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追赶超越再出发,书写“一带一路”的陕西答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追赶超越再出发,书写“一带一路”的陕西答卷

在6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坐标越发清晰。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一座城市、一片区域、一个国家。

1978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深圳就不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亚洲经济重镇,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名单。

1992年,如果浦东没有被列为首个国家级新区,上海就不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

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21世纪时,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发生在亚欧大陆上影响深远的变革与创新,那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取得的辉煌与成就,都与2013年的一个重大倡议有关。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6年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

6年来,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到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从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到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陕西,正以“三个经济”为引领,洗去历史尘埃,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璀璨夺目。

启程——搭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平台

听,“长安号”的汽笛声悦耳动听——

8月13日,由西安国际陆港集团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发运的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维罗纳)顺利发车。西安、维罗纳两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贸易往来、人文交流的新时代由此开启。

6年来,往返穿梭的“长安号”不仅加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也让陕西连接中国内陆和中亚、欧洲市场的枢纽地位日渐凸显。陕西初步构建起联通欧亚、陆海联运、辐射全球的丝路商贸物流体系。

6年前,这是陕西人不可想象的场景。

用历史的长镜头去观察,更能理清脉络。

回望历史,2000多年前,陕西就是世界的贸易枢纽、对外开放的门户、生产要素的聚集地。煌煌大汉,张骞从长安出发,开辟了横贯亚欧的古丝绸之路;烨烨大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说不尽的繁华盛世、万千气象。

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去思考,更能凸显轮廓。

继沿海地区借国家向太平洋开放、向东开放的战略机遇率先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实现快速发展后,拓展我国“走出去”的空间,实现全国均衡发展,陕西作为西北的龙头当仁不让。

从自身的发展需求上去着眼,更能明确定位。

陕西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在此交会,具有区位、科教、能源、文化、军工等优势。“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赋予陕西开放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陕西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风口”。

在6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坐标越发清晰。陕西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搭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互联互通的广阔平台,不断增强陕西在丝路经济带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携手——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

看,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的班机正迎着朝阳展翅高飞——

2018年5月,西安获批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飞向蓝天,陕西按下了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快进键”,“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雏形已现。

“一带一路”带给陕西的改变,远不止于此:

——强化政策保障,顶层设计持续发力。2013年发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2016年出台《陕西省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2018年出台《陕西省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6年来,陕西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硕果累累。2014年,陕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24亿美元。2018年,这一数据跃升为26.55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陕西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立体丝绸之路建设稳步推进。在陕西,从进口端的生鲜货物、品牌服装到出口端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远、“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宽、“网上丝绸之路”越织越密,“陆空数字”立体丝绸之路初步形成。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陕西自贸试验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全国首创“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西安设立西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和第二国际商事法庭。陕西稳步推进特色金融创新,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发挥科教文旅优势,不断促进民心相通。陕西成功举办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博会成为国家批准的唯一以“丝绸之路”冠名的国际博览会,陕西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之一。媒体交流、智库交流、青年交流、联合考古……不同形式的对话,每一天都在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展开。

在6年的时空坐标里,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步一个脚印,加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开放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力、基础更加坚实、优势更加凸显。

远航——陕西智慧、陕西方案、陕西故事魅力四射

8月28日10时,世界再次瞩目陕西。

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以“‘五个扎实’谱新篇 追赶超越再出发”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专场新闻发布会。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改变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格局,陕西再次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省委书记胡和平自信从容地向世界推介陕西。

陕西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三个经济”为切入点,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上——

2013年至2017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283亿元,年均增长10%。截至目前,陕西共有境外投资企业311家、境外机构118家。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一个个精彩的陕西故事中——

看着地图做生意,沿着丝路走出去。陕西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中俄丝路创新园、陕韩中小企业园、中哈苹果友谊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国际合作产业园竞相发展。琳琅满目的“陕西制造”,怀揣梦想的“丝路行者”,正书写着“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三秦百姓的幸福生活里——

世界各地的商品正源源不断地进入陕西,改变着陕西人民的生活方式。吃着新鲜的澳洲牛肉,喝着纯正的德国啤酒……身处内陆的陕西人,一餐居然可以这么“优、鲜、特”,家门口就能“全球购”,“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的生活正在陕西逐步变为现实。

彩云长在有新天。以更开放、更自信、更宽广的胸怀拥抱未来,陕西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入手,着力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把自身优势变为追赶超越胜势,陕西智慧、陕西方案、陕西故事在全球舞台上愈加魅力四射。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书写“一带一路”的陕西答卷——写在“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之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追赶超越再出发,书写“一带一路”的陕西答卷

在6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坐标越发清晰。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一座城市、一片区域、一个国家。

1978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深圳就不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亚洲经济重镇,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名单。

1992年,如果浦东没有被列为首个国家级新区,上海就不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

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21世纪时,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发生在亚欧大陆上影响深远的变革与创新,那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取得的辉煌与成就,都与2013年的一个重大倡议有关。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6年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

6年来,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到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从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到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陕西,正以“三个经济”为引领,洗去历史尘埃,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璀璨夺目。

启程——搭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平台

听,“长安号”的汽笛声悦耳动听——

8月13日,由西安国际陆港集团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发运的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维罗纳)顺利发车。西安、维罗纳两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贸易往来、人文交流的新时代由此开启。

6年来,往返穿梭的“长安号”不仅加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也让陕西连接中国内陆和中亚、欧洲市场的枢纽地位日渐凸显。陕西初步构建起联通欧亚、陆海联运、辐射全球的丝路商贸物流体系。

6年前,这是陕西人不可想象的场景。

用历史的长镜头去观察,更能理清脉络。

回望历史,2000多年前,陕西就是世界的贸易枢纽、对外开放的门户、生产要素的聚集地。煌煌大汉,张骞从长安出发,开辟了横贯亚欧的古丝绸之路;烨烨大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说不尽的繁华盛世、万千气象。

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去思考,更能凸显轮廓。

继沿海地区借国家向太平洋开放、向东开放的战略机遇率先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实现快速发展后,拓展我国“走出去”的空间,实现全国均衡发展,陕西作为西北的龙头当仁不让。

从自身的发展需求上去着眼,更能明确定位。

陕西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在此交会,具有区位、科教、能源、文化、军工等优势。“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赋予陕西开放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陕西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风口”。

在6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坐标越发清晰。陕西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搭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互联互通的广阔平台,不断增强陕西在丝路经济带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携手——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

看,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的班机正迎着朝阳展翅高飞——

2018年5月,西安获批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飞向蓝天,陕西按下了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快进键”,“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雏形已现。

“一带一路”带给陕西的改变,远不止于此:

——强化政策保障,顶层设计持续发力。2013年发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2016年出台《陕西省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2018年出台《陕西省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6年来,陕西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硕果累累。2014年,陕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24亿美元。2018年,这一数据跃升为26.55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陕西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立体丝绸之路建设稳步推进。在陕西,从进口端的生鲜货物、品牌服装到出口端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远、“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宽、“网上丝绸之路”越织越密,“陆空数字”立体丝绸之路初步形成。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陕西自贸试验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全国首创“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西安设立西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和第二国际商事法庭。陕西稳步推进特色金融创新,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发挥科教文旅优势,不断促进民心相通。陕西成功举办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博会成为国家批准的唯一以“丝绸之路”冠名的国际博览会,陕西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之一。媒体交流、智库交流、青年交流、联合考古……不同形式的对话,每一天都在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展开。

在6年的时空坐标里,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步一个脚印,加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开放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力、基础更加坚实、优势更加凸显。

远航——陕西智慧、陕西方案、陕西故事魅力四射

8月28日10时,世界再次瞩目陕西。

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以“‘五个扎实’谱新篇 追赶超越再出发”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专场新闻发布会。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改变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格局,陕西再次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省委书记胡和平自信从容地向世界推介陕西。

陕西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三个经济”为切入点,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上——

2013年至2017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283亿元,年均增长10%。截至目前,陕西共有境外投资企业311家、境外机构118家。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一个个精彩的陕西故事中——

看着地图做生意,沿着丝路走出去。陕西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中俄丝路创新园、陕韩中小企业园、中哈苹果友谊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国际合作产业园竞相发展。琳琅满目的“陕西制造”,怀揣梦想的“丝路行者”,正书写着“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三秦百姓的幸福生活里——

世界各地的商品正源源不断地进入陕西,改变着陕西人民的生活方式。吃着新鲜的澳洲牛肉,喝着纯正的德国啤酒……身处内陆的陕西人,一餐居然可以这么“优、鲜、特”,家门口就能“全球购”,“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的生活正在陕西逐步变为现实。

彩云长在有新天。以更开放、更自信、更宽广的胸怀拥抱未来,陕西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入手,着力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把自身优势变为追赶超越胜势,陕西智慧、陕西方案、陕西故事在全球舞台上愈加魅力四射。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书写“一带一路”的陕西答卷——写在“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之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