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智慧社区生成连锁反应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智慧社区生成连锁反应堆

不简单的重庆智慧社区。

文|陈大可

1984年,当世界第一栋智能建筑在美国康涅狄格洲落成时,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如今智能化会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重庆高新区,被称为重庆最大的智能立体停车楼开建。这座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约7800余万元的智能立体停车楼采用高科技的搬车机器人服务,进出口安装车辆自动检测和生命智能感知系统,存取车一次用时不超过2分钟。

“这是对智能化策略的响应。”在锐理数据重庆公司总经理陈冬旭的认知中,重庆是智慧化相对靠前的城市之一,智能立体大楼的开建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同时也能增强车库的利用率,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智能立体停车楼并不是唯一一个让重庆楼市感知智能化到来的产品,从“智慧工地”到城市智慧管理公司、再到智慧小区,重庆楼市的这场智慧化革命真的来了。

社区有了“大脑”  

智慧社区,最近很火。

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知名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在2014年出版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一书中就预言:“在未来25年,场景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从前年开始,这种科技场景时代已经到来。循着社区场景的方向,许多企业开始用物联网的方法给小区装上“大脑”。

进出小区的大门,不再使用门禁卡,而是“刷脸为匙”;通过智能手机点一点就能报修,查看小区公告、小区停车位;老人生病了,在家用手机、电视就能同社区医生视频咨询或回访预约……

曾经科幻影片里描绘的场景正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兑现”,传统社区管理被彻底颠覆,智慧社区正成为被大众广泛接受与认可的新模式。

作为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之一,重庆的智慧小区并不在个例。2018年重庆共打造智慧小区60个,建筑面积102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打造50个智慧小区的目标任务。预计到2020年建成智慧小区200个以上。

对于“智慧小区”行业有两种解释,从宏观层面来说,是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发挥信息通信的优势,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但从实际层面讲,就是数字化、智慧化的社区形态,让每个人“吃住行游购娱健”更安全、更便捷。

“建设智慧社区是政府主导推动,也是民生所向。”对于重庆智慧社区建设,重庆同策置业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国浈认为是政策+民生的双重发酵。智慧产业的发展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人居幸福指数具备基础保障作用。

“智慧小区建设一方面体现了城市规划和住区规划的导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美好住房’目标。”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重庆当前城市发展来说,此类智慧小区建设也可以形成更多的亮点,真正从单纯的房屋买卖转变为房屋居住理念的提升,这对于城市居住文化和居住方式的转变也具有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这种智能化住宅已成为住宅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将构建全新的智慧居住环境。

智慧的“蝴蝶效应”

在重庆两江新区,这股智慧建设风潮似乎刮得更加猛烈。虽与智慧社区不同,却是推动智慧社区的重要引擎。

两江新区被规划为“智慧城市”,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区域加大与智能科技公司的签约力度。目前,全球排名前5的机器人厂商已经有4家落户两江新区,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而基于智慧城市的加速升级,不少小区集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智慧城市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实施。”陈冬旭说道,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公共服务等系统的延伸。

如果说智慧社区是点,那么智慧城市则是其发展的基本面,但与智慧城市不同的是,智慧社区概念更垂直、地域范围更小,这是传统物业公司所固守的领域,也是当下房地产公司最擅长的发力点。

智慧社区的到来催生了房地产市场一系列连锁反应。

2018年8月11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土地出让公告,供应1宗商住类土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是重庆政府首次明确将“智慧社区”写入土地竞买须知,并详细规划建设要求。

仔细来看,将“智慧社区”写入土地竞买须知使智慧建设更加具象化,要求竞得人在取得该宗地后,需按照要求建设“智慧社区”。不论是社区内的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还是社区内新建商业商务建筑通过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的比例达到100%,亦或是更高要求的建立具备数据采集功能的社区智慧服务平台,都透露出智能社区或将成为重庆房地产发展的主流趋势。

但这一切对于城市建设者——开发商来讲也存在正反两面。

“建设智慧社区纳入重庆土拍新规能提升放地的溢价能力,将优质土地资源充分整合利用,发挥最大效能。但同时也提高了开发商进入门槛,倒逼开发商回归产品研发端,再度思考成本和利润的合理性,催化传统开发的多元化经营,对开发商在基础配套建设上做一定限制,保障购房者基本使用权益。”常国浈推测,现目前政府限制条件更聚焦室外配套的基础面的智慧社区打造,真正的智慧社区还是要回归室内+室外,那势必成品化标准化会是大势所趋。

从智能小区到智慧社区,再到智慧社区1.0阶段,无论如何,与智慧城市一样,智慧社区也是必然的趋势,家庭走向智能、社区拥抱科技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表现。正如陈冬旭所说:“这场变革迟早要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智慧社区生成连锁反应堆

不简单的重庆智慧社区。

文|陈大可

1984年,当世界第一栋智能建筑在美国康涅狄格洲落成时,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如今智能化会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重庆高新区,被称为重庆最大的智能立体停车楼开建。这座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约7800余万元的智能立体停车楼采用高科技的搬车机器人服务,进出口安装车辆自动检测和生命智能感知系统,存取车一次用时不超过2分钟。

“这是对智能化策略的响应。”在锐理数据重庆公司总经理陈冬旭的认知中,重庆是智慧化相对靠前的城市之一,智能立体大楼的开建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同时也能增强车库的利用率,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智能立体停车楼并不是唯一一个让重庆楼市感知智能化到来的产品,从“智慧工地”到城市智慧管理公司、再到智慧小区,重庆楼市的这场智慧化革命真的来了。

社区有了“大脑”  

智慧社区,最近很火。

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知名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在2014年出版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一书中就预言:“在未来25年,场景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从前年开始,这种科技场景时代已经到来。循着社区场景的方向,许多企业开始用物联网的方法给小区装上“大脑”。

进出小区的大门,不再使用门禁卡,而是“刷脸为匙”;通过智能手机点一点就能报修,查看小区公告、小区停车位;老人生病了,在家用手机、电视就能同社区医生视频咨询或回访预约……

曾经科幻影片里描绘的场景正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兑现”,传统社区管理被彻底颠覆,智慧社区正成为被大众广泛接受与认可的新模式。

作为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之一,重庆的智慧小区并不在个例。2018年重庆共打造智慧小区60个,建筑面积102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打造50个智慧小区的目标任务。预计到2020年建成智慧小区200个以上。

对于“智慧小区”行业有两种解释,从宏观层面来说,是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发挥信息通信的优势,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但从实际层面讲,就是数字化、智慧化的社区形态,让每个人“吃住行游购娱健”更安全、更便捷。

“建设智慧社区是政府主导推动,也是民生所向。”对于重庆智慧社区建设,重庆同策置业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国浈认为是政策+民生的双重发酵。智慧产业的发展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人居幸福指数具备基础保障作用。

“智慧小区建设一方面体现了城市规划和住区规划的导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美好住房’目标。”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重庆当前城市发展来说,此类智慧小区建设也可以形成更多的亮点,真正从单纯的房屋买卖转变为房屋居住理念的提升,这对于城市居住文化和居住方式的转变也具有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这种智能化住宅已成为住宅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将构建全新的智慧居住环境。

智慧的“蝴蝶效应”

在重庆两江新区,这股智慧建设风潮似乎刮得更加猛烈。虽与智慧社区不同,却是推动智慧社区的重要引擎。

两江新区被规划为“智慧城市”,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区域加大与智能科技公司的签约力度。目前,全球排名前5的机器人厂商已经有4家落户两江新区,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而基于智慧城市的加速升级,不少小区集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智慧城市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实施。”陈冬旭说道,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公共服务等系统的延伸。

如果说智慧社区是点,那么智慧城市则是其发展的基本面,但与智慧城市不同的是,智慧社区概念更垂直、地域范围更小,这是传统物业公司所固守的领域,也是当下房地产公司最擅长的发力点。

智慧社区的到来催生了房地产市场一系列连锁反应。

2018年8月11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土地出让公告,供应1宗商住类土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是重庆政府首次明确将“智慧社区”写入土地竞买须知,并详细规划建设要求。

仔细来看,将“智慧社区”写入土地竞买须知使智慧建设更加具象化,要求竞得人在取得该宗地后,需按照要求建设“智慧社区”。不论是社区内的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还是社区内新建商业商务建筑通过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的比例达到100%,亦或是更高要求的建立具备数据采集功能的社区智慧服务平台,都透露出智能社区或将成为重庆房地产发展的主流趋势。

但这一切对于城市建设者——开发商来讲也存在正反两面。

“建设智慧社区纳入重庆土拍新规能提升放地的溢价能力,将优质土地资源充分整合利用,发挥最大效能。但同时也提高了开发商进入门槛,倒逼开发商回归产品研发端,再度思考成本和利润的合理性,催化传统开发的多元化经营,对开发商在基础配套建设上做一定限制,保障购房者基本使用权益。”常国浈推测,现目前政府限制条件更聚焦室外配套的基础面的智慧社区打造,真正的智慧社区还是要回归室内+室外,那势必成品化标准化会是大势所趋。

从智能小区到智慧社区,再到智慧社区1.0阶段,无论如何,与智慧城市一样,智慧社区也是必然的趋势,家庭走向智能、社区拥抱科技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表现。正如陈冬旭所说:“这场变革迟早要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