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克强总理两会记者会上说到了哪些“干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克强总理两会记者会上说到了哪些“干货”?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了哪些关键的话呢?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如下。

图片来源:网络

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

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万套。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房地产调控因地制宜

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为电商做广告

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人们在网上消费往往热情比较高。

简政放权如割腕

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因为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我国经济速度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

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法外施权。

权力清单

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

反腐要标本兼治

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首先还是要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二是要推进体制改革。比如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坚决打掉寻租的空间,铲除腐败的土壤,因为很多腐败分子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寻租。三是要加强监督和教育。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

继续解读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大了,已经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

否定经济强刺激

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

我并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做活有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

鼓励创业创新

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这也是历史的启示。回想30多年前,正是因为承包制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也因为允许人口流动,亿万农民工进城,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治理雾霾

治理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二胎政策

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现在正在推进,也正在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会根据评估的结果,也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权衡利弊,但是必须依照法律程序来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规范地方债务平台

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们也正在规范债务平台,堵后门、开正门。

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完全可控

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否定通货紧缩

关于通货紧缩,国际上对这个提法有多种解释,比较一致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中国CPI或者说物价总水平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

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中国正在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本身也表明在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两岸经贸关系

大陆将会继续维护台资企业和台商的合法权益,保持对他们的合理优惠政策。而且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会先一步对台湾开放,或者说对台湾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会更大一些。我们欢迎台商包括年轻人到大陆来创业,并且愿意推动两岸人员交流,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

不必担心中央收紧对港政策

有人担心中央政府会不会收紧对香港的政策,这个是不必要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讲到,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本身就说明要一以贯之地把“一国两制”实施好、贯彻好。因为“一国两制”写进了宪法和基本法,宪法和基本法构成了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基本法也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一国两制”是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正在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中美之间存有分歧,但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可以着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我们正在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它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这本身就是打破合作的天花板,开辟发展的新空间。当然,谈判会有个过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中美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这个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会更沉更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克强总理两会记者会上说到了哪些“干货”?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了哪些关键的话呢?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如下。

图片来源:网络

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

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万套。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房地产调控因地制宜

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为电商做广告

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人们在网上消费往往热情比较高。

简政放权如割腕

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因为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我国经济速度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

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法外施权。

权力清单

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

反腐要标本兼治

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首先还是要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二是要推进体制改革。比如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坚决打掉寻租的空间,铲除腐败的土壤,因为很多腐败分子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寻租。三是要加强监督和教育。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

继续解读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大了,已经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

否定经济强刺激

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

我并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做活有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

鼓励创业创新

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这也是历史的启示。回想30多年前,正是因为承包制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也因为允许人口流动,亿万农民工进城,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治理雾霾

治理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二胎政策

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现在正在推进,也正在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会根据评估的结果,也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权衡利弊,但是必须依照法律程序来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规范地方债务平台

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们也正在规范债务平台,堵后门、开正门。

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完全可控

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否定通货紧缩

关于通货紧缩,国际上对这个提法有多种解释,比较一致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中国CPI或者说物价总水平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

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中国正在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本身也表明在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两岸经贸关系

大陆将会继续维护台资企业和台商的合法权益,保持对他们的合理优惠政策。而且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会先一步对台湾开放,或者说对台湾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会更大一些。我们欢迎台商包括年轻人到大陆来创业,并且愿意推动两岸人员交流,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

不必担心中央收紧对港政策

有人担心中央政府会不会收紧对香港的政策,这个是不必要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讲到,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本身就说明要一以贯之地把“一国两制”实施好、贯彻好。因为“一国两制”写进了宪法和基本法,宪法和基本法构成了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基本法也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一国两制”是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正在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中美之间存有分歧,但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可以着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我们正在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它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这本身就是打破合作的天花板,开辟发展的新空间。当然,谈判会有个过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中美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这个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会更沉更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