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让千万人每天做公益,却不需要煽情和泪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让千万人每天做公益,却不需要煽情和泪水?

很少有人能想通,到底如何才能将商业力量打通到公益实践当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钱德虎

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有一对相似的词汇,时常被搞混,即“公益”和“慈善”。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做好事么?这有啥不同?错了,这两个词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在媒体上及生活中常见的“好人好事”,大多是慈善行为。所谓慈善,是帮助陷于困境的个体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即满足某个个体或组织的私益。无论是给失明老人送大米,还是给边远山村盖小学,都是慈善。慈善的动机,常常是资源充沛一方的怜悯、同情或不忍。而公益则指公共利益,并非针对某个个体或组织的私益。真正的公益行为,其结果是普惠的,无论富人穷人都应当因此受益。比如环境保护、改善政策制度、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等。

不难发现,慈善通常是“一锤子买卖”,往往伴随着感性,受助者的惨状会激发更猛烈的捐助。而公益则充斥着理性的味道,是经过思考、讨论之后,用实际落地的解决方案方能执行的实务,需要长期化、日常化地操作。

那么我们分辨这两个词有什么用呢?

被策划的“中国式慈善”

2014年时,有媒体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娱乐公益节目煽情泛滥化,看与被看下的廉价感动》。该文直指当前媒体上泛滥的“公益节目”,用泪水将娱乐武装起来。

这种廉价的感动曾让王朔在接受采访时一度失落——“上世纪90年代,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儿,全国人民都跟着哭;现在电视上动不动就哭,却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儿都没有。”

如此策划出的“中国式慈善”一方连接着制造悲惨内容的媒体或机构,另一方则是被故事打动的富裕阶层。而被媒体精心炮制过的“感动内容”,也使得感动过于泛滥。

长此以往,不止是富裕阶层做慈善的心理门槛越来越高,那些没有被故事化呈现的穷苦者也依然得不到帮助,更不要提从制度或环境层面“授人以渔”了。甚至于某些时候,还有人会专门利用这种“需要泪点”的善心,以夸张甚至欺诈等方式骗取善款,这种案例想必大家也都有所听闻。

凡此种种,都让慈善在中国显得不那么纯粹,甚至有些时候,令人不忍细看。

并非捐钱才叫高尚

相比于常常以财物捐助为表现形式的慈善,公益则往往少被公众所具体感知。

公益,最大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即在整个活动中,不存在某个“单纯付出者”,而是所有参与者既共同投入财物以外的成本(如精力、时间),也共同收获了一起建设的公共利益。相比较于基于私人情感的私益捐助,基于公共利益的公益行为,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从实际利益考量来看,其高尚程度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据此推理,公益最大的关键也是难点,在于能否发动更多的人一起行动。但难就难在这里,因为公益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很多公益组织或NGO组织,都是由专业人士长期从事的,其扩展人力的方式极为有限,旁人很难插上手。

为保障公益效果,不少企业家都开始尝试用公益心态和商业手法做公益。然而,国内依然少有企业,可以搭建这样能够发动更多社会力量的公益平台。我们更常见的,依然是慈善平台,几乎完全以捐助为目的,企业在其间主要提供了技术和流量支持。

这很容易回到之前的老路上,还是无法避免“中国式慈善”的问题。那怎样才能发动更多人一起做公益呢?

一个正向循环的公益样本

很少有人能想通,到底如何才能将商业力量打通到公益实践当中。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平安产险,这家国内车险市场的一线品牌,却用今年10月发布的“益行关爱”平台,与公安部主管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签署协议,以 “全国交通安全日”为契机,共同探索助力交通安全环境成型的新形式,从而打造了一个正向循环的公益样本。其设计颇为精巧,让做公益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类似文明驾驶的小行动中,令人不得不感叹市场机制无形之手的浩荡力量。

平安产险一边是国内千万车主,另一边是支教、扶贫等公益项目。如果只是发动车主捐款,那就是传统慈善,可是平安产险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玩法”,即车主通过平台将自身的安全驾驶行为转换成可参与公益项目的“爱心值”,再让“爱心值”捐至支教、扶贫等项目。

再具体拆解一下,整个流程之所以能够正向循环的细节,是这样的——

首先,车主不必付出财物,但因其行为特性和人群体量(2017年底,中国有3.4亿驾驶员),这个群体天然具备大量公益特质。车主群体只需调整或注意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就可以为社会产生巨大的公益价值。在此次活动中,如车主连续28天无超速、闯红灯、乱道行驶、占用专用车道等违章行为,且完成一次公益“爱心”捐赠,即可获得道路交通安全协会认证的“安全文明好车主证书”,又能参与公益。

来源:虎嗅APP

原标题:如何让千万人每天做公益,却不需要煽情和泪水?

最新更新时间:03/01 11:5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让千万人每天做公益,却不需要煽情和泪水?

很少有人能想通,到底如何才能将商业力量打通到公益实践当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钱德虎

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有一对相似的词汇,时常被搞混,即“公益”和“慈善”。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做好事么?这有啥不同?错了,这两个词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在媒体上及生活中常见的“好人好事”,大多是慈善行为。所谓慈善,是帮助陷于困境的个体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即满足某个个体或组织的私益。无论是给失明老人送大米,还是给边远山村盖小学,都是慈善。慈善的动机,常常是资源充沛一方的怜悯、同情或不忍。而公益则指公共利益,并非针对某个个体或组织的私益。真正的公益行为,其结果是普惠的,无论富人穷人都应当因此受益。比如环境保护、改善政策制度、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等。

不难发现,慈善通常是“一锤子买卖”,往往伴随着感性,受助者的惨状会激发更猛烈的捐助。而公益则充斥着理性的味道,是经过思考、讨论之后,用实际落地的解决方案方能执行的实务,需要长期化、日常化地操作。

那么我们分辨这两个词有什么用呢?

被策划的“中国式慈善”

2014年时,有媒体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娱乐公益节目煽情泛滥化,看与被看下的廉价感动》。该文直指当前媒体上泛滥的“公益节目”,用泪水将娱乐武装起来。

这种廉价的感动曾让王朔在接受采访时一度失落——“上世纪90年代,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儿,全国人民都跟着哭;现在电视上动不动就哭,却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儿都没有。”

如此策划出的“中国式慈善”一方连接着制造悲惨内容的媒体或机构,另一方则是被故事打动的富裕阶层。而被媒体精心炮制过的“感动内容”,也使得感动过于泛滥。

长此以往,不止是富裕阶层做慈善的心理门槛越来越高,那些没有被故事化呈现的穷苦者也依然得不到帮助,更不要提从制度或环境层面“授人以渔”了。甚至于某些时候,还有人会专门利用这种“需要泪点”的善心,以夸张甚至欺诈等方式骗取善款,这种案例想必大家也都有所听闻。

凡此种种,都让慈善在中国显得不那么纯粹,甚至有些时候,令人不忍细看。

并非捐钱才叫高尚

相比于常常以财物捐助为表现形式的慈善,公益则往往少被公众所具体感知。

公益,最大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即在整个活动中,不存在某个“单纯付出者”,而是所有参与者既共同投入财物以外的成本(如精力、时间),也共同收获了一起建设的公共利益。相比较于基于私人情感的私益捐助,基于公共利益的公益行为,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从实际利益考量来看,其高尚程度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据此推理,公益最大的关键也是难点,在于能否发动更多的人一起行动。但难就难在这里,因为公益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很多公益组织或NGO组织,都是由专业人士长期从事的,其扩展人力的方式极为有限,旁人很难插上手。

为保障公益效果,不少企业家都开始尝试用公益心态和商业手法做公益。然而,国内依然少有企业,可以搭建这样能够发动更多社会力量的公益平台。我们更常见的,依然是慈善平台,几乎完全以捐助为目的,企业在其间主要提供了技术和流量支持。

这很容易回到之前的老路上,还是无法避免“中国式慈善”的问题。那怎样才能发动更多人一起做公益呢?

一个正向循环的公益样本

很少有人能想通,到底如何才能将商业力量打通到公益实践当中。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平安产险,这家国内车险市场的一线品牌,却用今年10月发布的“益行关爱”平台,与公安部主管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签署协议,以 “全国交通安全日”为契机,共同探索助力交通安全环境成型的新形式,从而打造了一个正向循环的公益样本。其设计颇为精巧,让做公益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类似文明驾驶的小行动中,令人不得不感叹市场机制无形之手的浩荡力量。

平安产险一边是国内千万车主,另一边是支教、扶贫等公益项目。如果只是发动车主捐款,那就是传统慈善,可是平安产险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玩法”,即车主通过平台将自身的安全驾驶行为转换成可参与公益项目的“爱心值”,再让“爱心值”捐至支教、扶贫等项目。

再具体拆解一下,整个流程之所以能够正向循环的细节,是这样的——

首先,车主不必付出财物,但因其行为特性和人群体量(2017年底,中国有3.4亿驾驶员),这个群体天然具备大量公益特质。车主群体只需调整或注意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就可以为社会产生巨大的公益价值。在此次活动中,如车主连续28天无超速、闯红灯、乱道行驶、占用专用车道等违章行为,且完成一次公益“爱心”捐赠,即可获得道路交通安全协会认证的“安全文明好车主证书”,又能参与公益。

来源:虎嗅APP

原标题:如何让千万人每天做公益,却不需要煽情和泪水?

最新更新时间:03/01 11:5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