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宇:开放经济和开放金融是科技时代的唯一选项

2019国际货币论坛于7月6日-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IMI学术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董事长王广宇出席论坛并演讲。

王广宇指出,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面的科技、金融、贸易和文化交流往来,是任何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未来技术的发展,金融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应该跟“开放”这个主题词绑定在一起。

他表示,从经济发展史来看,开放经济就意味着自由和繁荣。我们希望看到更开放、更自由的全球经济体系,而在开放经济中对规则的建立、发展模型的完善是需要思考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中国经济成就和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放”,未来的几十年我们也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开放”这条路。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需要考虑如何在接受、遵守、重塑、引领开放经济的规则。

王广宇称,近年来开放银行变成一个特别热的话题,一是银行从业者、客户及合作伙伴都期待这个行业发生一些改变,大家都在讨论或者思考未来的银行会变成什么样,比如数字化转型,比如互联网和无界银行等等。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不管从全世界还是中国来看,银行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变化了,封闭的体系和运作方式,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不一定有利,银行必须要向社会各界开放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他表示,开放银行到底要开放什么呢?首先大家基本形成的共识就是银行可以开放技术能力。今天的银行及其金融科技公司都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在系统强壮性、高频运算、数据安全等IT能力方面,超过很多行业和多数企业,开放技术能力可行。

其次,银行可以开放服务。开放银行从欧盟起步的时候是从开放支付服务开始的,中国比较独特,有一个领先且庞大的第三方支付体系,所以支付服务开放没那么迫切。但另外一些银行服务,比如征信、网络信贷都有大的空间。再比如2019年,中国金融界出现了理财子公司这种特别大的变革,将来在普惠理财这样一些业务和服务能力上,银行能不能开放?不过确实把服务开放出去、开放得好,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第三是银行数据的开放,当然这也是开放银行的核心。数据是一种独特的资源,银行占有、使用和开放数据都必须合规。如果开放的数据涉及客户和交易信息,还要保证数据安全。另外在开放过程中,对数字资产的定价和价值判断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我国的数据安全和法治的当前形势下,这个问题比较突出。数据层面的开放,无疑是开放银行的精髓,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领域。

此外,开放银行还涉及到一个话题是向谁开放、如何开放?讨论较多的角度是银行向同行、同业开放,比如大银行向小银行开放,银行向金融科技公司开放等等。更深层次,银行可以向产业领域开放,向产业互联网、产业合作伙伴开放。已经有很好的例子,银行向航空公司、能源公司,向智慧交通、医疗等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开放,这个想象空间更大。更进一步,银行能不能向C端开放,我们每一个人作为银行的客户,作为自己财富的创造者、拥有者和消费者,我们应该掌握自己的信息、数据和账户体系,掌握我的市场定价。

在C端开放银行怎样做,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研究。举个例子,公众特别是中产阶层人士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今年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治理也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对于网络借贷等行业监管越来越严。但客观讲网络借贷和网络理财是在社会发展的既定阶段产生的,某种程度上也是普惠金融的需要,建议开放银行能否在这方面做些事情,填补市场空白。一些创新的银行,可否用开放银行的理念,在网络借贷和网络理财方面做一些创新之举,是特别值得期待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