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齐鲁名师 | 莒县青岛路小学张立新:尊差异重创新谱个性,廿九年深耕基础教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齐鲁名师 | 莒县青岛路小学张立新:尊差异重创新谱个性,廿九年深耕基础教育

陶行知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孩子亦如此。”找到每片“树叶”独有的纹路,贯穿在张立新执教以来的教学生涯。

躬耕教育近三十载的张立新,以爱为源,寄情育行。29年如一日,深究小学教育,创新教学新模式。从1991年到今天,她坚守在教育一线,潜心教研,力求每节课都具有学科魅力。从省定贫困村到西藏日喀则,送教下乡足迹遍全国。从课堂到家庭,探索家与校环境的教育“关节”,双向联动,提高教学质量。从面对面授课到同科技接轨,与时俱进,挖掘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双师教学模式。

本期齐鲁名师带你走近莒县青岛路小学张立新,一位依“脉络”的教书人。

不忘初心

立足农村教育18年

1991年,刚毕业的张立新被分配到刘官庄镇中心小学任教,这一干便是18年。为了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材料,寓教于乐,工作之余学习新理论、备课、翻阅资料、分析每位孩子的特点,成了她生活的家常便饭。

谈起做教师的初衷,张立新笑道,做老师是初心使然,因为很喜欢孩子,孩子世界里充满天真和纯洁,更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这种向往来自于她读小学时的一位王老师,王老师通过小游戏解释字理,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张立新感觉很神奇,也因此深深种下长大后成为老师的念头。

第一次走上讲台,张立新紧张得寝食难安。回想起那节课讲的《狐狸和乌鸦》,张立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面对挂图掉落在地的小意外,首秀中的张立新迅速镇静下来继续把课完,并抛出问题:“如果这时乌鸦还是不开口,狐狸会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也让她看到了闪烁的思维火花。

在农村的18年,张立新备课时想着孩子不同的个性,反复修改教案、制作教学用具。注重教学细节的她,为了让学生认知更立体,到过离学校5、6里的沭河边挖水草,也到过野外挖几米长的坑寻麸子苗根。

还在刘官庄镇中心小学任教时,张立新已经开始参与编写工作。她回忆道,那时乡镇小学的条件非常艰苦,冬天取暖要靠炉子。周末独自在学校编写的张立新经常被冻得没了知觉,李校长送来的炭块又让她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材编写中。“有时自己觉得作品已毫无漏洞,可是编写组一通稿,全盘否定”,无法突破自我瓶颈时,张立新愁得想撂挑子。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让她重拾信心,推倒重来。

18年如一日,使得张立新收获了众多奖项与荣誉;从校本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国家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留下无数故事。2009年9月,张立新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界的三名代表之一,步入人民大会堂。这种最高礼遇激励温暖着她逐梦前行。同年,张立新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莒县第五实验小学,并出版了第一部教育专注《与爱同行》。

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培养创新能力

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孩子亦如此。找到每片“树叶”独有的纹路,贯穿在张立新执教以来的教学生涯。

张立新将教学经验同学习研究相结合,尊重学生差异化。把一堂典型的完整科学课分成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均注重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出“1+5+1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即“1”个课前准备,“5”个课堂教学环节,“1个拓展发散问题。使生活与科学相融合,提高学生在日常更科学的观察、探究、应用与创新。在教授《斜面》时,张立新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斜面,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再对不同参照物组合做对比的各种斜面进行探索比较。打破“一个问题一种途径一个答案”的单一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专注教学的张立新也多次主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并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14篇论文在国家或省市教育刊物发表。

陶行知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张立新认为,“家庭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环境,比如:安静、整洁的房间等。二是精神环境,即好的家教家风。家长的思想观念及其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待人接物,举止谈吐,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小事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例如有的家长爱读书,孩子也会喜欢读书;反过来,如果家长在打麻将,还要求孩子专心读书,这就是很困难的事。

家与校的良好联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多次获得教学德育类奖项的张立新,一直在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通过“智慧家长大讲堂”对家长培训;从一年级入学起,用《习惯养成好少年评价手册》,通过递进式时间段的螺旋式评价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运用名师工作室,推出“周末约起来”进行亲子类活动,以少积多,用实践架起家与校之间的双向桥梁;并开辟“家教小课堂”提升育儿水平。栏目一经上线便受到家长们的喜爱和赞扬。张立新笑着说,莒县的教育交流平台《莒州教苑》特地为家教小课堂开设了专栏,也使更多家长受益。

专注教研

植根教育沃土的多元化

从省定贫困村到西藏日喀则,张立新送教下乡的范围逐渐扩大。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当张立新来到海拔3800米以上的日喀则仍然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只能躺着,眼皮肿得像风中的塑料袋,胃胀得像紧绷的气球”。强烈的不适感,让张立新忍不住忧心送教能否圆满。

第二天走进课堂面对藏族孩子,张立新之前所有不适瞬间消失,上课的激情完全占据着上风。看着藏族学生从面容溢出来的求知欲,看着课后围在自己身边争先恐后提问的孩子,让张立新在讲述这段经历时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告诉记者,是爱让她体验了生命付出后的幸福。而日喀则之行,也让潜心教研的张立新顿悟了教师职业的幸福内涵。送教日喀则的时间不长,但对她的影响弥足而又深远。

以爱为源、以情育行。张立新说,正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在一次次挑战中得以成长。让专注教学的张立新,更加关注教育领域的多样化发展,深究教学的一切可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教育逐渐走入教学领域的视野。利用微信群、学习强国视频会议进行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录制“微课”等一系列线上方式,也逐步受到张立新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探寻。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张立新认为,未来教学将会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展方向,以统一授课为主和互动指导(讲授+对话+资源)为辅的双师教学模式。

“我们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教学平台。开始阶段,我们使用了CCtalk平台,但实践中发现,老师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网上的上课状态;师生互动只能通过语音连线来进行;作业只能通过微信家长群进行收集,批改作业不仅费时费力,也很难发现谁没有及时上交。”针对这些问题,张立新等老师集中讨论解决之法。“最后选择了钉钉作为网上授课平台,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就能看到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师生可以面对面进行互动,发布作业后可以直接收集和批改作业,弥补了之前发现的那些问题。”

张立新表示,目前莒县青岛路小学校已有29节课例资源先后被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采用。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益,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既不夭折,也难成材。”回首二十九年的执教生涯,张立新将每位孩子视为天使。她喜爱每日面对着纯真可爱的“小叶片”们,也爱着奉献全部青春的教育事业。面对多项荣誉的淡然,谈起学生与教学时散发的光彩,谈起过往经历一个又一个人名时的感激。张立新也将怀着初心,继续奔跑在她所热爱的教育之路,为之奋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齐鲁名师 | 莒县青岛路小学张立新:尊差异重创新谱个性,廿九年深耕基础教育

陶行知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孩子亦如此。”找到每片“树叶”独有的纹路,贯穿在张立新执教以来的教学生涯。

躬耕教育近三十载的张立新,以爱为源,寄情育行。29年如一日,深究小学教育,创新教学新模式。从1991年到今天,她坚守在教育一线,潜心教研,力求每节课都具有学科魅力。从省定贫困村到西藏日喀则,送教下乡足迹遍全国。从课堂到家庭,探索家与校环境的教育“关节”,双向联动,提高教学质量。从面对面授课到同科技接轨,与时俱进,挖掘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双师教学模式。

本期齐鲁名师带你走近莒县青岛路小学张立新,一位依“脉络”的教书人。

不忘初心

立足农村教育18年

1991年,刚毕业的张立新被分配到刘官庄镇中心小学任教,这一干便是18年。为了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材料,寓教于乐,工作之余学习新理论、备课、翻阅资料、分析每位孩子的特点,成了她生活的家常便饭。

谈起做教师的初衷,张立新笑道,做老师是初心使然,因为很喜欢孩子,孩子世界里充满天真和纯洁,更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这种向往来自于她读小学时的一位王老师,王老师通过小游戏解释字理,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张立新感觉很神奇,也因此深深种下长大后成为老师的念头。

第一次走上讲台,张立新紧张得寝食难安。回想起那节课讲的《狐狸和乌鸦》,张立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面对挂图掉落在地的小意外,首秀中的张立新迅速镇静下来继续把课完,并抛出问题:“如果这时乌鸦还是不开口,狐狸会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也让她看到了闪烁的思维火花。

在农村的18年,张立新备课时想着孩子不同的个性,反复修改教案、制作教学用具。注重教学细节的她,为了让学生认知更立体,到过离学校5、6里的沭河边挖水草,也到过野外挖几米长的坑寻麸子苗根。

还在刘官庄镇中心小学任教时,张立新已经开始参与编写工作。她回忆道,那时乡镇小学的条件非常艰苦,冬天取暖要靠炉子。周末独自在学校编写的张立新经常被冻得没了知觉,李校长送来的炭块又让她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材编写中。“有时自己觉得作品已毫无漏洞,可是编写组一通稿,全盘否定”,无法突破自我瓶颈时,张立新愁得想撂挑子。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让她重拾信心,推倒重来。

18年如一日,使得张立新收获了众多奖项与荣誉;从校本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国家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留下无数故事。2009年9月,张立新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界的三名代表之一,步入人民大会堂。这种最高礼遇激励温暖着她逐梦前行。同年,张立新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莒县第五实验小学,并出版了第一部教育专注《与爱同行》。

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培养创新能力

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孩子亦如此。找到每片“树叶”独有的纹路,贯穿在张立新执教以来的教学生涯。

张立新将教学经验同学习研究相结合,尊重学生差异化。把一堂典型的完整科学课分成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均注重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出“1+5+1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即“1”个课前准备,“5”个课堂教学环节,“1个拓展发散问题。使生活与科学相融合,提高学生在日常更科学的观察、探究、应用与创新。在教授《斜面》时,张立新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斜面,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再对不同参照物组合做对比的各种斜面进行探索比较。打破“一个问题一种途径一个答案”的单一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专注教学的张立新也多次主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并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14篇论文在国家或省市教育刊物发表。

陶行知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张立新认为,“家庭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环境,比如:安静、整洁的房间等。二是精神环境,即好的家教家风。家长的思想观念及其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待人接物,举止谈吐,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小事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例如有的家长爱读书,孩子也会喜欢读书;反过来,如果家长在打麻将,还要求孩子专心读书,这就是很困难的事。

家与校的良好联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多次获得教学德育类奖项的张立新,一直在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通过“智慧家长大讲堂”对家长培训;从一年级入学起,用《习惯养成好少年评价手册》,通过递进式时间段的螺旋式评价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运用名师工作室,推出“周末约起来”进行亲子类活动,以少积多,用实践架起家与校之间的双向桥梁;并开辟“家教小课堂”提升育儿水平。栏目一经上线便受到家长们的喜爱和赞扬。张立新笑着说,莒县的教育交流平台《莒州教苑》特地为家教小课堂开设了专栏,也使更多家长受益。

专注教研

植根教育沃土的多元化

从省定贫困村到西藏日喀则,张立新送教下乡的范围逐渐扩大。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当张立新来到海拔3800米以上的日喀则仍然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只能躺着,眼皮肿得像风中的塑料袋,胃胀得像紧绷的气球”。强烈的不适感,让张立新忍不住忧心送教能否圆满。

第二天走进课堂面对藏族孩子,张立新之前所有不适瞬间消失,上课的激情完全占据着上风。看着藏族学生从面容溢出来的求知欲,看着课后围在自己身边争先恐后提问的孩子,让张立新在讲述这段经历时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告诉记者,是爱让她体验了生命付出后的幸福。而日喀则之行,也让潜心教研的张立新顿悟了教师职业的幸福内涵。送教日喀则的时间不长,但对她的影响弥足而又深远。

以爱为源、以情育行。张立新说,正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在一次次挑战中得以成长。让专注教学的张立新,更加关注教育领域的多样化发展,深究教学的一切可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教育逐渐走入教学领域的视野。利用微信群、学习强国视频会议进行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录制“微课”等一系列线上方式,也逐步受到张立新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探寻。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张立新认为,未来教学将会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展方向,以统一授课为主和互动指导(讲授+对话+资源)为辅的双师教学模式。

“我们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教学平台。开始阶段,我们使用了CCtalk平台,但实践中发现,老师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网上的上课状态;师生互动只能通过语音连线来进行;作业只能通过微信家长群进行收集,批改作业不仅费时费力,也很难发现谁没有及时上交。”针对这些问题,张立新等老师集中讨论解决之法。“最后选择了钉钉作为网上授课平台,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就能看到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师生可以面对面进行互动,发布作业后可以直接收集和批改作业,弥补了之前发现的那些问题。”

张立新表示,目前莒县青岛路小学校已有29节课例资源先后被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采用。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益,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既不夭折,也难成材。”回首二十九年的执教生涯,张立新将每位孩子视为天使。她喜爱每日面对着纯真可爱的“小叶片”们,也爱着奉献全部青春的教育事业。面对多项荣誉的淡然,谈起学生与教学时散发的光彩,谈起过往经历一个又一个人名时的感激。张立新也将怀着初心,继续奔跑在她所热爱的教育之路,为之奋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