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弹劾特朗普,党争还是复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弹劾特朗普,党争还是复仇?

特朗普并非高枕无忧,他真正的忧患可能不在于民主党,而是来自阋墙之内——白宫内部的“深层国家”,这次的“通乌门”事件正暴露了这个危机。

文|法治周末报 卓增华

责编|马蓉蓉

12月13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针对特朗普总统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的两项弹劾条款,为本周在众议院进行最后表决铺平了道路。

该弹劾条款将会递交参院审议,两党议员们也正在为此进行准备。这是“通乌门”事件爆发以来,针对特朗普所进行的弹劾调查的一个新的进展。 

弹劾,一个宪法性问题 

在投票当天,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强调,之所以对特朗普发起弹劾行为,因为特朗普滥用权力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宪法,为了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与民主必须采取行动。

在美国众议院弹劾特朗普的条款中,对于特朗普的指控援用的就是美国宪法中关于弹劾的条款,即:“因重罪与轻罪,弹劾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约翰·特朗普。”而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是这个指控的具体内容。

美国宪法中关于弹劾总统的罪名中其实没有滥用权力或者妨碍国会调查这样的罪名,而是非常简单的一条:“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在这个条款中,叛国、贿赂非常明确,但是关于什么是“其他重罪和轻罪”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也就是关于总统在叛国、贿赂之外,其他犯罪行为要达到多大程度才能进行弹劾,并没有明确定义。

这也使得这个罪名在之后的实践中成为了一个口袋罪,美国历史上几次对总统的弹劾几乎都用了这个罪名。这产生的后果就是,对于总统提起弹劾并不需要指出总统违反了具体的法律或宪法条款,而只需指控总统存在行为不端,针对特朗普的弹劾也不例外。

一直以来,宪法学者和律师一直对何谓“其他重罪和轻罪”争论不休。曾经参与过尼克松案件的耶鲁大学教授查尔斯·L·布莱克为此问题专门撰写了一本《弹劾指南》。他提出了两个观点:首先,违反某些特定罪名和“其他重罪和轻罪”并不一一对应,总统违反某些轻微的罪名并不会严重到引起弹劾,反过来总统也有可能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进行某些危害国家的行为,这种行为就在弹劾范围之内;其次他提出了一个“同类规则”原则,即能够被纳入“其他重罪和轻罪”范围的行为应该是与叛国、贿赂具有类似性质和危害的。布莱克的《弹劾指南》出版之后成为这个问题的权威之作,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仍然存在。

在特朗普的弹劾案中,众议院煞有介事地请来4位宪法学学者来论证特朗普的行为已经达到弹劾标准。3位宪法教授不负众望地痛批特朗普的不端行为,符合弹劾的要求,但仍有一位学者——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乔纳森·托利坚持认为,特朗普必须犯下重大的罪行才能加以弹劾,而现在的指控和调查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当然,这些争议并没有阻碍众议院对特朗普提起弹劾,这是因为在弹劾的程序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特定的司法解释,作出裁决的也不是最高法院,而是国会中的多数意见。

根据相关规定,一项弹劾条款首先需要在众议院进行表决,取得简单多数支持后就可以进入参议院进行审理;在参议院,弹劾条款如果获得至少三分之二参议员的支持,那么弹劾就能获得通过并使总统被解职。因此,虽然弹劾涉及大量宪法性的问题,但是最终的解决并不是依据法理的解释,而是通过国会的决断。 

捍卫民主还是权力斗争 

可以看出,关于总统弹劾的问题不是最高法院,而是由国会决定。一般认为,美国最高法院能够超越党派之争,坚持政治中立原则,发挥好“三权分立”的制约作用。而国会则是政党政治斗争的地方,因此总统的弹劾不免被蒙上政治斗争的阴影。凯斯·桑斯坦在他书中也流露出这种担忧: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弹劾是否还能保证他的正当性。在12月13日的投票中,23名民主党议员全部支持弹劾条款,17名共和党议员全部投反对票,这一结果完全依照党派划线。

在这场弹劾中,佩洛西和她所代表的民主党难以逃脱借弹劾来实现政治斗争目的的指控。特别是在2020年大选即将到来之际,民主党迫不及待地开展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不免让人怀疑其借弹劾案拉特朗普“下马”。

这种怀疑也不是无的放矢,9月24日,佩洛西刚刚宣布对特朗普的“通乌门”启动弹劾调查,她曾在克林顿的弹劾调查中发表的反弹劾演讲就被“挖坟”,前后对比十分精彩。在当时的演讲中,她强烈指责共和党对克林顿的弹劾是不公正的,是出于报复而弹劾克林顿。不曾料想,30年后,曾经总统的支持者如今变成了弹劾案的急先锋。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180度的变化,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党争。

事实上,这种变化不仅出现在政客身上,甚至在作证的宪法专家身上也存在着类似的反转。曾经在克林顿弹劾案中为克林顿鸣不平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法学院教授迈克尔·格哈特现在坚定地呼吁对特朗普进行弹劾,而曾经要求对克林顿进行弹劾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宪法教授乔纳森·托利在特朗普弹劾案件中却持完全反对的态度。这些戏剧性的表演只能由政治斗争来解释,所谓对宪法的捍卫,可能不过是政党利益的说辞和借口。

可见,在政党政治下,弹劾这一国父们精心设计来制约权力、保护民主制度的武器不免沦为政治斗争的利剑。也难免,特朗普在推特中抱怨:“这(弹劾案)是美国史上最大的‘猎巫行动’。”

弹劾这一十分重要又很少被使用的制度将被经常性地用来攻击总统,这恐怕是当年国父们万万想不到的。

当然,由于当前参议院牢牢地掌控在共和党手中,弹劾议案在参议院不可能通过,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有底气叫嚣佩洛西尽管放马过来的原因。而民主党之所以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通过利用舆论战场对“通乌门”进行曝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伤害特朗普的支持率。

根据YouGov民意调查,如果能够确认特朗普利用军事援助来推动乌克兰对拜登进行调查,那么将有55%的美国人支持弹劾特朗普。另外,通过启动弹劾,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可以随时召唤白宫的职员进行问询,特别是安全和外交领域的公务员。由于这些公务员很多都和特朗普不对付,很有可能会在背后给特朗普来一刀,而这正是民主党所希望看到的。 

来自白宫内部的报复行动 

因此,特朗普并非高枕无忧,他真正的忧患可能不在于民主党,而是来自阋墙之内——白宫内部的“深层国家”,这次的“通乌门”事件正暴露了这个危机。

在之前的几次听证会上,包括陆军中校芬德曼,国务院官员威廉姆斯,外交官小威廉·B·泰勒等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机构的官员都对特朗普作出了不利的证言,指控总统为推进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滥用职权。甚至连共和党自己召集的听证会也出现了证人倒戈的闹剧。

因此,这场弹劾调查在某种意义上也被看作是美国政府内部职业官员与总统之间矛盾的爆发。特朗普的幕僚斯蒂芬·米勒就把”通乌门”的告密者称作是“深层国家特工”,认为对总统的调查不过是一种政治迫害。而特朗普自己也对弹劾调查进行了强烈谴责,直指这是一场政变。

特朗普自上台以来,一直对美国政府内部的职业官僚十分不满。作为一个自诩为“反建制”的领导人,他对美国政府现行的一套运行体制十分不满,这也导致他对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内的白宫机构抱有敌意。特朗普上任后,把那些在他的前任手下工作过的工作人员称为“奥巴马留任者”,他认为这些人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深层国家”, 这些人员及其背后的庞大官僚机构对他图谋不轨,密谋各种针对他的“邪恶计划”。因此,特朗普十分不信任白宫内的职业官员,并不断清除和排挤这些人员。根据公共服务伙伴关系统计,特朗普政府在执政的头18个月里,流失了近1200名高级职业公务员。

这种猜忌和排挤行为自然引起了这些职业官僚的不满,因此,当弹劾开始之后,自然就有不少现任和前任职业官员趁着这趟浑水站在了特朗普的对立面。特朗普很大部分不合规的事情都依赖于国家安全委员会为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去执行,如果这些人反水,对特朗普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这也导致特朗普直接指示行政部门的机构、办公室以及官员不得响应这些传唤,从而又被扣上了妨碍国会调查这顶帽子。当深层政府向特朗普展开“复仇行动”时,特朗普将面临新的一轮危机。 

弹劾将走向何方 

当然,对于这场弹劾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弹劾最终的走向。弹劾案的通过需在参议院获得至少三分之二参议员的支持。目前,在参议院的100个席位中,共和党占据53席,而民主党只占据45席。在共和党占据上风的参议院要达到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外,目前,民主党手中的证据只有公布的300页调查报告和部分低级官员的证言,这也意味着,民主党并没有握有实锤。目前的证据最多能够表明特朗普可能存在某种诱导或者暗示,但是离直接运用国家权力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和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完全没有可比性。

从共和党和特朗普目前的反应来看,由于众议院控制在民主党手中,他们明显是不想在众议院进行太多纠缠,而是希望把弹劾进程快速推进,利用参议院的主场优势终结这一弹劾。

12月15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就表示,将竭尽全力在参议院迅速结束弹劾调查,并直接预言弹劾进程将在2020年1月中旬左右结束。可见,共和党并不想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而是要速战速决。

对于特朗普来说,目前情况并不能说是高枕无忧。如果接下来继续出现更高级别的白宫官员出来指控他或者拿出什么实锤的话,那么特朗普将十分被动。因此,对于特朗普来说,最保险的方式就是采取“快速程序”,既不允许白宫一方传召证人,也不允许民主党人传召证人,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太多不可控的情况。从目前共和党议员的言论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应对策略。

可以说,弹劾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上一次针对克林顿总统的弹劾最终以国会惨败而告终,在众议院对克林顿进行弹劾之后,其人气不降反升。

特朗普或许也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从一个丑闻缠身的总统摇身一变成一个广受同情的形象。白宫的种种反应,不管是对民主党的抱怨还是为自己叫屈,都可以看出特朗普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效果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作者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弹劾特朗普,党争还是复仇?

特朗普并非高枕无忧,他真正的忧患可能不在于民主党,而是来自阋墙之内——白宫内部的“深层国家”,这次的“通乌门”事件正暴露了这个危机。

文|法治周末报 卓增华

责编|马蓉蓉

12月13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针对特朗普总统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的两项弹劾条款,为本周在众议院进行最后表决铺平了道路。

该弹劾条款将会递交参院审议,两党议员们也正在为此进行准备。这是“通乌门”事件爆发以来,针对特朗普所进行的弹劾调查的一个新的进展。 

弹劾,一个宪法性问题 

在投票当天,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强调,之所以对特朗普发起弹劾行为,因为特朗普滥用权力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宪法,为了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与民主必须采取行动。

在美国众议院弹劾特朗普的条款中,对于特朗普的指控援用的就是美国宪法中关于弹劾的条款,即:“因重罪与轻罪,弹劾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约翰·特朗普。”而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是这个指控的具体内容。

美国宪法中关于弹劾总统的罪名中其实没有滥用权力或者妨碍国会调查这样的罪名,而是非常简单的一条:“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在这个条款中,叛国、贿赂非常明确,但是关于什么是“其他重罪和轻罪”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也就是关于总统在叛国、贿赂之外,其他犯罪行为要达到多大程度才能进行弹劾,并没有明确定义。

这也使得这个罪名在之后的实践中成为了一个口袋罪,美国历史上几次对总统的弹劾几乎都用了这个罪名。这产生的后果就是,对于总统提起弹劾并不需要指出总统违反了具体的法律或宪法条款,而只需指控总统存在行为不端,针对特朗普的弹劾也不例外。

一直以来,宪法学者和律师一直对何谓“其他重罪和轻罪”争论不休。曾经参与过尼克松案件的耶鲁大学教授查尔斯·L·布莱克为此问题专门撰写了一本《弹劾指南》。他提出了两个观点:首先,违反某些特定罪名和“其他重罪和轻罪”并不一一对应,总统违反某些轻微的罪名并不会严重到引起弹劾,反过来总统也有可能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进行某些危害国家的行为,这种行为就在弹劾范围之内;其次他提出了一个“同类规则”原则,即能够被纳入“其他重罪和轻罪”范围的行为应该是与叛国、贿赂具有类似性质和危害的。布莱克的《弹劾指南》出版之后成为这个问题的权威之作,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仍然存在。

在特朗普的弹劾案中,众议院煞有介事地请来4位宪法学学者来论证特朗普的行为已经达到弹劾标准。3位宪法教授不负众望地痛批特朗普的不端行为,符合弹劾的要求,但仍有一位学者——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乔纳森·托利坚持认为,特朗普必须犯下重大的罪行才能加以弹劾,而现在的指控和调查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当然,这些争议并没有阻碍众议院对特朗普提起弹劾,这是因为在弹劾的程序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特定的司法解释,作出裁决的也不是最高法院,而是国会中的多数意见。

根据相关规定,一项弹劾条款首先需要在众议院进行表决,取得简单多数支持后就可以进入参议院进行审理;在参议院,弹劾条款如果获得至少三分之二参议员的支持,那么弹劾就能获得通过并使总统被解职。因此,虽然弹劾涉及大量宪法性的问题,但是最终的解决并不是依据法理的解释,而是通过国会的决断。 

捍卫民主还是权力斗争 

可以看出,关于总统弹劾的问题不是最高法院,而是由国会决定。一般认为,美国最高法院能够超越党派之争,坚持政治中立原则,发挥好“三权分立”的制约作用。而国会则是政党政治斗争的地方,因此总统的弹劾不免被蒙上政治斗争的阴影。凯斯·桑斯坦在他书中也流露出这种担忧: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弹劾是否还能保证他的正当性。在12月13日的投票中,23名民主党议员全部支持弹劾条款,17名共和党议员全部投反对票,这一结果完全依照党派划线。

在这场弹劾中,佩洛西和她所代表的民主党难以逃脱借弹劾来实现政治斗争目的的指控。特别是在2020年大选即将到来之际,民主党迫不及待地开展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不免让人怀疑其借弹劾案拉特朗普“下马”。

这种怀疑也不是无的放矢,9月24日,佩洛西刚刚宣布对特朗普的“通乌门”启动弹劾调查,她曾在克林顿的弹劾调查中发表的反弹劾演讲就被“挖坟”,前后对比十分精彩。在当时的演讲中,她强烈指责共和党对克林顿的弹劾是不公正的,是出于报复而弹劾克林顿。不曾料想,30年后,曾经总统的支持者如今变成了弹劾案的急先锋。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180度的变化,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党争。

事实上,这种变化不仅出现在政客身上,甚至在作证的宪法专家身上也存在着类似的反转。曾经在克林顿弹劾案中为克林顿鸣不平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法学院教授迈克尔·格哈特现在坚定地呼吁对特朗普进行弹劾,而曾经要求对克林顿进行弹劾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宪法教授乔纳森·托利在特朗普弹劾案件中却持完全反对的态度。这些戏剧性的表演只能由政治斗争来解释,所谓对宪法的捍卫,可能不过是政党利益的说辞和借口。

可见,在政党政治下,弹劾这一国父们精心设计来制约权力、保护民主制度的武器不免沦为政治斗争的利剑。也难免,特朗普在推特中抱怨:“这(弹劾案)是美国史上最大的‘猎巫行动’。”

弹劾这一十分重要又很少被使用的制度将被经常性地用来攻击总统,这恐怕是当年国父们万万想不到的。

当然,由于当前参议院牢牢地掌控在共和党手中,弹劾议案在参议院不可能通过,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有底气叫嚣佩洛西尽管放马过来的原因。而民主党之所以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通过利用舆论战场对“通乌门”进行曝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伤害特朗普的支持率。

根据YouGov民意调查,如果能够确认特朗普利用军事援助来推动乌克兰对拜登进行调查,那么将有55%的美国人支持弹劾特朗普。另外,通过启动弹劾,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可以随时召唤白宫的职员进行问询,特别是安全和外交领域的公务员。由于这些公务员很多都和特朗普不对付,很有可能会在背后给特朗普来一刀,而这正是民主党所希望看到的。 

来自白宫内部的报复行动 

因此,特朗普并非高枕无忧,他真正的忧患可能不在于民主党,而是来自阋墙之内——白宫内部的“深层国家”,这次的“通乌门”事件正暴露了这个危机。

在之前的几次听证会上,包括陆军中校芬德曼,国务院官员威廉姆斯,外交官小威廉·B·泰勒等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机构的官员都对特朗普作出了不利的证言,指控总统为推进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滥用职权。甚至连共和党自己召集的听证会也出现了证人倒戈的闹剧。

因此,这场弹劾调查在某种意义上也被看作是美国政府内部职业官员与总统之间矛盾的爆发。特朗普的幕僚斯蒂芬·米勒就把”通乌门”的告密者称作是“深层国家特工”,认为对总统的调查不过是一种政治迫害。而特朗普自己也对弹劾调查进行了强烈谴责,直指这是一场政变。

特朗普自上台以来,一直对美国政府内部的职业官僚十分不满。作为一个自诩为“反建制”的领导人,他对美国政府现行的一套运行体制十分不满,这也导致他对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内的白宫机构抱有敌意。特朗普上任后,把那些在他的前任手下工作过的工作人员称为“奥巴马留任者”,他认为这些人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深层国家”, 这些人员及其背后的庞大官僚机构对他图谋不轨,密谋各种针对他的“邪恶计划”。因此,特朗普十分不信任白宫内的职业官员,并不断清除和排挤这些人员。根据公共服务伙伴关系统计,特朗普政府在执政的头18个月里,流失了近1200名高级职业公务员。

这种猜忌和排挤行为自然引起了这些职业官僚的不满,因此,当弹劾开始之后,自然就有不少现任和前任职业官员趁着这趟浑水站在了特朗普的对立面。特朗普很大部分不合规的事情都依赖于国家安全委员会为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去执行,如果这些人反水,对特朗普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这也导致特朗普直接指示行政部门的机构、办公室以及官员不得响应这些传唤,从而又被扣上了妨碍国会调查这顶帽子。当深层政府向特朗普展开“复仇行动”时,特朗普将面临新的一轮危机。 

弹劾将走向何方 

当然,对于这场弹劾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弹劾最终的走向。弹劾案的通过需在参议院获得至少三分之二参议员的支持。目前,在参议院的100个席位中,共和党占据53席,而民主党只占据45席。在共和党占据上风的参议院要达到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外,目前,民主党手中的证据只有公布的300页调查报告和部分低级官员的证言,这也意味着,民主党并没有握有实锤。目前的证据最多能够表明特朗普可能存在某种诱导或者暗示,但是离直接运用国家权力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和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完全没有可比性。

从共和党和特朗普目前的反应来看,由于众议院控制在民主党手中,他们明显是不想在众议院进行太多纠缠,而是希望把弹劾进程快速推进,利用参议院的主场优势终结这一弹劾。

12月15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就表示,将竭尽全力在参议院迅速结束弹劾调查,并直接预言弹劾进程将在2020年1月中旬左右结束。可见,共和党并不想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而是要速战速决。

对于特朗普来说,目前情况并不能说是高枕无忧。如果接下来继续出现更高级别的白宫官员出来指控他或者拿出什么实锤的话,那么特朗普将十分被动。因此,对于特朗普来说,最保险的方式就是采取“快速程序”,既不允许白宫一方传召证人,也不允许民主党人传召证人,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太多不可控的情况。从目前共和党议员的言论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应对策略。

可以说,弹劾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上一次针对克林顿总统的弹劾最终以国会惨败而告终,在众议院对克林顿进行弹劾之后,其人气不降反升。

特朗普或许也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从一个丑闻缠身的总统摇身一变成一个广受同情的形象。白宫的种种反应,不管是对民主党的抱怨还是为自己叫屈,都可以看出特朗普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效果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作者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