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买下新城抛售项目 金科成最大赢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买下新城抛售项目 金科成最大赢家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新城买家”浮出水面。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7月3日发酵至此,新城在一段时间内密集成为了众人的关注对象。阵阵喧嚣中,新城也在急忙采取种种措施止损。

为了解决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新任董事长果断选择了出售项目来回笼资金。

据新城自身披露,其已在洽谈、协商出售的项目约为40个(含合联营项目),但拟出售的标的项目公司范围、交易对方及交易金额均存在不确定性。

所谓是非地,资本的世界里往往不会出现简单的零和游戏。正如此次新城项目出售中,买家与卖家之间显然无法用简单的“此消彼长”来形容。于买卖双方而言,这笔交易的意义同样不止一层。

于新城而言,卖项目回血是特殊情况下的一次“救场”。而对于买下项目的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扩储机会,甚至还算得上是一次对上半年的扩张“补漏”。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上半年土地市场回温,招拍挂市场拿地的成本随之上升,争夺也越发激烈。而在这样的火热情况下,相比资金实力雄厚的头部企业,留给中小房企的扩储机会无疑会少上很多。

从新城目前所公布的名单看,暂时已经签约交易的15个项目中,买家包括了旭辉、龙湖、中骏、宝龙、金科、仁恒置地、弘阳、恒邦双林等。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18中国房地产销售金额TOP100榜单,除了旭辉、龙湖外,其余参与接盘的房企规模排名均在前20名以外,主要大多集中在50名左右,规模最小的恒邦双林去年销售金额仅为20亿元。

目前看来,接盘新城中的最大赢家是金科。在已经签约的15个项目中,金科股份一口气拿下了8个。

7月24日晚间,金科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拟收购新城控股6家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6家房地产项目公司100%股权,预计成交总额约为17.21亿元。

或许是因为对新城此次出售的资产抱有信心,在两天之后,金科再次宣布收购新城控股2家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短短两三天,金科已经拿下了新城8个项目,预计可为其新增计容建筑面积121.93万平方米。

据计算,该8个项目的交易总价约为27.38亿元,具体分布在河南商丘、许昌、安徽宿州、江西上饶、山东日照、青岛、浙江平湖、江苏宜兴等地。

由于新城的目的较为明确,转让项目股权所得款项主要用于支付上半年已支付的土地款,所以在定价上既没有折价,也没有溢价。有市场说法称,土地市场冷热不定,能够“平价收购”大企业因特殊情况“不得不”抛出的一些资产,对于金科而言是较为有利的。

同样的,弘阳地产以17.1亿元总价将徐州两个项目收入囊中,两宗地块总建筑面积约达38.85万平方米。

可以比较,弘阳去年新增土储约为183.15万平方米,而它此次接盘新城的两个项目体量占到了自己去年全年新增土储的21.21%。

据相关人士介绍,此次“捡漏”对于该企业而言意义不小。在此之前,弘阳在徐州仅有一个项目,此次收购对于弘阳的深耕江苏战略而言,更像是一次“填白”动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金科还是弘阳,其所拿下的都是项目100%股权。由此,在如今合作成势的环境下,并不排除买家们未来还会引入新项目伙伴的可能,完成回血和分摊风险的同时,也能有效扩大自身规模。

事实上,这一操作于金科看来并不陌生。在其去年新增的110个项目中,持有项目100%权益的仅有18个项目。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面粉”,地产商们从头部企业到中小房企,无一不对自己的土地储备报以十二分注意力,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升温便是侧面印证。

据观点指数发布报告,今年春节过后,土地市场成交面积、总价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

据市场人士介绍称,今年上半年里,头部房企凭借着自身资金流优势,拿地反而较为稳健。形成比较的是,中小规模房企则相对激进,溢价拿地的情况频频出现。

仅是在上周,能够看到的最新数据包括,7月23日,蓝城5.34亿竞得宁波宅地,溢价27%;7月24日,中海、德商分摘成都两宗商住地,溢价均超过50%;次日,中天美好8.06亿获嘉兴地块,溢价52%;美的于7月26日,以7.67亿拿下金华一宗商住地,溢价37%。

但也正因为此,业内人士表示,高价拿地对于资金链本来就不太充裕的中小型房企而言,所带来的压力要较头部企业大得多。“所以许多企业选择绕过土拍,进行收并购补充土储,比如这次收购新城项目。”

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份,世房、蓝光、佳兆业、招商蛇口等企业发起的收并购近15宗,涉及用地面积逾200万平方米,涉及交易总额超过180亿元。

而让中小房企心头一紧的是,7月以来,国内外的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本月12日,发改委发布行新政,要求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

至此,地产商们境外发债所募资金的用途仅剩下“偿还旧债”这一条。彼时便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企业不会直接将发行海外债所得资金直接用于购地,但接连调控下,房企的资金链确实会收到一定影响。此情况下,企业在土地扩张上则会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招拍挂市场升温,现金流收紧的双重影响下,中小型企业想要扩张显然需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值得期待的是,新城此前公布的“40个洽谈代售项目”中,如今仅有15个宣告“有主”。而剩余的项目究竟会落于谁手,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来源:观点地产网

原标题:买下新城抛售项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买下新城抛售项目 金科成最大赢家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新城买家”浮出水面。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7月3日发酵至此,新城在一段时间内密集成为了众人的关注对象。阵阵喧嚣中,新城也在急忙采取种种措施止损。

为了解决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新任董事长果断选择了出售项目来回笼资金。

据新城自身披露,其已在洽谈、协商出售的项目约为40个(含合联营项目),但拟出售的标的项目公司范围、交易对方及交易金额均存在不确定性。

所谓是非地,资本的世界里往往不会出现简单的零和游戏。正如此次新城项目出售中,买家与卖家之间显然无法用简单的“此消彼长”来形容。于买卖双方而言,这笔交易的意义同样不止一层。

于新城而言,卖项目回血是特殊情况下的一次“救场”。而对于买下项目的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扩储机会,甚至还算得上是一次对上半年的扩张“补漏”。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上半年土地市场回温,招拍挂市场拿地的成本随之上升,争夺也越发激烈。而在这样的火热情况下,相比资金实力雄厚的头部企业,留给中小房企的扩储机会无疑会少上很多。

从新城目前所公布的名单看,暂时已经签约交易的15个项目中,买家包括了旭辉、龙湖、中骏、宝龙、金科、仁恒置地、弘阳、恒邦双林等。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18中国房地产销售金额TOP100榜单,除了旭辉、龙湖外,其余参与接盘的房企规模排名均在前20名以外,主要大多集中在50名左右,规模最小的恒邦双林去年销售金额仅为20亿元。

目前看来,接盘新城中的最大赢家是金科。在已经签约的15个项目中,金科股份一口气拿下了8个。

7月24日晚间,金科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拟收购新城控股6家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6家房地产项目公司100%股权,预计成交总额约为17.21亿元。

或许是因为对新城此次出售的资产抱有信心,在两天之后,金科再次宣布收购新城控股2家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短短两三天,金科已经拿下了新城8个项目,预计可为其新增计容建筑面积121.93万平方米。

据计算,该8个项目的交易总价约为27.38亿元,具体分布在河南商丘、许昌、安徽宿州、江西上饶、山东日照、青岛、浙江平湖、江苏宜兴等地。

由于新城的目的较为明确,转让项目股权所得款项主要用于支付上半年已支付的土地款,所以在定价上既没有折价,也没有溢价。有市场说法称,土地市场冷热不定,能够“平价收购”大企业因特殊情况“不得不”抛出的一些资产,对于金科而言是较为有利的。

同样的,弘阳地产以17.1亿元总价将徐州两个项目收入囊中,两宗地块总建筑面积约达38.85万平方米。

可以比较,弘阳去年新增土储约为183.15万平方米,而它此次接盘新城的两个项目体量占到了自己去年全年新增土储的21.21%。

据相关人士介绍,此次“捡漏”对于该企业而言意义不小。在此之前,弘阳在徐州仅有一个项目,此次收购对于弘阳的深耕江苏战略而言,更像是一次“填白”动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金科还是弘阳,其所拿下的都是项目100%股权。由此,在如今合作成势的环境下,并不排除买家们未来还会引入新项目伙伴的可能,完成回血和分摊风险的同时,也能有效扩大自身规模。

事实上,这一操作于金科看来并不陌生。在其去年新增的110个项目中,持有项目100%权益的仅有18个项目。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面粉”,地产商们从头部企业到中小房企,无一不对自己的土地储备报以十二分注意力,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升温便是侧面印证。

据观点指数发布报告,今年春节过后,土地市场成交面积、总价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

据市场人士介绍称,今年上半年里,头部房企凭借着自身资金流优势,拿地反而较为稳健。形成比较的是,中小规模房企则相对激进,溢价拿地的情况频频出现。

仅是在上周,能够看到的最新数据包括,7月23日,蓝城5.34亿竞得宁波宅地,溢价27%;7月24日,中海、德商分摘成都两宗商住地,溢价均超过50%;次日,中天美好8.06亿获嘉兴地块,溢价52%;美的于7月26日,以7.67亿拿下金华一宗商住地,溢价37%。

但也正因为此,业内人士表示,高价拿地对于资金链本来就不太充裕的中小型房企而言,所带来的压力要较头部企业大得多。“所以许多企业选择绕过土拍,进行收并购补充土储,比如这次收购新城项目。”

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份,世房、蓝光、佳兆业、招商蛇口等企业发起的收并购近15宗,涉及用地面积逾200万平方米,涉及交易总额超过180亿元。

而让中小房企心头一紧的是,7月以来,国内外的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本月12日,发改委发布行新政,要求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

至此,地产商们境外发债所募资金的用途仅剩下“偿还旧债”这一条。彼时便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企业不会直接将发行海外债所得资金直接用于购地,但接连调控下,房企的资金链确实会收到一定影响。此情况下,企业在土地扩张上则会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招拍挂市场升温,现金流收紧的双重影响下,中小型企业想要扩张显然需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值得期待的是,新城此前公布的“40个洽谈代售项目”中,如今仅有15个宣告“有主”。而剩余的项目究竟会落于谁手,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来源:观点地产网

原标题:买下新城抛售项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