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进击的保险,正试图抓住年轻人的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进击的保险,正试图抓住年轻人的心

“保险的功能+人工智能的特点”,这样的组合十分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图片来源:PIXABAY

文 范运安

可穿戴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运动手表、智能手环,早已成为他们监测健康的首选产品。年轻人用这些产品记录日常步数和运动强度,甚至利用它来分析出自己更深层的健康信息。这些健康数据被运动厂商盯上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的看好。

保险公司为何要“掺和”人工智能的事呢?我们都知道,传统保险的严肃性与复杂性极高,这导致绝大多数人对保险一知半解甚至落入不良保险公司的“坑”里。但可喜的是,随着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兴起,简单、方便、好玩的轻型保险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放炮险”、“吃货险”、“手机碎屏险”等适合年轻人的保险方案层出不穷,这也让80、90后尤其是“保二代”(指父母给自己买过保险并享受过保险保障和理赔的新一代年轻人)群体成为保险市场的主力军。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年轻人首次买保险的年龄越来越低,24岁以下用户有四成购买了人生第一张保单。

因此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保险市场上,为了抓住年轻一代给予的红利,更高效地为客户服务,保险公司不得不用上“黑科技”手段,来应付年轻化客户极具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以提供更加出色的客户体验。

早在2017年,普华永道就在《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保险科技调查报告》中提到,有约45%的传统保险公司已经和保险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而这其实已有不少与穿戴式智能设备相关的案例,如通过蓝牙牙刷用于监控牙刷的使用频率和时间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这些健康数据正是保险公司需要的。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健康大数据,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设计方案,从而吸引更多的投保者,挖掘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还有助于对消费者进行其他保险险种的精准营销,并且为情景化营销模式带来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可穿戴设备和保险业的关系必将会愈加紧密。

除了可穿戴设备,其他“黑科技”与保险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纷纷与保险业结合。当互联网与保险结合,小额化、碎片化的退货运费险得以诞生并迅速成长壮大,长期“霸占”互联网出单量首位;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支持下,险企创新开发出短期百万医疗保险并迅速走红,让更多的人以较低的投入享受较高的保障;当人工智能与车险理赔结合,不仅理赔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其在反欺诈工作中大显身手。由此可见,在科技不断赋能的今天,保险业已逐渐从数字、网络化阶段向更为广阔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由此衍生出的智能保险也打破了传统的限制,运营效率飞速提升。

提到智能保险,很多人的概念还只停留在保险的智能投顾上,即利用上文提到的可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沉淀下来的用户数据,来根据智能算法模型计算出客户的个性化信息、保险产品需求,甚至投资偏好,以此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购买指导,做到千人千面。智能投顾固然重要,但人工智能在保险业上的重要作用远不止于此,无论在前期的保险产品设计、营销,还是后期的核保、理赔方面,人工智能都大有可为。

从产品设计上,人工智能可以不断促进产品体验的精进,进行在线产品设计和内容推荐,为用户创造高频碎片化的保险产品;还可以够辅助保险精算更准确度量风险,提升产品风险定价能力,提供差异化定价,实现产品创新和个性化定制。而在营销上,人工智能的精准产品推荐和简单便捷的购买方式,大大优化了客户体验,也极大降低了营销人力成本。尤其智能交互机器人可以与消费者进行交互,其知识推理可以非常高效且相对准确地了解客户。还可以帮助营销员筛选客户信息、查询保单和查询费率等,从而提高客户存留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在核保和理赔上,人工智能运用核保模块,先根据规则筛查保单,进行在线核保,大大简化了核保流程,极大提高了核保效率。同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查勘、核损、定损和反欺诈识别,较比传统的人工核损流程可以大大节省时间、降低骗保概率。从而使智能保险理赔全流程自动化,使消费者享有更好的保险体验。

可以说智能保险的出现,为担心被“忽悠”的用户提供了客观、便捷、安全的解决方案,而随着全球资本市场震荡的加剧,投资风险明显提升,投资者想要获取超额收益越来越难,于是很多人着手准备把自己的资产向低风险产品进行转移。可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金融产品的刚性兑付已被打破,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受到了明显限制,收益也持续降低。相比之下,保险产品保底收益、稳健增值的特质成功吸引到投资者的关注,成为大类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与宜信财富的投资观点不谋而合。

在《宜信财富2019年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中,建议投资者将10%的资产份额分给保险保障类产品,加强年金类保险配置,获取长期稳健回报,并利用智能保险,进行科学、客观的保险方案组合规划。

作为行业中最早研发并上线智能保险的机构,宜信博诚成功地将“坚持服务创新、科技赋能,适应未来市场,做好个性化、特色化的客户服务”这一理念贯穿到了智能保险开发与迭代的整个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保障组合配置方案。凭借长期服务高净值客户积累的宝贵经验,宜信博诚依托专业的服务团队与强大的科技能力,通过对“智能保险”的深度运用,能够精准定位用户的保障需求,并利用行业首创的保险产品量化评价体系,从利益、责任、公司、服务体验等多维度遴选保险产品,为用户定制专属的保障计划。

来源:宜信财富

原标题:进击的保险,正试图抓住年轻人的心

最新更新时间:09/12 14:2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进击的保险,正试图抓住年轻人的心

“保险的功能+人工智能的特点”,这样的组合十分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图片来源:PIXABAY

文 范运安

可穿戴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运动手表、智能手环,早已成为他们监测健康的首选产品。年轻人用这些产品记录日常步数和运动强度,甚至利用它来分析出自己更深层的健康信息。这些健康数据被运动厂商盯上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的看好。

保险公司为何要“掺和”人工智能的事呢?我们都知道,传统保险的严肃性与复杂性极高,这导致绝大多数人对保险一知半解甚至落入不良保险公司的“坑”里。但可喜的是,随着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兴起,简单、方便、好玩的轻型保险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放炮险”、“吃货险”、“手机碎屏险”等适合年轻人的保险方案层出不穷,这也让80、90后尤其是“保二代”(指父母给自己买过保险并享受过保险保障和理赔的新一代年轻人)群体成为保险市场的主力军。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年轻人首次买保险的年龄越来越低,24岁以下用户有四成购买了人生第一张保单。

因此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保险市场上,为了抓住年轻一代给予的红利,更高效地为客户服务,保险公司不得不用上“黑科技”手段,来应付年轻化客户极具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以提供更加出色的客户体验。

早在2017年,普华永道就在《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保险科技调查报告》中提到,有约45%的传统保险公司已经和保险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而这其实已有不少与穿戴式智能设备相关的案例,如通过蓝牙牙刷用于监控牙刷的使用频率和时间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这些健康数据正是保险公司需要的。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健康大数据,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设计方案,从而吸引更多的投保者,挖掘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还有助于对消费者进行其他保险险种的精准营销,并且为情景化营销模式带来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可穿戴设备和保险业的关系必将会愈加紧密。

除了可穿戴设备,其他“黑科技”与保险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纷纷与保险业结合。当互联网与保险结合,小额化、碎片化的退货运费险得以诞生并迅速成长壮大,长期“霸占”互联网出单量首位;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支持下,险企创新开发出短期百万医疗保险并迅速走红,让更多的人以较低的投入享受较高的保障;当人工智能与车险理赔结合,不仅理赔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其在反欺诈工作中大显身手。由此可见,在科技不断赋能的今天,保险业已逐渐从数字、网络化阶段向更为广阔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由此衍生出的智能保险也打破了传统的限制,运营效率飞速提升。

提到智能保险,很多人的概念还只停留在保险的智能投顾上,即利用上文提到的可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沉淀下来的用户数据,来根据智能算法模型计算出客户的个性化信息、保险产品需求,甚至投资偏好,以此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购买指导,做到千人千面。智能投顾固然重要,但人工智能在保险业上的重要作用远不止于此,无论在前期的保险产品设计、营销,还是后期的核保、理赔方面,人工智能都大有可为。

从产品设计上,人工智能可以不断促进产品体验的精进,进行在线产品设计和内容推荐,为用户创造高频碎片化的保险产品;还可以够辅助保险精算更准确度量风险,提升产品风险定价能力,提供差异化定价,实现产品创新和个性化定制。而在营销上,人工智能的精准产品推荐和简单便捷的购买方式,大大优化了客户体验,也极大降低了营销人力成本。尤其智能交互机器人可以与消费者进行交互,其知识推理可以非常高效且相对准确地了解客户。还可以帮助营销员筛选客户信息、查询保单和查询费率等,从而提高客户存留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在核保和理赔上,人工智能运用核保模块,先根据规则筛查保单,进行在线核保,大大简化了核保流程,极大提高了核保效率。同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查勘、核损、定损和反欺诈识别,较比传统的人工核损流程可以大大节省时间、降低骗保概率。从而使智能保险理赔全流程自动化,使消费者享有更好的保险体验。

可以说智能保险的出现,为担心被“忽悠”的用户提供了客观、便捷、安全的解决方案,而随着全球资本市场震荡的加剧,投资风险明显提升,投资者想要获取超额收益越来越难,于是很多人着手准备把自己的资产向低风险产品进行转移。可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金融产品的刚性兑付已被打破,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受到了明显限制,收益也持续降低。相比之下,保险产品保底收益、稳健增值的特质成功吸引到投资者的关注,成为大类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与宜信财富的投资观点不谋而合。

在《宜信财富2019年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中,建议投资者将10%的资产份额分给保险保障类产品,加强年金类保险配置,获取长期稳健回报,并利用智能保险,进行科学、客观的保险方案组合规划。

作为行业中最早研发并上线智能保险的机构,宜信博诚成功地将“坚持服务创新、科技赋能,适应未来市场,做好个性化、特色化的客户服务”这一理念贯穿到了智能保险开发与迭代的整个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保障组合配置方案。凭借长期服务高净值客户积累的宝贵经验,宜信博诚依托专业的服务团队与强大的科技能力,通过对“智能保险”的深度运用,能够精准定位用户的保障需求,并利用行业首创的保险产品量化评价体系,从利益、责任、公司、服务体验等多维度遴选保险产品,为用户定制专属的保障计划。

来源:宜信财富

原标题:进击的保险,正试图抓住年轻人的心

最新更新时间:09/12 14:2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