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国企改革10大趋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国企改革10大趋势

2019年将成为“国资改革年”,将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

2018年12月20日,福建平潭,中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正在加紧建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李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来年经济工作的“定星盘”与“指南针”。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指导思想里特别提到“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尤其引人注目。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总体上看,2019年将成为“国资改革年”,将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

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将出现以下十大趋势:

趋势之一: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心,带动领域改革,四梁八柱,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将一个一个突破,尤其是财税金融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支持作用将充分体现。

趋势之二: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方向,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赋予企业更多的经营权,将有更多措施出台。但是,所有权不能放弃监管,不能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流失与浪费。

趋势之三:强化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环境,国企与民企共同进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公平竞争、共同进步,并不排除国企民企的深度合作与整合,在所有制方面,在产业链条的组合上,公平将落实在这些合作之中。

趋势之四: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推进国资监管改革,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这方面体现在授权经营体制上,包括拿出授权清单。包括对投资经营公司积极调整组织架构,优化运营模式,授予经营权力,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

趋势之五:“两类公司”(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能成为2019年最热闹的一幕。抓住国资改革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当期国资改革最大的特征就是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可为后续混改、资产证券化等做铺垫。数十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成立将开始,新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使得国资体制框架形成,并且探索新的运营机制。建材、发电、航空工业等竞争性行业内央企已进入试点名单,入选第二批国有资本投资试点名单的央企集团共计11家。首批开花结果的企业将在这个范围产生。

趋势之六: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由设计走向更大规模行动。四批试点与百家行动,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重心由混向“改”转变。“改”的内容是以国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引入外部竞争,从而提高国企经营效益和竞争活力,实现国企改革目标,全面提升国有企业投资价值。2019年的“ 混改”,将有更多民企参与,而国企实质上支持与援助民企的“ 混改”,将要延续一阵子。

趋势之七:加快推动中国铁路总公司股份制改造,使其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灵活参与竞争。中国最大的国企进入公司制、股份制与董事会建设的实质推进阶段,重点是经营权下放。铁总公司制改革的目的是建成公司化的治理结构,组建由董事会、经营层和监事会组成的机构,加快走向市场经济,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灵活地参与竞争,同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铁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上铁道改革慢了一步,已经到了不加快不行的地步了。

趋势之八: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将明显体现在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上。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国有企业家的积极性。

趋势之九:加快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出清,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国企供给侧结构改革围绕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有效提升产业链水平。包括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这方面重视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以稳为主,以正向激励为主,不会大起大落。

趋势之十:国企资本活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上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国企也会跟着沾光。

改革的落脚点就要放在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方面。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改革与面上的改革,而不解决影响企业活力的体制机制问题。下一步的国企改革,必须以国资改革为抓手,把“增强活力”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准,在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设置架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面,都要考虑能否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最终目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国企改革10大趋势

2019年将成为“国资改革年”,将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

2018年12月20日,福建平潭,中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正在加紧建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李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来年经济工作的“定星盘”与“指南针”。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指导思想里特别提到“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尤其引人注目。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总体上看,2019年将成为“国资改革年”,将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

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将出现以下十大趋势:

趋势之一: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心,带动领域改革,四梁八柱,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将一个一个突破,尤其是财税金融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支持作用将充分体现。

趋势之二: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方向,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赋予企业更多的经营权,将有更多措施出台。但是,所有权不能放弃监管,不能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流失与浪费。

趋势之三:强化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环境,国企与民企共同进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公平竞争、共同进步,并不排除国企民企的深度合作与整合,在所有制方面,在产业链条的组合上,公平将落实在这些合作之中。

趋势之四: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推进国资监管改革,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这方面体现在授权经营体制上,包括拿出授权清单。包括对投资经营公司积极调整组织架构,优化运营模式,授予经营权力,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

趋势之五:“两类公司”(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能成为2019年最热闹的一幕。抓住国资改革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当期国资改革最大的特征就是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可为后续混改、资产证券化等做铺垫。数十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成立将开始,新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使得国资体制框架形成,并且探索新的运营机制。建材、发电、航空工业等竞争性行业内央企已进入试点名单,入选第二批国有资本投资试点名单的央企集团共计11家。首批开花结果的企业将在这个范围产生。

趋势之六: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由设计走向更大规模行动。四批试点与百家行动,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重心由混向“改”转变。“改”的内容是以国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引入外部竞争,从而提高国企经营效益和竞争活力,实现国企改革目标,全面提升国有企业投资价值。2019年的“ 混改”,将有更多民企参与,而国企实质上支持与援助民企的“ 混改”,将要延续一阵子。

趋势之七:加快推动中国铁路总公司股份制改造,使其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灵活参与竞争。中国最大的国企进入公司制、股份制与董事会建设的实质推进阶段,重点是经营权下放。铁总公司制改革的目的是建成公司化的治理结构,组建由董事会、经营层和监事会组成的机构,加快走向市场经济,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灵活地参与竞争,同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铁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上铁道改革慢了一步,已经到了不加快不行的地步了。

趋势之八: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将明显体现在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上。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国有企业家的积极性。

趋势之九:加快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出清,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国企供给侧结构改革围绕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有效提升产业链水平。包括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这方面重视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以稳为主,以正向激励为主,不会大起大落。

趋势之十:国企资本活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上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国企也会跟着沾光。

改革的落脚点就要放在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方面。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改革与面上的改革,而不解决影响企业活力的体制机制问题。下一步的国企改革,必须以国资改革为抓手,把“增强活力”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准,在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设置架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面,都要考虑能否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最终目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