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末代公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末代公链

加密货币是一个政治正确以月为单位改变的年轻世界。

文|区块律动BlockBeats FYJ

本文记录了笔者在旧金山对 Near 团队访谈前后的故事,描述了一群「靠谱」的人为解决行业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走出旧金山四季酒店的区块链周会议厅,我有些疲倦。Defi、隐私、稳定币,这些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让我难以集中精神。

在联合广场享受了一会儿午后的阳光,我出发前往两条街之外 Near Protocol 的办公室。创始人 Illia 今晚将奔赴三场 panel,但我们的采访时间还算充裕。

Near 在几个月前进入中国加密货币上次的视线,宣布得到 Metastable 和 Multicoin 在内多家知名加密资本的 1200 万美元投资。适逢 Illia 第二次中国行,在几次公开亮相上,我们有幸相识,甚至还为 Near 办了一场不算成功的 workshop——当时没有人了解 Near 是什么。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是一个来自硅谷的分片项目,团队很牛。

地处某联合空间的三层,Near 办公室的面积不大,石头地和几张长桌构成了全部,没有任何与工作无关的装饰。当我站在屋子中央,没人抬头看我,Illia 正向同事解释着某项任务。

嗅着机房燥热的空气,我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乔布斯的车库和以太坊的海景房。片刻后,我把自己拉回现实,然后开始观察这帮正埋首于开发的人。

某种意义上说,Near 聚集了一帮当今世界最顶尖的软件工程师——他们是名震硅谷的东欧系极客。Illia 是谷歌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low 的主要代码贡献者,该框架因阿尔法狗而闻名于世;另一位创始人 Alex 则是 MemSQL 的一号员工,这个当今最快的关系型数据库支撑着 Uber 每日的海量并发。

俄罗斯和乌克兰精英至上主义的计算机教学延承自前苏联严苛的体系,那里的算法天才们常年制霸 ICPC 竞赛的舞台,他们惺惺相惜并自成圈子。

而此时,这屋子里有一打的世界金牌。

协议设计的迷思

今天的加密货币行业,基本是伪科学。

——Meltem Demiors,原 DCG 董事总经理

Illia 有着一张和 Vitalik 相似的侧脸,面庞上总是挂着谦逊温和的笑容。面对我的问题时,他习惯用平缓的语调讲述他的视角,并偶尔用寸不离手的笔记本电脑向我做一些演示。

2017 年中,Illia 与 Alex 开始创业,二人最初的想法是在 AI 领域开疆拓土,他们试图为 Program Synthesis(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一种可以教机器写代码的技术)建立行业标准,并以此开拓新的市场。在将近一年的探索后,他们发现这种自大学时代就让二人兴奋不已的技术似乎仍未逢其时。而彼时一大波「以太坊杀手」正甚嚣尘上,加密的风潮正席卷硅谷。

「有人建议我们用 Program Synthesis 来做智能合约,用形式化验证来给这些代码带来数学安全,」Illia 告诉我:「这是我们进入区块链的契机,但随后我们就听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在抱怨区块链应用的开发难度,我们意识到许多问题还在很初级的阶段。」

随后,二人与多年老友 Evgeny 相聚,后者已在 Facebook 从事区块链研究一年有余。他们仔细拆解分析了所有 Layer1 项目的技术与设计,Near protocol 的雏形在此过程中渐渐形成。

看了一眼会议室白晃晃的吊灯,我向 Illia 抛出了一个老套的问题:你们准备如何击败以太坊?随后我得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表态:我们从未想过击败它们。

加密货币是一个政治正确以月为单位改变的年轻世界。比特币最大主义者、以太坊最大主义者和去中心化极端分子等旗帜鲜明的团体总是随着行情的起伏而攻防不休。近来,以太坊又重新成为了社区的宠儿,布道者们似乎有一百种论据来支撑「以太坊被严重低估」这一观点。而几个月前,这群人还在罗列以太坊的罪状。

有段时间,公链的不可能三角似乎完全不存在。那时,「超越以太坊」是行业的标配。时过境迁,当以太坊已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翻越的高山后,少数人开始反思加密行业协议设计的迷思。

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密码学和经济设计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与大众相隔甚远,这些知识往往只掌握在极少数远离公众的研究者脑中,自大者常常无意中犯下可怕的错误。而同时理解这三个方向的人寥寥无几——这使得过剩的公链技术成了没有真相的雾中风景。

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引入的改动,可能会带来接二连三的其他问题。以太坊 2.0 的中文社区曾有过这样一段留言:「许多方法以太坊社区并非没想到,而是在讨论后放弃了。」

第一个基于 PoS 的 BFT 算法 Tendermint 从构思到实现花费了五年的时间;Solidity 的 zkSNARKs 包今年 8 月被发现严重漏洞,而众多使用了该包的以太坊混币项目此前一无所觉;2007 年获得 SOSP 最佳论文的 Zyzzyva BFT 系统在十年后被发现正确性问题。相比出错者,许多协议甚至没有机会暴露问题,它们因所承载的价值过低而无人关注。

在「夜影」设计的早期,Illia 与 Alex 曾就以太坊 2.0 的原理与 Vitalik 进行过深入探讨。他们在对众多协议的学习中博采众长,并将每一期与不同项目核心技术人员的线下交流制作成名为「Whiteboard」的专栏视频。从 Solana 到 NuCypher,再到 AVA 和 Harmony,这些视频向大众揭开了晦涩难懂的二代公链技术的一角。

观者很难不重新衡量加密世界的「安全性」是否真的存在——随着 PoS 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接二连三,但真正懂得这些支撑着巨额财富的协议背后机制的人似乎并没有变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危险的攻击者。

Kava 的 CEO Brian Kerr 曾评价 Illia 为协议设计的「天才」。虽然加密货币已不再流行造神,Title 也不再是社区衡量项目实力的标准,但我确信眼前之人是当今世界极少数能够「实质上」理解以太坊 2.0 设计的人中的一员。当 Illia 与 Vitalik 在 Devcon5 上谈论起分片设计的细节时,鲜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谈话内容。

大阪聚会后,Vitalik 撰文并开始详细思考通过减少以太坊 2.0 的首发分片数量来提高片间通讯的效率。Alex 随后称此设计已经与 Near 的分片方案「夜影」十分相近。但一个重要的不同是:Near 将为不同分片设置同步的 gas 费,而以太坊则选择将 gas 成本的协调交给 Layer2。

以太坊的治理被称为「集市」开发,以形容开源社区某种无序的繁荣。但随着「世界计算机」所牵扯的利益不断扩大,核心开发者们不得不开始谨言慎行。他们小心翼翼地在新计划取得社区的广泛信任后再开始执行,而非大刀阔斧地前进,以避免因可能出现的「差错」而遭受非理性的责难。当需要进行明确表态时,Vitalik 就只能成为社区「事实上」的最终负责人。

然而,尽管有这位优秀的领袖,以太坊尾大不掉的既有成就仍然拖累着新版本的到来。

「Near 不错,看起来像是完全版的以太坊 2.0,」一名来自伯克利的研究人员在闲聊中跟我说「但分片只是让区块链变快的方法之一。它有些过于复杂,我并不喜欢。」

「硅谷做区块链的就这么多人,大家都很熟,」Harmony 创始人兰荣坚在某次采访中透露「我们和 Near 有过交流,他们想得很周全,但工程上难度很大。」

作为 Near 技术白皮书「夜影」最早的中国读者之一,我很早就听说了「分块」、「动态分片」、「隐藏验证者」等「夜影」中独到的分片设计理念,也意识到 Illia 和 Alex 在广泛学习后试图在现有框架下做出最佳权衡的努力。但上轮牛市中类似 Dfinity 这类明星项目的现状,让我对各种高大全的白皮书同样充满了警惕。

「Near 的技术很好,但我觉得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没有再继续关注。」一名亚洲区加密基金经理曾对我说,过往的项目经历让他不得不降低预期。

当我向 Illia 讲述这种来自社区的情绪时,他只是笑着打开了 Github 中「夜影」的核心代码库。简要浏览后,我发现「夜影」其实已接近完工。事实上,当时 Near 官网已经开始了名为「Stake Wars」的激励测试网申请。

而与其同时,另一位创始人 Alex 宣布将尝试在 Near 未来的版本中部分使用 PoST 来完美解决长程攻击问题(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PoS 系统中最危险的攻击),并在 Twitch 上直播写完了主网版本的最终性工具。据 Alex 在社交媒体上说,一旦信标链的随机源开发完成,主网启动前将只剩下测试工作。

「我们在开发以太坊的转接桥,Cosmos 和 Polkadot 也各有一支团队在开发以太坊的跨链桥,我们是第三支。」谈到如何与以太坊共存时,Illia 说「当然,除了 WASM,我们还会支持 EVM,以太坊生态的迁移成本不会太高。」

「在合约里锁定 Near 就可以进入以太坊,然后间接使用 Maker。」在 Illia 对跨链技术的讲述中,我们结束了对技术的探讨。

不久前,在一场红杉资本沈南鹏、策源资本冯波、美团王兴和比特大陆吴忌寒悉数在场的聚会上,Vitalik 曾被问起哪个竞争对手让他感到压力。

「Near 做的不错。」Vitalik 答道。

叙事与市场

「人们常常会把区块链比作早期的互联网。而区别在于,虽然二者都存在泡沫,但早期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增长是很快的。」

——Dawn Son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

呆在硅谷时,我保持着翻看国内社群的习惯。10 月末正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学习区块链后不久,区块链行业的声音第一次传遍天下,整个加密社区正为终于与主流对话而兴奋不已。

在很短的时间内,众多传统行业人士纷纷声称他们与区块链有关,并表示「这是一种潜力无穷的新技术」。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人们对区块链很有热情。你知道,在用户很多的时候,模式会不同。」一直以来,Illia 对中国市场充满好奇。在几次来华交流中,他发现中国在互联网的所有领域都有着惊人体量的消费者和开发者。但在谈话中,他也表示:Near 对于如何进入中国市场没有明确的计划。这与大多的硅谷创业家和投资者的状态如出一辙。

在大局仍未定的移动时代,中国创业者们把消费互联网推向了世界之巅,层出不穷的商业模式让硅谷的「热钱」对这里好奇又困惑。但在中国,揣测市场的政策信号对缺乏向导的西方资本历来困难。

「我们只是全力做好手头的事情,」Illia 说。「强大的协议,尽可能好的开发者和用户体验,然后等待一切发生。」

对中国市场的观察,于一个 Layer1 项目来说更多是一种对社区声音的聆听。事实上,「一条开发者友好的公链」是 Near 一直以来最想要塑造的形象。与众多用图片和标语颠覆世界的项目相比,Near 的官网显得务实:「开发文档」和「在线编译器」的入口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Near 的吉祥物站在一旁)

「我们想要吸引开发者。」我已经忘了这是 Illia 第几次向我表达该想法了。

在比特币早期,无私的密码极客们引领着社区,这个深邃又审慎的群体从不在解决问题前大张旗鼓。而当下,除却广泛存在的骗子,区块链行业被认为是由投机者和少数的空想家所主导。

从「复式记账以来最伟大的金融发明」,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再到「社会治理的新范式」,加密从业者们大多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但「宏大叙事」后,只剩「去中心化」的一地鸡毛。日复一日中,资本和人早已降低预期。

「硅谷和华尔街都说自己很重视这个东西,但没人傻。」一名硅谷的投资人私下跟我说。「上一波项目潮后,大家也都在观望。」言语中,他难掩对行业的两难之情。

「就像是一群本来很普通的人,忽然觉得自己成了救世主。」他说。「最后做不出东西,就只想捞一笔走人。」

区块链自称是一种通过「低准入」而得以服务普罗大众的技术。但长期以来,众多技术精英却沉迷于在逻辑世界中创造乌托邦,缺少与普通用户对话的习惯。

「最主要是让更多用户用起来,」Illia 说。「他们不需要知道区块链是什么,协议层对用户应该是完全隐藏的,其他都是往后的事情。」

除了一个「点开就用,一键上链」的傻瓜式在线智能合约 IDE,Near 还自主开发了一个「傻瓜式」钱包:手机注册后就可以直接转账和授权各类 Dapp。

今年以来,随着 Vitalik 的推广,以 Argent 为代表的智能合约钱包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类钱包使用智能合约为用户创建账户,并通过代码逻辑来实现第三方私钥找回,极大优化了密钥系统的安全模型。

Near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渐进安全性」的设计:由中心化的注册系统提供最简单的上手体验,兼顾有需求的用户可以轻松创建本地密钥对,并集成到帐户中。

同时,同以账号在不同设备的本地私钥可以通过中心化服务器进行跨设备授权(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类似微信手机版与网页版),因此根本上消除了私钥转移的泄露风险。

「20 款,Near 主网启动时会有 20 款左右的 Dapp 同期上线。」尽管一直以来 Near 都展现了一种不遗余力的实干精神,但 20 这个数字仍令人惊讶。事实上,在那次谈话后不久,Near 首发生态中两个项目就在团队协助下完成了种子轮。

技术之外,Near 团队还有 9 名连续创业者,因而其成熟的商业观在行业中并不常见。出于理性,他们选择了站在已经被印证的成功模式上——对以太坊取长补短。

以太坊的 Gas 模型常被诟病为漏洞百出,但后来者的某些「刻意颠覆」却并不理想。Near 的设计保持了中庸之道:除了全网统一的 Gas 费和为了解决单一合约拥堵而引入的动态分片,Near 对 Gas 的价格机制进行了再设计并将存储纳入了收费范围,以解决以太坊上的 Gas 浪费和状态爆炸两个燃眉之急。

「应用开发商和钱包可以以月租会员的形式向用户售卖服务,」Illia 说。「或者免费服务,然后在应用内转化变现。」

「把应用也变成链会提高开发者的门槛。打个比方,跨链像是企业级方案,而我们是无门槛的云。」当谈到分片与跨链的区别时,Illia 仍在耐心地强调对开发者的友好度。

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们又聊到了 Near 在瑞士设立了非盈利基金会,而开发公司将成为生态的一部分;以及团队对尚未决定的公开发行模式的谨慎思考等问题。

离开时,Illia 又急匆匆地回到了工作中。

「区块链没有场景么?做不出来不是大环境差,而是这个行业的团队实在太垃圾。」几个月前,某知名加密货币社区的群主曾直言。

币安在短短一年内成为行业第一,虽不乏时运,但其普遍被社区认为是一个「靠谱」的团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交易所如此,公链亦如此。

混沌年代

「下一个百倍回报将诞生于应用层。」

——Arthur 亚瑟,推特 Crypto KOL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方代表了技术,而中国代表了市场。

加密行业的发展也隐隐符合这种规律:共识、密码学的进展和 Defi、DAO 等概念大多来自西方,而东方市场则在矿业、交易平台和钱包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

继「9.4」后,「10.24」因区块链的正当化而成为了行业的第二个转折点。除了散户们对国产项目价格日益热烈的探讨,正规军的到来也让众多区块链从业者开始重新思考落地的问题。

从 Libra 的艰难推进到 SEC 的重拳出击,从 MakerDAO 的合规分歧到正在撼动整个 Defi 领域的预言机困局,再到 DCEP 的高调亮相和香港与交易平台监管的积极探索。所有的趋势都指向一个结局:作为区块链迄今为止唯一的应用,「可编程的钱」必须、也只能走向合规和监管。

同时,在一系列的由资本炒热的技术大饼后,整个行业对前沿技术的关注度正在降低。或者说,对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众多公链和密码学技术的关注度正在降低。

2019 年末至 2020 年初上线一的系列公链中,除去以太坊 2.0,包括 Near 在内,Cosmos、Polkadot、Conflux、Nervos、Filecoin 等一众 Layer1 项目基本都有着很强的技术能力和成熟的市场意识。

但随着二代公链研究的不断成熟,区块链技术的协议层标准有望在一到两年内基本成型,留给所有智能合约平台的时间已经不多:当优秀的技术成为了一种「标配」,如何成为「天王级应用」的发源地,成为了所有公链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久前,a16z Crypto 领投了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Compound 的 A 轮,融资额达 2500 万美元。而早在去年,这家老牌基金就以 1500 万美元收购了 6% 的 MKR 而成为了 Maker 的重要治理方。

机构的风向和社区的情绪都悄然指向了一种新的共识:下一波浪潮将由应用层主导。

Near 在协议设计上似乎无可指摘。但显而易见的是,其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激进」的生态战略:最低的开发门槛、最开放兼容的标准和全力以赴的单点扶持。

加州之行结束后,我回到纽约。某一天,我翻看到一名创业者的回忆录。文中讲述了一群大学生在千禧年前的日子里,用简陋的技术条件探索电子邮件互动的乐趣的故事。读完文章,我想起我的工程师室友曾对我的提问:区块链能干什么?

往往这时场面都会在我对「信任」和「不可篡改」的阐释中迎来他人呆滞的目光,我也识趣地把话题转到别处。

当晚回家后,我百无聊赖地打开了 Near 官网的测试钱包,发现了以前忽视的一款叫「加密狗」的恶搞小游戏。几下简单操作后,我获得了一只叫做「thin tank」的稀有种,并将它存在了钱包里。

「一条可以自由买卖并存在钱包里的狗。」

并不新鲜的体验。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区块链没那么枯燥了。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提醒,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 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提示各位投资者防范追高风险,本文所提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末代公链

加密货币是一个政治正确以月为单位改变的年轻世界。

文|区块律动BlockBeats FYJ

本文记录了笔者在旧金山对 Near 团队访谈前后的故事,描述了一群「靠谱」的人为解决行业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走出旧金山四季酒店的区块链周会议厅,我有些疲倦。Defi、隐私、稳定币,这些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让我难以集中精神。

在联合广场享受了一会儿午后的阳光,我出发前往两条街之外 Near Protocol 的办公室。创始人 Illia 今晚将奔赴三场 panel,但我们的采访时间还算充裕。

Near 在几个月前进入中国加密货币上次的视线,宣布得到 Metastable 和 Multicoin 在内多家知名加密资本的 1200 万美元投资。适逢 Illia 第二次中国行,在几次公开亮相上,我们有幸相识,甚至还为 Near 办了一场不算成功的 workshop——当时没有人了解 Near 是什么。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是一个来自硅谷的分片项目,团队很牛。

地处某联合空间的三层,Near 办公室的面积不大,石头地和几张长桌构成了全部,没有任何与工作无关的装饰。当我站在屋子中央,没人抬头看我,Illia 正向同事解释着某项任务。

嗅着机房燥热的空气,我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乔布斯的车库和以太坊的海景房。片刻后,我把自己拉回现实,然后开始观察这帮正埋首于开发的人。

某种意义上说,Near 聚集了一帮当今世界最顶尖的软件工程师——他们是名震硅谷的东欧系极客。Illia 是谷歌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low 的主要代码贡献者,该框架因阿尔法狗而闻名于世;另一位创始人 Alex 则是 MemSQL 的一号员工,这个当今最快的关系型数据库支撑着 Uber 每日的海量并发。

俄罗斯和乌克兰精英至上主义的计算机教学延承自前苏联严苛的体系,那里的算法天才们常年制霸 ICPC 竞赛的舞台,他们惺惺相惜并自成圈子。

而此时,这屋子里有一打的世界金牌。

协议设计的迷思

今天的加密货币行业,基本是伪科学。

——Meltem Demiors,原 DCG 董事总经理

Illia 有着一张和 Vitalik 相似的侧脸,面庞上总是挂着谦逊温和的笑容。面对我的问题时,他习惯用平缓的语调讲述他的视角,并偶尔用寸不离手的笔记本电脑向我做一些演示。

2017 年中,Illia 与 Alex 开始创业,二人最初的想法是在 AI 领域开疆拓土,他们试图为 Program Synthesis(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一种可以教机器写代码的技术)建立行业标准,并以此开拓新的市场。在将近一年的探索后,他们发现这种自大学时代就让二人兴奋不已的技术似乎仍未逢其时。而彼时一大波「以太坊杀手」正甚嚣尘上,加密的风潮正席卷硅谷。

「有人建议我们用 Program Synthesis 来做智能合约,用形式化验证来给这些代码带来数学安全,」Illia 告诉我:「这是我们进入区块链的契机,但随后我们就听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在抱怨区块链应用的开发难度,我们意识到许多问题还在很初级的阶段。」

随后,二人与多年老友 Evgeny 相聚,后者已在 Facebook 从事区块链研究一年有余。他们仔细拆解分析了所有 Layer1 项目的技术与设计,Near protocol 的雏形在此过程中渐渐形成。

看了一眼会议室白晃晃的吊灯,我向 Illia 抛出了一个老套的问题:你们准备如何击败以太坊?随后我得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表态:我们从未想过击败它们。

加密货币是一个政治正确以月为单位改变的年轻世界。比特币最大主义者、以太坊最大主义者和去中心化极端分子等旗帜鲜明的团体总是随着行情的起伏而攻防不休。近来,以太坊又重新成为了社区的宠儿,布道者们似乎有一百种论据来支撑「以太坊被严重低估」这一观点。而几个月前,这群人还在罗列以太坊的罪状。

有段时间,公链的不可能三角似乎完全不存在。那时,「超越以太坊」是行业的标配。时过境迁,当以太坊已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翻越的高山后,少数人开始反思加密行业协议设计的迷思。

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密码学和经济设计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与大众相隔甚远,这些知识往往只掌握在极少数远离公众的研究者脑中,自大者常常无意中犯下可怕的错误。而同时理解这三个方向的人寥寥无几——这使得过剩的公链技术成了没有真相的雾中风景。

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引入的改动,可能会带来接二连三的其他问题。以太坊 2.0 的中文社区曾有过这样一段留言:「许多方法以太坊社区并非没想到,而是在讨论后放弃了。」

第一个基于 PoS 的 BFT 算法 Tendermint 从构思到实现花费了五年的时间;Solidity 的 zkSNARKs 包今年 8 月被发现严重漏洞,而众多使用了该包的以太坊混币项目此前一无所觉;2007 年获得 SOSP 最佳论文的 Zyzzyva BFT 系统在十年后被发现正确性问题。相比出错者,许多协议甚至没有机会暴露问题,它们因所承载的价值过低而无人关注。

在「夜影」设计的早期,Illia 与 Alex 曾就以太坊 2.0 的原理与 Vitalik 进行过深入探讨。他们在对众多协议的学习中博采众长,并将每一期与不同项目核心技术人员的线下交流制作成名为「Whiteboard」的专栏视频。从 Solana 到 NuCypher,再到 AVA 和 Harmony,这些视频向大众揭开了晦涩难懂的二代公链技术的一角。

观者很难不重新衡量加密世界的「安全性」是否真的存在——随着 PoS 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接二连三,但真正懂得这些支撑着巨额财富的协议背后机制的人似乎并没有变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危险的攻击者。

Kava 的 CEO Brian Kerr 曾评价 Illia 为协议设计的「天才」。虽然加密货币已不再流行造神,Title 也不再是社区衡量项目实力的标准,但我确信眼前之人是当今世界极少数能够「实质上」理解以太坊 2.0 设计的人中的一员。当 Illia 与 Vitalik 在 Devcon5 上谈论起分片设计的细节时,鲜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谈话内容。

大阪聚会后,Vitalik 撰文并开始详细思考通过减少以太坊 2.0 的首发分片数量来提高片间通讯的效率。Alex 随后称此设计已经与 Near 的分片方案「夜影」十分相近。但一个重要的不同是:Near 将为不同分片设置同步的 gas 费,而以太坊则选择将 gas 成本的协调交给 Layer2。

以太坊的治理被称为「集市」开发,以形容开源社区某种无序的繁荣。但随着「世界计算机」所牵扯的利益不断扩大,核心开发者们不得不开始谨言慎行。他们小心翼翼地在新计划取得社区的广泛信任后再开始执行,而非大刀阔斧地前进,以避免因可能出现的「差错」而遭受非理性的责难。当需要进行明确表态时,Vitalik 就只能成为社区「事实上」的最终负责人。

然而,尽管有这位优秀的领袖,以太坊尾大不掉的既有成就仍然拖累着新版本的到来。

「Near 不错,看起来像是完全版的以太坊 2.0,」一名来自伯克利的研究人员在闲聊中跟我说「但分片只是让区块链变快的方法之一。它有些过于复杂,我并不喜欢。」

「硅谷做区块链的就这么多人,大家都很熟,」Harmony 创始人兰荣坚在某次采访中透露「我们和 Near 有过交流,他们想得很周全,但工程上难度很大。」

作为 Near 技术白皮书「夜影」最早的中国读者之一,我很早就听说了「分块」、「动态分片」、「隐藏验证者」等「夜影」中独到的分片设计理念,也意识到 Illia 和 Alex 在广泛学习后试图在现有框架下做出最佳权衡的努力。但上轮牛市中类似 Dfinity 这类明星项目的现状,让我对各种高大全的白皮书同样充满了警惕。

「Near 的技术很好,但我觉得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没有再继续关注。」一名亚洲区加密基金经理曾对我说,过往的项目经历让他不得不降低预期。

当我向 Illia 讲述这种来自社区的情绪时,他只是笑着打开了 Github 中「夜影」的核心代码库。简要浏览后,我发现「夜影」其实已接近完工。事实上,当时 Near 官网已经开始了名为「Stake Wars」的激励测试网申请。

而与其同时,另一位创始人 Alex 宣布将尝试在 Near 未来的版本中部分使用 PoST 来完美解决长程攻击问题(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PoS 系统中最危险的攻击),并在 Twitch 上直播写完了主网版本的最终性工具。据 Alex 在社交媒体上说,一旦信标链的随机源开发完成,主网启动前将只剩下测试工作。

「我们在开发以太坊的转接桥,Cosmos 和 Polkadot 也各有一支团队在开发以太坊的跨链桥,我们是第三支。」谈到如何与以太坊共存时,Illia 说「当然,除了 WASM,我们还会支持 EVM,以太坊生态的迁移成本不会太高。」

「在合约里锁定 Near 就可以进入以太坊,然后间接使用 Maker。」在 Illia 对跨链技术的讲述中,我们结束了对技术的探讨。

不久前,在一场红杉资本沈南鹏、策源资本冯波、美团王兴和比特大陆吴忌寒悉数在场的聚会上,Vitalik 曾被问起哪个竞争对手让他感到压力。

「Near 做的不错。」Vitalik 答道。

叙事与市场

「人们常常会把区块链比作早期的互联网。而区别在于,虽然二者都存在泡沫,但早期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增长是很快的。」

——Dawn Son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

呆在硅谷时,我保持着翻看国内社群的习惯。10 月末正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学习区块链后不久,区块链行业的声音第一次传遍天下,整个加密社区正为终于与主流对话而兴奋不已。

在很短的时间内,众多传统行业人士纷纷声称他们与区块链有关,并表示「这是一种潜力无穷的新技术」。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人们对区块链很有热情。你知道,在用户很多的时候,模式会不同。」一直以来,Illia 对中国市场充满好奇。在几次来华交流中,他发现中国在互联网的所有领域都有着惊人体量的消费者和开发者。但在谈话中,他也表示:Near 对于如何进入中国市场没有明确的计划。这与大多的硅谷创业家和投资者的状态如出一辙。

在大局仍未定的移动时代,中国创业者们把消费互联网推向了世界之巅,层出不穷的商业模式让硅谷的「热钱」对这里好奇又困惑。但在中国,揣测市场的政策信号对缺乏向导的西方资本历来困难。

「我们只是全力做好手头的事情,」Illia 说。「强大的协议,尽可能好的开发者和用户体验,然后等待一切发生。」

对中国市场的观察,于一个 Layer1 项目来说更多是一种对社区声音的聆听。事实上,「一条开发者友好的公链」是 Near 一直以来最想要塑造的形象。与众多用图片和标语颠覆世界的项目相比,Near 的官网显得务实:「开发文档」和「在线编译器」的入口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Near 的吉祥物站在一旁)

「我们想要吸引开发者。」我已经忘了这是 Illia 第几次向我表达该想法了。

在比特币早期,无私的密码极客们引领着社区,这个深邃又审慎的群体从不在解决问题前大张旗鼓。而当下,除却广泛存在的骗子,区块链行业被认为是由投机者和少数的空想家所主导。

从「复式记账以来最伟大的金融发明」,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再到「社会治理的新范式」,加密从业者们大多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但「宏大叙事」后,只剩「去中心化」的一地鸡毛。日复一日中,资本和人早已降低预期。

「硅谷和华尔街都说自己很重视这个东西,但没人傻。」一名硅谷的投资人私下跟我说。「上一波项目潮后,大家也都在观望。」言语中,他难掩对行业的两难之情。

「就像是一群本来很普通的人,忽然觉得自己成了救世主。」他说。「最后做不出东西,就只想捞一笔走人。」

区块链自称是一种通过「低准入」而得以服务普罗大众的技术。但长期以来,众多技术精英却沉迷于在逻辑世界中创造乌托邦,缺少与普通用户对话的习惯。

「最主要是让更多用户用起来,」Illia 说。「他们不需要知道区块链是什么,协议层对用户应该是完全隐藏的,其他都是往后的事情。」

除了一个「点开就用,一键上链」的傻瓜式在线智能合约 IDE,Near 还自主开发了一个「傻瓜式」钱包:手机注册后就可以直接转账和授权各类 Dapp。

今年以来,随着 Vitalik 的推广,以 Argent 为代表的智能合约钱包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类钱包使用智能合约为用户创建账户,并通过代码逻辑来实现第三方私钥找回,极大优化了密钥系统的安全模型。

Near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渐进安全性」的设计:由中心化的注册系统提供最简单的上手体验,兼顾有需求的用户可以轻松创建本地密钥对,并集成到帐户中。

同时,同以账号在不同设备的本地私钥可以通过中心化服务器进行跨设备授权(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类似微信手机版与网页版),因此根本上消除了私钥转移的泄露风险。

「20 款,Near 主网启动时会有 20 款左右的 Dapp 同期上线。」尽管一直以来 Near 都展现了一种不遗余力的实干精神,但 20 这个数字仍令人惊讶。事实上,在那次谈话后不久,Near 首发生态中两个项目就在团队协助下完成了种子轮。

技术之外,Near 团队还有 9 名连续创业者,因而其成熟的商业观在行业中并不常见。出于理性,他们选择了站在已经被印证的成功模式上——对以太坊取长补短。

以太坊的 Gas 模型常被诟病为漏洞百出,但后来者的某些「刻意颠覆」却并不理想。Near 的设计保持了中庸之道:除了全网统一的 Gas 费和为了解决单一合约拥堵而引入的动态分片,Near 对 Gas 的价格机制进行了再设计并将存储纳入了收费范围,以解决以太坊上的 Gas 浪费和状态爆炸两个燃眉之急。

「应用开发商和钱包可以以月租会员的形式向用户售卖服务,」Illia 说。「或者免费服务,然后在应用内转化变现。」

「把应用也变成链会提高开发者的门槛。打个比方,跨链像是企业级方案,而我们是无门槛的云。」当谈到分片与跨链的区别时,Illia 仍在耐心地强调对开发者的友好度。

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们又聊到了 Near 在瑞士设立了非盈利基金会,而开发公司将成为生态的一部分;以及团队对尚未决定的公开发行模式的谨慎思考等问题。

离开时,Illia 又急匆匆地回到了工作中。

「区块链没有场景么?做不出来不是大环境差,而是这个行业的团队实在太垃圾。」几个月前,某知名加密货币社区的群主曾直言。

币安在短短一年内成为行业第一,虽不乏时运,但其普遍被社区认为是一个「靠谱」的团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交易所如此,公链亦如此。

混沌年代

「下一个百倍回报将诞生于应用层。」

——Arthur 亚瑟,推特 Crypto KOL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方代表了技术,而中国代表了市场。

加密行业的发展也隐隐符合这种规律:共识、密码学的进展和 Defi、DAO 等概念大多来自西方,而东方市场则在矿业、交易平台和钱包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

继「9.4」后,「10.24」因区块链的正当化而成为了行业的第二个转折点。除了散户们对国产项目价格日益热烈的探讨,正规军的到来也让众多区块链从业者开始重新思考落地的问题。

从 Libra 的艰难推进到 SEC 的重拳出击,从 MakerDAO 的合规分歧到正在撼动整个 Defi 领域的预言机困局,再到 DCEP 的高调亮相和香港与交易平台监管的积极探索。所有的趋势都指向一个结局:作为区块链迄今为止唯一的应用,「可编程的钱」必须、也只能走向合规和监管。

同时,在一系列的由资本炒热的技术大饼后,整个行业对前沿技术的关注度正在降低。或者说,对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众多公链和密码学技术的关注度正在降低。

2019 年末至 2020 年初上线一的系列公链中,除去以太坊 2.0,包括 Near 在内,Cosmos、Polkadot、Conflux、Nervos、Filecoin 等一众 Layer1 项目基本都有着很强的技术能力和成熟的市场意识。

但随着二代公链研究的不断成熟,区块链技术的协议层标准有望在一到两年内基本成型,留给所有智能合约平台的时间已经不多:当优秀的技术成为了一种「标配」,如何成为「天王级应用」的发源地,成为了所有公链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久前,a16z Crypto 领投了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Compound 的 A 轮,融资额达 2500 万美元。而早在去年,这家老牌基金就以 1500 万美元收购了 6% 的 MKR 而成为了 Maker 的重要治理方。

机构的风向和社区的情绪都悄然指向了一种新的共识:下一波浪潮将由应用层主导。

Near 在协议设计上似乎无可指摘。但显而易见的是,其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激进」的生态战略:最低的开发门槛、最开放兼容的标准和全力以赴的单点扶持。

加州之行结束后,我回到纽约。某一天,我翻看到一名创业者的回忆录。文中讲述了一群大学生在千禧年前的日子里,用简陋的技术条件探索电子邮件互动的乐趣的故事。读完文章,我想起我的工程师室友曾对我的提问:区块链能干什么?

往往这时场面都会在我对「信任」和「不可篡改」的阐释中迎来他人呆滞的目光,我也识趣地把话题转到别处。

当晚回家后,我百无聊赖地打开了 Near 官网的测试钱包,发现了以前忽视的一款叫「加密狗」的恶搞小游戏。几下简单操作后,我获得了一只叫做「thin tank」的稀有种,并将它存在了钱包里。

「一条可以自由买卖并存在钱包里的狗。」

并不新鲜的体验。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区块链没那么枯燥了。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提醒,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 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提示各位投资者防范追高风险,本文所提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