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陕西疾控提示:秋冬传染病防控不松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陕西疾控提示:秋冬传染病防控不松懈

随着天气不断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陕西省疾控中心提示大家应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手足口病、布病等多种传染病的防控。

随着天气不断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陕西省疾控中心提示大家应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手足口病、布病等多种传染病的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球肺炎疫情持续上升,全国境内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仍然存在,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防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保护身体健康,陕西省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无论是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入境还是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农贸市场、食品加工厂、肉联厂等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应注意场所通风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工作,严防从业人员带病上班。群众应科学佩戴口罩。提倡随身携带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半密闭的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小于1米),建议佩戴口罩。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减少聚餐和聚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活动,如密闭网吧、酒吧、KTV等。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分体式空调要清洗消毒后才使用,集中空调要由专业人士清洗消毒后规范使用。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

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三红(面红、颈红、胸部红)、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可发展为低血压休克、肾部损害,可危及生命。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省关中地区出血热的高发季节,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是出血热的高发地区。

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外出务工人员应借返乡探亲等时机接种疫苗。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最常见,其中EV71型较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5岁以下儿童多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每年10—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发病小高峰,应做好“迎战准备”。

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家长们可前往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自愿、自费接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掌握“七步洗手法”。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家庭常备“84”消毒液,采用“浸、洗、擦、洒、泼”五法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感冒

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是我省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随着气温下降,进入10月份以后,我省流感病例数可能增加,应做好防护。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年龄在6月龄以上所有愿意接种且无禁忌证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教师和学生、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或鼻。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着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围暴发,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检、病因追踪、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

布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应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判断。

要做到有效预防布病,养殖户就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处理。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陕西疾控提示:秋冬传染病防控不松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陕西疾控提示:秋冬传染病防控不松懈

随着天气不断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陕西省疾控中心提示大家应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手足口病、布病等多种传染病的防控。

随着天气不断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陕西省疾控中心提示大家应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手足口病、布病等多种传染病的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球肺炎疫情持续上升,全国境内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仍然存在,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防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保护身体健康,陕西省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无论是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入境还是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农贸市场、食品加工厂、肉联厂等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应注意场所通风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工作,严防从业人员带病上班。群众应科学佩戴口罩。提倡随身携带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半密闭的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小于1米),建议佩戴口罩。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减少聚餐和聚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活动,如密闭网吧、酒吧、KTV等。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分体式空调要清洗消毒后才使用,集中空调要由专业人士清洗消毒后规范使用。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

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三红(面红、颈红、胸部红)、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可发展为低血压休克、肾部损害,可危及生命。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省关中地区出血热的高发季节,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是出血热的高发地区。

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外出务工人员应借返乡探亲等时机接种疫苗。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最常见,其中EV71型较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5岁以下儿童多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每年10—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发病小高峰,应做好“迎战准备”。

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家长们可前往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自愿、自费接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掌握“七步洗手法”。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家庭常备“84”消毒液,采用“浸、洗、擦、洒、泼”五法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感冒

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是我省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随着气温下降,进入10月份以后,我省流感病例数可能增加,应做好防护。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年龄在6月龄以上所有愿意接种且无禁忌证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教师和学生、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或鼻。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着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围暴发,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检、病因追踪、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

布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应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判断。

要做到有效预防布病,养殖户就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处理。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陕西疾控提示:秋冬传染病防控不松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