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六个“突出抓好”绘制国企改革路线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六个“突出抓好”绘制国企改革路线图

本次座谈会明确提到的“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说明了通过改革激发国企活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波善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勇主持会议。会议上提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

三个“过度担心”制约改革成效

国企改革最重要目的是要让国企越改越充满活力,被约束死的国企改革不是真正成功的改革。本次座谈会明确提到的“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说明了通过改革激发国企活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当前国企改革之所以艰难,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认知问题、乃至是理论问题:

首先,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过度担心。客观上已经出现了国有资产宁可烂掉也不能出现“可能的流失”的情况,给国企改革推动者带来巨大的责任风险;

其次,对于失去控制权的过度担心。很多的改革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出现摇摆,担心改革推进之后对于企业控制权的削弱,直接影响了推进混改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对于国企管理层收入过高带来各方面“平衡”的过度担心。国企管理层的行政化、官员化,造成国企高管选聘及薪酬待遇的非市场化, 造成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体系难以有效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难以切实建立起来。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也还有其它相关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决定、或制约了过去的改革成效,也一样会影响、乃至钳制后续的改革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针对这些问题的理性认知与相应的政策体系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影响后续改革成效的重要突破口。

六个“突出抓好”绘制改革路线图 

本次座谈会对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路线图进行再认识。“从战略高度认识国企改革的中心地位”、“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这样的提法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反映了高层对于推进国企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力求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不搞面面俱到,务求改革实质性突破。

会议用了六个“突出抓好”阐述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六大任务分别是:一是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二是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四是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是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六是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监管。

其中的前三个改革任务——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国企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呼应了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核心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会议对国企改革发出了强力“动员令”。会议提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也是改革乘数效应最大的阶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毋庸讳言,当前国企改革仍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号角已经吹响,“1+N”的政策体系也已公布,多轮的各种试点也在紧张推进,但是国企改革的总体成效似乎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要求依然有相当的距离。主要体现在对于国企改革的认知方面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对于中央提出的改革政策精神也都在进行“选择性解读”。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整个社会的改革氛围不浓,改革动力与压力不足,由此造成,缺乏足够多的敢于担当的改革者。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央精神已经充分体现在党的相关重要文件中,相关的政策体系也已经相继出台,但推动效果就是不理想,“改革深水区”的特点非常明显,多次的动员、多轮的试点似乎效果也不那么明显。本次座谈会的再认知,能否带来真正的再蓄力,进而是再出发。

期待本次座谈会的精神能够有效撬动当下国企改革工作的有效突破,促使相关改革主体切实改变对于国企改革的徘徊与游移,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国企改革的重要思想有效推进落实。期待国企改革的再出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六个“突出抓好”绘制国企改革路线图

本次座谈会明确提到的“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说明了通过改革激发国企活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波善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勇主持会议。会议上提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

三个“过度担心”制约改革成效

国企改革最重要目的是要让国企越改越充满活力,被约束死的国企改革不是真正成功的改革。本次座谈会明确提到的“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说明了通过改革激发国企活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当前国企改革之所以艰难,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认知问题、乃至是理论问题:

首先,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过度担心。客观上已经出现了国有资产宁可烂掉也不能出现“可能的流失”的情况,给国企改革推动者带来巨大的责任风险;

其次,对于失去控制权的过度担心。很多的改革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出现摇摆,担心改革推进之后对于企业控制权的削弱,直接影响了推进混改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对于国企管理层收入过高带来各方面“平衡”的过度担心。国企管理层的行政化、官员化,造成国企高管选聘及薪酬待遇的非市场化, 造成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体系难以有效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难以切实建立起来。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也还有其它相关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决定、或制约了过去的改革成效,也一样会影响、乃至钳制后续的改革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针对这些问题的理性认知与相应的政策体系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影响后续改革成效的重要突破口。

六个“突出抓好”绘制改革路线图 

本次座谈会对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路线图进行再认识。“从战略高度认识国企改革的中心地位”、“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这样的提法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反映了高层对于推进国企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力求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不搞面面俱到,务求改革实质性突破。

会议用了六个“突出抓好”阐述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六大任务分别是:一是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二是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四是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是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六是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监管。

其中的前三个改革任务——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国企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呼应了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核心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会议对国企改革发出了强力“动员令”。会议提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也是改革乘数效应最大的阶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毋庸讳言,当前国企改革仍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号角已经吹响,“1+N”的政策体系也已公布,多轮的各种试点也在紧张推进,但是国企改革的总体成效似乎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要求依然有相当的距离。主要体现在对于国企改革的认知方面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对于中央提出的改革政策精神也都在进行“选择性解读”。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整个社会的改革氛围不浓,改革动力与压力不足,由此造成,缺乏足够多的敢于担当的改革者。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央精神已经充分体现在党的相关重要文件中,相关的政策体系也已经相继出台,但推动效果就是不理想,“改革深水区”的特点非常明显,多次的动员、多轮的试点似乎效果也不那么明显。本次座谈会的再认知,能否带来真正的再蓄力,进而是再出发。

期待本次座谈会的精神能够有效撬动当下国企改革工作的有效突破,促使相关改革主体切实改变对于国企改革的徘徊与游移,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国企改革的重要思想有效推进落实。期待国企改革的再出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