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东北经济:看错病,也开错药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东北经济:看错病,也开错药了

东北的问题所在就是计划经济太根深蒂固,而大型基础设施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缓解上一个泡沫,这就是把爆炸的时间延后。

到了今年,东北经济突然垮了,6%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31省的人均收入来看,吉林和黑龙江一个第25一个第26,落后于全国水平,在他们哥两后面,是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和甘肃,这些大家公认的西部穷省。

上学的时候老师都讲白山黑水之间,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之后闯关东的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也告诉我们这段历史,东北经济一直是全国最好的地方之一。在抗战中虽然是敌占区,但就经济而言肯定是全国最稳定的,而到了解放战争打完,东北经济又是重要的经济重镇,重工业和能源都产自这里,甚至劳动模范都是这里的比较多。但到了今年,东北经济突然垮了,6%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31省的人均收入来看,吉林和黑龙江一个第25一个第26,落后于全国水平,在他们哥两后面,是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和甘肃,这些大家公认的西部穷省。另外,还有一个数字触目惊喜,说从辽宁、吉林、黑龙江每年有200万人流失,而且于此同时,东北的计划生育搞得还不错,出生率还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年轻人都走了,东北逐渐沦为了留守村!可以想见,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低。面对这样的局面,总理急了,并扬言亲自督师东北。

从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沦落到差等生,东北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但最最重要一条就是,他没跟上时代去进步,东北是什么?离俄罗斯最近,所以建国后很多的苏联专家都到了东北工作,所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就是苏联的计划模式,既然苏联模式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破产了,我们的东北经济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无非就是大建国企,然后搞基础设施建设,在东北这样的经济比比皆是,东北人民最朴素的想法依然是进大国企工作,但这种老的制造业国企,是完全脱离市场环境而存在的,如今全国上下都在经济转型,都在以消费为核心,用新经济拉动经济结构改革,而东北显然是迷茫的,就好比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一样,长期过的太安逸,有指标,有订单,那就生产干活,至于多赚点钱,脑袋里根本就没有这根弦,而有先知先觉的东北人,也大多不会跟体制抗争,而会选择离开,来到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发达地区去经商。所以不是东北人对时代不敏感,而是体制的束缚太大,这种束缚反而赶走了本属于东北的希望。

那么问题摆在这了,体制落后,设备落后,观念不落后的全走了,剩下的是一个个庞大的而冗余的机构,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国企老员工等着退休!病找到了,我们再看看药方,分为四项,一是尽快启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二是着力扩大消费;三是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四是发挥东北骨干企业多的优势,促进东北装备在走向世界中实现转型升级,带动更多配套和就业。

首先第一点是有用的,但顶多算是止疼药。东北的问题所在就是计划经济太根深蒂固,而大型基础设施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缓解上一个泡沫,这就是把爆炸的时间延后。其次,扩大消费是没错的,但不对症,为什么那么多脑子活,观念新的年轻人离开东北,而去全国各地倒腾贸易,单单不在东北干,主要是因为东北人民消费能力不够,所有的国企工厂全给保障了,一个一个大厂的家属院,形成一个一个封闭的区域。衣食住行都不出厂子,怎么去扩大消费?人跟人不交流,不攀比,不进行过多的娱乐生活,消费是难以突破的。总不能全指望着洗浴中心。第三,民生工程顶多也就算维生素,增强抵抗力一下,看看东北最高几个城市的房价,会让你崩溃,百城房价排名50开外,沈阳哈尔滨也就7000元,而且库存严重,沈阳的商业地产接近崩盘边缘。没年轻人、没需求,留给民生工程的机会并不多。至于第四,骨干企业压根没什么优势,也带动不了谁。所以,很显然振兴东北的这副药开错了,本来就腹泻还给加了巴豆和番茄叶。

那应该怎么办呢?老实说东北的问题拖的太久,目前已经越来越复杂了,所以不能头痛医头,因为大量的劳动力都守在了工厂里,等着退休,这时候再想像十几年前那样大刀阔斧的砍掉国企是不可能了,搞不好会出现社会动荡。东北的真正问题在东北之外,现在唯一的思路就是制造市场经济气氛,用减税免税等政策,吸引那些优秀的东北人才回流创业,他们更年轻,更有闯劲,也见过了大风浪,开阔了眼界,他们才是未来东北改制重获生机的动力。如果政策不改变体制的束缚,不能改变民营经商环境,那么东北的问题基本无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东北经济:看错病,也开错药了

东北的问题所在就是计划经济太根深蒂固,而大型基础设施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缓解上一个泡沫,这就是把爆炸的时间延后。

到了今年,东北经济突然垮了,6%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31省的人均收入来看,吉林和黑龙江一个第25一个第26,落后于全国水平,在他们哥两后面,是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和甘肃,这些大家公认的西部穷省。

上学的时候老师都讲白山黑水之间,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之后闯关东的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也告诉我们这段历史,东北经济一直是全国最好的地方之一。在抗战中虽然是敌占区,但就经济而言肯定是全国最稳定的,而到了解放战争打完,东北经济又是重要的经济重镇,重工业和能源都产自这里,甚至劳动模范都是这里的比较多。但到了今年,东北经济突然垮了,6%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31省的人均收入来看,吉林和黑龙江一个第25一个第26,落后于全国水平,在他们哥两后面,是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和甘肃,这些大家公认的西部穷省。另外,还有一个数字触目惊喜,说从辽宁、吉林、黑龙江每年有200万人流失,而且于此同时,东北的计划生育搞得还不错,出生率还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年轻人都走了,东北逐渐沦为了留守村!可以想见,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低。面对这样的局面,总理急了,并扬言亲自督师东北。

从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沦落到差等生,东北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但最最重要一条就是,他没跟上时代去进步,东北是什么?离俄罗斯最近,所以建国后很多的苏联专家都到了东北工作,所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就是苏联的计划模式,既然苏联模式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破产了,我们的东北经济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无非就是大建国企,然后搞基础设施建设,在东北这样的经济比比皆是,东北人民最朴素的想法依然是进大国企工作,但这种老的制造业国企,是完全脱离市场环境而存在的,如今全国上下都在经济转型,都在以消费为核心,用新经济拉动经济结构改革,而东北显然是迷茫的,就好比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一样,长期过的太安逸,有指标,有订单,那就生产干活,至于多赚点钱,脑袋里根本就没有这根弦,而有先知先觉的东北人,也大多不会跟体制抗争,而会选择离开,来到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发达地区去经商。所以不是东北人对时代不敏感,而是体制的束缚太大,这种束缚反而赶走了本属于东北的希望。

那么问题摆在这了,体制落后,设备落后,观念不落后的全走了,剩下的是一个个庞大的而冗余的机构,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国企老员工等着退休!病找到了,我们再看看药方,分为四项,一是尽快启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二是着力扩大消费;三是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四是发挥东北骨干企业多的优势,促进东北装备在走向世界中实现转型升级,带动更多配套和就业。

首先第一点是有用的,但顶多算是止疼药。东北的问题所在就是计划经济太根深蒂固,而大型基础设施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缓解上一个泡沫,这就是把爆炸的时间延后。其次,扩大消费是没错的,但不对症,为什么那么多脑子活,观念新的年轻人离开东北,而去全国各地倒腾贸易,单单不在东北干,主要是因为东北人民消费能力不够,所有的国企工厂全给保障了,一个一个大厂的家属院,形成一个一个封闭的区域。衣食住行都不出厂子,怎么去扩大消费?人跟人不交流,不攀比,不进行过多的娱乐生活,消费是难以突破的。总不能全指望着洗浴中心。第三,民生工程顶多也就算维生素,增强抵抗力一下,看看东北最高几个城市的房价,会让你崩溃,百城房价排名50开外,沈阳哈尔滨也就7000元,而且库存严重,沈阳的商业地产接近崩盘边缘。没年轻人、没需求,留给民生工程的机会并不多。至于第四,骨干企业压根没什么优势,也带动不了谁。所以,很显然振兴东北的这副药开错了,本来就腹泻还给加了巴豆和番茄叶。

那应该怎么办呢?老实说东北的问题拖的太久,目前已经越来越复杂了,所以不能头痛医头,因为大量的劳动力都守在了工厂里,等着退休,这时候再想像十几年前那样大刀阔斧的砍掉国企是不可能了,搞不好会出现社会动荡。东北的真正问题在东北之外,现在唯一的思路就是制造市场经济气氛,用减税免税等政策,吸引那些优秀的东北人才回流创业,他们更年轻,更有闯劲,也见过了大风浪,开阔了眼界,他们才是未来东北改制重获生机的动力。如果政策不改变体制的束缚,不能改变民营经商环境,那么东北的问题基本无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