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时代奋斗者|辨识度最高的社区干部陈文芳:嗓门大语速快,身旁总是围着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时代奋斗者|辨识度最高的社区干部陈文芳:嗓门大语速快,身旁总是围着人

陈文芳认为,居委会这个平台可以为社区弱势群体维护权益、调解家庭邻里矛盾、宣传正能量,还能协调各方力量造福居民。

2019年9月,睦邻门及社区花园改造开工仪式。受访者供图

记者 黄景源

由于客观原因,上海政立路第二小学的通行大门一直开在国定一居民区内,上下学时间,每天有上千名学生与家长进出小区,接送学生的电瓶车、自行车、小轿车乱停乱放,对小区通行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年初正逢疫情学校停课,疫情防控恢复常态化后,5月12日,学校准备复学了。小区既要考虑家长接送学生的便利性,又要兼顾社区疫情防控的安全性,该怎么办?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国定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文芳与政立路第二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几经协商后达成一致,将小区的5号门辟为小学生的专用通道,家长一律不进入小区,统一在5号门外的国定支路上接送。

此外,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社区力量协助校方,指引家长在国定支路停车步行,安全守护小学生到校的最后100米。如今,小区井然有序,每天下午3点半,百米护送通道也成了小区一道风景线。

基层工作虽不能完全量化,但对个人而言却是无形的积累。陈文芳认为,居委会这个平台可以为社区弱势群体维护权益、调解家庭邻里矛盾、宣传正能量,还能协调各方力量造福居民。

1998年大学毕业后,陈文芳曾从事农场大田技术员、室内植物养护员、化工厂化验员、大白菜与甜(糯)玉米的良种繁育选育等工作,还曾做过财务会计。

2012年首次从事居委会工作时,陈文芳年近四十。工作后,她发现群众工作与技术工作大不相同。

2018年5月,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将时任创智坊居委会行政负责人的陈文芳,调任一墙之隔的国定一居民区任党总支书记。

右一为陈文芳。受访者供图

创智坊小区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利,毗邻大学路、五角场商圈、地铁十号线,社区内集聚了社区睦邻中心、创智农园开放式花园等优质公共资源。

国定一社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小区基础服务设施陈旧老化,大量外来人口聚集,居民组成较为复杂。隔绝状态给两个小区居民都带来了不便,居民出行需绕行两公里以上。

新小区办活动找不到人,老小区要居民没空间。2017年以来,打破两个小区的隔绝状态成为两个小区居民的共同愿望。

陈文芳的作用,就是成为两区居民间的“黏合剂”。她最先思考的是让墙两边的居民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摄影:黄景源

凭借在创智坊社区工作时和创智农园建立的良好关系,她邀请创智农园的负责人、社区规划师刘悦来参与社区活动,借助社区睦邻互动日的契机,在国定一社区开了一个墙洞,设置了一枚“潜望镜”。

为加强与毗邻的创智坊社区互动合作,陈文芳还参与策划了“你好,邻居——社区规划共创夏日派对”、“睦邻一家亲——社区共创共融共建”等睦邻活动。

看到了开门的苗头,陈文芳便在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与和业委会委员朱静崖起草拟征询单,实地勘察最合适的破门位置。

开门的位置,本来是国定一社区东南侧的一处死角,堆着旧冰箱、破塑料等垃圾,杂草丛生、难以通行。在几十名老党员、群众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家用三轮车拖走了十多车的垃圾,“开门”水到渠成。

2018年3月,一扇用自来水管焊接的小门出现在两个小区间的围墙上。几经升级后的睦邻门,已经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

历时近800天的睦邻门项目,也入选了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摄影:黄景源

国定一居民区居民、睦邻达人孙洁表示,睦邻门的打开让居民的生活资源更丰富,出行更便捷。原先20分钟的路程现在只需步行5分钟就能来到创智坊、大学路和地铁站。居民们也能非常方便地前往创智坊睦邻中心、创智农园等社区公共空间。

陈文芳还投入了大量精力摸清社区自治基础,发掘社区中有意愿、有条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分子,培育了一支以党员为主体,愿意投身于社区环境美化、持续管理公共空间的志愿者队伍。

在孙洁眼中,陈文芳是辩识度最高的社区干部。

“个头小,嗓门大,说话速度快,身旁总是围着人。”孙洁说,不是一群社区志愿者听她安排工作,就是一群吵吵嚷嚷和她讨论小区事务的社区居民。

陈文芳告诉记者:“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可是一旦爱上了就要认真地‘专’进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时代奋斗者|辨识度最高的社区干部陈文芳:嗓门大语速快,身旁总是围着人

陈文芳认为,居委会这个平台可以为社区弱势群体维护权益、调解家庭邻里矛盾、宣传正能量,还能协调各方力量造福居民。

2019年9月,睦邻门及社区花园改造开工仪式。受访者供图

记者 黄景源

由于客观原因,上海政立路第二小学的通行大门一直开在国定一居民区内,上下学时间,每天有上千名学生与家长进出小区,接送学生的电瓶车、自行车、小轿车乱停乱放,对小区通行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年初正逢疫情学校停课,疫情防控恢复常态化后,5月12日,学校准备复学了。小区既要考虑家长接送学生的便利性,又要兼顾社区疫情防控的安全性,该怎么办?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国定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文芳与政立路第二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几经协商后达成一致,将小区的5号门辟为小学生的专用通道,家长一律不进入小区,统一在5号门外的国定支路上接送。

此外,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社区力量协助校方,指引家长在国定支路停车步行,安全守护小学生到校的最后100米。如今,小区井然有序,每天下午3点半,百米护送通道也成了小区一道风景线。

基层工作虽不能完全量化,但对个人而言却是无形的积累。陈文芳认为,居委会这个平台可以为社区弱势群体维护权益、调解家庭邻里矛盾、宣传正能量,还能协调各方力量造福居民。

1998年大学毕业后,陈文芳曾从事农场大田技术员、室内植物养护员、化工厂化验员、大白菜与甜(糯)玉米的良种繁育选育等工作,还曾做过财务会计。

2012年首次从事居委会工作时,陈文芳年近四十。工作后,她发现群众工作与技术工作大不相同。

2018年5月,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将时任创智坊居委会行政负责人的陈文芳,调任一墙之隔的国定一居民区任党总支书记。

右一为陈文芳。受访者供图

创智坊小区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利,毗邻大学路、五角场商圈、地铁十号线,社区内集聚了社区睦邻中心、创智农园开放式花园等优质公共资源。

国定一社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小区基础服务设施陈旧老化,大量外来人口聚集,居民组成较为复杂。隔绝状态给两个小区居民都带来了不便,居民出行需绕行两公里以上。

新小区办活动找不到人,老小区要居民没空间。2017年以来,打破两个小区的隔绝状态成为两个小区居民的共同愿望。

陈文芳的作用,就是成为两区居民间的“黏合剂”。她最先思考的是让墙两边的居民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摄影:黄景源

凭借在创智坊社区工作时和创智农园建立的良好关系,她邀请创智农园的负责人、社区规划师刘悦来参与社区活动,借助社区睦邻互动日的契机,在国定一社区开了一个墙洞,设置了一枚“潜望镜”。

为加强与毗邻的创智坊社区互动合作,陈文芳还参与策划了“你好,邻居——社区规划共创夏日派对”、“睦邻一家亲——社区共创共融共建”等睦邻活动。

看到了开门的苗头,陈文芳便在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与和业委会委员朱静崖起草拟征询单,实地勘察最合适的破门位置。

开门的位置,本来是国定一社区东南侧的一处死角,堆着旧冰箱、破塑料等垃圾,杂草丛生、难以通行。在几十名老党员、群众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家用三轮车拖走了十多车的垃圾,“开门”水到渠成。

2018年3月,一扇用自来水管焊接的小门出现在两个小区间的围墙上。几经升级后的睦邻门,已经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

历时近800天的睦邻门项目,也入选了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摄影:黄景源

国定一居民区居民、睦邻达人孙洁表示,睦邻门的打开让居民的生活资源更丰富,出行更便捷。原先20分钟的路程现在只需步行5分钟就能来到创智坊、大学路和地铁站。居民们也能非常方便地前往创智坊睦邻中心、创智农园等社区公共空间。

陈文芳还投入了大量精力摸清社区自治基础,发掘社区中有意愿、有条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分子,培育了一支以党员为主体,愿意投身于社区环境美化、持续管理公共空间的志愿者队伍。

在孙洁眼中,陈文芳是辩识度最高的社区干部。

“个头小,嗓门大,说话速度快,身旁总是围着人。”孙洁说,不是一群社区志愿者听她安排工作,就是一群吵吵嚷嚷和她讨论小区事务的社区居民。

陈文芳告诉记者:“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可是一旦爱上了就要认真地‘专’进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