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大教授林江:粤港澳大湾区亟需激活港澳专才在区内城市间流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大教授林江:粤港澳大湾区亟需激活港澳专才在区内城市间流动

数据显示,从湾区流向海外的人才占比4.54%,高于从海外流入湾区的人才占比0.58%

文 |  每日经济新闻 张蕊

从湾区流向海外的人才占比4.54%,高于从海外流入湾区的人才占比0.58%——这是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报告虽然没有披露流入与流出人才的绝对数量对比,但显然也警示着大湾区需要高度重视向海外流失人才的现象,尤其要避免出现高端人才交流中呈现出大于进的“逆差”。

而在另一方面,香港虽然拥有庞大的人才数量,尤其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大量人才,但它与粤港澳大湾区内一些主要制造业基地间的人才交流远远未得到完全激活。根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香港与广州和深圳虽然有着较多的人才交流,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人才往来率却大大低于广深两城,存在较大的激活空间。

在这种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如何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对外来人员落户方面未来是否会进一步放开?湾区的传统制造业应当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4月13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1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间隙,《每日经济新闻》(简称NBD)记者针对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林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可能地发挥大湾区的人才磁吸效应,同时也要警惕人才流出的现象,尤其要防止流出大于流入的情况发生。

林江 图片由本人提供

打造三大湾区的“浓缩版”

NBD:与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哪些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

林江:粤港澳大湾区对标三大世界湾区,要打造一个中国版的硅谷,以期产生一个自循环,即在这个湾区里既有研发,又有设计,把一些研发创意变成项目,进而变成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有研发、市场、创新资源、国际化等要素。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怎样才能体现国际?我国所有城市里香港最有资格称为国际城市;而深圳包括相邻的广州由于对一些高科技项目孵化较为成功,所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技创新。

纽约湾区代表金融中心,旧金山湾区代表科技创新。刚好这两种元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和香港体现最为明显。为什么又加个东京湾区?因为东京湾区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先进制造业,而粤港澳大湾区里东莞是制造业中心,尽管它现在还叫做加工制造业中心,但正在向先进制造方向迈进。

由此一来,粤港澳大湾区就把国际三大湾区最有影响力、最重要的先进制造、金融、创新三种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三大湾区的“浓缩版”。

同时,珠江三角洲的9个城市跟港澳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过去40年,通过前店后厂、来料加工,这些城市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产业、金融合作频繁;这些地方语言文化比较接近,没有沟通障碍;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人们愿意尝试新事物,有新需求,它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自我循环的市场。

所以国家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是体现对外开放的一个新思路;同时又特别注重用开放来倒逼改革、推动创新,通过创新推动改革,改革力度到位了以后,又反过来推动开放。这种开放和改革的元素在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更好地实现互动。

通过一体化发展促传统制造业升级

NBD:有人认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难点,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林江:粤港大湾区的基础就是传统制造业,像服装、家电等制造业在珠三角地区发展都是比较早的。

以家电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顺德就生产出了冰箱、洗衣机等销往国内市场,当时他们帮港商做代工,因为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到位,多多少少把别人的一些技术copy过来了。不过当时外商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出口,所以彼此竞争不大。但现在不一样了。

对珠三角来讲,其实不是传统制造业能不能上得去的问题,而是传统制造业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因为它传统技术的本源并不是当地本身就拥有的技术和研发人才,而是通过早期的模仿。

当然,近年来一些强势企业如格力、美的等,在自主技术研发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将传统制造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做得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珠三角的传统制造业总体是在进步的。

不过也要看到,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而当地的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外资企业,在当地只有加工厂,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所以相当一部分企业被迫迁往东南亚,这其实就是“做减法”。

所以应对的策略就是用“加法”填补空白,而加法就是新技术。但是新技术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除了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有待提升以外,还会遇到国外的技术封锁。

广东搞自贸试验区虽然可以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吸引外商进来,但仅仅是自贸试验区还远远不够,因为产业承载能力有限。所以中央部署整个大湾区,本身人口差不多就有7000万,它自己就形成了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对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时也有相应的承载能力。

所以不是说大湾区的传统制造业有什么缺失,而是传统制造业要如何真正做到升级。传统制造业与新型制造业相融合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有现代服务业(比如金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咨询等行业)做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湾区内任何一个单一城市,其现代服务业的支撑都不够全面。

因此,大湾区一旦实行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家就要不分彼此,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一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先进制造业(包括内生的和外来的),都能够聚集在大湾区当中。所以,传统和先进的制造业不是相互抵触,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等机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

破除制度障碍吸引高端人才

NBD:您刚刚也提到了人才的问题,这算不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发展短板?怎样把它的人才磁吸效应发挥到最大,尤其是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方面?

林江:人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相比上海北京,广东的人才集聚能力略差一点,深圳虽然在高等教育资源上不具备优势,但由于它已经成为一个风投中心、创新和产业孵化基地,因此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高科技领域的人才。不过随着城市之间“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其他城市也开始在吸引人才上发力,致力于打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深圳形成竞争。

其实,大湾区的人才问题主要在于港澳的人才特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才,多年来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比如香港的产业主要是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那么香港高校里学电子工程、生物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因为香港没有这些行业。但如果能服务大湾区、更进一步服务内地,就可以让这些人才有了用武之地,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湾区的人才瓶颈。

过去内地对港澳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小,是因为很多制度上的因素没有配合好。很多香港居民长期在内地工作,却囿于一些相关规定不能购买社保,这样就产生了同工不同酬的问题。现在我们开始破除制度上的一些障碍,通过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港人港税”的推进等等,这些政策如果都能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对于吸引更多的港澳专才甚至更多国际人才流入到大湾区,都大有裨益。

NBD:在推进都市圈的建设当中,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不够。以深圳为例,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其户籍人口仅有400多万。您觉得在这方面应当如何改进?

林江: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现实的考虑。比如深圳、广州人口都是人口过千万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完全放开户籍的确不现实。在当前基本公共服务还未完全均等化的前提下,一旦放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这些大城市,这样其实也不利于城市和国家的综合发展。

不过除了这些特大城市,在大湾区当中,像东莞、佛山其实已经在逐步放开。户籍制度的大趋势还是放开,当前大湾区也是最能够体现国内市场化力量的一个地区,如果它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政府管控力量就会相对弱化,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一些因素也会不断淡化。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每经专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粤港澳大湾区需警惕人才交流“逆差”现象 亟待激活港澳专才在区内城市间流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大教授林江:粤港澳大湾区亟需激活港澳专才在区内城市间流动

数据显示,从湾区流向海外的人才占比4.54%,高于从海外流入湾区的人才占比0.58%

文 |  每日经济新闻 张蕊

从湾区流向海外的人才占比4.54%,高于从海外流入湾区的人才占比0.58%——这是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报告虽然没有披露流入与流出人才的绝对数量对比,但显然也警示着大湾区需要高度重视向海外流失人才的现象,尤其要避免出现高端人才交流中呈现出大于进的“逆差”。

而在另一方面,香港虽然拥有庞大的人才数量,尤其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大量人才,但它与粤港澳大湾区内一些主要制造业基地间的人才交流远远未得到完全激活。根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香港与广州和深圳虽然有着较多的人才交流,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人才往来率却大大低于广深两城,存在较大的激活空间。

在这种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如何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对外来人员落户方面未来是否会进一步放开?湾区的传统制造业应当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4月13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1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间隙,《每日经济新闻》(简称NBD)记者针对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林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可能地发挥大湾区的人才磁吸效应,同时也要警惕人才流出的现象,尤其要防止流出大于流入的情况发生。

林江 图片由本人提供

打造三大湾区的“浓缩版”

NBD:与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哪些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

林江:粤港澳大湾区对标三大世界湾区,要打造一个中国版的硅谷,以期产生一个自循环,即在这个湾区里既有研发,又有设计,把一些研发创意变成项目,进而变成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有研发、市场、创新资源、国际化等要素。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怎样才能体现国际?我国所有城市里香港最有资格称为国际城市;而深圳包括相邻的广州由于对一些高科技项目孵化较为成功,所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技创新。

纽约湾区代表金融中心,旧金山湾区代表科技创新。刚好这两种元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和香港体现最为明显。为什么又加个东京湾区?因为东京湾区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先进制造业,而粤港澳大湾区里东莞是制造业中心,尽管它现在还叫做加工制造业中心,但正在向先进制造方向迈进。

由此一来,粤港澳大湾区就把国际三大湾区最有影响力、最重要的先进制造、金融、创新三种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三大湾区的“浓缩版”。

同时,珠江三角洲的9个城市跟港澳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过去40年,通过前店后厂、来料加工,这些城市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产业、金融合作频繁;这些地方语言文化比较接近,没有沟通障碍;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人们愿意尝试新事物,有新需求,它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自我循环的市场。

所以国家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是体现对外开放的一个新思路;同时又特别注重用开放来倒逼改革、推动创新,通过创新推动改革,改革力度到位了以后,又反过来推动开放。这种开放和改革的元素在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更好地实现互动。

通过一体化发展促传统制造业升级

NBD:有人认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难点,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林江:粤港大湾区的基础就是传统制造业,像服装、家电等制造业在珠三角地区发展都是比较早的。

以家电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顺德就生产出了冰箱、洗衣机等销往国内市场,当时他们帮港商做代工,因为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到位,多多少少把别人的一些技术copy过来了。不过当时外商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出口,所以彼此竞争不大。但现在不一样了。

对珠三角来讲,其实不是传统制造业能不能上得去的问题,而是传统制造业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因为它传统技术的本源并不是当地本身就拥有的技术和研发人才,而是通过早期的模仿。

当然,近年来一些强势企业如格力、美的等,在自主技术研发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将传统制造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做得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珠三角的传统制造业总体是在进步的。

不过也要看到,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而当地的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外资企业,在当地只有加工厂,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所以相当一部分企业被迫迁往东南亚,这其实就是“做减法”。

所以应对的策略就是用“加法”填补空白,而加法就是新技术。但是新技术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除了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有待提升以外,还会遇到国外的技术封锁。

广东搞自贸试验区虽然可以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吸引外商进来,但仅仅是自贸试验区还远远不够,因为产业承载能力有限。所以中央部署整个大湾区,本身人口差不多就有7000万,它自己就形成了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对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时也有相应的承载能力。

所以不是说大湾区的传统制造业有什么缺失,而是传统制造业要如何真正做到升级。传统制造业与新型制造业相融合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有现代服务业(比如金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咨询等行业)做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湾区内任何一个单一城市,其现代服务业的支撑都不够全面。

因此,大湾区一旦实行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家就要不分彼此,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一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先进制造业(包括内生的和外来的),都能够聚集在大湾区当中。所以,传统和先进的制造业不是相互抵触,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等机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

破除制度障碍吸引高端人才

NBD:您刚刚也提到了人才的问题,这算不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发展短板?怎样把它的人才磁吸效应发挥到最大,尤其是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方面?

林江:人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相比上海北京,广东的人才集聚能力略差一点,深圳虽然在高等教育资源上不具备优势,但由于它已经成为一个风投中心、创新和产业孵化基地,因此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高科技领域的人才。不过随着城市之间“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其他城市也开始在吸引人才上发力,致力于打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深圳形成竞争。

其实,大湾区的人才问题主要在于港澳的人才特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才,多年来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比如香港的产业主要是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那么香港高校里学电子工程、生物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因为香港没有这些行业。但如果能服务大湾区、更进一步服务内地,就可以让这些人才有了用武之地,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湾区的人才瓶颈。

过去内地对港澳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小,是因为很多制度上的因素没有配合好。很多香港居民长期在内地工作,却囿于一些相关规定不能购买社保,这样就产生了同工不同酬的问题。现在我们开始破除制度上的一些障碍,通过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港人港税”的推进等等,这些政策如果都能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对于吸引更多的港澳专才甚至更多国际人才流入到大湾区,都大有裨益。

NBD:在推进都市圈的建设当中,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不够。以深圳为例,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其户籍人口仅有400多万。您觉得在这方面应当如何改进?

林江: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现实的考虑。比如深圳、广州人口都是人口过千万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完全放开户籍的确不现实。在当前基本公共服务还未完全均等化的前提下,一旦放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这些大城市,这样其实也不利于城市和国家的综合发展。

不过除了这些特大城市,在大湾区当中,像东莞、佛山其实已经在逐步放开。户籍制度的大趋势还是放开,当前大湾区也是最能够体现国内市场化力量的一个地区,如果它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政府管控力量就会相对弱化,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一些因素也会不断淡化。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每经专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粤港澳大湾区需警惕人才交流“逆差”现象 亟待激活港澳专才在区内城市间流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