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政策“蜜月期”:线上消费场景扩容,中国版“监管沙盒”落地提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政策“蜜月期”:线上消费场景扩容,中国版“监管沙盒”落地提速

面对小额、分散的线上人群,金融科技企业应紧紧围绕产品设计、渠道整合、业务流程三个环节着力,切实提高在线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文|新经济e线

“两会”召开前夕,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2020年第1次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金融科技理论研究、规划指导、应用实践等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会议强调,要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强数字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提升监管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为坚决打赢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和复工复产工作贡献科技力量。

此前,监管部门公开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对于近年来金融科技在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贷款问题上的作用十分认可。

截至目前,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在中国和海外以不同的方式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在短期内面临重大冲击。业内专家表示,在短期冲击背景下,我国更应坚守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预计经济政策将以力度充分的财政扩张为主要抓手,对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大宗可选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进行更为直接的刺激。

此外,自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多次表态称,将着力推动稳定居民消费和加快释放潜在需求,通过消费信贷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业内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场景依托的消费信贷将迎来政策“蜜月期”。

线上消费场景扩容

新经济e线注意到,此次疫情加速了金融机构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在线场景金融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此次疫情的冲击下,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金融科技企业正在通过线上消费场景扩容来冲抵线下场景的消极影响。

不过,若想在场景金融的赛道上成功突围,资金、技术、场景、流量四要素缺一不可,而抢先一步备战的金融科技企业将率先受益。据悉,金融科技平台中,小赢科技早已经蓄势待发,先后上线的摇钱花及线上商城成为了公司发力场景金融的突破口。

最初,小赢科技线上商城于2018年8月上线,并于2019年9月完成升级,面向有授信记录的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信用消费产品,通过将信用消费和交易场景结合,向更优质的客群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商城总交易额增至1.609亿元,相较2019三季度的7740万,环比倍增,增幅达107.9%。

不仅如此,小赢科技还于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拳头产品“摇钱花”(前身为小赢钱包),该产品为一款依托于消费场景的信用消费支付服务工具。简单来说,该产品为用户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互联网信用支付方式。用户可以实现在线申请,即时审批,获取授信后,可以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扫码、手机闪付等所有支付场景,并且支付即享专属优惠。支持“先消费,后还款”,享受账期内延后还款或消费分期等服务。

另据小赢科技4月28日公布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2019年全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显示,摇钱花交易量快速增长。2019年四季度,摇钱花交易笔数为490万笔,而2018年同期为20万笔。活跃用户的数量也从2019年三季度的33万增至四季度的40.8万。交易余额从2019年三季度的14.05亿元大幅增加至四季度的22.04亿元。在贷余额从2019年三季度末的9.49亿元,增加到15.03亿元。到2019年,摇钱花累计授信额度为60亿元,信贷利用率达25.6%。

事实上,不仅年轻人更青睐于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线上金融服务,残障人士、老年人、病患者也迫切需要“不出门、不见面”就能获得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而金融科技企业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加深了与客户的互动联系,从长远来看对扩大客户群体、优化服务模式、拓展发展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面对小额、分散的线上人群,金融科技企业应紧紧围绕产品设计、渠道整合、业务流程三个环节着力,切实提高在线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此外,随着整个行业重新回归场景竞争,消费金融机构对于新兴场景的开拓也将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来识别风险和降低成本。这些也将成为金融科技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监管沙盒”落地提速

此外,最新动向表明,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再度扩围。这也被视为是中国版“监管沙盒”落地提速的信号。业内认为,此举有利于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对接和适应国际通行的交易环境、法规会计、行政监管。

沙盒,也有称沙箱,来自计算机用语,指一种虚拟技术,由英国首创并将其引入金融行业。“监管沙盒”,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试点“特区”,圈定一个安全空间或区域内,试点项目在满足相关监管部门设定的限制性条件和相应保护措施后,获准在区域内真实市场环境中运行,向真实消费者提供产品、交易、服务;而监管部门则通过全程监测沙盒运行中的表现,在一定期限后评估是否“出盒”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开。

新经济e线获悉,4月27日,据央行网站显示,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在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扩大试点,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申请创新测试,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惠民利企”,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紧接着于5月17日,央行上海总部称,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启动。同时,杭州市针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也举行了政策解读会。去年12月,北京已率先试点将首批6个项目纳入“监管沙盒”范围,当前正在推动第二批项目“入盒”试点。

对此,小赢科技总裁、小赢科技研究院院长成少勇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一个讨论重点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助力金融,精准切实地帮到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微小企业。不过,成少勇也强调,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让金融服务实体企业和满足个人需求变得更为精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字技术对金融可以赋能,但这种赋能不是万能的。即便是科技手段,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有所为,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准入和方便性会大大提高。数字技术让长尾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可以逐渐织就一张信用的大网,网住痛点的同时挡住风险。”成少勇称。“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金融科技有所不为的方面。比如,部分科技公司收集到大量的、未脱敏的个人信息,并声称这些信息是为了为金融活动提供风险控制。但是,任何人的个人数据未经本人允许不得擅自采用并分享给更多机构。”

成少勇进一步指出,普惠金融要解决大量长尾客户的需求,首先要建立在大数据的开放上,要加强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不要科技手段对数据进行垄断;其次,要警惕有些机构利用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包装出了一些伪金融科技创新,现在有些机构拿科技创新做噱头,把根本不沾边的业务,非要挂一个区块链的名号来炒作,有的甚至打着创新科技、数字技术的名号来坑蒙拐骗,扰乱了市场秩序。“我想无论何时,这一‘红线’是万万不能踩踏的。”成少勇如是说。

微信号:netfin88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政策“蜜月期”:线上消费场景扩容,中国版“监管沙盒”落地提速

面对小额、分散的线上人群,金融科技企业应紧紧围绕产品设计、渠道整合、业务流程三个环节着力,切实提高在线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文|新经济e线

“两会”召开前夕,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2020年第1次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金融科技理论研究、规划指导、应用实践等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会议强调,要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强数字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提升监管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为坚决打赢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和复工复产工作贡献科技力量。

此前,监管部门公开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对于近年来金融科技在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贷款问题上的作用十分认可。

截至目前,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在中国和海外以不同的方式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在短期内面临重大冲击。业内专家表示,在短期冲击背景下,我国更应坚守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预计经济政策将以力度充分的财政扩张为主要抓手,对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大宗可选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进行更为直接的刺激。

此外,自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多次表态称,将着力推动稳定居民消费和加快释放潜在需求,通过消费信贷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业内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场景依托的消费信贷将迎来政策“蜜月期”。

线上消费场景扩容

新经济e线注意到,此次疫情加速了金融机构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在线场景金融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此次疫情的冲击下,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金融科技企业正在通过线上消费场景扩容来冲抵线下场景的消极影响。

不过,若想在场景金融的赛道上成功突围,资金、技术、场景、流量四要素缺一不可,而抢先一步备战的金融科技企业将率先受益。据悉,金融科技平台中,小赢科技早已经蓄势待发,先后上线的摇钱花及线上商城成为了公司发力场景金融的突破口。

最初,小赢科技线上商城于2018年8月上线,并于2019年9月完成升级,面向有授信记录的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信用消费产品,通过将信用消费和交易场景结合,向更优质的客群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商城总交易额增至1.609亿元,相较2019三季度的7740万,环比倍增,增幅达107.9%。

不仅如此,小赢科技还于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拳头产品“摇钱花”(前身为小赢钱包),该产品为一款依托于消费场景的信用消费支付服务工具。简单来说,该产品为用户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互联网信用支付方式。用户可以实现在线申请,即时审批,获取授信后,可以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扫码、手机闪付等所有支付场景,并且支付即享专属优惠。支持“先消费,后还款”,享受账期内延后还款或消费分期等服务。

另据小赢科技4月28日公布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2019年全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显示,摇钱花交易量快速增长。2019年四季度,摇钱花交易笔数为490万笔,而2018年同期为20万笔。活跃用户的数量也从2019年三季度的33万增至四季度的40.8万。交易余额从2019年三季度的14.05亿元大幅增加至四季度的22.04亿元。在贷余额从2019年三季度末的9.49亿元,增加到15.03亿元。到2019年,摇钱花累计授信额度为60亿元,信贷利用率达25.6%。

事实上,不仅年轻人更青睐于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线上金融服务,残障人士、老年人、病患者也迫切需要“不出门、不见面”就能获得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而金融科技企业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加深了与客户的互动联系,从长远来看对扩大客户群体、优化服务模式、拓展发展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面对小额、分散的线上人群,金融科技企业应紧紧围绕产品设计、渠道整合、业务流程三个环节着力,切实提高在线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此外,随着整个行业重新回归场景竞争,消费金融机构对于新兴场景的开拓也将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来识别风险和降低成本。这些也将成为金融科技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监管沙盒”落地提速

此外,最新动向表明,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再度扩围。这也被视为是中国版“监管沙盒”落地提速的信号。业内认为,此举有利于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对接和适应国际通行的交易环境、法规会计、行政监管。

沙盒,也有称沙箱,来自计算机用语,指一种虚拟技术,由英国首创并将其引入金融行业。“监管沙盒”,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试点“特区”,圈定一个安全空间或区域内,试点项目在满足相关监管部门设定的限制性条件和相应保护措施后,获准在区域内真实市场环境中运行,向真实消费者提供产品、交易、服务;而监管部门则通过全程监测沙盒运行中的表现,在一定期限后评估是否“出盒”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开。

新经济e线获悉,4月27日,据央行网站显示,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在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扩大试点,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申请创新测试,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惠民利企”,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紧接着于5月17日,央行上海总部称,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启动。同时,杭州市针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也举行了政策解读会。去年12月,北京已率先试点将首批6个项目纳入“监管沙盒”范围,当前正在推动第二批项目“入盒”试点。

对此,小赢科技总裁、小赢科技研究院院长成少勇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一个讨论重点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助力金融,精准切实地帮到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微小企业。不过,成少勇也强调,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让金融服务实体企业和满足个人需求变得更为精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字技术对金融可以赋能,但这种赋能不是万能的。即便是科技手段,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有所为,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准入和方便性会大大提高。数字技术让长尾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可以逐渐织就一张信用的大网,网住痛点的同时挡住风险。”成少勇称。“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金融科技有所不为的方面。比如,部分科技公司收集到大量的、未脱敏的个人信息,并声称这些信息是为了为金融活动提供风险控制。但是,任何人的个人数据未经本人允许不得擅自采用并分享给更多机构。”

成少勇进一步指出,普惠金融要解决大量长尾客户的需求,首先要建立在大数据的开放上,要加强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不要科技手段对数据进行垄断;其次,要警惕有些机构利用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包装出了一些伪金融科技创新,现在有些机构拿科技创新做噱头,把根本不沾边的业务,非要挂一个区块链的名号来炒作,有的甚至打着创新科技、数字技术的名号来坑蒙拐骗,扰乱了市场秩序。“我想无论何时,这一‘红线’是万万不能踩踏的。”成少勇如是说。

微信号:netfin88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