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调音师:要反转,不要嫌疑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调音师:要反转,不要嫌疑人

这一次,我们熟悉的宝莱坞式的歌舞升平退居为背景垫乐,成为了犯罪和谎言现场的伴奏,而据称高达50多次的反转则成为了全片最受热议的亮点。难怪有人惊呼:“近半年看过的最好的悬疑推理片竟然是印度人拍的?”

文 | 黑白文娱 宜超

编辑 | wang 先生

139分钟的全程高能,IMDb评分8.5(截至发稿),烂番茄新鲜度100%(截至发稿),2018年印度电影口碑最佳的电影,这部让人刷新对印度电影固有印象的作品,就是正在国内热映的《调音师》,改编自2010年同名法国悬疑短片,印地语原名“Andhadhun”,意为“看不见的旋律”。

比起原作,这部长剧设置了更为丰富的情节和场景,填补了影迷们看短片“不够过瘾”的遗憾;还“别有用心”地为故事的推动加入了众多值得寻味的印度文化符号,让整部电影蒙上了一层宗教和哲学的、不易察觉的底色——可以说,如果不是印度人来拍,这部电影就不会是如今这样的呈现。

要反转,不要嫌疑人

在悬疑推理类类型片中,我们常看到的对于嫌疑人的剧作设置,简单来说有两种大方向:一种是“大家都像杀人犯,都别给我装无辜”,一种是“大家都像傻白甜,看谁都像被冤枉”。于是围绕着对善人或恶人身份的猜忌,剧情完成出人意料的“反转”。

《调音师》是以上哪一种设置呢?似乎哪一种也不是!影片的反转,没有建立在单纯的“好人才是大boss”,或“坏人原来是圣母”的剧情设定上。从一开始,善或恶就“毫无悬疑”地铺陈给你看:以“艺术家”自居的盲人居然戴了隐形眼镜?美丽的酒吧老板女儿竟然纯真到连男友装瞎也看不出来?杀人案怎么这么快就发生了——等等,居然还让观众看到了杀人犯是谁?

《调音师》的“反转”,不是好人与坏人的反转,而是善与恶的反转;并且这善或恶,并没有被固定在某个人物身上,而是在不同的人物之间、在同一个人物的内心之中,完成一次次的反转。

印度教中,有关于宇宙初始“搅动乳海”的传说:来自善和恶的两股力量,在代表了生命起源的乳海里拔河,掀起了一阵阵生命的浪花。这样的价值观在这部印度影片中悉数体现:善与恶自古以来就处于永恒的较量之中,善恶的更替,支配了波浪的走向。

影片的后半部分有几次特别引人注目的反转:男主眼看就要被开膛破肚,求生欲望下“伪装”湿婆神转世获得信任,和绑架者反结为利益复仇四人组;蛇蝎女主使劲浑身解数差一步就要逃脱成功,过程中男主“不小心”救了卖肝医生一命、俩人重新制服蛇蝎女并塞进后备箱;而在故事的“两种结局”中,蛇蝎女和医生或杀人、或被杀,男主或失明、或手术复明。

观众在这几次反转中,心理上仿佛失去了“站队”的权利:既不能盼着某一方赶紧取胜,也不能为某一方的侥幸逃脱拍手叫好。善恶在观众的价值观体系里变得模糊和摇摆,选择任何一方,似乎都是不理智和危险的。这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在观众基于善恶判断而对剧情完成的推理中,也完成了对于人性的判断与思考。

在《新京报》对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的专访中,他曾多次提到了自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忠实粉丝,“我真的太崇拜希区柯克了,所以每次编写剧本时,我特别想知道希区柯克会如何处理这些特定场景。”而拉格万在《调音师》中采用的这种悬疑和反转的设置,调动了观众的主动性,确实达到了希区柯克式“自己吓自己”的悬疑效果——不论是盲兔的象征意义,还是片尾男主似是而非的讲述与被打飞的易拉罐,都让观众“细思极恐”。

要肝脏,也要人生

“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什么是生命?它取决于肝脏/生活者。)这句话在影片中以默片字幕的形式出现,点明了影片中买卖肝脏的剧情,也暗指了人生是一道道选择题,善恶全在于生活者自己。

在这样的主旨下,影片中反复提及的印度教三大神灵之一“湿婆神”,被作为本片背后的“灵魂人物”,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湿婆的额头上有“第三只眼”,他在须弥山上修行时,会受到诸多恶魔的干扰和诱惑,他便睁开这第三只眼来识破——影片中的男主在尚且拥有躲在墨镜后的“第三只眼”的日子里,可以自由选择“看见”或“看不见”眼前的发生:他可以在鲜血横流的犯罪现场,以惊人的隐忍力躲在墨镜背后,配合一出滑稽的黑色幽默大戏、假装看不见;他也可以在鼓起勇气去警局报案、却意外在警局“看见”凶手本人后,立刻选择明哲保身。是否“睁开眼”,能否“看得见”,全在于男主的选择;“眼”在印度文化的语境里,成了辨事实、明道理、抉择善恶的隐喻。

湿婆具有善恶双重性格,一如这部影片里的每一个人。与其说片子里“没有一个好人”,不如说这里面“没有一个彻底的坏人”:哪怕是最恶的蛇蝎妇人,也有窝在沙发里无声抽泣的时刻;哪怕是最无辜的天真少女,也会建议男主应该取了仇人的眼角膜。为什么没有一个脸谱化的人物?因为善恶皆备,才是最真实的人心。

湿婆同时代表了创造与破坏、生殖与毁灭的力量;他可以喷出怒火、一夜之间毁灭大地,也会亲手给一切重生;在善的一面里,他还会以“医药之神”的身份为人畜治病——这样的宗教故事,是否正是被买卖器官的医生断章取义,来当作了自己的哲学(或者是存在于男主的谎言中、用来说服自己的哲学)呢?“一个人的死亡,可以给好几个人重生呀!”这样令人毛骨悚然、却又无法立即反驳的理论,是否也是想强行套用“毁灭”与“重生”并存的宇宙规则、获得良心上的自我安慰呢?

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位湿婆神,在每一次考验人性的关口,现出原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调音师:要反转,不要嫌疑人

这一次,我们熟悉的宝莱坞式的歌舞升平退居为背景垫乐,成为了犯罪和谎言现场的伴奏,而据称高达50多次的反转则成为了全片最受热议的亮点。难怪有人惊呼:“近半年看过的最好的悬疑推理片竟然是印度人拍的?”

文 | 黑白文娱 宜超

编辑 | wang 先生

139分钟的全程高能,IMDb评分8.5(截至发稿),烂番茄新鲜度100%(截至发稿),2018年印度电影口碑最佳的电影,这部让人刷新对印度电影固有印象的作品,就是正在国内热映的《调音师》,改编自2010年同名法国悬疑短片,印地语原名“Andhadhun”,意为“看不见的旋律”。

比起原作,这部长剧设置了更为丰富的情节和场景,填补了影迷们看短片“不够过瘾”的遗憾;还“别有用心”地为故事的推动加入了众多值得寻味的印度文化符号,让整部电影蒙上了一层宗教和哲学的、不易察觉的底色——可以说,如果不是印度人来拍,这部电影就不会是如今这样的呈现。

要反转,不要嫌疑人

在悬疑推理类类型片中,我们常看到的对于嫌疑人的剧作设置,简单来说有两种大方向:一种是“大家都像杀人犯,都别给我装无辜”,一种是“大家都像傻白甜,看谁都像被冤枉”。于是围绕着对善人或恶人身份的猜忌,剧情完成出人意料的“反转”。

《调音师》是以上哪一种设置呢?似乎哪一种也不是!影片的反转,没有建立在单纯的“好人才是大boss”,或“坏人原来是圣母”的剧情设定上。从一开始,善或恶就“毫无悬疑”地铺陈给你看:以“艺术家”自居的盲人居然戴了隐形眼镜?美丽的酒吧老板女儿竟然纯真到连男友装瞎也看不出来?杀人案怎么这么快就发生了——等等,居然还让观众看到了杀人犯是谁?

《调音师》的“反转”,不是好人与坏人的反转,而是善与恶的反转;并且这善或恶,并没有被固定在某个人物身上,而是在不同的人物之间、在同一个人物的内心之中,完成一次次的反转。

印度教中,有关于宇宙初始“搅动乳海”的传说:来自善和恶的两股力量,在代表了生命起源的乳海里拔河,掀起了一阵阵生命的浪花。这样的价值观在这部印度影片中悉数体现:善与恶自古以来就处于永恒的较量之中,善恶的更替,支配了波浪的走向。

影片的后半部分有几次特别引人注目的反转:男主眼看就要被开膛破肚,求生欲望下“伪装”湿婆神转世获得信任,和绑架者反结为利益复仇四人组;蛇蝎女主使劲浑身解数差一步就要逃脱成功,过程中男主“不小心”救了卖肝医生一命、俩人重新制服蛇蝎女并塞进后备箱;而在故事的“两种结局”中,蛇蝎女和医生或杀人、或被杀,男主或失明、或手术复明。

观众在这几次反转中,心理上仿佛失去了“站队”的权利:既不能盼着某一方赶紧取胜,也不能为某一方的侥幸逃脱拍手叫好。善恶在观众的价值观体系里变得模糊和摇摆,选择任何一方,似乎都是不理智和危险的。这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在观众基于善恶判断而对剧情完成的推理中,也完成了对于人性的判断与思考。

在《新京报》对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的专访中,他曾多次提到了自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忠实粉丝,“我真的太崇拜希区柯克了,所以每次编写剧本时,我特别想知道希区柯克会如何处理这些特定场景。”而拉格万在《调音师》中采用的这种悬疑和反转的设置,调动了观众的主动性,确实达到了希区柯克式“自己吓自己”的悬疑效果——不论是盲兔的象征意义,还是片尾男主似是而非的讲述与被打飞的易拉罐,都让观众“细思极恐”。

要肝脏,也要人生

“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什么是生命?它取决于肝脏/生活者。)这句话在影片中以默片字幕的形式出现,点明了影片中买卖肝脏的剧情,也暗指了人生是一道道选择题,善恶全在于生活者自己。

在这样的主旨下,影片中反复提及的印度教三大神灵之一“湿婆神”,被作为本片背后的“灵魂人物”,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湿婆的额头上有“第三只眼”,他在须弥山上修行时,会受到诸多恶魔的干扰和诱惑,他便睁开这第三只眼来识破——影片中的男主在尚且拥有躲在墨镜后的“第三只眼”的日子里,可以自由选择“看见”或“看不见”眼前的发生:他可以在鲜血横流的犯罪现场,以惊人的隐忍力躲在墨镜背后,配合一出滑稽的黑色幽默大戏、假装看不见;他也可以在鼓起勇气去警局报案、却意外在警局“看见”凶手本人后,立刻选择明哲保身。是否“睁开眼”,能否“看得见”,全在于男主的选择;“眼”在印度文化的语境里,成了辨事实、明道理、抉择善恶的隐喻。

湿婆具有善恶双重性格,一如这部影片里的每一个人。与其说片子里“没有一个好人”,不如说这里面“没有一个彻底的坏人”:哪怕是最恶的蛇蝎妇人,也有窝在沙发里无声抽泣的时刻;哪怕是最无辜的天真少女,也会建议男主应该取了仇人的眼角膜。为什么没有一个脸谱化的人物?因为善恶皆备,才是最真实的人心。

湿婆同时代表了创造与破坏、生殖与毁灭的力量;他可以喷出怒火、一夜之间毁灭大地,也会亲手给一切重生;在善的一面里,他还会以“医药之神”的身份为人畜治病——这样的宗教故事,是否正是被买卖器官的医生断章取义,来当作了自己的哲学(或者是存在于男主的谎言中、用来说服自己的哲学)呢?“一个人的死亡,可以给好几个人重生呀!”这样令人毛骨悚然、却又无法立即反驳的理论,是否也是想强行套用“毁灭”与“重生”并存的宇宙规则、获得良心上的自我安慰呢?

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位湿婆神,在每一次考验人性的关口,现出原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