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谈“艾”色变何时终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谈“艾”色变何时终结?

12月1日,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尽管经过多年宣传,中国社会对艾滋患者的歧视仍然存在,人们谈“艾”色变。而艾滋病患者面临污名化的困境,在就学、就医和就业方面都存在困难。

2014年12月1日中午,长沙市志愿者扮演“艾滋病患者”,希望路人给予拥抱。通过行为艺术,志愿者希望宣传反对歧视、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尽管经过多年宣传,社会中对艾滋患者的歧视仍然存在,人们谈“艾”色变。而艾滋病患者面临污名化的困境,在就学、就医和就业方面都存在困难。但这种歧视的氛围,反而会刺激高危群体回避和隐瞒艾滋病状况,不利防治。

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这位美籍阿根廷人在入院三天后死亡。在此后三十年间,中国艾滋病感染人群不断上升,而卫生部门对于艾滋病的防控也在不断摸索。

每一年,艾滋病的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变化,都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11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韩孟杰在接受卫计委网站在线访谈时指出,截止到今年10月底,我国艾滋病现存活感染人数已经达到57万多,今年1至10月份新发现感染数将近9万例。

近30年来,我国通过对重点区域严密防控,病死率的下降和感染率上升十分缓慢。韩梦杰称:“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人病死率是10.7%,到2014年已下降到5.6%。”

但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当前不少艾滋病高危人群由于担心歧视,而对艾滋病情回避甚至隐瞒,这给当前防治带来不少阻碍。

众所周知,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传播渠道感染: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但由于卫生部门为更好进行防控,而对高危易感人群进行划分,再加上刻意而断章取义的发布,致使大众很容易形成“某种人群是艾滋病主要传播群体”的印象。

在新发布的数据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称,在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的9.7万病例中,性传播占比例最大,为94%,也因此,当前防艾针对的感染人群便成高危性行为群体。

而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资料还显示,男男同性传播的比例上升明显。而这种本意为增加可控性的划分,却在刻意强调下变成舆论针对这一社会群体的指摘。

美国华文同性资料中心总裁,爱白网专栏咨询师星星博士(Damien. Lu)对此表示,一方面,这种歧视只会强迫感染者隐瞒自己,迫于压力,他们可能会介入异性婚姻或性关系。另一方面,也会令很多人误以为HIV是只有同性恋会患的疾病,而异性恋是安全的。

由于遭遇污名化,翻查过往的资料,艾滋病患者们在就医、就学和就业方面都面临困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并非无法可依,早在2006年,就有条文出台保障艾滋病患者就业、就医和就学的权利的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入学歧视、就业歧视等仍然无处不在。

四川省西充县某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8岁男童坤坤(化名)不但饱受村民歧视,没有一个玩伴,甚至在2014年底,全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欲将他驱离出村,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9月,坤坤来到山西临汾一所名为“红丝带”的特殊学校,与其他30多名先天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孩子在这里一起生活学习。问题虽然看似得到解决,但坤坤和其他孩子依然无法进入普通学校,融入社会生活。

此外,关于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就业遭拒的个案频繁出现在媒体上。2009年,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在中国对20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开展的调查显示,因为艾滋病,其中超12%的感染者曾被拒诊,14.8%的感染者被拒绝雇佣或失业。

302医院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天俊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由于应急处理机制的落实不力和认知缺乏,当中国的基层医护人员猝不及防地遭遇艾滋病病毒后,他们依然会“不知所措”。

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医护人员,他们持有的歧视和偏见背后,是对艾滋病的认知缺乏和极度恐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将艾滋病与死忘划上了绝对等号。然而,随着多年的医药研发,艾滋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都在不断下降,艾滋病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词。

日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核心报告《艾滋病如何改变一切》显示,2001年至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预期寿命已从36岁提升至55岁。

官方统计数据也显示,过去5年来,全球艾滋病新发感染数下降了15%。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规划署也预计,到2030年人类会终结艾滋病。但在这一过程中,消除歧视对于感染者来说,似乎更加重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谈“艾”色变何时终结?

12月1日,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尽管经过多年宣传,中国社会对艾滋患者的歧视仍然存在,人们谈“艾”色变。而艾滋病患者面临污名化的困境,在就学、就医和就业方面都存在困难。

2014年12月1日中午,长沙市志愿者扮演“艾滋病患者”,希望路人给予拥抱。通过行为艺术,志愿者希望宣传反对歧视、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尽管经过多年宣传,社会中对艾滋患者的歧视仍然存在,人们谈“艾”色变。而艾滋病患者面临污名化的困境,在就学、就医和就业方面都存在困难。但这种歧视的氛围,反而会刺激高危群体回避和隐瞒艾滋病状况,不利防治。

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这位美籍阿根廷人在入院三天后死亡。在此后三十年间,中国艾滋病感染人群不断上升,而卫生部门对于艾滋病的防控也在不断摸索。

每一年,艾滋病的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变化,都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11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韩孟杰在接受卫计委网站在线访谈时指出,截止到今年10月底,我国艾滋病现存活感染人数已经达到57万多,今年1至10月份新发现感染数将近9万例。

近30年来,我国通过对重点区域严密防控,病死率的下降和感染率上升十分缓慢。韩梦杰称:“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人病死率是10.7%,到2014年已下降到5.6%。”

但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当前不少艾滋病高危人群由于担心歧视,而对艾滋病情回避甚至隐瞒,这给当前防治带来不少阻碍。

众所周知,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传播渠道感染: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但由于卫生部门为更好进行防控,而对高危易感人群进行划分,再加上刻意而断章取义的发布,致使大众很容易形成“某种人群是艾滋病主要传播群体”的印象。

在新发布的数据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称,在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的9.7万病例中,性传播占比例最大,为94%,也因此,当前防艾针对的感染人群便成高危性行为群体。

而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资料还显示,男男同性传播的比例上升明显。而这种本意为增加可控性的划分,却在刻意强调下变成舆论针对这一社会群体的指摘。

美国华文同性资料中心总裁,爱白网专栏咨询师星星博士(Damien. Lu)对此表示,一方面,这种歧视只会强迫感染者隐瞒自己,迫于压力,他们可能会介入异性婚姻或性关系。另一方面,也会令很多人误以为HIV是只有同性恋会患的疾病,而异性恋是安全的。

由于遭遇污名化,翻查过往的资料,艾滋病患者们在就医、就学和就业方面都面临困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并非无法可依,早在2006年,就有条文出台保障艾滋病患者就业、就医和就学的权利的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入学歧视、就业歧视等仍然无处不在。

四川省西充县某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8岁男童坤坤(化名)不但饱受村民歧视,没有一个玩伴,甚至在2014年底,全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欲将他驱离出村,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9月,坤坤来到山西临汾一所名为“红丝带”的特殊学校,与其他30多名先天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孩子在这里一起生活学习。问题虽然看似得到解决,但坤坤和其他孩子依然无法进入普通学校,融入社会生活。

此外,关于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就业遭拒的个案频繁出现在媒体上。2009年,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在中国对20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开展的调查显示,因为艾滋病,其中超12%的感染者曾被拒诊,14.8%的感染者被拒绝雇佣或失业。

302医院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天俊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由于应急处理机制的落实不力和认知缺乏,当中国的基层医护人员猝不及防地遭遇艾滋病病毒后,他们依然会“不知所措”。

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医护人员,他们持有的歧视和偏见背后,是对艾滋病的认知缺乏和极度恐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将艾滋病与死忘划上了绝对等号。然而,随着多年的医药研发,艾滋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都在不断下降,艾滋病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词。

日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核心报告《艾滋病如何改变一切》显示,2001年至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预期寿命已从36岁提升至55岁。

官方统计数据也显示,过去5年来,全球艾滋病新发感染数下降了15%。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规划署也预计,到2030年人类会终结艾滋病。但在这一过程中,消除歧视对于感染者来说,似乎更加重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