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上海到巴黎:米饭与通心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上海到巴黎:米饭与通心粉

在公共厨房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做的不仅仅是分享一块蛋糕,而是一种对对方饮食文化的共鸣与探索。

文/昊森

在中国,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的集体宿舍中,公共厨房这么一个空间是基本不存在的。“宿舍”两字从字面上看便是用于过夜的屋舍。由于多人共享一间宿舍的特点,私人空间已非常有限,资源有限使得公共厨房这种在外国电影或电视剧中的学生社区才能看到的元素从未出现在中国学生的公寓中。不少中国大学的留学生公寓中倒是设有公共厨房,大多出于照顾留学生生活习惯的目的。

综合理工学院(编者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情况则与中国完全相反:所有学生都住在专属的单人间中,在房间里的时光总是独自一人,而在公寓楼中最常与同学相遇的地方便是楼层里的公共厨房(bar d’étage)了。同一个体育项目的同学都住在他们共享的厨房附近,每到晚上,这里便特别热闹。厨房有大量的食品储备,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自己消费了的食品需要在厨房的电脑上登记,款项则从每个人的一个账户上扣除。这是一个完全公共的空间,建立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安静、宽敞的私人房间与食材、设备丰富的公共厨房界限明显,催生了一种特殊的居住氛围。每一天,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这两个区域之间来来往往。他们来到公共厨房主要是为了烹饪,而这里也提供了一个非常亲近的交流空间——沙发、电视、音响以及冰箱里充足的啤酒——学生们会在这里畅饮畅谈,分享上课感想或是个人经历;一旦走出公共厨房的门,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则不会再有人来打扰你:学生们可以安心学习或是休息,我见过在房间里健身的同学,也有置办了一张茶几、一把藤椅,在房间里喝茶听歌的同学。一个公共、一个私人,这两个空间里的可能是无限的,法国年轻人自由的天性在这样的设计中可谓如鱼得水。

公共厨房还满足了他们另外一个特点:爱好美食。法国人喜爱美食,崇尚烹饪的艺术。美国小说家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说过:“对美食感兴趣,但对烹饪不感兴趣,这是很荒谬的。”法国汇聚了世界各地风味餐馆,被誉为美食的国度。在这个国家里,年轻人怎么可以没有公共厨房?当然,他们的手中做不出米其林星级的美食,但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烹饪方面,这些法国年轻人们可以很随便,但也可以精细到锱铢必较。考试前的派对上,滋滋作响的牛肉肠与羊肉肠从铁板上被送到大家的盘子里,香肠上戳了孔,光亮的油混着肉汁不断从孔里溢出来;煮熟的通心粉与三文鱼罐头拌在一起盛在一个巨大的透明碗中,吃的时候并不需要加盐;在刚从热水中沥出来的意大利面上盖上一勺番茄酱,马上丢入平底锅中翻炒一番,干罗勒碎叶要在最后撒上去,因为过热会让它们丧失独特的味道;有的女生晚上会只吃蔬菜,把黄瓜切成片、番茄切成块,再加上一枚油桃:洗干净削了皮,端坐在餐桌旁,用小刀一瓣一瓣切下来吃。

当然,还有甜点。甜点是法餐的精华,学生们没办法做出精致的提拉米苏或马卡龙,他们擅长的是蛋糕。对于法国家庭,自己烤一个蛋糕大概就像中国北方家庭自己包一桌饺子一样稀疏平常。公共厨房的烤箱给了这些从法式家庭里成长出来的孩子一展身手的机会。公共厨房常备鸡蛋、牛奶与面粉,一旦一个同学走进厨房,拿起和面的金属碗,那么全厨房里的人在听到烤箱“叮”的一声响起之前都不会再走出那扇门了——大家已经心有灵犀。提醒声响后,冒着白汽的蛋糕从烤箱中被取出,蓬松的表面在餐刀的帮助下会自己裂开,而里面的巧克力碎早已微微融化。

美食与烹饪是文明世界共同的语言。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分蛋糕的时候即是他们分享对美食的共同青睐的时候。在烹调手法上求细求精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不断深入的自我探索过程。笔者生于岭南一座小城,这里的菜式以讲究的工艺与精细的操作而闻名。潮汕与巴黎虽然相距甚远,食材和做法的差异也截然不同,但是这种对美食精益求精的态度却是两种文化共享的。在公共厨房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做的不仅仅是分享一块蛋糕,而是一种对对方饮食文化的共鸣与探索。

以上便是创造这样一个空间的意义:公共厨房是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调和,还是一种独特的增进人与人之间理解与合作的场所。这是一个米饭与通心粉会出现在同一张桌子上的地方,是一个近十名同学一起准备提拉米苏和慕斯、把烤箱填满饼干和蛋糕的地方。不一定有人真的关注你面前的盘子里是什么方式做出来的食物,但是共享这个厨房的所有人都知道对方在这里的目的:交流、互动与合作。

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如此。考试前夜,我打开公共厨房的门取些宵夜,厨房里只有一位法国同学,正在昏暗的灯光下读着面前的复习材料。我问他为何在厨房复习,他说:“我在等烤箱里的面包。”我这才注意到,桌子上几份学习材料的旁边摆着一个盘子,上面是一个菠萝包样子的面包,是他刚刚烤出来的成品。

我拿好东西向他道晚安。伴着烤箱运作时轻微的噪声,他依旧坐在离烤箱最近的桌子旁为即将来临的考试复习,暗黄色灯光下的那个面包倒恰恰印证了公共厨房的价值所在——没有它,也就不会有这个安静的夜晚。在此引用J·R·R·托尔金(J.R.R.Tolkien)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如果有更多的人热爱美食与诗歌胜过爱黄金,这世界会是一个更美好的地方。”

本文系“从上海到巴黎”系列随笔之第15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上海到巴黎:米饭与通心粉

在公共厨房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做的不仅仅是分享一块蛋糕,而是一种对对方饮食文化的共鸣与探索。

文/昊森

在中国,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的集体宿舍中,公共厨房这么一个空间是基本不存在的。“宿舍”两字从字面上看便是用于过夜的屋舍。由于多人共享一间宿舍的特点,私人空间已非常有限,资源有限使得公共厨房这种在外国电影或电视剧中的学生社区才能看到的元素从未出现在中国学生的公寓中。不少中国大学的留学生公寓中倒是设有公共厨房,大多出于照顾留学生生活习惯的目的。

综合理工学院(编者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情况则与中国完全相反:所有学生都住在专属的单人间中,在房间里的时光总是独自一人,而在公寓楼中最常与同学相遇的地方便是楼层里的公共厨房(bar d’étage)了。同一个体育项目的同学都住在他们共享的厨房附近,每到晚上,这里便特别热闹。厨房有大量的食品储备,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自己消费了的食品需要在厨房的电脑上登记,款项则从每个人的一个账户上扣除。这是一个完全公共的空间,建立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安静、宽敞的私人房间与食材、设备丰富的公共厨房界限明显,催生了一种特殊的居住氛围。每一天,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这两个区域之间来来往往。他们来到公共厨房主要是为了烹饪,而这里也提供了一个非常亲近的交流空间——沙发、电视、音响以及冰箱里充足的啤酒——学生们会在这里畅饮畅谈,分享上课感想或是个人经历;一旦走出公共厨房的门,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则不会再有人来打扰你:学生们可以安心学习或是休息,我见过在房间里健身的同学,也有置办了一张茶几、一把藤椅,在房间里喝茶听歌的同学。一个公共、一个私人,这两个空间里的可能是无限的,法国年轻人自由的天性在这样的设计中可谓如鱼得水。

公共厨房还满足了他们另外一个特点:爱好美食。法国人喜爱美食,崇尚烹饪的艺术。美国小说家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说过:“对美食感兴趣,但对烹饪不感兴趣,这是很荒谬的。”法国汇聚了世界各地风味餐馆,被誉为美食的国度。在这个国家里,年轻人怎么可以没有公共厨房?当然,他们的手中做不出米其林星级的美食,但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烹饪方面,这些法国年轻人们可以很随便,但也可以精细到锱铢必较。考试前的派对上,滋滋作响的牛肉肠与羊肉肠从铁板上被送到大家的盘子里,香肠上戳了孔,光亮的油混着肉汁不断从孔里溢出来;煮熟的通心粉与三文鱼罐头拌在一起盛在一个巨大的透明碗中,吃的时候并不需要加盐;在刚从热水中沥出来的意大利面上盖上一勺番茄酱,马上丢入平底锅中翻炒一番,干罗勒碎叶要在最后撒上去,因为过热会让它们丧失独特的味道;有的女生晚上会只吃蔬菜,把黄瓜切成片、番茄切成块,再加上一枚油桃:洗干净削了皮,端坐在餐桌旁,用小刀一瓣一瓣切下来吃。

当然,还有甜点。甜点是法餐的精华,学生们没办法做出精致的提拉米苏或马卡龙,他们擅长的是蛋糕。对于法国家庭,自己烤一个蛋糕大概就像中国北方家庭自己包一桌饺子一样稀疏平常。公共厨房的烤箱给了这些从法式家庭里成长出来的孩子一展身手的机会。公共厨房常备鸡蛋、牛奶与面粉,一旦一个同学走进厨房,拿起和面的金属碗,那么全厨房里的人在听到烤箱“叮”的一声响起之前都不会再走出那扇门了——大家已经心有灵犀。提醒声响后,冒着白汽的蛋糕从烤箱中被取出,蓬松的表面在餐刀的帮助下会自己裂开,而里面的巧克力碎早已微微融化。

美食与烹饪是文明世界共同的语言。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分蛋糕的时候即是他们分享对美食的共同青睐的时候。在烹调手法上求细求精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不断深入的自我探索过程。笔者生于岭南一座小城,这里的菜式以讲究的工艺与精细的操作而闻名。潮汕与巴黎虽然相距甚远,食材和做法的差异也截然不同,但是这种对美食精益求精的态度却是两种文化共享的。在公共厨房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做的不仅仅是分享一块蛋糕,而是一种对对方饮食文化的共鸣与探索。

以上便是创造这样一个空间的意义:公共厨房是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调和,还是一种独特的增进人与人之间理解与合作的场所。这是一个米饭与通心粉会出现在同一张桌子上的地方,是一个近十名同学一起准备提拉米苏和慕斯、把烤箱填满饼干和蛋糕的地方。不一定有人真的关注你面前的盘子里是什么方式做出来的食物,但是共享这个厨房的所有人都知道对方在这里的目的:交流、互动与合作。

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如此。考试前夜,我打开公共厨房的门取些宵夜,厨房里只有一位法国同学,正在昏暗的灯光下读着面前的复习材料。我问他为何在厨房复习,他说:“我在等烤箱里的面包。”我这才注意到,桌子上几份学习材料的旁边摆着一个盘子,上面是一个菠萝包样子的面包,是他刚刚烤出来的成品。

我拿好东西向他道晚安。伴着烤箱运作时轻微的噪声,他依旧坐在离烤箱最近的桌子旁为即将来临的考试复习,暗黄色灯光下的那个面包倒恰恰印证了公共厨房的价值所在——没有它,也就不会有这个安静的夜晚。在此引用J·R·R·托尔金(J.R.R.Tolkien)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如果有更多的人热爱美食与诗歌胜过爱黄金,这世界会是一个更美好的地方。”

本文系“从上海到巴黎”系列随笔之第15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