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地球上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之一”,让人看得透不过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地球上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之一”,让人看得透不过气

面向公众的真实记录和影像呈现较少,一是因为现场极端危险,真实纪录也很难捕捉,二是如果进行创作,必须真实还原才是对这份职业的尊重,而完成难度非常大。

文|黑白文娱 蓝二

编辑|王子之

只能停留26分钟。

几百度的高温,船舱内浓烟滚滚,地板灼热,特制的工作鞋踩上去也能感觉到一种危险的粘腻。

四个人在舱中艰难地前行,他们需要尽可能找到可以运送出的伤者或遗体,还要尽量找到船上的黑匣子。四周不时发生大大小小的爆燃,他们必须高度集中,加速救援。

这并不是哪部电影中的场景,这是两年前“桑吉”号油轮事故现场,上海打捞局救援人员登船救援的真实经历。

海上救援,被称为“地球上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之一”。他们在大众印记中只是个模糊的身影和概念,很多普通人可能只在一些事故报道中见到过他们,或是橙黄色的醒目装束,或是全黑的潜水设备,严密防护,在现场开动机器、忙碌救援。但是,这份工作的背后是何等困难,我们不得而知。

面向公众的真实记录和影像呈现较少,一是因为现场极端危险,真实纪录也很难捕捉,二是如果进行创作,必须真实还原才是对这份职业的尊重,而完成难度非常大。

终于,《紧急救援》让我在大银幕上看到了中国救捞人那些惊心动魄的真实日常。

1

过去关于警察或军人的影视作品有很多,所以林超贤的前作《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只需要聚焦一个事件即可。而无人涉足过的海上救援领域,真实发生过的惊险事件可以说是海海。

海上救援,“救援”二字涉及到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得多。

比如海域内最常发生的油类生产事故,泄露、污染等,救援人员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应急清除,尽可能控制影响。发生运输事故,救援人员要第一时间进行生命和财产救援。如果万一不幸,发生了彻底的沉船、飞机坠毁,救援人员还要进行长期的打捞清障工作,比如韩国“世越号”,中国救援人员就帮助进行了两年的打捞。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应急性的日常民间救援。

这回,“魔鬼林”和他的团队在《紧急救援》中,给我们讲了四个典型的救援故事,一个比一个更加凶险。

海上钻井平台生产事故,工人被困在大火、爆炸中惊慌失措,在不断倾覆的平台上苦苦支撑。

遭遇地震,油罐车落崖,幸存的司机却困在车头中,被湍流卷带往下游急速跌落。

满载乘客的民航飞机遭遇罕见多重雷暴,无奈海上紧急迫降,入水瞬间崩裂,舱体不断下沉,男女老幼上百人,重伤,昏迷,亟需援救。

天然气运载轮船发生事故,舱体里是满满的易燃易爆气体,几百度高温,大火扑灭一两秒后就会瞬间熊熊再生,船员甚至救援人员,都被围困。

仅这短短的四段,我一边敲出,一边仍能感到前一天观影时的心跳加速,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来源于真实。

“掐着表,一秒一秒,每一个微量的时间单位都关于一个生命。”——海上事故瞬息万变,可供救援时间极为有限,超出时间,受助者和施救者都会遭遇不测。

“火太猛,烟太大,不时发生爆燃,生死瞬间。”——海上事故又极为危重,大火、爆炸、沉落、卷流、缺氧、深压往往同时袭来。

一险未除,一险又生。

平台巨擘倒塌散落,救援直升机哪怕在空中也身处险境,躲闪不及。

机体沉海如同鲸落,遮云蔽日,压得身经百战的救援人也心生惊惧。

每一趟救援都是险象环生,看得我手心出汗,透不过气。

正因为海捞救援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看这部影片,其中涉及到的海面、洋底、天空、山地、多层建筑内等等场景中不同的急援,感觉就像是看到了《通勤营救》《摩天大楼》《末日崩塌》等等故事中救援的集合体。

2

不过,燃烧、爆炸、断裂,这些刺激眼球心跳的大场面,都只是这部电影的一面,甚至可以说只是这部电影的背景。《紧急救援》试图去着墨的,还有另一面。

这部影片的最大主题是什么?

或许,我们应秉着敬意说,救援人的最大主题是什么?

是挽救,是在危机中,最大程度地创造和给予安全,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屏蔽危险。

生命,永远是第一要点。

在极端危机笼罩之下,他们要援救的生命,以及他们自身的生命,都极端脆弱。他们要在极短时间内,在极端环境下,迅速判断周围环境与可行方案,有时候每几分钟甚至每几秒钟就要重新应对,既要有自信魄力又要保持审慎精细,如此才能挽救生命。

所以在同样惊险的环境背景中,救援人永远不可能像一些故事中的特工那样不计损伤,以具有破坏力的行动来突出重围。

那么救援人靠的是什么?

意志力,能力,和信任。

这背后,一方面是日复一日的严酷训练。不分男女的高强度体力训练;模拟海水中的湮没颠倒;在冰块池浸泡,感受深海严寒的同时,训练对难题的操作处理……

训到适应严寒,适应失衡,适应一切复杂环境里,都能用正常的体能和脑力去救险,去处理危情。

影片中对于这一日常训练给予了相当分量的真实描写,演员们是在实练。让我心生佩服的是,明显可以看出,哪怕是辛芷蕾这样的女演员,一个一个抡起来的也是足量的大沙袋。

另一方面,救援任务,不是单兵作业的个人英雄之举,必须是团队。每个人各有分工,全力完成,互相信任。

在上海打捞局的真实日常中,在水下长时间作业时,潜水员们会靠一根甘蔗粗细、被称为“脐带”的长管来连接到工作船,维持水下呼吸、体温和照明供电。船上会有辅助的人员专门帮助牵引和保护“脐带”,这是一条生命线。这让这些救援人们彼此之间都形成了一种过命兄弟般的交情,有着最好的信任与配合。

影片中,当彭于晏饰演的队长从直升机上降下,进行第一线救援时,他的背后就交给了王彦霖饰演的绞车手,后者要保护连接着他的生命线缆,监测他的周围环境状况,并在第一时间补位。辛芷蕾饰演的直升机长,则要极力控制机体的稳定,监控与救援相关的数据和环境情况,同时也会随时应变给出应急性的建议。

当然,在瞬息万变的危险环境下,即便日常训练再充分、配合再好,也会有很多意外发生,无法保证所有人的周全。救援人需要在关键时刻,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出取舍。

在真实的海上救援里,规定的第一原则,首先是要保证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但很多时候,这些救援人会选择先人后己,在自己的生命时长里救下更多人。

这些真实救捞人的想法,在影片中借由彭于晏之口说了出来。他们认为,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人一条命,只要自己救出的生命足够多,就值了。他们并不是孤家寡人、孤胆英雄,都有自己的牵绊,但他们相信的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战场”。

救援人也并不是无坚不摧的。当在自己的救援决策下,有队员牺牲时,领导者可能会突然有了疑虑,不敢再信任自己的判断。又比如某次大难不死后,有些人会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恐惧,不敢再承受生命的托付,也不敢再闯险境。

熬不过去心理阴影的人,会真实地选择退出,哪怕这是对他们十几二十几年职业的截断,哪怕他们可能被别人误解,但这样的选择,同样是出于对生命最大的负责。

也还有很多人,仍在努力互相支撑、互相勉励着跨越恐惧,坚守救援一线。

电影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不管是否能坚守到最后,他们客观、尊重地对待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

对于真实救捞人的透彻刻画,就是对这份职业、这群英雄的最大致敬。

版式|王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地球上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之一”,让人看得透不过气

面向公众的真实记录和影像呈现较少,一是因为现场极端危险,真实纪录也很难捕捉,二是如果进行创作,必须真实还原才是对这份职业的尊重,而完成难度非常大。

文|黑白文娱 蓝二

编辑|王子之

只能停留26分钟。

几百度的高温,船舱内浓烟滚滚,地板灼热,特制的工作鞋踩上去也能感觉到一种危险的粘腻。

四个人在舱中艰难地前行,他们需要尽可能找到可以运送出的伤者或遗体,还要尽量找到船上的黑匣子。四周不时发生大大小小的爆燃,他们必须高度集中,加速救援。

这并不是哪部电影中的场景,这是两年前“桑吉”号油轮事故现场,上海打捞局救援人员登船救援的真实经历。

海上救援,被称为“地球上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之一”。他们在大众印记中只是个模糊的身影和概念,很多普通人可能只在一些事故报道中见到过他们,或是橙黄色的醒目装束,或是全黑的潜水设备,严密防护,在现场开动机器、忙碌救援。但是,这份工作的背后是何等困难,我们不得而知。

面向公众的真实记录和影像呈现较少,一是因为现场极端危险,真实纪录也很难捕捉,二是如果进行创作,必须真实还原才是对这份职业的尊重,而完成难度非常大。

终于,《紧急救援》让我在大银幕上看到了中国救捞人那些惊心动魄的真实日常。

1

过去关于警察或军人的影视作品有很多,所以林超贤的前作《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只需要聚焦一个事件即可。而无人涉足过的海上救援领域,真实发生过的惊险事件可以说是海海。

海上救援,“救援”二字涉及到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得多。

比如海域内最常发生的油类生产事故,泄露、污染等,救援人员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应急清除,尽可能控制影响。发生运输事故,救援人员要第一时间进行生命和财产救援。如果万一不幸,发生了彻底的沉船、飞机坠毁,救援人员还要进行长期的打捞清障工作,比如韩国“世越号”,中国救援人员就帮助进行了两年的打捞。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应急性的日常民间救援。

这回,“魔鬼林”和他的团队在《紧急救援》中,给我们讲了四个典型的救援故事,一个比一个更加凶险。

海上钻井平台生产事故,工人被困在大火、爆炸中惊慌失措,在不断倾覆的平台上苦苦支撑。

遭遇地震,油罐车落崖,幸存的司机却困在车头中,被湍流卷带往下游急速跌落。

满载乘客的民航飞机遭遇罕见多重雷暴,无奈海上紧急迫降,入水瞬间崩裂,舱体不断下沉,男女老幼上百人,重伤,昏迷,亟需援救。

天然气运载轮船发生事故,舱体里是满满的易燃易爆气体,几百度高温,大火扑灭一两秒后就会瞬间熊熊再生,船员甚至救援人员,都被围困。

仅这短短的四段,我一边敲出,一边仍能感到前一天观影时的心跳加速,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来源于真实。

“掐着表,一秒一秒,每一个微量的时间单位都关于一个生命。”——海上事故瞬息万变,可供救援时间极为有限,超出时间,受助者和施救者都会遭遇不测。

“火太猛,烟太大,不时发生爆燃,生死瞬间。”——海上事故又极为危重,大火、爆炸、沉落、卷流、缺氧、深压往往同时袭来。

一险未除,一险又生。

平台巨擘倒塌散落,救援直升机哪怕在空中也身处险境,躲闪不及。

机体沉海如同鲸落,遮云蔽日,压得身经百战的救援人也心生惊惧。

每一趟救援都是险象环生,看得我手心出汗,透不过气。

正因为海捞救援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看这部影片,其中涉及到的海面、洋底、天空、山地、多层建筑内等等场景中不同的急援,感觉就像是看到了《通勤营救》《摩天大楼》《末日崩塌》等等故事中救援的集合体。

2

不过,燃烧、爆炸、断裂,这些刺激眼球心跳的大场面,都只是这部电影的一面,甚至可以说只是这部电影的背景。《紧急救援》试图去着墨的,还有另一面。

这部影片的最大主题是什么?

或许,我们应秉着敬意说,救援人的最大主题是什么?

是挽救,是在危机中,最大程度地创造和给予安全,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屏蔽危险。

生命,永远是第一要点。

在极端危机笼罩之下,他们要援救的生命,以及他们自身的生命,都极端脆弱。他们要在极短时间内,在极端环境下,迅速判断周围环境与可行方案,有时候每几分钟甚至每几秒钟就要重新应对,既要有自信魄力又要保持审慎精细,如此才能挽救生命。

所以在同样惊险的环境背景中,救援人永远不可能像一些故事中的特工那样不计损伤,以具有破坏力的行动来突出重围。

那么救援人靠的是什么?

意志力,能力,和信任。

这背后,一方面是日复一日的严酷训练。不分男女的高强度体力训练;模拟海水中的湮没颠倒;在冰块池浸泡,感受深海严寒的同时,训练对难题的操作处理……

训到适应严寒,适应失衡,适应一切复杂环境里,都能用正常的体能和脑力去救险,去处理危情。

影片中对于这一日常训练给予了相当分量的真实描写,演员们是在实练。让我心生佩服的是,明显可以看出,哪怕是辛芷蕾这样的女演员,一个一个抡起来的也是足量的大沙袋。

另一方面,救援任务,不是单兵作业的个人英雄之举,必须是团队。每个人各有分工,全力完成,互相信任。

在上海打捞局的真实日常中,在水下长时间作业时,潜水员们会靠一根甘蔗粗细、被称为“脐带”的长管来连接到工作船,维持水下呼吸、体温和照明供电。船上会有辅助的人员专门帮助牵引和保护“脐带”,这是一条生命线。这让这些救援人们彼此之间都形成了一种过命兄弟般的交情,有着最好的信任与配合。

影片中,当彭于晏饰演的队长从直升机上降下,进行第一线救援时,他的背后就交给了王彦霖饰演的绞车手,后者要保护连接着他的生命线缆,监测他的周围环境状况,并在第一时间补位。辛芷蕾饰演的直升机长,则要极力控制机体的稳定,监控与救援相关的数据和环境情况,同时也会随时应变给出应急性的建议。

当然,在瞬息万变的危险环境下,即便日常训练再充分、配合再好,也会有很多意外发生,无法保证所有人的周全。救援人需要在关键时刻,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出取舍。

在真实的海上救援里,规定的第一原则,首先是要保证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但很多时候,这些救援人会选择先人后己,在自己的生命时长里救下更多人。

这些真实救捞人的想法,在影片中借由彭于晏之口说了出来。他们认为,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人一条命,只要自己救出的生命足够多,就值了。他们并不是孤家寡人、孤胆英雄,都有自己的牵绊,但他们相信的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战场”。

救援人也并不是无坚不摧的。当在自己的救援决策下,有队员牺牲时,领导者可能会突然有了疑虑,不敢再信任自己的判断。又比如某次大难不死后,有些人会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恐惧,不敢再承受生命的托付,也不敢再闯险境。

熬不过去心理阴影的人,会真实地选择退出,哪怕这是对他们十几二十几年职业的截断,哪怕他们可能被别人误解,但这样的选择,同样是出于对生命最大的负责。

也还有很多人,仍在努力互相支撑、互相勉励着跨越恐惧,坚守救援一线。

电影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不管是否能坚守到最后,他们客观、尊重地对待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

对于真实救捞人的透彻刻画,就是对这份职业、这群英雄的最大致敬。

版式|王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