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共享经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共享经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创业者似乎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对于所谓的“共享经济”进行更为深入、理性的思考。

图片来源:FREERANCE

作者:范运安

曾经,似乎世间万物都有“共享”的解决方案: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等相继出现,一度形成只要你敢想,你就能“享”的局面。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57,220亿元,发展非常迅速,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4.6%。

不得不说,那时的共享经济之繁荣,像极了2015年O2O浪潮下,一切服务皆可“上门”的那段时间。然而,2015年的那波O2O热度下,包括“上门按摩”、“上门美甲”、“上门做饭”等在内的项目,事后都被证明大都只是创业者和狂热资本美好的臆想,既难对用户需求提供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也难以支撑起一整个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当下,在整个互联网业内,“共享经济”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争议。不过短短三年,“共享”就遭遇“妖魔化”质变,“暴雷”、“破产”、“堵门”成了去年的关键词。似乎一夜之间,被推向“风口”的共享经济跌至谷底,资本逃离后,留下“一地鸡毛”。特别是去年的共享单车退押金风波,再次刺痛了共享经济创业者的敏感神经。现在,创业者似乎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对于所谓的“共享经济”进行更为深入、理性的思考。

在思考之前,不妨再仔细审视一下究竟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本意指“通过闲置资源的共享并将其与有短期使用需求的用户之间实现匹配,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共享”的过程既可以让占有资源的一方收获利益,有可以让短期使用者享受到性价比高的服务,从而形成一个“双赢”的格局。在这种比较纯粹的共享经济概念下,Airbnb和Uber应运而生。

但进入到2015年之后,“共享经济”的边界开始模糊。虽然目标依旧关注在“推动社会资源匹配和使用效率提升”上,但对于是否一定通过“撬动闲置资源共享”来实现,则开始有了不同的做法。从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共享经创业项目选择了自己集中采购或生产大量物品,之后通过出售其临时使用权来获得回报。本质上来看,这种模糊化的共享经济其实更像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它为人所用的不再是闲置资源,而是为“共享”而来的新生资源,可以说这时候的共享经济已不在纯粹。

新概念向来不乏各方追捧,在资本加持下,这种衍生出来的“共享经济”大行其道。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化妆间,共享概念遍地开花,但时至今日,这些共享是否依旧繁荣呢?

2016年是共享单车遍地开花的一年,但哪怕是在风口之上,都有一些共享单车公司不断陷入危机,从停止运营到宣告破产,共享单车行业陷入了迷途。仅仅是在2018年,经营失败的共享单车公司少说有30家,整个行业的未来都蒙上了迷雾,今后发展充满了未知。而在“衍生”共享经济体系,不仅仅是共享单车遇到了重大挑战,共享汽车业一样没能逃过一劫。作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车品牌,Car2go于2016年登陆山城重庆,拥有约800辆运营车辆,注册用户达25.5万人。但今年5月Car2go官方微信公众号却显示暂停在重庆的日常运营,并于2019年6月30日正式结束在中国的服务。

共享充电宝就更不用说了,从面世之初,就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并没有得到很多投资机构的青睐。当初野心勃勃地冲进充电宝市场的创业者么,最后大多铩羽而归。小右已经被关闭,乐电停止运营,美团点评在2017年的时候,推出的共享充电业务,也已经早就停止。在共享这条路上,共享经济企业可谓是死伤无数。

再看其他顶着共享噱头滋生出来的项目:共享按摩椅多数成为商场摆设;共享玩具清洁消毒状况令家长堪忧;共享雨伞则丢失情况频发,可谓是共享经济中退场最快的产品……不可否认的是,渗透、优化我们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用创新的思维不断地切入各种公共服务的环节和领域,利用新的技术补足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都是共享经济对社会建设的巨大贡献。如果在这些共享经济运营上思考多考虑“造血”,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投资和烧钱,是否就不会出现当今频繁唱衰的局面呢?经历过风口浪尖的共享经济还能重拾信心拥抱未来吗?

纵观高速发展的行业,大多会经历爆发、高速成长、整合沉淀的发展轨迹,之后才会健康良性发展,共享经济就是一个典型。有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价值,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并完善自身。而目前共享经济需要完善的,则是回归纯粹,回归到最原始的定义——盘活闲置资源中去,真正从存量资源上做文章,这其中的一个最好例子就是共享办公空间。

共享办公,顾名思义就是让办公工位变成共享开放式的工作环境,创业公司无须再对固定办公场所进行大量投资,只需为所用空间付费。从某种意义上讲,共享办公不仅履行了共享闲置资源的初衷,还将几种闲置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进行共享:一方面是基于物理空间的共享,另一方面是空间内服务的共享,比如保洁、安保、行政等,更重要的是社区会员之间资源、资讯、资金等的共享,可以让生产要素产生乘法效应,共建出基于社群的生态系统。

一旦共享办公在服务领域抢占先机,自然会吸引更多企业接受它们提供的服务,后续产生的经济价值自然是无法估量的。现在共享办公头部玩家陆续在做相关服务,比如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间接参与投资的优客工场共享空间,与已经与luckin coffee进行合作入驻,将场景服务领域升级,并期待争取到更多品牌配套服务商的合作。

可以说共享经济在不断地渗透、优化着我们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创新的思维在不断地切入各种公共服务的环节和领域,利用新的技术补足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共享经济对社会建设的巨大贡献。

来源:宜信财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共享经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创业者似乎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对于所谓的“共享经济”进行更为深入、理性的思考。

图片来源:FREERANCE

作者:范运安

曾经,似乎世间万物都有“共享”的解决方案: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等相继出现,一度形成只要你敢想,你就能“享”的局面。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57,220亿元,发展非常迅速,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4.6%。

不得不说,那时的共享经济之繁荣,像极了2015年O2O浪潮下,一切服务皆可“上门”的那段时间。然而,2015年的那波O2O热度下,包括“上门按摩”、“上门美甲”、“上门做饭”等在内的项目,事后都被证明大都只是创业者和狂热资本美好的臆想,既难对用户需求提供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也难以支撑起一整个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当下,在整个互联网业内,“共享经济”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争议。不过短短三年,“共享”就遭遇“妖魔化”质变,“暴雷”、“破产”、“堵门”成了去年的关键词。似乎一夜之间,被推向“风口”的共享经济跌至谷底,资本逃离后,留下“一地鸡毛”。特别是去年的共享单车退押金风波,再次刺痛了共享经济创业者的敏感神经。现在,创业者似乎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对于所谓的“共享经济”进行更为深入、理性的思考。

在思考之前,不妨再仔细审视一下究竟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本意指“通过闲置资源的共享并将其与有短期使用需求的用户之间实现匹配,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共享”的过程既可以让占有资源的一方收获利益,有可以让短期使用者享受到性价比高的服务,从而形成一个“双赢”的格局。在这种比较纯粹的共享经济概念下,Airbnb和Uber应运而生。

但进入到2015年之后,“共享经济”的边界开始模糊。虽然目标依旧关注在“推动社会资源匹配和使用效率提升”上,但对于是否一定通过“撬动闲置资源共享”来实现,则开始有了不同的做法。从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共享经创业项目选择了自己集中采购或生产大量物品,之后通过出售其临时使用权来获得回报。本质上来看,这种模糊化的共享经济其实更像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它为人所用的不再是闲置资源,而是为“共享”而来的新生资源,可以说这时候的共享经济已不在纯粹。

新概念向来不乏各方追捧,在资本加持下,这种衍生出来的“共享经济”大行其道。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化妆间,共享概念遍地开花,但时至今日,这些共享是否依旧繁荣呢?

2016年是共享单车遍地开花的一年,但哪怕是在风口之上,都有一些共享单车公司不断陷入危机,从停止运营到宣告破产,共享单车行业陷入了迷途。仅仅是在2018年,经营失败的共享单车公司少说有30家,整个行业的未来都蒙上了迷雾,今后发展充满了未知。而在“衍生”共享经济体系,不仅仅是共享单车遇到了重大挑战,共享汽车业一样没能逃过一劫。作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车品牌,Car2go于2016年登陆山城重庆,拥有约800辆运营车辆,注册用户达25.5万人。但今年5月Car2go官方微信公众号却显示暂停在重庆的日常运营,并于2019年6月30日正式结束在中国的服务。

共享充电宝就更不用说了,从面世之初,就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并没有得到很多投资机构的青睐。当初野心勃勃地冲进充电宝市场的创业者么,最后大多铩羽而归。小右已经被关闭,乐电停止运营,美团点评在2017年的时候,推出的共享充电业务,也已经早就停止。在共享这条路上,共享经济企业可谓是死伤无数。

再看其他顶着共享噱头滋生出来的项目:共享按摩椅多数成为商场摆设;共享玩具清洁消毒状况令家长堪忧;共享雨伞则丢失情况频发,可谓是共享经济中退场最快的产品……不可否认的是,渗透、优化我们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用创新的思维不断地切入各种公共服务的环节和领域,利用新的技术补足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都是共享经济对社会建设的巨大贡献。如果在这些共享经济运营上思考多考虑“造血”,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投资和烧钱,是否就不会出现当今频繁唱衰的局面呢?经历过风口浪尖的共享经济还能重拾信心拥抱未来吗?

纵观高速发展的行业,大多会经历爆发、高速成长、整合沉淀的发展轨迹,之后才会健康良性发展,共享经济就是一个典型。有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价值,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并完善自身。而目前共享经济需要完善的,则是回归纯粹,回归到最原始的定义——盘活闲置资源中去,真正从存量资源上做文章,这其中的一个最好例子就是共享办公空间。

共享办公,顾名思义就是让办公工位变成共享开放式的工作环境,创业公司无须再对固定办公场所进行大量投资,只需为所用空间付费。从某种意义上讲,共享办公不仅履行了共享闲置资源的初衷,还将几种闲置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进行共享:一方面是基于物理空间的共享,另一方面是空间内服务的共享,比如保洁、安保、行政等,更重要的是社区会员之间资源、资讯、资金等的共享,可以让生产要素产生乘法效应,共建出基于社群的生态系统。

一旦共享办公在服务领域抢占先机,自然会吸引更多企业接受它们提供的服务,后续产生的经济价值自然是无法估量的。现在共享办公头部玩家陆续在做相关服务,比如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间接参与投资的优客工场共享空间,与已经与luckin coffee进行合作入驻,将场景服务领域升级,并期待争取到更多品牌配套服务商的合作。

可以说共享经济在不断地渗透、优化着我们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创新的思维在不断地切入各种公共服务的环节和领域,利用新的技术补足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共享经济对社会建设的巨大贡献。

来源:宜信财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