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气象局:2018年全国均温较常年升高0.5℃,气候年景属于正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气象局:2018年全国均温较常年升高0.5℃,气候年景属于正常

2019年1月22日,中国气象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和《2017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气候公报显示,总体而言,2018年气候年景属于正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9年1月22日,中国气象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和《2017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指出,2018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和低温冷冻害损失偏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偏轻。与近5年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总体而言,气候年景属于正常。

2018年,全国平均气温(10.1℃)较常年偏高0.5℃;春、夏季气温创历史新高。秋、冬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从季节转换来说,由于春夏温度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 偏多,673.8毫米,比常年偏多7%;夏、秋季降水分别偏多10%和6%,冬季偏少17%,春季接近常年同期。六大区域年降水量均偏多或接近常年;七大流域中除辽河偏少11%外,其余均偏多或接近常年,特别松花江、黄河流域偏多。

2018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时间较常年明显偏晚,结束偏早,雨量偏少;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 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多;梅雨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40%左右。华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早,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少。

2018年,生成和登陆台风多、登陆位置偏北、特别上海以北和北上影响,灾损重。“安比” “云雀”“温比亚”3个台风在一个月内相继登陆上海,其中“温比亚”灾损为今年最重。

低温冷冻害及雪灾频发,损失近8年来偏重。2011年以后,低温冷冻灾害比轻,今年加重。从降温来说,1月底寒潮侵袭中东部引发暴雪,长江流域降温幅度比较大。4月上旬西北、华北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寒;12月底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140多个站发生了冰冻灾害,低温冷冻害及雪灾损失偏重。

2018年暴雨灾害较轻,夏季暴雨过程频繁,全国共出现21次暴雨过程,但暴雨洪涝灾害总体偏轻。主要暴雨过程发生在6月份,南方地区持续了9天降水,使很多地区发生了内涝,出现了泥石流灾害。另外一次暴雨发生在北方,兰州等北方城市发生内涝事件还是比较罕见。另外,2018年秋季,我国南方地区、西南东部地区发生了连雨,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2018年高温日数多,东北及中东部地区高温极端性突出;从历史高温变化来看,2018年高温天数仅次于2017年,主要高温发生在南方、长江到华南地区。另外,东北地区一般高温天气比较少,2018年发生了高温天气。

干旱总体来说比较轻,从历年变化图来说,2018年干旱可以说是史上最轻的年份。但是,即使如此,也发生了一系列阶段性干旱事件。春季到夏季出现了春夏连旱,盛夏出现了伏旱,主要在江南地区。另外,在长江中游区域秋季发生了一些重度秋旱。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但影响偏轻;强对流天气少,经济损失偏轻;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少,影响偏轻;最大一次沙尘暴发生于3月份。

2018年阶段性雾霾影响大。2018年,我国共发生5次大范围、持续性雾和霾天气过程,过程次数与上年持平,但局地影响重。年初正逢春节假期,琼海航空、船舶、体育等春季旅游受影响。另外,2018年11月,华北、华东出现了大范围雾霾天气。

张强指出,总的来看,2018年气候还比较正常。

2018年,主要粮食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寡照、高温等灾害,使得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为6393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4174亿立方米,属于丰水年份,其中黑龙江、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属于异常丰水年份。与2001-2010年同期平均相比,2018年我国东北西部至西南 东部一线及华南中西部等地植被长势偏好,其中,东北中西部、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东部、西 南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中西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偏好程度较明显。

在温室气体方面,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大气成分室副主任方双喜介绍,目前中国气象局有7个温室气体地面观测本底站,分别为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达拉。

青海瓦里关站是WMO/GAW全球31个大气本底站之一。2017年青海瓦里关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上升至407.0±0.2ppm、1912±2ppb、330.3±0.1ppb,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甲烷浓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2017年我国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站3个区域本底站温室气体浓度也出现上升,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为416.0±1.8ppm、419.5±1.9ppm、415.6±0.8ppm。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17年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CO2浓度分别达402.2±2.8ppm和405.0±3.0ppm。相比2016年,增长2.2ppm和2.6ppm,与过去8年(2010-2017)的全球和中国区域年平均绝对增量(2.2ppm和2.4ppm)基本持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气象局:2018年全国均温较常年升高0.5℃,气候年景属于正常

2019年1月22日,中国气象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和《2017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气候公报显示,总体而言,2018年气候年景属于正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9年1月22日,中国气象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和《2017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指出,2018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和低温冷冻害损失偏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偏轻。与近5年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总体而言,气候年景属于正常。

2018年,全国平均气温(10.1℃)较常年偏高0.5℃;春、夏季气温创历史新高。秋、冬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从季节转换来说,由于春夏温度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 偏多,673.8毫米,比常年偏多7%;夏、秋季降水分别偏多10%和6%,冬季偏少17%,春季接近常年同期。六大区域年降水量均偏多或接近常年;七大流域中除辽河偏少11%外,其余均偏多或接近常年,特别松花江、黄河流域偏多。

2018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时间较常年明显偏晚,结束偏早,雨量偏少;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 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多;梅雨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40%左右。华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早,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少。

2018年,生成和登陆台风多、登陆位置偏北、特别上海以北和北上影响,灾损重。“安比” “云雀”“温比亚”3个台风在一个月内相继登陆上海,其中“温比亚”灾损为今年最重。

低温冷冻害及雪灾频发,损失近8年来偏重。2011年以后,低温冷冻灾害比轻,今年加重。从降温来说,1月底寒潮侵袭中东部引发暴雪,长江流域降温幅度比较大。4月上旬西北、华北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寒;12月底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140多个站发生了冰冻灾害,低温冷冻害及雪灾损失偏重。

2018年暴雨灾害较轻,夏季暴雨过程频繁,全国共出现21次暴雨过程,但暴雨洪涝灾害总体偏轻。主要暴雨过程发生在6月份,南方地区持续了9天降水,使很多地区发生了内涝,出现了泥石流灾害。另外一次暴雨发生在北方,兰州等北方城市发生内涝事件还是比较罕见。另外,2018年秋季,我国南方地区、西南东部地区发生了连雨,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2018年高温日数多,东北及中东部地区高温极端性突出;从历史高温变化来看,2018年高温天数仅次于2017年,主要高温发生在南方、长江到华南地区。另外,东北地区一般高温天气比较少,2018年发生了高温天气。

干旱总体来说比较轻,从历年变化图来说,2018年干旱可以说是史上最轻的年份。但是,即使如此,也发生了一系列阶段性干旱事件。春季到夏季出现了春夏连旱,盛夏出现了伏旱,主要在江南地区。另外,在长江中游区域秋季发生了一些重度秋旱。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但影响偏轻;强对流天气少,经济损失偏轻;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少,影响偏轻;最大一次沙尘暴发生于3月份。

2018年阶段性雾霾影响大。2018年,我国共发生5次大范围、持续性雾和霾天气过程,过程次数与上年持平,但局地影响重。年初正逢春节假期,琼海航空、船舶、体育等春季旅游受影响。另外,2018年11月,华北、华东出现了大范围雾霾天气。

张强指出,总的来看,2018年气候还比较正常。

2018年,主要粮食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寡照、高温等灾害,使得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为6393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4174亿立方米,属于丰水年份,其中黑龙江、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属于异常丰水年份。与2001-2010年同期平均相比,2018年我国东北西部至西南 东部一线及华南中西部等地植被长势偏好,其中,东北中西部、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东部、西 南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中西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偏好程度较明显。

在温室气体方面,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大气成分室副主任方双喜介绍,目前中国气象局有7个温室气体地面观测本底站,分别为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达拉。

青海瓦里关站是WMO/GAW全球31个大气本底站之一。2017年青海瓦里关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上升至407.0±0.2ppm、1912±2ppb、330.3±0.1ppb,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甲烷浓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2017年我国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站3个区域本底站温室气体浓度也出现上升,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为416.0±1.8ppm、419.5±1.9ppm、415.6±0.8ppm。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17年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CO2浓度分别达402.2±2.8ppm和405.0±3.0ppm。相比2016年,增长2.2ppm和2.6ppm,与过去8年(2010-2017)的全球和中国区域年平均绝对增量(2.2ppm和2.4ppm)基本持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