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庞嵚: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庞嵚: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在对抗中重新思考。

文|建筑档案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Benoy公司董事、上海公司负责人庞嵚

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是不同事物在互相平衡制约和妥协中,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建筑是其中一个‘物种’,建筑师是和这个‘物种’共生的另一种,也需要持续有内在或外在的排异化训练,产生抗体,保持自我进化。

因制约而产生自我怀疑,在对抗中重新思考

我刚上大学时其实对建筑并不了解,也不能确定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大学三年级时才真正对建筑和自我的关系有一个思考。之前一段时间甚至怀疑自己选择的这个专业到底对不对。

当时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些设计和想象出来的这些城市空间、建筑空间,很大程度是反应个人体验的结果,但个人的体验能强加给未来建筑的使用方吗?如何让他们要和你的个人感受发生共鸣?建筑师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而当面对真正的问题的时候,似乎又总是受到过多的制约而束手无策;

这些考虑其实现在似乎比较容易想通,但在当时,个性表达的欲望和对个性表达的怀疑导致的分裂冲突是非常强烈的。因为毕竟中国的建筑教育,可能更多的是从宗教般的精神层面去模拟或者想象着建筑,大家幻想的都是怎样成为一个建筑大师,怎样用建筑设计去改变社会,去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却一直怀疑这种‘造物主’般的精神暗示,所以就导致你和现实之间的冲突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多。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2005年庞嵚在课程设计(左),庞嵚大学时水彩写生(右)

我能直接感觉到这种限制,是因为我们属于比较早熟的一代,很早就进入社会实践,在大学二年级已经接触到了实际项目。当在参与这些实际项目的时候,强烈感觉到现实情况和自己想的是不一样的。

九十年代初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潮因压抑太久,正在自由的社会氛围里喷薄而发,一些纯艺术门类的表现风生水起,表达的渠道有很多,总觉得用沉甸甸的建筑去发声是过于笨重,致使我当时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觉得平面设计可能对自我的约束比较少,媒介相对简单,通过一个平面就能很清楚直白地表达出来。

事实上,也付诸实施了,比如我和杨小刚为张似赞老师的一门古典音乐的赏析课合作的两幅海报,当时是贴在建筑系外面的墙上,张老师还专门找到我俩说他想收藏这两幅海报。我们很高兴,赶紧揭下来送给老师;还一起参加了健力宝组织的全国包装设计大赛……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创意发声—庞嵚平面设计作品(专业指导:陈焘)

强力意志与酒神精神,在制约中平衡一切

但最后我还是选择继续好好学建筑的原因是,当时在看尼采的书,受到了一些启发。尼采最核心的两个逻辑是强力意志和酒神精神。实际上他希望有自我的一个控制力,去平衡外界带来的一些不同的压力,这是一个人凭借强有力的个人意志就能做到的。当然还要需要一些酒神精神,就是用文化艺术或其他类型的东西,疏导和麻醉自己。但这不是一种消极的沉醉和逃避,而是清醒和积极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自我的升华。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庞嵚速写

这对我当时的思想冲击比较大,就想可能没有办法简单地以个人任性的方式去面对社会。因为毕竟刚刚踏进社会的门槛,肯定需要接受一些不同的事物和思想的冲撞,当这些不同的事物同步发生在社会上,它们不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能说达到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我当时理解的社会,是不同事物在互相制约和互相冲突中,共同蓬勃生长的一个生态系统。而建筑作为这样一个社会的外在反应,也需要去平衡那些关系。像游戏一样,你要玩这个游戏,就要了解和遵循它的规则,顺着规则去把建筑这个职业做好。这就是个人精神力量的体现,同时在这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多其他方面的升华,比如思维逻辑的训练,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能力,甚至对生活的态度,都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庞嵚速写

我也不会让自我处于特别释放的状态。首先我的性格就不是那种释放的,就像我们弟兄三个人,每个名字上面有山字头,父母也希望我们要谦虚一些,敬畏生活和生命,不要过于张扬和锋芒毕露。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其实就像某种东西要溢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制约,所以会一直平衡性格上比较热血的成分,当它要往外喷涌时,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控制,然后用所谓的酒神精神去疏导,让情绪得以释放。在这过程中会体验很多比较有趣的东西,甚至这些东西会反映到你的建筑设计里,会反映到你和业主的交流里,反映到你和其他一些不同的人对话的过程中。

打开自我的实践,在共鸣中寻求节奏统一

当自我和外界在联系和冲突中平衡的这种过程,其实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内在和表面如何统一的问题。接触到新的问题,你用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去判断或操作,是达不到问题的核心的,所以内心理应是占据主导的地位。实际上我理解的工作就是一种修炼,到了一定阶段,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可能越来越接近统一,像武侠小说里所谓的人剑合一,实际上靠的是精神和外在之间的无缝对接。也可以说选择多了,能选择符合自己的选项也多了。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旅行建筑随拍—庞嵚摄影

但年轻的时候会激烈一些,激烈的方式当然也不是那种要冲撞和破坏的激烈。因为我性格是比较低调温和的,所以用的方式也相对温和,但是对我来说足够释放和愉悦了。我从大二开始寒暑假都会出去实习,努力去体验不同的东西,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没有任何恐惧和章法约束地,努力去看,去尝试。

尝试去看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打开眼界的过程,最重要也是慢慢把心中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成分破坏掉的过程。当了解实际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想的东西不太对,或者还只是浮在表面上,没有真正切入问题的核心。

其实这会对人的状态有所改变,会把自我的一些东西贴近日常一些,尽可能地达到个人和群体节奏的统一,也是个人内在和外在节奏的统一。在寻求统一的过程中,迅速捕捉一些影响你节奏的信息,积极地去调整节奏。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旅行建筑随拍—庞嵚摄影

这个过程不管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还是通过不同的项目的尝试都是可行的。那个年代“炒更”的现象很多,当时我们会被老师选上去做一些项目,哪怕只是很简单的设计,也觉得很骄傲,因为得到了老师认可,会觉得我的专业是能学以致用的。这就改变了过去纯粹只是岸上学习的状态,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想法,慢慢地被一些群体认知了,就加速了与社会共鸣感的建立。你会知道还有一些不同的需求,原来的想法可能要纠正一下,或者要稍微再朝自己认为对的方向再努力一下。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旅行建筑随拍—庞嵚摄影

毕业后留校在学校设计院工作的阶段,做了大量的实践项目。时代给了我们一些机遇,没有太多所谓的前辈们和我们争夺机会。一出来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面对业主,自己具有主导性地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接项目、汇报项目,甚至到最后要设计费,从头到尾都是我们20多岁小孩干的,对我们的锻炼太大了。

在这个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很大的乐趣。有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在和社会需求勾连过程中,你的设计哲学和社会真实的需求之间有哪些冲突,有哪些不一样的东西,需要进行修正,也需要坚持保留一些核心的东西。

在异国重新建立一切,追名逐利的本质不在名利本身

当觉得自己的一些想法,已经慢慢远离了别人的需求时,可以从两个思路想,一是你在退步,另一个是你在进步。我这么想是因为工作了接近10年后,我发现我的中标率越来越低了。我得反思,要考虑自己理解的东西和表达的方式,这个环境是否能接受并提供这样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庞嵚: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在对抗中重新思考。

文|建筑档案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Benoy公司董事、上海公司负责人庞嵚

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是不同事物在互相平衡制约和妥协中,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建筑是其中一个‘物种’,建筑师是和这个‘物种’共生的另一种,也需要持续有内在或外在的排异化训练,产生抗体,保持自我进化。

因制约而产生自我怀疑,在对抗中重新思考

我刚上大学时其实对建筑并不了解,也不能确定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大学三年级时才真正对建筑和自我的关系有一个思考。之前一段时间甚至怀疑自己选择的这个专业到底对不对。

当时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些设计和想象出来的这些城市空间、建筑空间,很大程度是反应个人体验的结果,但个人的体验能强加给未来建筑的使用方吗?如何让他们要和你的个人感受发生共鸣?建筑师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而当面对真正的问题的时候,似乎又总是受到过多的制约而束手无策;

这些考虑其实现在似乎比较容易想通,但在当时,个性表达的欲望和对个性表达的怀疑导致的分裂冲突是非常强烈的。因为毕竟中国的建筑教育,可能更多的是从宗教般的精神层面去模拟或者想象着建筑,大家幻想的都是怎样成为一个建筑大师,怎样用建筑设计去改变社会,去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却一直怀疑这种‘造物主’般的精神暗示,所以就导致你和现实之间的冲突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多。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2005年庞嵚在课程设计(左),庞嵚大学时水彩写生(右)

我能直接感觉到这种限制,是因为我们属于比较早熟的一代,很早就进入社会实践,在大学二年级已经接触到了实际项目。当在参与这些实际项目的时候,强烈感觉到现实情况和自己想的是不一样的。

九十年代初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潮因压抑太久,正在自由的社会氛围里喷薄而发,一些纯艺术门类的表现风生水起,表达的渠道有很多,总觉得用沉甸甸的建筑去发声是过于笨重,致使我当时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觉得平面设计可能对自我的约束比较少,媒介相对简单,通过一个平面就能很清楚直白地表达出来。

事实上,也付诸实施了,比如我和杨小刚为张似赞老师的一门古典音乐的赏析课合作的两幅海报,当时是贴在建筑系外面的墙上,张老师还专门找到我俩说他想收藏这两幅海报。我们很高兴,赶紧揭下来送给老师;还一起参加了健力宝组织的全国包装设计大赛……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创意发声—庞嵚平面设计作品(专业指导:陈焘)

强力意志与酒神精神,在制约中平衡一切

但最后我还是选择继续好好学建筑的原因是,当时在看尼采的书,受到了一些启发。尼采最核心的两个逻辑是强力意志和酒神精神。实际上他希望有自我的一个控制力,去平衡外界带来的一些不同的压力,这是一个人凭借强有力的个人意志就能做到的。当然还要需要一些酒神精神,就是用文化艺术或其他类型的东西,疏导和麻醉自己。但这不是一种消极的沉醉和逃避,而是清醒和积极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自我的升华。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庞嵚速写

这对我当时的思想冲击比较大,就想可能没有办法简单地以个人任性的方式去面对社会。因为毕竟刚刚踏进社会的门槛,肯定需要接受一些不同的事物和思想的冲撞,当这些不同的事物同步发生在社会上,它们不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能说达到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我当时理解的社会,是不同事物在互相制约和互相冲突中,共同蓬勃生长的一个生态系统。而建筑作为这样一个社会的外在反应,也需要去平衡那些关系。像游戏一样,你要玩这个游戏,就要了解和遵循它的规则,顺着规则去把建筑这个职业做好。这就是个人精神力量的体现,同时在这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多其他方面的升华,比如思维逻辑的训练,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能力,甚至对生活的态度,都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庞嵚速写

我也不会让自我处于特别释放的状态。首先我的性格就不是那种释放的,就像我们弟兄三个人,每个名字上面有山字头,父母也希望我们要谦虚一些,敬畏生活和生命,不要过于张扬和锋芒毕露。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其实就像某种东西要溢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制约,所以会一直平衡性格上比较热血的成分,当它要往外喷涌时,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控制,然后用所谓的酒神精神去疏导,让情绪得以释放。在这过程中会体验很多比较有趣的东西,甚至这些东西会反映到你的建筑设计里,会反映到你和业主的交流里,反映到你和其他一些不同的人对话的过程中。

打开自我的实践,在共鸣中寻求节奏统一

当自我和外界在联系和冲突中平衡的这种过程,其实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内在和表面如何统一的问题。接触到新的问题,你用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去判断或操作,是达不到问题的核心的,所以内心理应是占据主导的地位。实际上我理解的工作就是一种修炼,到了一定阶段,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可能越来越接近统一,像武侠小说里所谓的人剑合一,实际上靠的是精神和外在之间的无缝对接。也可以说选择多了,能选择符合自己的选项也多了。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旅行建筑随拍—庞嵚摄影

但年轻的时候会激烈一些,激烈的方式当然也不是那种要冲撞和破坏的激烈。因为我性格是比较低调温和的,所以用的方式也相对温和,但是对我来说足够释放和愉悦了。我从大二开始寒暑假都会出去实习,努力去体验不同的东西,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没有任何恐惧和章法约束地,努力去看,去尝试。

尝试去看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打开眼界的过程,最重要也是慢慢把心中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成分破坏掉的过程。当了解实际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想的东西不太对,或者还只是浮在表面上,没有真正切入问题的核心。

其实这会对人的状态有所改变,会把自我的一些东西贴近日常一些,尽可能地达到个人和群体节奏的统一,也是个人内在和外在节奏的统一。在寻求统一的过程中,迅速捕捉一些影响你节奏的信息,积极地去调整节奏。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旅行建筑随拍—庞嵚摄影

这个过程不管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还是通过不同的项目的尝试都是可行的。那个年代“炒更”的现象很多,当时我们会被老师选上去做一些项目,哪怕只是很简单的设计,也觉得很骄傲,因为得到了老师认可,会觉得我的专业是能学以致用的。这就改变了过去纯粹只是岸上学习的状态,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想法,慢慢地被一些群体认知了,就加速了与社会共鸣感的建立。你会知道还有一些不同的需求,原来的想法可能要纠正一下,或者要稍微再朝自己认为对的方向再努力一下。

建筑档案对话庞嵚丨在混杂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排异化训练

旅行建筑随拍—庞嵚摄影

毕业后留校在学校设计院工作的阶段,做了大量的实践项目。时代给了我们一些机遇,没有太多所谓的前辈们和我们争夺机会。一出来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面对业主,自己具有主导性地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接项目、汇报项目,甚至到最后要设计费,从头到尾都是我们20多岁小孩干的,对我们的锻炼太大了。

在这个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很大的乐趣。有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在和社会需求勾连过程中,你的设计哲学和社会真实的需求之间有哪些冲突,有哪些不一样的东西,需要进行修正,也需要坚持保留一些核心的东西。

在异国重新建立一切,追名逐利的本质不在名利本身

当觉得自己的一些想法,已经慢慢远离了别人的需求时,可以从两个思路想,一是你在退步,另一个是你在进步。我这么想是因为工作了接近10年后,我发现我的中标率越来越低了。我得反思,要考虑自己理解的东西和表达的方式,这个环境是否能接受并提供这样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