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谁成为了电影市场的“末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谁成为了电影市场的“末端”?

寒冬之下,一些来自欧洲的小语种批片正在成为市场“末端”。

文|跃幕电影观察 杨小没

头部缺失。

2019年暑期档即将结束,回头观望时我们却能发现,真正驱动大盘的只有那少数的几部电影。头部电影存在感越来越高的同时,真正存活在市场上的头部数量却在下降。

优质电影的缺失让影市头部减少,却让电影市场的尾部愈加庞大,此时谁正在成为市场的“末端”或许是市场急需解决的病症。通过对2019年票房体量在500万以下的电影进行梳理,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批片正在成为市场“末端”越来越显眼的组成部分。

2016年是批片的爆发元年,但在影视行业进入寒冬之后,批片市场也在面临泡沫破灭的问题。进入2018年以来,批片市场虽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票房成绩却表现乏力,而对比2019年的批片表现,这个刚崛起没多久的市场则更表现出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不仅表现在内容质量上参差不齐,票房成绩方面也在整体下降。

其实批片同其他进口片一样,也存在能否与内地受众的观影需求相匹配的问题,但在经历2016、2017年的爆发之后,许多电影公司对于批片处于盲目购入的状态,并不太关心这些电影是否适合内地市场。这种情况下,许多批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炮灰”。

市场“末端”

影市寒冬。

在整体市场的低靡氛围之下,中国电影铺垫已久的资本基础,今年正在闹“饥荒”。因此市场中真正质量上乘,能称之为头部的电影也越来越少。

从马上要过去的暑期档来看,属于“头部”阵营的影片可能只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在后期匆匆赶来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而头部电影的整体缺失,实际上让市场“末端”队伍在被动之下更加庞大。

市场上马太效应明显,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因此多数质量较差的电影进入影院后,最终都成为头部影片的助推器。从今年暑期档来看,虽然进入市场的电影数量不少,但整体票房却并不理想,而这一状态,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常态。

截至目前,2019年影市中低于500票房的电影共有165部,占到所有上映电影总数的50%以上。而其中最常见的电影除了小成本国产电影以外,还有不少进口片,而这些进口片几乎全部为批片。

在这165部电影中,批片的数量达到19部,如果加上刚刚达到505万票房的《罗马》,那么这个数据就达到了20部。然而到2019年8月为止真正出现在影市的批片数量共计55部,因此这些低票房电影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整体批片市场较大的比例。

实际上,大部分小成本国产电影成为市场“末端”是因为普遍存在质量问题,而对这些从各地引进的批片来说,质量问题已经不再是主要威胁,此时它们所面临的票房困局更多源于盲目扩大的批片市场。

2016、2017年是批片市场备受看好的两年,其批片的整体票房分别达到44亿及57亿。在《看不见的客人》、《摔跤吧!爸爸》等电影大卖之下,越来越多电影公司希望借助批片“一夜暴富”。

但经过批片的爆发之后,这个新兴市场面临的却是猝不及防的“断崖”。从2018年开始,批片的生意就不再好做,虽然不少电影公司大量地购入批片,但并不是所有批片都能够真正进入影院,而大量不合内地市场口味的批片在上映之后,也成为市场“末端”的一员。

批片“泡沫”

需求遇冷。

2018年,批片市场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供大于求之下,虽然数量增加,但票房大跌却成为主旋律。2018年全年上映的批片共计84部,总票房却不超过33亿,与2017年63部批片创下的57亿票房成绩相比,确实有着极大的差距。

然而这种困局在2019年更进一步加剧。截止到今年8月,批片中票房超过1亿的电影有9部,却没有一部批片越过5亿门槛。批片中头部缺失,尾部却在扩大,今年上映的55部批片中有19部票房成绩不达500万,而2018年的同期数据则为上映37部批片,只有7部影片票房在500万以下。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2019年的批片市场的不景气仍然在加剧,虽然在数量上优于以往,但整体却表现出爆款批片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特征。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便是批片市场的盲目扩张与内地影视“寒冬”的矛盾。2016年与2017年迎来的批片繁荣更多是源于内地影市的快速发展,而当部分批片获得成功后,就会出现大量电影公司希望复制题材、类型来获取暴利。

据了解,在《看不见的客人》大卖之前,小语种影片本无人问津,之后却被中国电影公司大量引进。而在《摔跤吧!爸爸》成功之后,印度电影也成为批片市场的热门之一。

但批片的这种繁荣却与内地影市的发展趋势相矛盾。很显然,当内地观众变得更加成熟之后,较高的上映频率和同质化的电影内容自然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批片也就面临着观众的“淘汰”。

此外,市场寒冬之下既定的审查制度也让电影的生存困难加剧,今年暑期档影片质量的整体不佳已经可见一般,此时许多电影公司也希望引进质量上乘的批片填充市场,通过口碑战获得一个不错的票房成绩。

但对当下市场来说,购入批片已经不再是一笔“小买卖”。据了解目前印度等地影片的保底价格都上涨了40%到100%,不少欧洲公司的要价也攀升了三四倍。一些头部项目算上宣发费用,票房需要过亿才能让版权方勉强回本。

而有些电影公司在购买的时候过于激进,等到真正开始发行时才发现电影的质量可能根本不过关,这也成为批片遭遇“泡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因素影响之下,大量批片也慢慢滑落到市场末端。

“炮灰”危机

谁成为了批片中的炮灰?

不仅整体电影市场呈现出两极化,在批片市场中也存在所谓的头部与炮灰。2019年上亿的9部批片中,印度占两部,美国占两部,日本则有三部,这种繁荣趋势已经明确标出了“头部批片”的位置。而大量来自欧洲地区的小语种电影则充当了批片市场的“炮灰”。

通过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到,在票房不及500万的19部批片中,来自欧洲的小语种影片达到了10部,再加上一部《罗马》,这个数量已经过半。实际上欧洲原本就是小成本影片的盛产地区,当前批片市场扩大,尤其在《看不见的客人》大卖之后,许多这一类型的影片就成为中国电影公司的目标之一。

从目前被引进的欧洲批片来看,内容质量整体较佳,但有时候口碑并不能完全换算成票房。捷克影片《巴比龙》的豆瓣评分7.5,但在国内只卖到137万;而法国电影《天上再见》即便获得8.1的高分也只换来225.7万票房。

其实对于进口电影来说,在情感上是否能与内地受众所契合,是市场一直忽视的关键因素,批片也是如此。印度和中国实际上有许多较为相似的地方,所以反映教育、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印度电影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对于日本、泰国等地的批片来说也是如此,《千与千寻》甚至通过“情怀”获取了票房胜利。

但对于擅长拍摄文艺片、悬疑片的欧洲小语种电影来说,它们不仅在情感上缺少与内地受众的契合点,有时过高的观影门槛也会导致这些小语种电影在票房上表现乏力。

实际上,大部分批片都属于一种“释放型”影片,它们原本在其他市场上映过,此时观众走进影片观看的支撑点更多是对影片本身的兴趣和喜爱。

而欧洲批片普遍表现出与内地市场需求的不匹配,自然就让“口碑”效应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来自欧洲的小语种批片就沦为“炮灰”,成为整个影市的“末端”。

批片的存在原本是为了增添市场的多样性,在内地电影市场的繁荣下批片票房优异也是一种必然。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电影公司盲目地购入批片已经成为了影市的负担,越来越多批片进入市场,也让市场的“末端”成员不断增加。

当单纯想凭借批片“一夜暴富”变成泡影之后,此时批片市场更需要做的是回归理性,为电影市场恢复健康发展增添一个砝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谁成为了电影市场的“末端”?

寒冬之下,一些来自欧洲的小语种批片正在成为市场“末端”。

文|跃幕电影观察 杨小没

头部缺失。

2019年暑期档即将结束,回头观望时我们却能发现,真正驱动大盘的只有那少数的几部电影。头部电影存在感越来越高的同时,真正存活在市场上的头部数量却在下降。

优质电影的缺失让影市头部减少,却让电影市场的尾部愈加庞大,此时谁正在成为市场的“末端”或许是市场急需解决的病症。通过对2019年票房体量在500万以下的电影进行梳理,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批片正在成为市场“末端”越来越显眼的组成部分。

2016年是批片的爆发元年,但在影视行业进入寒冬之后,批片市场也在面临泡沫破灭的问题。进入2018年以来,批片市场虽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票房成绩却表现乏力,而对比2019年的批片表现,这个刚崛起没多久的市场则更表现出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不仅表现在内容质量上参差不齐,票房成绩方面也在整体下降。

其实批片同其他进口片一样,也存在能否与内地受众的观影需求相匹配的问题,但在经历2016、2017年的爆发之后,许多电影公司对于批片处于盲目购入的状态,并不太关心这些电影是否适合内地市场。这种情况下,许多批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炮灰”。

市场“末端”

影市寒冬。

在整体市场的低靡氛围之下,中国电影铺垫已久的资本基础,今年正在闹“饥荒”。因此市场中真正质量上乘,能称之为头部的电影也越来越少。

从马上要过去的暑期档来看,属于“头部”阵营的影片可能只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在后期匆匆赶来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而头部电影的整体缺失,实际上让市场“末端”队伍在被动之下更加庞大。

市场上马太效应明显,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因此多数质量较差的电影进入影院后,最终都成为头部影片的助推器。从今年暑期档来看,虽然进入市场的电影数量不少,但整体票房却并不理想,而这一状态,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常态。

截至目前,2019年影市中低于500票房的电影共有165部,占到所有上映电影总数的50%以上。而其中最常见的电影除了小成本国产电影以外,还有不少进口片,而这些进口片几乎全部为批片。

在这165部电影中,批片的数量达到19部,如果加上刚刚达到505万票房的《罗马》,那么这个数据就达到了20部。然而到2019年8月为止真正出现在影市的批片数量共计55部,因此这些低票房电影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整体批片市场较大的比例。

实际上,大部分小成本国产电影成为市场“末端”是因为普遍存在质量问题,而对这些从各地引进的批片来说,质量问题已经不再是主要威胁,此时它们所面临的票房困局更多源于盲目扩大的批片市场。

2016、2017年是批片市场备受看好的两年,其批片的整体票房分别达到44亿及57亿。在《看不见的客人》、《摔跤吧!爸爸》等电影大卖之下,越来越多电影公司希望借助批片“一夜暴富”。

但经过批片的爆发之后,这个新兴市场面临的却是猝不及防的“断崖”。从2018年开始,批片的生意就不再好做,虽然不少电影公司大量地购入批片,但并不是所有批片都能够真正进入影院,而大量不合内地市场口味的批片在上映之后,也成为市场“末端”的一员。

批片“泡沫”

需求遇冷。

2018年,批片市场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供大于求之下,虽然数量增加,但票房大跌却成为主旋律。2018年全年上映的批片共计84部,总票房却不超过33亿,与2017年63部批片创下的57亿票房成绩相比,确实有着极大的差距。

然而这种困局在2019年更进一步加剧。截止到今年8月,批片中票房超过1亿的电影有9部,却没有一部批片越过5亿门槛。批片中头部缺失,尾部却在扩大,今年上映的55部批片中有19部票房成绩不达500万,而2018年的同期数据则为上映37部批片,只有7部影片票房在500万以下。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2019年的批片市场的不景气仍然在加剧,虽然在数量上优于以往,但整体却表现出爆款批片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特征。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便是批片市场的盲目扩张与内地影视“寒冬”的矛盾。2016年与2017年迎来的批片繁荣更多是源于内地影市的快速发展,而当部分批片获得成功后,就会出现大量电影公司希望复制题材、类型来获取暴利。

据了解,在《看不见的客人》大卖之前,小语种影片本无人问津,之后却被中国电影公司大量引进。而在《摔跤吧!爸爸》成功之后,印度电影也成为批片市场的热门之一。

但批片的这种繁荣却与内地影市的发展趋势相矛盾。很显然,当内地观众变得更加成熟之后,较高的上映频率和同质化的电影内容自然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批片也就面临着观众的“淘汰”。

此外,市场寒冬之下既定的审查制度也让电影的生存困难加剧,今年暑期档影片质量的整体不佳已经可见一般,此时许多电影公司也希望引进质量上乘的批片填充市场,通过口碑战获得一个不错的票房成绩。

但对当下市场来说,购入批片已经不再是一笔“小买卖”。据了解目前印度等地影片的保底价格都上涨了40%到100%,不少欧洲公司的要价也攀升了三四倍。一些头部项目算上宣发费用,票房需要过亿才能让版权方勉强回本。

而有些电影公司在购买的时候过于激进,等到真正开始发行时才发现电影的质量可能根本不过关,这也成为批片遭遇“泡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因素影响之下,大量批片也慢慢滑落到市场末端。

“炮灰”危机

谁成为了批片中的炮灰?

不仅整体电影市场呈现出两极化,在批片市场中也存在所谓的头部与炮灰。2019年上亿的9部批片中,印度占两部,美国占两部,日本则有三部,这种繁荣趋势已经明确标出了“头部批片”的位置。而大量来自欧洲地区的小语种电影则充当了批片市场的“炮灰”。

通过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到,在票房不及500万的19部批片中,来自欧洲的小语种影片达到了10部,再加上一部《罗马》,这个数量已经过半。实际上欧洲原本就是小成本影片的盛产地区,当前批片市场扩大,尤其在《看不见的客人》大卖之后,许多这一类型的影片就成为中国电影公司的目标之一。

从目前被引进的欧洲批片来看,内容质量整体较佳,但有时候口碑并不能完全换算成票房。捷克影片《巴比龙》的豆瓣评分7.5,但在国内只卖到137万;而法国电影《天上再见》即便获得8.1的高分也只换来225.7万票房。

其实对于进口电影来说,在情感上是否能与内地受众所契合,是市场一直忽视的关键因素,批片也是如此。印度和中国实际上有许多较为相似的地方,所以反映教育、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印度电影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对于日本、泰国等地的批片来说也是如此,《千与千寻》甚至通过“情怀”获取了票房胜利。

但对于擅长拍摄文艺片、悬疑片的欧洲小语种电影来说,它们不仅在情感上缺少与内地受众的契合点,有时过高的观影门槛也会导致这些小语种电影在票房上表现乏力。

实际上,大部分批片都属于一种“释放型”影片,它们原本在其他市场上映过,此时观众走进影片观看的支撑点更多是对影片本身的兴趣和喜爱。

而欧洲批片普遍表现出与内地市场需求的不匹配,自然就让“口碑”效应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来自欧洲的小语种批片就沦为“炮灰”,成为整个影市的“末端”。

批片的存在原本是为了增添市场的多样性,在内地电影市场的繁荣下批片票房优异也是一种必然。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电影公司盲目地购入批片已经成为了影市的负担,越来越多批片进入市场,也让市场的“末端”成员不断增加。

当单纯想凭借批片“一夜暴富”变成泡影之后,此时批片市场更需要做的是回归理性,为电影市场恢复健康发展增添一个砝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