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电1元出售超百亿煤矿股权,电力央企频抛火电为哪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电1元出售超百亿煤矿股权,电力央企频抛火电为哪般?

电力央企在“去产能”、“去煤化”的大改革下,频频甩卖煤炭资产,令人咂舌。

文| 华夏能源网 冯优

获悉,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国电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国电陕西电力有限公司拟转让其持有的国电永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寿煤业)55%股权及相关债权,转让底价7.99亿元,其中55%股权挂牌价仅为1元。

国电永寿煤业,成立于2008年6月,注册资本4000万元,总资产为6.59亿元,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除了本次拟转让的55%股权为国电陕西电力有限公司持有外,剩余的股份为陕西正道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转让只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剥离煤炭业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前至少还有两笔涉及煤炭业务的股权项目,被挂牌转让。而频繁剥离煤炭产业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所涉及的百万被迫下岗的煤炭工人该如何安置?值得深思。

营收为0元的永寿煤业

根据北交所披露信息显示,2017年全年以及今年前11个月,永寿煤业的营业收入,均为0元,净利润由亏损2.53亿元增长到0元,负债则由8.16亿元扩大到8.63亿元,永寿煤业已经资不抵债。

本次转让所涉及的碾子沟煤矿,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在陕西开发的第一个煤炭项目的,其划定井田面积6.66km2,资源储量为52.45Mt,可采储量为33.74Mt,年产能为90万吨,市场估值超百亿元。

但由于该矿区的采矿权,涉及永寿县翠屏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彬县太峪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目前暂时处于全面停工状态。同时,采矿权应缴纳的资源价款1.40亿元,还剩余4000万元未缴纳,而碾子沟煤矿采矿权证有效期至2017年9月18日,目前已过期。

实际上,“甩卖”永寿煤业,只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剥离煤炭业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前至少还有两笔涉及煤炭业务的股权项目,被挂牌转让。

2018年12月14日,国电咸阳煤炭有限公司20%的股权开始挂牌转让,转让方系国电永寿煤业。

同一时间,陕西云峰矿业公司持有国电咸阳煤炭有限公司15%的股权,也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该公司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两项挂牌转让项目的股权比例合计为35%,挂牌价合计为4913.48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至今,国电咸阳煤炭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和永寿煤业一样,均为0元。

1元甩卖在煤炭行业频现

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并非低价甩卖煤炭资产的先行者,以1元甩卖煤炭资产股份在整个煤炭行业已经屡见不鲜。

据统计,此次国电陕西电力公司1元甩卖永寿煤业已是2018年以来,大型发电集团“1元甩”案例的第五起了。

2018年9月,华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华能灵台邵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有的邵塞煤业全部股权以1元甩卖。

2018年8月,华润电力发布公告称,将转让间接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华润煤业,及华润煤业旗下的华润联盛、山西华润、太原华润等四家公司股权,转让价仅为人民币1块钱。

2018年6月,漳泽电力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处置低效火电资产,推进公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公司拟将蒲洲发电全部资产及负债通过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转让,蒲洲发电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值为负数且出售价格为1元。

2018年5月,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告,华电集团方面拟1元出售华电榆天化股权,该公司去年营收12.37亿元,净利润却亏损6.33亿元,并且是资不抵债。

此外,行业内最著名的“1元甩”案例当属两年前大唐发电将其煤化工产业以1元价格出售给大唐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称其“著名”,是因为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为无法拯救的烂摊子,两年转手未果,最终只能由母公司大唐集团接手。

剥离煤炭资产背后的深思

随着经济放缓和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提速,当初的“香饽饽”成了发电集团手中“烫手的山芋”。纠其原因,盲目圈地、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尤为突出。

2002年至2011年的“黄金十年”,是煤炭行业的一场盛宴。在这期间,一些主业非煤的中央企业纷纷涉足煤炭业务。到2015年底,包括国电在内共有22家中央企业有煤炭业务及资产,产能达到12.8亿吨/年,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

从2012年开始,中国煤炭行业逐渐步入“铁锈时代”,涉煤央企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严重拖累到其自身主业健康发展。

基于此,叠加环保限产等众多因素,涉煤央企开始纷纷“甩包袱”,此外,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煤炭去产能的进度,无数煤炭企业被关停和破产清算,而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百万煤矿工人被迫下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他们该何去何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矿企业数约13000个,煤炭行业就业人数达400多万人,其工业总产值约占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工业总产值的65%。仅在2015年,我国就有近百万煤矿职工就业受到影响。按照当时中央奖补700亿,地方补贴350亿,合计1050亿奖补资金如果全部用于人员分流,人均补偿约10.5万,力度显然不够。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煤矿企业还存在,没有认真落实国家去产能文件政策,欺上骗下,弄虚作假,不顾工人生活困境,私自降低发放指标金额等不利于安置下岗职工的问题。

如今,在能源转型的大势下,煤炭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确实是好事,但要注意,在取缔这些煤矿的时候,要对煤矿工人进行合理安置,而不是简单遣散了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电1元出售超百亿煤矿股权,电力央企频抛火电为哪般?

电力央企在“去产能”、“去煤化”的大改革下,频频甩卖煤炭资产,令人咂舌。

文| 华夏能源网 冯优

获悉,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国电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国电陕西电力有限公司拟转让其持有的国电永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寿煤业)55%股权及相关债权,转让底价7.99亿元,其中55%股权挂牌价仅为1元。

国电永寿煤业,成立于2008年6月,注册资本4000万元,总资产为6.59亿元,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除了本次拟转让的55%股权为国电陕西电力有限公司持有外,剩余的股份为陕西正道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转让只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剥离煤炭业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前至少还有两笔涉及煤炭业务的股权项目,被挂牌转让。而频繁剥离煤炭产业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所涉及的百万被迫下岗的煤炭工人该如何安置?值得深思。

营收为0元的永寿煤业

根据北交所披露信息显示,2017年全年以及今年前11个月,永寿煤业的营业收入,均为0元,净利润由亏损2.53亿元增长到0元,负债则由8.16亿元扩大到8.63亿元,永寿煤业已经资不抵债。

本次转让所涉及的碾子沟煤矿,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在陕西开发的第一个煤炭项目的,其划定井田面积6.66km2,资源储量为52.45Mt,可采储量为33.74Mt,年产能为90万吨,市场估值超百亿元。

但由于该矿区的采矿权,涉及永寿县翠屏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彬县太峪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目前暂时处于全面停工状态。同时,采矿权应缴纳的资源价款1.40亿元,还剩余4000万元未缴纳,而碾子沟煤矿采矿权证有效期至2017年9月18日,目前已过期。

实际上,“甩卖”永寿煤业,只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剥离煤炭业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前至少还有两笔涉及煤炭业务的股权项目,被挂牌转让。

2018年12月14日,国电咸阳煤炭有限公司20%的股权开始挂牌转让,转让方系国电永寿煤业。

同一时间,陕西云峰矿业公司持有国电咸阳煤炭有限公司15%的股权,也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该公司是国电陕西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两项挂牌转让项目的股权比例合计为35%,挂牌价合计为4913.48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至今,国电咸阳煤炭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和永寿煤业一样,均为0元。

1元甩卖在煤炭行业频现

国电陕西电力公司并非低价甩卖煤炭资产的先行者,以1元甩卖煤炭资产股份在整个煤炭行业已经屡见不鲜。

据统计,此次国电陕西电力公司1元甩卖永寿煤业已是2018年以来,大型发电集团“1元甩”案例的第五起了。

2018年9月,华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华能灵台邵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有的邵塞煤业全部股权以1元甩卖。

2018年8月,华润电力发布公告称,将转让间接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华润煤业,及华润煤业旗下的华润联盛、山西华润、太原华润等四家公司股权,转让价仅为人民币1块钱。

2018年6月,漳泽电力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处置低效火电资产,推进公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公司拟将蒲洲发电全部资产及负债通过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转让,蒲洲发电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值为负数且出售价格为1元。

2018年5月,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告,华电集团方面拟1元出售华电榆天化股权,该公司去年营收12.37亿元,净利润却亏损6.33亿元,并且是资不抵债。

此外,行业内最著名的“1元甩”案例当属两年前大唐发电将其煤化工产业以1元价格出售给大唐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称其“著名”,是因为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为无法拯救的烂摊子,两年转手未果,最终只能由母公司大唐集团接手。

剥离煤炭资产背后的深思

随着经济放缓和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提速,当初的“香饽饽”成了发电集团手中“烫手的山芋”。纠其原因,盲目圈地、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尤为突出。

2002年至2011年的“黄金十年”,是煤炭行业的一场盛宴。在这期间,一些主业非煤的中央企业纷纷涉足煤炭业务。到2015年底,包括国电在内共有22家中央企业有煤炭业务及资产,产能达到12.8亿吨/年,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

从2012年开始,中国煤炭行业逐渐步入“铁锈时代”,涉煤央企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严重拖累到其自身主业健康发展。

基于此,叠加环保限产等众多因素,涉煤央企开始纷纷“甩包袱”,此外,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煤炭去产能的进度,无数煤炭企业被关停和破产清算,而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百万煤矿工人被迫下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他们该何去何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矿企业数约13000个,煤炭行业就业人数达400多万人,其工业总产值约占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工业总产值的65%。仅在2015年,我国就有近百万煤矿职工就业受到影响。按照当时中央奖补700亿,地方补贴350亿,合计1050亿奖补资金如果全部用于人员分流,人均补偿约10.5万,力度显然不够。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煤矿企业还存在,没有认真落实国家去产能文件政策,欺上骗下,弄虚作假,不顾工人生活困境,私自降低发放指标金额等不利于安置下岗职工的问题。

如今,在能源转型的大势下,煤炭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确实是好事,但要注意,在取缔这些煤矿的时候,要对煤矿工人进行合理安置,而不是简单遣散了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