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风暴眼中的ofo:败走海外市场 估值连降无人接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风暴眼中的ofo:败走海外市场 估值连降无人接盘

2018年秋天,对ofo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多事之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胡懿新

2018年秋天,对ofo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多事之秋”。

10月31日,界面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的方案。对于该消息,ofo官方旋即予以否认。

在上述消息沸沸扬扬的同时,ofo迎来了其在日本运营的最后一天。而日本并非ofo唯一折戟的海外市场。

除海外市场遇阻,ofo在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小黄车质量、车辆维护、用户供应商欠款、裁员等问题接踵而来。这些久拖不决的问题使ofo商业前景转向黯淡,更让ofo的“卖身”计划搁浅至今。

知名TMT分析师马继华表示,ofo创始人戴威对于企业控制权的执着或是ofo无法顺利“卖身”的原因之一,但最终其仍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估值一降再降

ofo进驻的多个日本城市日前收到ofo正式书面通知,称将于10月31日停止服务。这距ofo今年3月进军日本市场仅过了7个月。

ofo的海外战略从2016年12月启动,并快速扩张到日韩、印度、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从今年开始,ofo开始陆续从这些地方撤退。

今年7月,ofo关停了澳大利亚的业务,退出印度、以色列等中东国家,在德国柏林和奥地利维也纳也以撤退收场。8月,ofo退出美国西雅图市场,同时还传出其退出韩国市场的消息。

而海外市场遇阻,只是ofo现存问题的冰山一角。

共享单车行业的烧钱大战,使得财务紧张成为行业普遍现象。《财新周刊》报道称,据一名了解ofo财务状况的人士所提供的截止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约12亿元,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

虽然ofo方面随后否认该数据的真实性,但欠款问题确实存在。8月31日,ofo的自行车供应商上海凤凰(600679.SH)发布公告称,因ofo欠款6815万元,上海凤凰将ofo告上法庭。

资金缺乏所带来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小黄车维护缺失、用户押金提现难、内部大量裁员等,令ofo近几个月反复陷入舆论漩涡。

这些不利消息,为坊间对ofo是否会被收购及其估值前景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素材。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ofo就先后传出多次洽谈收购的传闻,意向收购方包括滴滴出行、哈啰出行等,但收购价格却是一降再降——从最初的20亿美元估值,到15亿美元、14亿美元,再到10亿美元。

这些估值是否是业内共识无人知晓,但传闻中的收购至今无一落实,让这些传闻增添了额外的“商战”气氛。

资深TMT分析师马继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市场竞争对手之间确实存在着利用各自的媒体优势打压对手的现象,“共享单车行业确实有人这么做。”

记者注意到,ofo联合创始人于信曾多次批评ofo遭遇“黑稿”的无端攻击。不过,在一些股权投资界人士看来,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价格谈判是个博弈的过程,有时候故意放些模棱两可的消息来试探对方底线和制造舆论声势,是业内普遍现象,不足为奇。”一股权私募投资基金人士说。

无人接盘的背后

马继华指出,市面上的传闻有真有假,但共享单车行业确实进入了重构阶段。

“与其说收购方看中的是资产,不如说是被收购方在一二线城市的经营牌照,因为自行车等实物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烧钱大战的结束,其剩余价值都大打折扣。无论是ofo还是摩拜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马继华告诉财联社记者。

在这场资本叫卖竞赛中,摩拜似乎更加幸运,今年4月便被美团“相中”收购。相较而言,ofo的“卖身”之路就显得一波三折,而ofo刚烈的企业性格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滴滴虽然是近期传出的ofo意向收购方,事实上滴滴自2016年9月起就已投资ofo。不过,很快有传闻称滴滴与ofo创始团队矛盾重重并闹僵,但这一传闻未得到双方的证实。

在外界看来,这与戴威坚持独立自主运营不无关系。

据网易科技报道,在与滴滴的收购谈判中,先是传出ofo创始人戴威拒绝了滴滴的方案,随后滴滴又两次主动撤回方案。

另有报道称,今年5月中旬的百人动员大户上,戴威依旧表达了不想让步的态度。“如果你们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公司。”

不过,戴威的态度与ofo其他股东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

2017年底,ofo投资人朱啸虎就呼吁ofo与摩拜合并,无果后选择将股份卖给阿里巴巴套现离场。

在最近传出的哈啰出行收购传闻中,哈啰出行称系ofo董事会主动邀约洽谈收购事宜,显示ofo依然在寻找买家。

财联社此前曾独家报道,日前,ofo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动,由戴威变更为陈正江。ofo随后回应称,此次ofo运营主体法人变更系公司内部正常的人事变动,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是戴威。

记者31日就收购及融资问题向ofo询问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虽然ofo现在似乎尚未陷入绝境,但在马继华看来,ofo最终亦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A和B打架结果C死了的结局,应该不会出现在共享单车行业。让市场先行者先培养起用户使用习惯,再由市场后入者收割先行者,料将成为共享单车行业未来的格局。”马继华表示。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深度】风暴眼中的ofo:败走海外市场 估值连降无人接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ofo

50
  • ofo被强制执行1686万
  • 【独家】ofo创始人戴威美国二次创业项目陷入困境:资金链受阻,扩张彻底停滞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风暴眼中的ofo:败走海外市场 估值连降无人接盘

2018年秋天,对ofo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多事之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胡懿新

2018年秋天,对ofo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多事之秋”。

10月31日,界面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的方案。对于该消息,ofo官方旋即予以否认。

在上述消息沸沸扬扬的同时,ofo迎来了其在日本运营的最后一天。而日本并非ofo唯一折戟的海外市场。

除海外市场遇阻,ofo在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小黄车质量、车辆维护、用户供应商欠款、裁员等问题接踵而来。这些久拖不决的问题使ofo商业前景转向黯淡,更让ofo的“卖身”计划搁浅至今。

知名TMT分析师马继华表示,ofo创始人戴威对于企业控制权的执着或是ofo无法顺利“卖身”的原因之一,但最终其仍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估值一降再降

ofo进驻的多个日本城市日前收到ofo正式书面通知,称将于10月31日停止服务。这距ofo今年3月进军日本市场仅过了7个月。

ofo的海外战略从2016年12月启动,并快速扩张到日韩、印度、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从今年开始,ofo开始陆续从这些地方撤退。

今年7月,ofo关停了澳大利亚的业务,退出印度、以色列等中东国家,在德国柏林和奥地利维也纳也以撤退收场。8月,ofo退出美国西雅图市场,同时还传出其退出韩国市场的消息。

而海外市场遇阻,只是ofo现存问题的冰山一角。

共享单车行业的烧钱大战,使得财务紧张成为行业普遍现象。《财新周刊》报道称,据一名了解ofo财务状况的人士所提供的截止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约12亿元,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

虽然ofo方面随后否认该数据的真实性,但欠款问题确实存在。8月31日,ofo的自行车供应商上海凤凰(600679.SH)发布公告称,因ofo欠款6815万元,上海凤凰将ofo告上法庭。

资金缺乏所带来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小黄车维护缺失、用户押金提现难、内部大量裁员等,令ofo近几个月反复陷入舆论漩涡。

这些不利消息,为坊间对ofo是否会被收购及其估值前景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素材。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ofo就先后传出多次洽谈收购的传闻,意向收购方包括滴滴出行、哈啰出行等,但收购价格却是一降再降——从最初的20亿美元估值,到15亿美元、14亿美元,再到10亿美元。

这些估值是否是业内共识无人知晓,但传闻中的收购至今无一落实,让这些传闻增添了额外的“商战”气氛。

资深TMT分析师马继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市场竞争对手之间确实存在着利用各自的媒体优势打压对手的现象,“共享单车行业确实有人这么做。”

记者注意到,ofo联合创始人于信曾多次批评ofo遭遇“黑稿”的无端攻击。不过,在一些股权投资界人士看来,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价格谈判是个博弈的过程,有时候故意放些模棱两可的消息来试探对方底线和制造舆论声势,是业内普遍现象,不足为奇。”一股权私募投资基金人士说。

无人接盘的背后

马继华指出,市面上的传闻有真有假,但共享单车行业确实进入了重构阶段。

“与其说收购方看中的是资产,不如说是被收购方在一二线城市的经营牌照,因为自行车等实物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烧钱大战的结束,其剩余价值都大打折扣。无论是ofo还是摩拜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马继华告诉财联社记者。

在这场资本叫卖竞赛中,摩拜似乎更加幸运,今年4月便被美团“相中”收购。相较而言,ofo的“卖身”之路就显得一波三折,而ofo刚烈的企业性格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滴滴虽然是近期传出的ofo意向收购方,事实上滴滴自2016年9月起就已投资ofo。不过,很快有传闻称滴滴与ofo创始团队矛盾重重并闹僵,但这一传闻未得到双方的证实。

在外界看来,这与戴威坚持独立自主运营不无关系。

据网易科技报道,在与滴滴的收购谈判中,先是传出ofo创始人戴威拒绝了滴滴的方案,随后滴滴又两次主动撤回方案。

另有报道称,今年5月中旬的百人动员大户上,戴威依旧表达了不想让步的态度。“如果你们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公司。”

不过,戴威的态度与ofo其他股东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

2017年底,ofo投资人朱啸虎就呼吁ofo与摩拜合并,无果后选择将股份卖给阿里巴巴套现离场。

在最近传出的哈啰出行收购传闻中,哈啰出行称系ofo董事会主动邀约洽谈收购事宜,显示ofo依然在寻找买家。

财联社此前曾独家报道,日前,ofo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动,由戴威变更为陈正江。ofo随后回应称,此次ofo运营主体法人变更系公司内部正常的人事变动,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是戴威。

记者31日就收购及融资问题向ofo询问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虽然ofo现在似乎尚未陷入绝境,但在马继华看来,ofo最终亦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A和B打架结果C死了的结局,应该不会出现在共享单车行业。让市场先行者先培养起用户使用习惯,再由市场后入者收割先行者,料将成为共享单车行业未来的格局。”马继华表示。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深度】风暴眼中的ofo:败走海外市场 估值连降无人接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