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年西安春运预计476万人次坐高铁增长11%,民航增幅下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年西安春运预计476万人次坐高铁增长11%,民航增幅下降

2020年西安市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060.91万人次,与上年春运基本持平,略有增长。

图片来源:站酷

文 | 华商报 李琳

2020年春运将从1月10日开始,2月18日结束,共计40天。1月7日,西安市交通局召开春运工作会议,经初步预测,2020年西安市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060.91万人次,与上年春运基本持平,略有增长。

较去年春运提前11天 高铁需求旺盛民航增幅下降

其中,道路运输743.79万人次,下降6%;铁路运输761.88万人次,增长3.1%,其中高铁运输476.39万人次,增长11%;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555.24万人次,增长5.8%。总体来看,客运总量增速放缓,铁路仍保持增长,高铁需求旺盛;民航仍保持高位运行,增幅有所下降;道路仍保持下降趋势,降幅收窄;运输结构进一步持续调整。

由于2020年春节较2019年提前11天、较2018年提前22天,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高度重叠,客流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运输保障难度加大,节后客流相对平缓。客流高峰期预计出现在1月18日-23日(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和1月30日-2月3日(正月初六-初十),客流量整体呈现“M”形变化特征。

科学分配相关运力 确保不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

西安市交通局要求各交通运输机构加强运输市场调研,分析研判春运客流流量、流向,合理制定正常客流和高峰客流的运输方案,科学分配相关运力,确保春运期间不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现象。完善运输组织,加强现场调度,不间断监控客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班次密度,适时增加营运车辆,尽力缩短旅客等候时间,避免出现旅客滞留。加强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地铁等运输方式的接驳换乘,重点保障公路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等旅客集散地及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场所的公共交通组织调度,通过增加运力投入、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方便旅客出行。保障农村客运正常运行,加强对各项活动的运力投入,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求。组织包车直达运输,组织运输企业深入企业、学校等旅客集散地,开通包车直达运输,减少旅客中转换乘。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把安全生产作为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组织开展春运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督导企业迅速整改落实。坚决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对存在安全隐患且整改不合格的企业,严禁参加春运。对所有参加春运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强化对营运驾驶员的集中排查,严禁逾期未审验、逾期未换证、记满12分的驾驶员参加春运。

坚决执行长途客车凌晨0-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格落实晚10点至次日凌晨6点三级以下山区公路夜间禁行规定,认真落实途中休息制度,杜绝疲劳驾驶、带病驾驶、超速驾驶。加大对危险品查堵、营运车辆例检等重点安全环节的监督检查,杜绝旅客携带违禁物品上车和站内超员、超载发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营运车辆全程实时动态监控,及时提醒和纠正驾驶员交通违法违规行为。

春运公路客运中短途为主 客运站等重点区域设“钉子岗”整治乱象

春运将至,预计春运期间西安市公路客运量将达到566.23万人次,同比去年下降6%,客流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节前一周左右,还将以中短途为主,节后客流相对平缓。

由于今年春运提前了11天,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叠加,客流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但由于春运迁移人口总量增长放缓及铁路运输优势依然明显,分流了沿线公路客运的中、长途旅客。

为了提升旅客服务体验,让旅客回家路更加温馨,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要求各客运站创新服务举措,强化客运市场监管。七个一级客运站已开展第八届“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并设立农民工购票窗口。各大客运站已实现“无纸化”乘车。针对30人以上购票团体,西安市城南客运站推出“定制班车”服务,提供上门送票、安检和发车服务。同时,针对热门目的地,该站还制作了目的地购票二维码,乘客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相应的目的地,就能直接实现快速购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将在站内外增设5个便民服务点、1个快捷通道、1个晚点加班候车区;纺织城客运站开通了校园直通车,目前可实现10所高等院校的直达服务。为满足乘客春运需求,目前各客运站已实现30日内车票预售,三府湾客运站实现60日内车票预售。

春运期间,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行业乱象区域,在城区客运站等重点区域设立“钉子岗”开展驻点整治;同时,每日对热点地铁口、重点旅游景点周边开展多频次、全覆盖的巡查整治,加强班线客运车辆抽检力度,根据辖区各高校“放、收”假时间,严厉打击盘踞在高校周边的“黑车”。

来源:华商报

原标题:今年西安春运预计476万人次坐高铁 同比增长1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年西安春运预计476万人次坐高铁增长11%,民航增幅下降

2020年西安市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060.91万人次,与上年春运基本持平,略有增长。

图片来源:站酷

文 | 华商报 李琳

2020年春运将从1月10日开始,2月18日结束,共计40天。1月7日,西安市交通局召开春运工作会议,经初步预测,2020年西安市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060.91万人次,与上年春运基本持平,略有增长。

较去年春运提前11天 高铁需求旺盛民航增幅下降

其中,道路运输743.79万人次,下降6%;铁路运输761.88万人次,增长3.1%,其中高铁运输476.39万人次,增长11%;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555.24万人次,增长5.8%。总体来看,客运总量增速放缓,铁路仍保持增长,高铁需求旺盛;民航仍保持高位运行,增幅有所下降;道路仍保持下降趋势,降幅收窄;运输结构进一步持续调整。

由于2020年春节较2019年提前11天、较2018年提前22天,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高度重叠,客流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运输保障难度加大,节后客流相对平缓。客流高峰期预计出现在1月18日-23日(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和1月30日-2月3日(正月初六-初十),客流量整体呈现“M”形变化特征。

科学分配相关运力 确保不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

西安市交通局要求各交通运输机构加强运输市场调研,分析研判春运客流流量、流向,合理制定正常客流和高峰客流的运输方案,科学分配相关运力,确保春运期间不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现象。完善运输组织,加强现场调度,不间断监控客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班次密度,适时增加营运车辆,尽力缩短旅客等候时间,避免出现旅客滞留。加强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地铁等运输方式的接驳换乘,重点保障公路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等旅客集散地及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场所的公共交通组织调度,通过增加运力投入、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方便旅客出行。保障农村客运正常运行,加强对各项活动的运力投入,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求。组织包车直达运输,组织运输企业深入企业、学校等旅客集散地,开通包车直达运输,减少旅客中转换乘。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把安全生产作为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组织开展春运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督导企业迅速整改落实。坚决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对存在安全隐患且整改不合格的企业,严禁参加春运。对所有参加春运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强化对营运驾驶员的集中排查,严禁逾期未审验、逾期未换证、记满12分的驾驶员参加春运。

坚决执行长途客车凌晨0-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格落实晚10点至次日凌晨6点三级以下山区公路夜间禁行规定,认真落实途中休息制度,杜绝疲劳驾驶、带病驾驶、超速驾驶。加大对危险品查堵、营运车辆例检等重点安全环节的监督检查,杜绝旅客携带违禁物品上车和站内超员、超载发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营运车辆全程实时动态监控,及时提醒和纠正驾驶员交通违法违规行为。

春运公路客运中短途为主 客运站等重点区域设“钉子岗”整治乱象

春运将至,预计春运期间西安市公路客运量将达到566.23万人次,同比去年下降6%,客流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节前一周左右,还将以中短途为主,节后客流相对平缓。

由于今年春运提前了11天,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叠加,客流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但由于春运迁移人口总量增长放缓及铁路运输优势依然明显,分流了沿线公路客运的中、长途旅客。

为了提升旅客服务体验,让旅客回家路更加温馨,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要求各客运站创新服务举措,强化客运市场监管。七个一级客运站已开展第八届“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并设立农民工购票窗口。各大客运站已实现“无纸化”乘车。针对30人以上购票团体,西安市城南客运站推出“定制班车”服务,提供上门送票、安检和发车服务。同时,针对热门目的地,该站还制作了目的地购票二维码,乘客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相应的目的地,就能直接实现快速购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将在站内外增设5个便民服务点、1个快捷通道、1个晚点加班候车区;纺织城客运站开通了校园直通车,目前可实现10所高等院校的直达服务。为满足乘客春运需求,目前各客运站已实现30日内车票预售,三府湾客运站实现60日内车票预售。

春运期间,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行业乱象区域,在城区客运站等重点区域设立“钉子岗”开展驻点整治;同时,每日对热点地铁口、重点旅游景点周边开展多频次、全覆盖的巡查整治,加强班线客运车辆抽检力度,根据辖区各高校“放、收”假时间,严厉打击盘踞在高校周边的“黑车”。

来源:华商报

原标题:今年西安春运预计476万人次坐高铁 同比增长1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