地出让政策;后者,则推出了工业物业产权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等更为灵活多样的用地政策。

《实体经济新十条》对企业用地着墨颇多并非没有缘由。《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在调研中也发现,这已成困扰当前实体企业的一大问题。广东省奇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德生就表示,用地困难对寻求规模扩大、转型发展的企业造成直接而现实的掣肘。

而对于企业用电、运输和融资等生产经营成本,及税负、制度性交易成本,此次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级,比如将积极开拓境外资金渠道支持制造业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设立财务公司,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服务;确保企业用户接电时间压减至80天以内,其中规划施工报建时间压减至30天以内等。

另一个亮点是,“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也被单列为重点内容,提出2020年前广东省财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的万亿级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培育予以重点支持;对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给予重点支持,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可享受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普惠性)政策;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升级,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

对此,吴育光说,广东工业互联网总体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企业开始尝试,但大多数了解不够,广东希望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广东“降成本”再送政策“礼包”:三年拟为企业减负超2000亿

最新更新时间:09/13 13:3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东“降成本”再送政策“礼包”:三年拟为企业减负超2000亿

9月10日,广东对外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这是一个涵盖10方面61项具体政策点的“大礼包”,官方预计,实施后2018-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作者:杜弘禹

制造业大省广东,正筹谋通过降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发展环境。

9月10日,广东对外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简称《实体经济新十条》)。这是一个涵盖10方面61项具体政策点的“大礼包”,官方预计,实施后2018-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据了解,2017年8月广东曾出台力度空前的“实体经济十条”,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为全省实体经济企业减负约963亿元。而上述政策出台仅一年就迭代升级,官方对此解释说,修订完善是为更好适应新发展形势需要,推动各项政策更好惠及广大企业,并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痛点、新堵点、新难点和新热点,进一步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比来看,新政是过去政策的一次全面升级,但也有侧重。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指出,新政策重点针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难、建设慢;实体经济企业用地难、用地贵;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仍较高等突出问题,推出了一批力度更大、作用更精准的创新性举措。

降成本政策“三连发”

近年在“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的发展思想指引下,广东各类降成本举措频出,力度持续增强。最早系统性推出的降成本政策,是广东2016年初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到当年底要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

不过,彼时政策并未专门聚焦在实体经济身上。直到2017年8月份广东“实体经济十条”的重磅推出,这项政策着眼于在税负、用地、社保、用电、运输、融资和制度性交易等方面成本上做“减法”,并从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企业技改等方面做“加法”来支持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并强调制造业综合成本要不高于对标地区,形成成本洼地优势。截至今年6月,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已累计为广东实体企业减负约963亿元。

此番《实体经济新十条》的推出,则意味着广东降成本政策迎来“三连发”。官方测算认为,落地实施后2018-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此番降成本政策的升级,直接原因是存在优化空间。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吴育光说:“我们对此前降成本政策措施进行深入调研,及时收集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新问题,然后进一步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痛点、新堵点、新难点和新热点。”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一份文件也指出,实体经济十条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政策点执行落实不理想、企业“获得感”有限等问题;今年6月,广东省11名人大代表在约见该省6个政府部门时也指出,一些实体经济降成本政策有待强化。

而从深层次来看,低廉的成本曾是广东制造业的发展优势,但近年逐渐消逝。并且,受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低成本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的局面亟待改变。

这有直观表现。上半年,尽管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升至55.7%和30.1%,但整体规上制造业增加值仅同比增长6.1%,增势放缓。吴育光也表示,修订完善实体经济十条,旨在更好地适应新发展形势需要。

长期研究广东制造业的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认为,目前广东制造业发展走势处于胶着状态,为防止新旧动能转换出现“挂空档”状况,应继续为企业减负。

而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林平凡也指出,当前,广东诸多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急需更优的生存发展环境来提供调整适应的窗口期。

聚焦三大成本问题

那么,此番广东《实体经济新十条》着眼于何处?整体来看,这一新政仍大致延续此前架构,对实体经济企业关切的一系列成本问题提供减负方案,但也有侧重。

据钟旋辉介绍,《实体经济新十条》是基于“找准摸清企业难点问题,针对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提出新扶持政策”,聚焦于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难、建设慢;实体经济企业用地难、用地贵;企业用电、运输和融资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成本仍较高等三大突出问题,推出了一批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务实管用的新举措。

“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支持力度”被单列为一个重点方面,并从服务、用地、激励等方面强化政策支持,如广东省将预留占用林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对投资20亿元以上、符合投资强度等相关条件并完成供地手续的重大产业项目,全额奖励用地指标。各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但当年用地指标确有不足的,可按规定向广东省申请预支奖励指标。

同时,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节能评价等要在重大产业项目论证阶段提早介入,同步开展并联审批,并将加强服务以破解重大项目落地难、建设慢。

不仅只对重大产业项目,《实体经济新十条》还明确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和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更广泛解决企业的用地难、用地贵问题。

前者,重申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要充分保障工业用地供给、对属于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制造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70%执行等政策,并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工业企业弹性用地出让政策;后者,则推出了工业物业产权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等更为灵活多样的用地政策。

《实体经济新十条》对企业用地着墨颇多并非没有缘由。《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在调研中也发现,这已成困扰当前实体企业的一大问题。广东省奇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德生就表示,用地困难对寻求规模扩大、转型发展的企业造成直接而现实的掣肘。

而对于企业用电、运输和融资等生产经营成本,及税负、制度性交易成本,此次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级,比如将积极开拓境外资金渠道支持制造业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设立财务公司,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服务;确保企业用户接电时间压减至80天以内,其中规划施工报建时间压减至30天以内等。

另一个亮点是,“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也被单列为重点内容,提出2020年前广东省财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的万亿级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培育予以重点支持;对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给予重点支持,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可享受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普惠性)政策;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升级,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

对此,吴育光说,广东工业互联网总体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企业开始尝试,但大多数了解不够,广东希望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广东“降成本”再送政策“礼包”:三年拟为企业减负超2000亿

最新更新时间:09/13 13:3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