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郭强:外资为何加速进入A股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郭强:外资为何加速进入A股市场

实体企业不断增长的股票融资需求、资本市场的开放,A股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未来流动性的充裕,是外资逐步加大对A股配置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郭强博士,供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1月15日,上证综指创1月4日反弹以来收盘新高,沪市成交量也放大至1373亿元,酒类、食品、家电、券商的贡献较大。盘后数据来看,北上资金大举买入,当日净流入金额达51.8亿元,主要成交标的也集中在茅台、海尔、中信证券、招商银行等这些外资偏爱的超级蓝筹股上。今年以来北上资金日均流入金额约在20亿元左右的水平,已明显高于2018年年底的水平,而1月15日外资的突然大幅买进更值得我们关注。那么到底外资是基于何种认知选择大举买入?

从去年以来的政策表态推论,外资逐步加大对A股的配置可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实体企业不断增长的股票融资需求与A股走势持续疲弱之间的矛盾。2018年的社融数据已经出炉,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股票融资占比仅为1.9%,新增金额3606亿元,创2014年以来新低。一方面,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控制发行节奏的考虑,监管层不断加强IPO企业的资质审核,但这并未能阻挡国内企业上市的热情;另一方面,A股走势持续疲软,若不加限制地放开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会造成显著的“抽血效应”,也会对A股走势造成进一步负反馈。这显然不是监管层愿意看到的。从去杠杆的手段来看,股票融资无疑是最佳选择,既满足了实体企业的资金需求,也不会造成杠杆率的提高。因此,若决策层要加快股票融资,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让A股市场尽快活跃,产生明显的“赚钱”效应。

二是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将是2019年重头戏。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高层宣布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措施,其中包括金融业领域的扩大开放。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月12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表示,今年预计外资流入股市金额可能达到6000亿元,较去年翻番。外汇局1月14日发布消息称,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此外,2月份MSCI会披露是否将中国A股大盘指数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自由流通调整后市值的20%,若披露结果乐观,或将吸引超500亿美元的被动配置型资金流入。市场的预期一致必然导致部分资金要提前入场布局。

三是A股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证监会10月30日罕见盘中发声“将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12月20日,金稳委办公室召开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决落实市场化原则,减少对交易的行政干预”。市场方面最直接的表现是2018年11月5日至11月20日,市北高新(600604)连续12个涨停板,期间无停牌自查,带动创投板块股票在其周期内轮番上涨;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1月10日,风范股份(601700)连续10个换手涨停板,期间无停牌自查,带动军工板块超预期表现。而以往的经验是,股票在4-6个涨停板之后均会在监管指导下停牌自查。行政干预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入场。

四是未来流动性合理充裕已成常态,A股价值低估得到认可,资产价格相应走高。货币政策转松已成明牌,历史经验看,流动性宽裕必将导致资产价格上涨甚至出现泡沫。当前A股基本面尚可,技术面超跌,美联储放缓缩表节奏,人民币贬值压力骤减,A股配置价值凸显。加之今年科创板、独角兽项目有待落地,更增加了资本的想象力。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在于中美贸易摩擦。但经过近一年来双方谈判博弈,市场基本对中美问题达成共识,边打边谈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且当前美国国内政治压力巨大,无疑为中国争取更大主动权和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的时间窗口。

相对2018年的多事之秋,2019年的全球经济表现未必如想象的悲观。主要经济体增速预期的放缓反而让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再次趋同,而流动性宽松的确定结果之一便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预期,对于价值投资者尤其是机构而言,2019年将是好的一年;对于最活跃的投机资金而言,2019年妖股出现的频率也将大大超出预期。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郭强:外资为何加速进入A股市场

实体企业不断增长的股票融资需求、资本市场的开放,A股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未来流动性的充裕,是外资逐步加大对A股配置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郭强博士,供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1月15日,上证综指创1月4日反弹以来收盘新高,沪市成交量也放大至1373亿元,酒类、食品、家电、券商的贡献较大。盘后数据来看,北上资金大举买入,当日净流入金额达51.8亿元,主要成交标的也集中在茅台、海尔、中信证券、招商银行等这些外资偏爱的超级蓝筹股上。今年以来北上资金日均流入金额约在20亿元左右的水平,已明显高于2018年年底的水平,而1月15日外资的突然大幅买进更值得我们关注。那么到底外资是基于何种认知选择大举买入?

从去年以来的政策表态推论,外资逐步加大对A股的配置可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实体企业不断增长的股票融资需求与A股走势持续疲弱之间的矛盾。2018年的社融数据已经出炉,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股票融资占比仅为1.9%,新增金额3606亿元,创2014年以来新低。一方面,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控制发行节奏的考虑,监管层不断加强IPO企业的资质审核,但这并未能阻挡国内企业上市的热情;另一方面,A股走势持续疲软,若不加限制地放开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会造成显著的“抽血效应”,也会对A股走势造成进一步负反馈。这显然不是监管层愿意看到的。从去杠杆的手段来看,股票融资无疑是最佳选择,既满足了实体企业的资金需求,也不会造成杠杆率的提高。因此,若决策层要加快股票融资,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让A股市场尽快活跃,产生明显的“赚钱”效应。

二是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将是2019年重头戏。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高层宣布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措施,其中包括金融业领域的扩大开放。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月12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表示,今年预计外资流入股市金额可能达到6000亿元,较去年翻番。外汇局1月14日发布消息称,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此外,2月份MSCI会披露是否将中国A股大盘指数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自由流通调整后市值的20%,若披露结果乐观,或将吸引超500亿美元的被动配置型资金流入。市场的预期一致必然导致部分资金要提前入场布局。

三是A股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证监会10月30日罕见盘中发声“将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12月20日,金稳委办公室召开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决落实市场化原则,减少对交易的行政干预”。市场方面最直接的表现是2018年11月5日至11月20日,市北高新(600604)连续12个涨停板,期间无停牌自查,带动创投板块股票在其周期内轮番上涨;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1月10日,风范股份(601700)连续10个换手涨停板,期间无停牌自查,带动军工板块超预期表现。而以往的经验是,股票在4-6个涨停板之后均会在监管指导下停牌自查。行政干预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入场。

四是未来流动性合理充裕已成常态,A股价值低估得到认可,资产价格相应走高。货币政策转松已成明牌,历史经验看,流动性宽裕必将导致资产价格上涨甚至出现泡沫。当前A股基本面尚可,技术面超跌,美联储放缓缩表节奏,人民币贬值压力骤减,A股配置价值凸显。加之今年科创板、独角兽项目有待落地,更增加了资本的想象力。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在于中美贸易摩擦。但经过近一年来双方谈判博弈,市场基本对中美问题达成共识,边打边谈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且当前美国国内政治压力巨大,无疑为中国争取更大主动权和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的时间窗口。

相对2018年的多事之秋,2019年的全球经济表现未必如想象的悲观。主要经济体增速预期的放缓反而让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再次趋同,而流动性宽松的确定结果之一便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预期,对于价值投资者尤其是机构而言,2019年将是好的一年;对于最活跃的投机资金而言,2019年妖股出现的频率也将大大超出预期。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