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搬”出新天地 开启新生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搬”出新天地 开启新生活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文 | 苏嵘 齐卉

当秋日里的阳光从大大的窗户洒进屋内时,汪显平干净整洁的房子亮堂而温馨。“只花了1万元,我们就从10公里外山上的土坯房搬入120平方米的新家。一家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就能挣钱养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汪显平一边诉说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一边回忆起全家坐在自家客厅沙发上,与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拉家常的情景,仍然浑身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汪显平一家原本居住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万福山村的4间土坯房里。2016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汪显平,全家搬入老县镇锦屏社区。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和国家为从根本上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挪穷窝”“拔穷根”工程。“十三五”以来,陕西完成24.9万户84.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加上同步搬迁15.9万户53.9万人,共计搬迁40.8万户138万人。这一搬迁安置成果,占到陕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接近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总量10%。

历经“十二五”避灾搬迁、生态搬迁,再到“十三五”精准扶贫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陕西在近十年的搬迁工作中,累计帮助316万群众摆脱了险境、摆脱了贫困,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实现了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为我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减灾安居到脱贫攻坚

说起2010年陕南“7·18”特大洪灾,陕南三市的群众仍心有余悸。

一场洪水,让陕南23个县(区)严重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34人。背山面河的建房习惯在地质、洪涝灾害袭击中不堪一击,平日里广种薄收、入不敷出的耕作方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面前步履维艰。

2011年,陕西启动全省易地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把居住在中高山地和洪涝地质灾害易发等生存条件恶劣区域的220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宜居、宜业的浅丘川道。

七堰社区,这个以安康汉滨区七堰村命名的社区成为陕西移民搬迁首批安置社区,原七堰村的75户受灾群众搬迁至此。经过政府后续的规划、建设,周边住在滑坡地区的627户群众也在这里安了家。如今,这里已经发展为一个拥有上千户人口,幼儿园、小学、卫生院、社区工厂、农业园区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社区。

易地移民搬迁工程,通过精准搬迁、精确施策和精细管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和实现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质量,补齐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短板,突破持续困扰山区群众发展的瓶颈;通过发挥当地生态优势,以生态保护和治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陕西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脱贫之路。

“以‘避灾减贫’为目的的陕西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到国家精准扶贫的易地扶贫搬迁,这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的变化,而是推动整个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有力抓手。”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何得桂说。

搬得出稳得住 均等服务有保障

安康市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山大沟深坡陡,农业发展不足、经济发展滞后,是典型的贫困村。十年前,当白河县兴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把全村6000多亩山林土地一次性集中流转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并在山下建设可容纳500户2500人的天逸安置社区的时候,搬迁群众一眼能看见幸福的日子在招手。

“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十年的发展,昔日的天宝村从乱石窝发展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宝梯彩园区”。如今的天逸安置社区内,幢幢新居风格别致,柏油马路宽阔平坦,绿树掩映苍翠惹眼,白天在园区上班、晚上回社区居住已成为搬迁群众的日常。通过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点,带动农村全面发展的“天宝模式”在陕西得到大力推广。近五年来,仅天宝村相邻的西营镇就有1235户4100多名高山上的群众下山入镇进社区,全镇居住人口由3年前的4000多人上升到8000多人。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选址上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靠近城市、集镇、园区和中心村;达到房产能升值、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强、公共服务好的“三个四”标准,成为全国性范式。借助中央脱贫攻坚政策大好机遇,依托村镇公路地利条件和产业集中活跃优势,陕西易地搬迁规划选址从根本上奠定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后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

五年来,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向搬迁群众高质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在医疗和养老方面,实施财政补贴,不但把所有贫困户纳入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还适当提高贫困户适用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目前,陕西搬迁群众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比例达到100%。

产业就业相结合 安居安心又乐业

颐和小区是榆林市子洲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城郊苗家坪镇工业园区内。去年9月,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刘东瑞家只花了7500元,就领到该小区的新房钥匙,和414户贫困户一起搬迁到了集中装修、集中入住的小区内。按照市场价格,刘东瑞家的这套75平方米的新房,价值30多万元。

搬入新居之前,刘东瑞一家4口一直借住在老家周家硷镇双庙湾村的亲戚家,因刘东瑞的父母是贫困户,享受政策,他们家分到了这套房。如今,原本在榆阳区汽车4S店工作的刘东瑞,辞职回到老家,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和父母一起开办了粉条生产作坊,他的妻子则安心住在新家照看两个小孩。刘东瑞说:“真是做梦都想有这样的房子。颐和小区位置好,距离学校、医院都挺近,去哪儿都方便!”

像刘东瑞这样的生活前后变化,正是众多移民搬迁户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为最大限度惠及搬迁群众,陕西将“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统筹起来,把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生态、社会兜底等项目、资金和帮扶政策叠加起来,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到实处。五年来,依托安置社区全省共兴建新社区工厂601家,培育就业扶贫基地134家,吸纳贫困搬迁群众10558人。

据统计,全省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条件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已基本实现产业扶持项目全覆盖;21万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至少1人就业创业;公益性岗位向安置社区倾斜,解决就业2.75万人;全省组织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参加免费技能培训6.52万人。目前,以安置社区为中心,我省初步形成了社区工厂式、依托园区式、依托景区式、劳务派遣式等“社区+”稳定脱贫模式。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陕西从山大沟深之处搬离了316万群众,通过搬迁,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搬迁,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了农业现代经营水平,促进了土地等自然资源集约利用;通过搬迁,加快了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的职业化和市民化,走出了一条符合陕西实际、具有陕西特色的减贫之路。目前,陕西正加大力度向“后搬迁时代”稳定脱贫和逐步富裕倾斜配置更多优质资源,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新环境、开始新生活。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搬”出新天地 开启新生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搬”出新天地 开启新生活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文 | 苏嵘 齐卉

当秋日里的阳光从大大的窗户洒进屋内时,汪显平干净整洁的房子亮堂而温馨。“只花了1万元,我们就从10公里外山上的土坯房搬入120平方米的新家。一家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就能挣钱养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汪显平一边诉说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一边回忆起全家坐在自家客厅沙发上,与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拉家常的情景,仍然浑身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汪显平一家原本居住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万福山村的4间土坯房里。2016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汪显平,全家搬入老县镇锦屏社区。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和国家为从根本上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挪穷窝”“拔穷根”工程。“十三五”以来,陕西完成24.9万户84.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加上同步搬迁15.9万户53.9万人,共计搬迁40.8万户138万人。这一搬迁安置成果,占到陕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接近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总量10%。

历经“十二五”避灾搬迁、生态搬迁,再到“十三五”精准扶贫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陕西在近十年的搬迁工作中,累计帮助316万群众摆脱了险境、摆脱了贫困,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实现了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为我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减灾安居到脱贫攻坚

说起2010年陕南“7·18”特大洪灾,陕南三市的群众仍心有余悸。

一场洪水,让陕南23个县(区)严重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34人。背山面河的建房习惯在地质、洪涝灾害袭击中不堪一击,平日里广种薄收、入不敷出的耕作方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面前步履维艰。

2011年,陕西启动全省易地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把居住在中高山地和洪涝地质灾害易发等生存条件恶劣区域的220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宜居、宜业的浅丘川道。

七堰社区,这个以安康汉滨区七堰村命名的社区成为陕西移民搬迁首批安置社区,原七堰村的75户受灾群众搬迁至此。经过政府后续的规划、建设,周边住在滑坡地区的627户群众也在这里安了家。如今,这里已经发展为一个拥有上千户人口,幼儿园、小学、卫生院、社区工厂、农业园区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社区。

易地移民搬迁工程,通过精准搬迁、精确施策和精细管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和实现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质量,补齐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短板,突破持续困扰山区群众发展的瓶颈;通过发挥当地生态优势,以生态保护和治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陕西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脱贫之路。

“以‘避灾减贫’为目的的陕西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到国家精准扶贫的易地扶贫搬迁,这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的变化,而是推动整个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有力抓手。”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何得桂说。

搬得出稳得住 均等服务有保障

安康市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山大沟深坡陡,农业发展不足、经济发展滞后,是典型的贫困村。十年前,当白河县兴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把全村6000多亩山林土地一次性集中流转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并在山下建设可容纳500户2500人的天逸安置社区的时候,搬迁群众一眼能看见幸福的日子在招手。

“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十年的发展,昔日的天宝村从乱石窝发展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宝梯彩园区”。如今的天逸安置社区内,幢幢新居风格别致,柏油马路宽阔平坦,绿树掩映苍翠惹眼,白天在园区上班、晚上回社区居住已成为搬迁群众的日常。通过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点,带动农村全面发展的“天宝模式”在陕西得到大力推广。近五年来,仅天宝村相邻的西营镇就有1235户4100多名高山上的群众下山入镇进社区,全镇居住人口由3年前的4000多人上升到8000多人。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选址上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靠近城市、集镇、园区和中心村;达到房产能升值、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强、公共服务好的“三个四”标准,成为全国性范式。借助中央脱贫攻坚政策大好机遇,依托村镇公路地利条件和产业集中活跃优势,陕西易地搬迁规划选址从根本上奠定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后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

五年来,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向搬迁群众高质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在医疗和养老方面,实施财政补贴,不但把所有贫困户纳入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还适当提高贫困户适用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目前,陕西搬迁群众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比例达到100%。

产业就业相结合 安居安心又乐业

颐和小区是榆林市子洲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城郊苗家坪镇工业园区内。去年9月,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刘东瑞家只花了7500元,就领到该小区的新房钥匙,和414户贫困户一起搬迁到了集中装修、集中入住的小区内。按照市场价格,刘东瑞家的这套75平方米的新房,价值30多万元。

搬入新居之前,刘东瑞一家4口一直借住在老家周家硷镇双庙湾村的亲戚家,因刘东瑞的父母是贫困户,享受政策,他们家分到了这套房。如今,原本在榆阳区汽车4S店工作的刘东瑞,辞职回到老家,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和父母一起开办了粉条生产作坊,他的妻子则安心住在新家照看两个小孩。刘东瑞说:“真是做梦都想有这样的房子。颐和小区位置好,距离学校、医院都挺近,去哪儿都方便!”

像刘东瑞这样的生活前后变化,正是众多移民搬迁户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为最大限度惠及搬迁群众,陕西将“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统筹起来,把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生态、社会兜底等项目、资金和帮扶政策叠加起来,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到实处。五年来,依托安置社区全省共兴建新社区工厂601家,培育就业扶贫基地134家,吸纳贫困搬迁群众10558人。

据统计,全省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条件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已基本实现产业扶持项目全覆盖;21万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至少1人就业创业;公益性岗位向安置社区倾斜,解决就业2.75万人;全省组织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参加免费技能培训6.52万人。目前,以安置社区为中心,我省初步形成了社区工厂式、依托园区式、依托景区式、劳务派遣式等“社区+”稳定脱贫模式。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陕西从山大沟深之处搬离了316万群众,通过搬迁,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搬迁,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了农业现代经营水平,促进了土地等自然资源集约利用;通过搬迁,加快了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的职业化和市民化,走出了一条符合陕西实际、具有陕西特色的减贫之路。目前,陕西正加大力度向“后搬迁时代”稳定脱贫和逐步富裕倾斜配置更多优质资源,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新环境、开始新生活。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搬”出新天地 开启新生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