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公益热点回顾之从“小朋友画廊”刷屏看公益热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公益热点回顾之从“小朋友画廊”刷屏看公益热点

近些年我们可以非常惊喜地的看到一些新的公益传播形式,展示公益有趣的一面、好玩的一面、年轻活力的一面、美的一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 王茜

(一)“小朋友”画廊刷屏——一次极为优秀的传播案例

且从我自己的经历说起。一年前的某日早上打开朋友圈,发现了一条转发看起来相当漂亮的画的朋友圈,点开大图显示“某某已通过腾讯公益平台购下此画”。随手扫码点进链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真是一次很有趣的审美体验,一张张翻过看起来美得的有点不像话的图画,配着有那么一点点小清新的配乐,不知不觉就把三十多张画从头看到尾。

随后选中了一副自己最喜欢的画,点开“买下这幅画”之后,发现只需要一元便可以“买下”这幅画,这是一个毫无任何心理负担的价格,于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的捐了一元,之后便是非常流畅的微信支付,支付成功之后是附赠的一张屏保,和引导大家分享到朋友圈的这幅画那张截图。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买下”这幅画之后,还会有这幅画的作者的一段话,看听起来很是暖心。许多人大概都是如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的点击了“一元捐画”,然后加入刷屏大军。大家往往还会配上一两句和关心精智障碍人群相关的话语。

这是公益与互联网思维相互融合的一个很有趣的案例。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虽然刷屏是一个具有极强偶发性的现象,但“小朋友”画廊完全具备在社交媒体中被转发刷屏的条件:首先,以艺术与审美作为切入点,对于社交媒体中的受众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其次,一元就可以“买下”一幅画,这个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点诱导性但实质上又并非无道理的擦边球,对于捐赠者来说是极低的成本,几乎零心理负担。

朋友圈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一种印象管理的工具。只消花上一元钱,就可以在朋友圈中攥得一个展示自己审美水准的机会,一个给自己贴上“有爱心”、“热衷公益”、“关爱弱势群体”标签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二)公益宣传与公众认知

“小朋友”画廊的刷屏,大概可以算是对于公众的公益慈善宣传形象认知的一个小小的突破。

提起公益慈善,或许大部分公众的第一反应是灰蒙蒙的色调和凄凄惨惨戚戚的口吻。“小朋友”画廊则是以一抹亮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让人们感叹原来公益也可以这么美,也可以这么有趣。我们在随手转发的时候,可以完全不是出于任何的同情或者高高在上的怜悯,仅仅是被这些画所吸引。

传统的公益慈善宣传,以打造泪点为噱头,通过换取受众的同情心来进行宣传。实质上这是一种低效且不可持续的传播方式。首先,同情往往是一种比较具像化的情绪体验,比如如果由于一个孩子的不幸遭遇引发了我们同情,那么我们所关心的自然而然是我们的捐助是否会落在这个具体的孩子身上,甚至很少会放眼思考一下与这个孩子面临相同境遇的群体,对于如何解决更是很少会去考虑。当然这也是现阶段比较符合公众对于公益对于慈善的认知。

有人曾对公益的三个阶段作出如下比喻:第一阶段是授人以鱼,第二阶段是授人以渔,第三阶段是打造渔业生态体系。而同情心这种具像化的情绪似乎只能强化公众对于第一阶段的刻板印象。

其次,以消费同情心为主打牌的宣传往往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很容易被一两个故事感动,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当主打苦情牌的公益宣传多了起来,画风变成“比惨”比惨大会,最终的结果是公众同情心被过度消费而造成的审美疲劳。

而近些年我们可以非常惊喜地的看到一些新的公益传播形式,展示公益有趣的一面、好玩的一面、年轻活力的一面、美的一面。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与思维为公益传播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这次“小朋友”画廊的宣传就是以审美和趣味性为主要突破口。此外一些典型的例子还有在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悄悄在我们身边火起来的蚂蚁森林等。

这种新兴的公益传播取向对于年轻群体而言有比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可持续的方式。以游戏、有趣为主打的公益传播,群众的接受门槛低,传播广,借助社群效应或许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刷屏的病毒式传播。“有趣”、“好玩”的东西本身就可以激起受众自发的参与、分享、转发的冲动。公益和慈善以另外一种面孔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公益成了一种很酷的东西,一钟个有着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细节中的可能性的东西。

(三)公益趣味化——比利林恩式的狂欢?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固然是为公益新形象的塑造及公益在公众生活中的存在感提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然而或许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搭上互联网的便车道之后,趣味化的公益是否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场脱离意义本身的表演与狂欢?

关于“小朋友”画廊,目前的很多质疑和诟病都是围绕着所谓的“自闭症的浪漫化”。我曾看到一个非常打动我的知乎的回答,作者身为自闭症患者家属,将“小朋友”画廊刷屏称为一场“比利林恩式的表演”。我们在关心画作有多么精美;我们在关心画出这个画作的“小朋友”有多么天才;我们互相转发,给自己喜欢的画点赞;我们看到1500万的目标瞬间达成之后开始质疑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幕后推手,等着舆论会不会像往常一样出现大反转......但似乎没有人关心精智障碍群体本身所面临的切身困难,没有人关心一个家庭在精智障碍背后的付出与艰辛,以及精智障碍人群融入社会面临多大的压力。公众对于精智障碍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很原始、很浪漫的阶段。

个人认为,理想的公益传播应当是一次公益理念的认同与双向选择的过程。公益是行动和理念的媾和,而公益机构获得社会资源的一个比较可持续的方式,应当是尽可能地的传递核心理念并获得认同。大规模的扩散撒网与病毒式传播似乎必然伴随着公益的一些基本东西的流失和损耗。并不是每一次公益传播都适合走刷屏路线,并不是每个公益活动都要尽可能的搞个大新闻。“小朋友”画廊刷屏本身具有很强的偶发性。

一个公益理念是否适合大范围传播,除了公益理念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考量之外,还应当考虑这个理念与公众的普遍认知是否存在比较大的脱节。比如“小朋友”画廊所传递的艺术疗愈帮助精智障碍人群融入社会这个理念,确实是一个听起来很酷、很吸引眼球的想法,但其科学性真的足以支撑其以病毒式传播的方式刷爆朋友圈么?是否反而加重公众对于精智障碍人群的某种误解,也就是所谓的“自闭症浪漫化”呢?或许这些都是值得精细考虑的。

然而话说回来,腾讯99公益日本身就是一场以扩大影响力为目的的“公益社交”狂欢。在这个配捐的局之中,毫无疑问尽可能地的广撒网扩大受众扩大影响力以获取资源是对于公益组织来说最为理性的选择。公益组织或许需要考虑思考的,是在走出这个局之后,自己真正的优势是什么,所希望传递的理念如何才能与受众达成双向选择与认同。搭乘社交媒体与互联网发展的便车道固然是提升效率获取社会资源的好方式,然而其中关于公益本身取向的取舍,似乎更值得认真考量。

 

来源:公益慈善学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公益热点回顾之从“小朋友画廊”刷屏看公益热点

近些年我们可以非常惊喜地的看到一些新的公益传播形式,展示公益有趣的一面、好玩的一面、年轻活力的一面、美的一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 王茜

(一)“小朋友”画廊刷屏——一次极为优秀的传播案例

且从我自己的经历说起。一年前的某日早上打开朋友圈,发现了一条转发看起来相当漂亮的画的朋友圈,点开大图显示“某某已通过腾讯公益平台购下此画”。随手扫码点进链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真是一次很有趣的审美体验,一张张翻过看起来美得的有点不像话的图画,配着有那么一点点小清新的配乐,不知不觉就把三十多张画从头看到尾。

随后选中了一副自己最喜欢的画,点开“买下这幅画”之后,发现只需要一元便可以“买下”这幅画,这是一个毫无任何心理负担的价格,于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的捐了一元,之后便是非常流畅的微信支付,支付成功之后是附赠的一张屏保,和引导大家分享到朋友圈的这幅画那张截图。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买下”这幅画之后,还会有这幅画的作者的一段话,看听起来很是暖心。许多人大概都是如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的点击了“一元捐画”,然后加入刷屏大军。大家往往还会配上一两句和关心精智障碍人群相关的话语。

这是公益与互联网思维相互融合的一个很有趣的案例。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虽然刷屏是一个具有极强偶发性的现象,但“小朋友”画廊完全具备在社交媒体中被转发刷屏的条件:首先,以艺术与审美作为切入点,对于社交媒体中的受众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其次,一元就可以“买下”一幅画,这个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点诱导性但实质上又并非无道理的擦边球,对于捐赠者来说是极低的成本,几乎零心理负担。

朋友圈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一种印象管理的工具。只消花上一元钱,就可以在朋友圈中攥得一个展示自己审美水准的机会,一个给自己贴上“有爱心”、“热衷公益”、“关爱弱势群体”标签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二)公益宣传与公众认知

“小朋友”画廊的刷屏,大概可以算是对于公众的公益慈善宣传形象认知的一个小小的突破。

提起公益慈善,或许大部分公众的第一反应是灰蒙蒙的色调和凄凄惨惨戚戚的口吻。“小朋友”画廊则是以一抹亮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让人们感叹原来公益也可以这么美,也可以这么有趣。我们在随手转发的时候,可以完全不是出于任何的同情或者高高在上的怜悯,仅仅是被这些画所吸引。

传统的公益慈善宣传,以打造泪点为噱头,通过换取受众的同情心来进行宣传。实质上这是一种低效且不可持续的传播方式。首先,同情往往是一种比较具像化的情绪体验,比如如果由于一个孩子的不幸遭遇引发了我们同情,那么我们所关心的自然而然是我们的捐助是否会落在这个具体的孩子身上,甚至很少会放眼思考一下与这个孩子面临相同境遇的群体,对于如何解决更是很少会去考虑。当然这也是现阶段比较符合公众对于公益对于慈善的认知。

有人曾对公益的三个阶段作出如下比喻:第一阶段是授人以鱼,第二阶段是授人以渔,第三阶段是打造渔业生态体系。而同情心这种具像化的情绪似乎只能强化公众对于第一阶段的刻板印象。

其次,以消费同情心为主打牌的宣传往往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很容易被一两个故事感动,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当主打苦情牌的公益宣传多了起来,画风变成“比惨”比惨大会,最终的结果是公众同情心被过度消费而造成的审美疲劳。

而近些年我们可以非常惊喜地的看到一些新的公益传播形式,展示公益有趣的一面、好玩的一面、年轻活力的一面、美的一面。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与思维为公益传播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这次“小朋友”画廊的宣传就是以审美和趣味性为主要突破口。此外一些典型的例子还有在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悄悄在我们身边火起来的蚂蚁森林等。

这种新兴的公益传播取向对于年轻群体而言有比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可持续的方式。以游戏、有趣为主打的公益传播,群众的接受门槛低,传播广,借助社群效应或许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刷屏的病毒式传播。“有趣”、“好玩”的东西本身就可以激起受众自发的参与、分享、转发的冲动。公益和慈善以另外一种面孔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公益成了一种很酷的东西,一钟个有着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细节中的可能性的东西。

(三)公益趣味化——比利林恩式的狂欢?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固然是为公益新形象的塑造及公益在公众生活中的存在感提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然而或许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搭上互联网的便车道之后,趣味化的公益是否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场脱离意义本身的表演与狂欢?

关于“小朋友”画廊,目前的很多质疑和诟病都是围绕着所谓的“自闭症的浪漫化”。我曾看到一个非常打动我的知乎的回答,作者身为自闭症患者家属,将“小朋友”画廊刷屏称为一场“比利林恩式的表演”。我们在关心画作有多么精美;我们在关心画出这个画作的“小朋友”有多么天才;我们互相转发,给自己喜欢的画点赞;我们看到1500万的目标瞬间达成之后开始质疑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幕后推手,等着舆论会不会像往常一样出现大反转......但似乎没有人关心精智障碍群体本身所面临的切身困难,没有人关心一个家庭在精智障碍背后的付出与艰辛,以及精智障碍人群融入社会面临多大的压力。公众对于精智障碍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很原始、很浪漫的阶段。

个人认为,理想的公益传播应当是一次公益理念的认同与双向选择的过程。公益是行动和理念的媾和,而公益机构获得社会资源的一个比较可持续的方式,应当是尽可能地的传递核心理念并获得认同。大规模的扩散撒网与病毒式传播似乎必然伴随着公益的一些基本东西的流失和损耗。并不是每一次公益传播都适合走刷屏路线,并不是每个公益活动都要尽可能的搞个大新闻。“小朋友”画廊刷屏本身具有很强的偶发性。

一个公益理念是否适合大范围传播,除了公益理念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考量之外,还应当考虑这个理念与公众的普遍认知是否存在比较大的脱节。比如“小朋友”画廊所传递的艺术疗愈帮助精智障碍人群融入社会这个理念,确实是一个听起来很酷、很吸引眼球的想法,但其科学性真的足以支撑其以病毒式传播的方式刷爆朋友圈么?是否反而加重公众对于精智障碍人群的某种误解,也就是所谓的“自闭症浪漫化”呢?或许这些都是值得精细考虑的。

然而话说回来,腾讯99公益日本身就是一场以扩大影响力为目的的“公益社交”狂欢。在这个配捐的局之中,毫无疑问尽可能地的广撒网扩大受众扩大影响力以获取资源是对于公益组织来说最为理性的选择。公益组织或许需要考虑思考的,是在走出这个局之后,自己真正的优势是什么,所希望传递的理念如何才能与受众达成双向选择与认同。搭乘社交媒体与互联网发展的便车道固然是提升效率获取社会资源的好方式,然而其中关于公益本身取向的取舍,似乎更值得认真考量。

 

来源:公益慈善学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