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西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61.70万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西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61.70万人

各项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优化了环境,为民生改善提供了保障,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9月27日,市统计局发布相关统计显示:70年间,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文化体育事业成果丰硕,推动产业迅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快速提升;医疗保健能力增强,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优化了环境,为民生改善提供了保障,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解放前,西安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全市学校寥寥无几,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5%,文盲人口占比很高。解放后,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获得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层级多门类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前,全市仅有西北大学、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6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仅有1540人,1949年毕业学生258人。2018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63所,在校本专科学生71.28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10倍和463倍,在校生年均增长9.3%;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达到11.16万人,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成就。

1949年,全市普通中学44所,在校学生1.60万人;小学2214所,在校生14.98万人。2018年,全市有普通中等学校456所,在校生达到42.46万人,在校生是1949年的26.5倍;普通小学1130所,在校生73.09万人,在校生是1949年的4.9倍;2018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99%和99.98%。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解放前夕,西安仅有红十字医院、陕西省立医院等32所医院和5个医疗保健所。共有病床748张,卫生技术人员仅1000余人。这些医院规模普遍很小,设备简陋、根本满足不了社会需要。

随着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西安的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变,卫生计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省及西部地区前列。2018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6638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15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床位7.0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3人,分别是1949年的20倍和15倍。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医疗保健水平大幅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1990年的115.41/10万、56.52‰、49.65‰下降到2018年的6.73/10万、2.21‰、1.73‰。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

解放前,西安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仅有分布在钟楼附近的阿房宫、平安、明光、明星等4家私人电影院,座位仅3178个;电影放映队只有1个,其他文化娱乐设施也极少,群众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如今,西安文化基础设施已具规模,与1949年相比,公共图书馆从3个发展到13个,文化馆(文化站)从10个发展到202个,2018年文化馆(文化站)组织文艺活动6518次,参加人数超过332万人次。经过70年的发展,全市已有广播电视台8座,广播节目20套、电视节目23套,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已达到100%。

文化事业的繁荣,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87.07亿元,占GDP的比重7.86%;占全省的64.4%,在全省处于引领地位;总量是有统计数据的2004年的12.8倍,占比提高3.7个百分点。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解放前,西安市体育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体育锻炼无从谈起。目前,全市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体育市场初具规模,体育产业加快形成。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我市的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18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

为了推行全民健身,提高全市人口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建设项目工程连续不断,群众体育成就斐然。截至2018年,全市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个,较2010年增加3个;晨晚健身站点1600个,2010年以来一直持续保持;社会体育指导员2.31万名,是2010年的3.9倍。

同时,随着健身游泳、球类运动、徒步、骑行、登山为代表的大众健身休闲消费日益火爆,一批龙头企业开始显现。2018年,全市体育产业单位达到583个。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有力地支撑了全市体育产业规模的形成,为全市体育大发展奠定基础。

社保体系日趋完善

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建立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市开启并实施。截至2018年底,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61.70万人,比有统计数据的2010年增长218.1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

进入新世纪,建立并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医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2018年底,全市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27万人,比2010年增长44.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十二五”末已达到98.5%。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8年全市新农合参保人数438.10万人,比有统计数据的2011年增长11%,参合率达到99.4%;在市、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积极推行“报销直通车”制度,参合农民患者出院时可直接享受新农合补偿费用。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面推进。2018年,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67.5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21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9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28.3%、142.3%和109.1%。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自2007年民政部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后,构筑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线。西安市在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中,先后多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西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61.70万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西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61.70万人

各项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优化了环境,为民生改善提供了保障,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9月27日,市统计局发布相关统计显示:70年间,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文化体育事业成果丰硕,推动产业迅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快速提升;医疗保健能力增强,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优化了环境,为民生改善提供了保障,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解放前,西安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全市学校寥寥无几,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5%,文盲人口占比很高。解放后,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获得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层级多门类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前,全市仅有西北大学、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6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仅有1540人,1949年毕业学生258人。2018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63所,在校本专科学生71.28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10倍和463倍,在校生年均增长9.3%;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达到11.16万人,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成就。

1949年,全市普通中学44所,在校学生1.60万人;小学2214所,在校生14.98万人。2018年,全市有普通中等学校456所,在校生达到42.46万人,在校生是1949年的26.5倍;普通小学1130所,在校生73.09万人,在校生是1949年的4.9倍;2018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99%和99.98%。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解放前夕,西安仅有红十字医院、陕西省立医院等32所医院和5个医疗保健所。共有病床748张,卫生技术人员仅1000余人。这些医院规模普遍很小,设备简陋、根本满足不了社会需要。

随着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西安的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变,卫生计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省及西部地区前列。2018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6638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15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床位7.0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3人,分别是1949年的20倍和15倍。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医疗保健水平大幅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1990年的115.41/10万、56.52‰、49.65‰下降到2018年的6.73/10万、2.21‰、1.73‰。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

解放前,西安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仅有分布在钟楼附近的阿房宫、平安、明光、明星等4家私人电影院,座位仅3178个;电影放映队只有1个,其他文化娱乐设施也极少,群众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如今,西安文化基础设施已具规模,与1949年相比,公共图书馆从3个发展到13个,文化馆(文化站)从10个发展到202个,2018年文化馆(文化站)组织文艺活动6518次,参加人数超过332万人次。经过70年的发展,全市已有广播电视台8座,广播节目20套、电视节目23套,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已达到100%。

文化事业的繁荣,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87.07亿元,占GDP的比重7.86%;占全省的64.4%,在全省处于引领地位;总量是有统计数据的2004年的12.8倍,占比提高3.7个百分点。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解放前,西安市体育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体育锻炼无从谈起。目前,全市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体育市场初具规模,体育产业加快形成。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我市的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18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

为了推行全民健身,提高全市人口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建设项目工程连续不断,群众体育成就斐然。截至2018年,全市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个,较2010年增加3个;晨晚健身站点1600个,2010年以来一直持续保持;社会体育指导员2.31万名,是2010年的3.9倍。

同时,随着健身游泳、球类运动、徒步、骑行、登山为代表的大众健身休闲消费日益火爆,一批龙头企业开始显现。2018年,全市体育产业单位达到583个。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有力地支撑了全市体育产业规模的形成,为全市体育大发展奠定基础。

社保体系日趋完善

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建立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市开启并实施。截至2018年底,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61.70万人,比有统计数据的2010年增长218.1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

进入新世纪,建立并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医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2018年底,全市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27万人,比2010年增长44.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十二五”末已达到98.5%。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8年全市新农合参保人数438.10万人,比有统计数据的2011年增长11%,参合率达到99.4%;在市、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积极推行“报销直通车”制度,参合农民患者出院时可直接享受新农合补偿费用。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面推进。2018年,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67.5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21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9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28.3%、142.3%和109.1%。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自2007年民政部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后,构筑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线。西安市在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中,先后多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西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61.70万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