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州南站:打造大湾区交通龙头节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州南站:打造大湾区交通龙头节点

广州南站开启新征程,完善综合整治,打造番禺商务中心。

作者:马灿、李梓敏

广州南站于2010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是华南地区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核心车站,是连接京广高速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广珠城轨、贵广高速铁路、南广铁路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特大城市的超级综合交通枢纽,是广东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威水史:投入使用8年间,年发送旅客数增长2.4倍

广州南站始建于2005年,总投资130亿元,2010年随着武广高铁正式通车全面投入使用。

广州南站自投入运营以来,新站新线不断增加,管辖路网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广州南站已开通6个方向的线路,连通了湖南、河北、北京、天津、福建、广西、云南、四川、山东、陕西、上海、安徽、江苏等21个省(直辖市)的高铁。

从2012年至2017年的五年间,广州南站发送旅客人数屡创新高,由最初的年发送旅客2014.15万人增长到6854.84万人,增幅达240%。今年暑运以来,广州南站日均发送旅客26.68万人,同比增长11%。其中单日发送最高峰突破32万人,创同期最高水平,居全国第一。

八年间,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开通和国家战略的推进,广州南站的战略定位一直在升级。

2005年,在当时编制的《广州铁路新客站地区规划》中,广州南站定位为衔接珠三角轨道交通的重要枢纽。2010年,《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完成。在该规划中,南站地区规划定位上升为“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2015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永久会址和合同园区确定落户广州南站,广州南站的定位再次“升格”。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广州南站又被定位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合作的前沿。

今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广州南站的核心枢纽地位再次被强化。作为广深港高铁的起点,广州南站被形容为大湾区“黄金走廊”上的龙头节点。

新征程:完善综合整治,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2018年春运期间,广州南站停靠动车组数量日均达800趟,居全国之首。同时,广州南站迎来开通8年以来最大客流,日均发送接近30万人,是2010年1月开站之初的20倍。在发送量达到峰值的同时,广州南站的到达量增至与发送量基本持平,意味着每天有近60万人进出广州南站。

其实,不仅是在春运期间,即使是在平日,每天进出广州南站的旅客也在30万人以上。因为京广、广深港、广珠、南广和贵广高铁“五龙交会”在此,广州南站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中转换乘功能。未来,广州南站还将与在建的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连接。届时,客流还会大幅上涨,预计中转换乘旅客将超过10万人。每天数十万人进出广州南站,能否让人们便捷地实现换乘,关系着行人旅途的幸福感。

为了展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高铁形象,广州南站从2015年10月起,开展南站地区综合整治,完善周边及站场内部标志指引,提升服务旅客水平,优化交通组织。

2017年,广州南站地区综合整治持续发力,全力推进“1+6”市政道路环境提升;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重点开展了高铁、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

在全力推进服务提升与环境整治的同时,广州南站还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2017年,广东南站启用了人脸识别验票系统,持二代身份证的旅客可自助验证通过,单人单次通过最快只需2秒。此外,广州南站还开发了超级室内导航系统,旅客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导航软件,选定目的地,就能自动形成行走流线,定位目标方位。

新征程:借助高铁经济,打造番禺商务中心

广州南站作为广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带来越来越多的客流,而密集客流带来越来越多的物流及资金流。目前,广州南站周围汇聚的投资已达千亿元,初步形成了番禺区的CBD。广州南站商务区,也成了广州番禺区“双核”战略中的“商核”。

今年1月份,广州南站商务区全球招商发布会举行,在活动现场分别举行了广州南站商务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枢纽大城的机遇认识”高峰论坛、广州南站商务区新业态总部经济基地联合招商中心揭牌仪式、广州南站商务区新业态总部经济基地全球招商启动仪式、万科世博汇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

近年来,广州南站商务区围绕“泛珠CBD” 的整体发展定位,以商业贸易、商务服务、会展和旅游休闲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成为 “泛珠合作平台 + 华南枢纽门户 + 综合商贸新区”三位一体的“一带一路”高铁经济示范区。

此外,广州南站商务区充分发挥广州南站在沟通港澳、联系泛珠腹地的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积极引进泛珠三角地区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并设立区域总部、行政总部、分支机构等,力将广州南站打造成为泛珠外向型产业对接国际高端要素、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城轨、地铁线路、高速公路的接入,广州南站客流还会大幅增长,“经济圈”效应还将进一步凸显。

亲历者——广州南站客运车间副主任杨毅艳:“刚开始吃饭也是难题 现在设施一应俱全。”

湖南妹子杨毅艳是广州南站客运车间副主任。2011年,她曾在虎门站工作。2011年11月,广州南站正式独立建制,2012年,杨毅艳从虎门站来到了广州南站。

“刚来广州南站,吃饭成为了我们最大的一道难题。”杨毅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刚来时,由于周边地区施工较多,经常有一些断头路和临时道路封闭,交通十分不便,附近也没有商铺和住宅区,生活十分不便。

而现在,根本不需出站,站内各项服务设施已非常完善,看着站里一点点地变化,杨毅艳感到特别欣慰和自豪。如今的广州南站规模逐渐成熟,一方面,交通系统的配备日趋完善,有出租车场、地铁站、公交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多种交通选择。另一方面,周边以及站内的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附近的住宅、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给旅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站内进驻了连锁餐饮店、便利店、书籍报刊店。

广州南站的客运工作人员晋晓东告诉记者,在广州南站工作的这些年,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高铁不仅拉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于老百姓而言,更是“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广深线的客流量庞大,广州南到深圳的普铁最少也要一个多小时,而乘坐高铁只需要36分钟。“有些人选择住在广州,在深圳上班,原因之一便是高铁提供了更多的交通选择和便利。”他说。

来源:金羊网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广州南站:打造大湾区交通龙头节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州南站:打造大湾区交通龙头节点

广州南站开启新征程,完善综合整治,打造番禺商务中心。

作者:马灿、李梓敏

广州南站于2010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是华南地区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核心车站,是连接京广高速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广珠城轨、贵广高速铁路、南广铁路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特大城市的超级综合交通枢纽,是广东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威水史:投入使用8年间,年发送旅客数增长2.4倍

广州南站始建于2005年,总投资130亿元,2010年随着武广高铁正式通车全面投入使用。

广州南站自投入运营以来,新站新线不断增加,管辖路网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广州南站已开通6个方向的线路,连通了湖南、河北、北京、天津、福建、广西、云南、四川、山东、陕西、上海、安徽、江苏等21个省(直辖市)的高铁。

从2012年至2017年的五年间,广州南站发送旅客人数屡创新高,由最初的年发送旅客2014.15万人增长到6854.84万人,增幅达240%。今年暑运以来,广州南站日均发送旅客26.68万人,同比增长11%。其中单日发送最高峰突破32万人,创同期最高水平,居全国第一。

八年间,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开通和国家战略的推进,广州南站的战略定位一直在升级。

2005年,在当时编制的《广州铁路新客站地区规划》中,广州南站定位为衔接珠三角轨道交通的重要枢纽。2010年,《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完成。在该规划中,南站地区规划定位上升为“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2015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永久会址和合同园区确定落户广州南站,广州南站的定位再次“升格”。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广州南站又被定位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合作的前沿。

今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广州南站的核心枢纽地位再次被强化。作为广深港高铁的起点,广州南站被形容为大湾区“黄金走廊”上的龙头节点。

新征程:完善综合整治,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2018年春运期间,广州南站停靠动车组数量日均达800趟,居全国之首。同时,广州南站迎来开通8年以来最大客流,日均发送接近30万人,是2010年1月开站之初的20倍。在发送量达到峰值的同时,广州南站的到达量增至与发送量基本持平,意味着每天有近60万人进出广州南站。

其实,不仅是在春运期间,即使是在平日,每天进出广州南站的旅客也在30万人以上。因为京广、广深港、广珠、南广和贵广高铁“五龙交会”在此,广州南站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中转换乘功能。未来,广州南站还将与在建的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连接。届时,客流还会大幅上涨,预计中转换乘旅客将超过10万人。每天数十万人进出广州南站,能否让人们便捷地实现换乘,关系着行人旅途的幸福感。

为了展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高铁形象,广州南站从2015年10月起,开展南站地区综合整治,完善周边及站场内部标志指引,提升服务旅客水平,优化交通组织。

2017年,广州南站地区综合整治持续发力,全力推进“1+6”市政道路环境提升;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重点开展了高铁、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

在全力推进服务提升与环境整治的同时,广州南站还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2017年,广东南站启用了人脸识别验票系统,持二代身份证的旅客可自助验证通过,单人单次通过最快只需2秒。此外,广州南站还开发了超级室内导航系统,旅客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导航软件,选定目的地,就能自动形成行走流线,定位目标方位。

新征程:借助高铁经济,打造番禺商务中心

广州南站作为广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带来越来越多的客流,而密集客流带来越来越多的物流及资金流。目前,广州南站周围汇聚的投资已达千亿元,初步形成了番禺区的CBD。广州南站商务区,也成了广州番禺区“双核”战略中的“商核”。

今年1月份,广州南站商务区全球招商发布会举行,在活动现场分别举行了广州南站商务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枢纽大城的机遇认识”高峰论坛、广州南站商务区新业态总部经济基地联合招商中心揭牌仪式、广州南站商务区新业态总部经济基地全球招商启动仪式、万科世博汇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

近年来,广州南站商务区围绕“泛珠CBD” 的整体发展定位,以商业贸易、商务服务、会展和旅游休闲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成为 “泛珠合作平台 + 华南枢纽门户 + 综合商贸新区”三位一体的“一带一路”高铁经济示范区。

此外,广州南站商务区充分发挥广州南站在沟通港澳、联系泛珠腹地的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积极引进泛珠三角地区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并设立区域总部、行政总部、分支机构等,力将广州南站打造成为泛珠外向型产业对接国际高端要素、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城轨、地铁线路、高速公路的接入,广州南站客流还会大幅增长,“经济圈”效应还将进一步凸显。

亲历者——广州南站客运车间副主任杨毅艳:“刚开始吃饭也是难题 现在设施一应俱全。”

湖南妹子杨毅艳是广州南站客运车间副主任。2011年,她曾在虎门站工作。2011年11月,广州南站正式独立建制,2012年,杨毅艳从虎门站来到了广州南站。

“刚来广州南站,吃饭成为了我们最大的一道难题。”杨毅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刚来时,由于周边地区施工较多,经常有一些断头路和临时道路封闭,交通十分不便,附近也没有商铺和住宅区,生活十分不便。

而现在,根本不需出站,站内各项服务设施已非常完善,看着站里一点点地变化,杨毅艳感到特别欣慰和自豪。如今的广州南站规模逐渐成熟,一方面,交通系统的配备日趋完善,有出租车场、地铁站、公交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多种交通选择。另一方面,周边以及站内的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附近的住宅、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给旅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站内进驻了连锁餐饮店、便利店、书籍报刊店。

广州南站的客运工作人员晋晓东告诉记者,在广州南站工作的这些年,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高铁不仅拉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于老百姓而言,更是“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广深线的客流量庞大,广州南到深圳的普铁最少也要一个多小时,而乘坐高铁只需要36分钟。“有些人选择住在广州,在深圳上班,原因之一便是高铁提供了更多的交通选择和便利。”他说。

来源:金羊网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广州南站:打造大湾区交通龙头节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