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焕英》40亿、北京文化获利2%,影视股为何“只赚热闹不赚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焕英》40亿、北京文化获利2%,影视股为何“只赚热闹不赚钱”

北京文化依旧押中了爆款,但是最大的果实却让别人摘走了。

文|娱乐独角兽  何西窗

2月21日已经是返工的第四天,但这个春节档无论是票房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反转与变故都尚未停歇,真正的赢家躲在喧嚣背后还没有现身。

票房市场上,《你好,李焕英》(以下简称《李焕英》)与《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的逆袭追击战还未结束。截止写稿时间,《李焕英》以单日2.40亿元票房完成领跑,而《唐探3》单日票房下滑至7762万元左右,不足《李焕英》一半。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焕英》在累计票房上已经追平了《唐探3》,两部电影几乎同时突破40亿元票房,这意味着在《李焕英》凶猛的追击势头下,《唐探3》最初领先优势——大年初三时《唐探3》不仅单日票房保持领跑,累计票房领先《李焕英》15亿元——已经荡然无存。

回想春节档开局《唐探3》以绝对优势占领票房高地,《李焕英》蛰伏其后默默蓄力,如今二者位置已经完全对调。而《唐探3》票房已经出现疲态,《李焕英》却还在持续收割擦长尾票房。

而资本市场上同样出现了反转。受到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的影响,A股牛年首个交易日,影视概念板块整体高开,最高涨幅超过3%,北京文化、华谊兄弟、欢瑞世纪等股价纷纷上涨,北京文化更是一字涨停。

但在市场期待北京文化股价“红上加红”之时,北京文化发布公告,截至2月17日24时,《李焕英》累计票房收入约为27.25亿元,北京文化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6500万元。更重要的是,《李焕英》委托第三方公司保底发行,保底票房达到15亿元。有消息称,保底发行公司是第二、三出品方儒意影视与猫眼,北京文化并不参与保底票房分账。

这个消息让资本市场有些错愕。可以理解为,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北京文化在《李焕英》的票房营收占比仅为2%左右,北京文化依旧押中了爆款,但是最大的果实却让别人摘走了。

2021年的春节档像一部充满变数的电影,你以为已经猜到了结局,却发现最终BOSS已经悄然更换了人选。

15亿保底发行,北京文化错失了《李焕英》?

在北京文化发布了《李焕英》的相关收入公告之后,舆论市场上开始计算这部电影背后各方的最终收益,于是所有人很快发现,这部电影背后的最大赢家,既不是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也不是自导自演、登上国内票房最高女导演宝座的贾玲。

根据北京文化公告数据,《李焕英》累计票房达到27.25亿元之时,北京文化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6500万元,按此比例计算,北京文化票房收入占比在2.20%~2.39%。《李焕英》累计票房突破40亿,北京文化收入则为8800万元-9560万元,收入尚未破亿。

而《李焕英》的主要出品方达到7家,其中北京文化位列第一,暂且不考虑儒意影视与猫眼的保底发行分账,北京文化这个收入占比也比公众预想的低很多。

也有其它出品方发布收益公告,华录百纳公告显示,旗下持股46%的参股公司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作为《李焕英》的第四大出品方,截止2月18日电影累计票房31.68亿元,公司源于该电影的收入影响是9000万元-1亿元。由此可推算,北京精彩的收入占比为2.84%-3.16%。

华谊兄弟作为《李焕英》的联合出品方,也发布公告,截止2月17日,公司源于《李焕英》的营业收入约为860万元-1031万元,收入占比为0.32%-0.38%。

这其中贾玲自己的电影公司大碗娱乐是第六出品方,收入可想而知。

值得探究的是参与了保底发行的儒意影视与猫眼。有相关人士对媒体透露,此次《李焕英》15亿元的保底发行,票房超出15亿元的部分按照比例分账,北京文化没有参与保底,能够拿到的比例并不多。而上映前北京文化也已经将《李焕英》大部分权益让渡给了联合出品方。“北京文化在《李焕英》中的投资占比大概只有一两成。”

但是这个猜测也并不确定,保底分账的具体比例尚未对公布,也有媒体根据相关信息估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李焕英》的票房节节攀升,发行方15亿的票房保底已经是一个胜局。对于《李焕英》的主控方北京文化来说,这次保底发行似乎是一个失算。

此前北京文化在电影保底发行方面一直胜券在握,2014年《心花怒放》保底发行,北京文化获得1.91亿收入,2016年《战狼2》北京文化获得了3亿收入。《李焕英》是北京文化频频爆雷之后出现的黑马之作,但是可能就连北京文化本身,都没有预料到这部电影会超过《唐探3》,成为2021年春节档的最大爆款。

这个意料之外对于北京文化2021年的处境是有影响的。根据北京文化2020年的业绩报告,公司去年净利润亏损预计在6.40亿元-7.90亿元,上年同期北京文化亏损则达到23亿元,这意味着北京文化已经徘徊在退市的边缘。

同时北京文化已经出现了资金紧缺的问题,北京文化202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货币现金仅有6377.44万元,短期借款达8.96亿元。公告显示,北京文化去年1月曾向业兴银行申请不超过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是这笔贷款到期之后,北京文化并没有顺利还款。除此之外,北京文化还陆续向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进行贷款。

如果《李焕英》大丰收,北京文化的困局或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现在看来,北京文化的2021年依旧需要寻求新出路。

《唐探3》被逆袭,腰部电影齐遇冷,焦虑的影视股们

对于上市影视公司们而言,这个春节档或许有些“虚无”,档期票房创下新纪录,但是真正收割红利的公司却寥寥可数。

事实上或许也是如此,春节档最大的赢家《李焕英》票房高走,但是一出保底发行,让北京文化还在为2020年遗留下的爆雷与亏损发愁。而原本被视为春节档“王霸选手”的《唐探3》则被意外逆袭,这就让万达在资本市场上的处境尤为尴尬。

春节之后,A股开始当天,万达在开盘微幅上涨之后,股价开始下跌,截止当日收盘,万达报收22.02元,跌幅2.57%。2月19日,万达股价再次下跌3.72%。

成也《唐探3》,败也《唐探3》。2020年万达亏损达到61.5亿元-69.5亿元,也没有代表性的主控电影项目,但因为有《唐探3》的支撑,春节档前期万达股价依旧一路飙涨,累计增长了25%。

而春节档之后,《唐探3》的表现不如预期,被黑马《李焕英》逆袭反超。即便电影目前票房表现并不差,但是60亿的票房梦想最终成为了泡沫,这让万达2021年的开始显得有点弱势。此前已经有消息报道,万达在《唐探3》上投资总成本为4.38亿元,投资比例为34.5%。以该比例计算,《唐探3》的总成本约为13亿元,电影总票房需要接近40亿元,投资方才能收回成本。

参考现在《唐探3》的走势,万达可以收回成本,但是希望凭借《唐探3》在2021年存好“余粮”显然就不太可能了。如果说《唐探3》是万达的一场豪赌,那么现在赌局过半,万达需要找到下一个发力点。

头部电影中尚且有错失与反转,今年春节档的中腰部电影可以说是“全军覆没”。这个春节档票房市场的二八效应空前明显,《唐探3》与《李焕英》占据了春节档80%的票房,这让春节档余下5部电影倍加凄惨。

截止写稿时间,《刺杀小说家》累计票房刚刚突破7亿,而《人潮汹涌》在经历导演求排片之后,排片仍未超过10%,累计票房尚未突破3亿,而《侍神令》则更加尴尬,垫底春节档,票房2.36亿。

剩下的两部动画电影《熊出没·狂野大陆》凭借系列IP支撑,票房超过了5亿,而《新神榜:哪吒重生》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存在感,累计票房突破3.21亿。

而这就让这些电影背后的影视公司们也分外黯淡。光线传媒因《人潮汹涌》不达预期,2月18日开盘后迅速走低,收盘时 跌幅0.61%,2月19日再跌1.6%。

而《侍神令》的滑铁卢,也让2020年因为《八佰》获得一线生机的华谊兄弟又回归到紧张状态。《刺杀小说家》情况相对较好,但是对于华策影业而言,传统电视剧公司进军春节档,资本场上却没有收到预想的红利放大效果。

舆论市场上有网友调侃北京文化与《李焕英》,高票房与低收益,“这是出品了一个寂寞。”实际上这或许是整个春节档影视公司们的状态,档期的高票房没能转化为实际的资本红利,热闹之外,皆是寂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北京文化

2k
  • 北京文化:《封神第二部》目前正在后期制作中
  • 电影公司2023年业绩分化,扭亏与沉疴并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焕英》40亿、北京文化获利2%,影视股为何“只赚热闹不赚钱”

北京文化依旧押中了爆款,但是最大的果实却让别人摘走了。

文|娱乐独角兽  何西窗

2月21日已经是返工的第四天,但这个春节档无论是票房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反转与变故都尚未停歇,真正的赢家躲在喧嚣背后还没有现身。

票房市场上,《你好,李焕英》(以下简称《李焕英》)与《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的逆袭追击战还未结束。截止写稿时间,《李焕英》以单日2.40亿元票房完成领跑,而《唐探3》单日票房下滑至7762万元左右,不足《李焕英》一半。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焕英》在累计票房上已经追平了《唐探3》,两部电影几乎同时突破40亿元票房,这意味着在《李焕英》凶猛的追击势头下,《唐探3》最初领先优势——大年初三时《唐探3》不仅单日票房保持领跑,累计票房领先《李焕英》15亿元——已经荡然无存。

回想春节档开局《唐探3》以绝对优势占领票房高地,《李焕英》蛰伏其后默默蓄力,如今二者位置已经完全对调。而《唐探3》票房已经出现疲态,《李焕英》却还在持续收割擦长尾票房。

而资本市场上同样出现了反转。受到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的影响,A股牛年首个交易日,影视概念板块整体高开,最高涨幅超过3%,北京文化、华谊兄弟、欢瑞世纪等股价纷纷上涨,北京文化更是一字涨停。

但在市场期待北京文化股价“红上加红”之时,北京文化发布公告,截至2月17日24时,《李焕英》累计票房收入约为27.25亿元,北京文化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6500万元。更重要的是,《李焕英》委托第三方公司保底发行,保底票房达到15亿元。有消息称,保底发行公司是第二、三出品方儒意影视与猫眼,北京文化并不参与保底票房分账。

这个消息让资本市场有些错愕。可以理解为,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北京文化在《李焕英》的票房营收占比仅为2%左右,北京文化依旧押中了爆款,但是最大的果实却让别人摘走了。

2021年的春节档像一部充满变数的电影,你以为已经猜到了结局,却发现最终BOSS已经悄然更换了人选。

15亿保底发行,北京文化错失了《李焕英》?

在北京文化发布了《李焕英》的相关收入公告之后,舆论市场上开始计算这部电影背后各方的最终收益,于是所有人很快发现,这部电影背后的最大赢家,既不是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也不是自导自演、登上国内票房最高女导演宝座的贾玲。

根据北京文化公告数据,《李焕英》累计票房达到27.25亿元之时,北京文化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6500万元,按此比例计算,北京文化票房收入占比在2.20%~2.39%。《李焕英》累计票房突破40亿,北京文化收入则为8800万元-9560万元,收入尚未破亿。

而《李焕英》的主要出品方达到7家,其中北京文化位列第一,暂且不考虑儒意影视与猫眼的保底发行分账,北京文化这个收入占比也比公众预想的低很多。

也有其它出品方发布收益公告,华录百纳公告显示,旗下持股46%的参股公司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作为《李焕英》的第四大出品方,截止2月18日电影累计票房31.68亿元,公司源于该电影的收入影响是9000万元-1亿元。由此可推算,北京精彩的收入占比为2.84%-3.16%。

华谊兄弟作为《李焕英》的联合出品方,也发布公告,截止2月17日,公司源于《李焕英》的营业收入约为860万元-1031万元,收入占比为0.32%-0.38%。

这其中贾玲自己的电影公司大碗娱乐是第六出品方,收入可想而知。

值得探究的是参与了保底发行的儒意影视与猫眼。有相关人士对媒体透露,此次《李焕英》15亿元的保底发行,票房超出15亿元的部分按照比例分账,北京文化没有参与保底,能够拿到的比例并不多。而上映前北京文化也已经将《李焕英》大部分权益让渡给了联合出品方。“北京文化在《李焕英》中的投资占比大概只有一两成。”

但是这个猜测也并不确定,保底分账的具体比例尚未对公布,也有媒体根据相关信息估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李焕英》的票房节节攀升,发行方15亿的票房保底已经是一个胜局。对于《李焕英》的主控方北京文化来说,这次保底发行似乎是一个失算。

此前北京文化在电影保底发行方面一直胜券在握,2014年《心花怒放》保底发行,北京文化获得1.91亿收入,2016年《战狼2》北京文化获得了3亿收入。《李焕英》是北京文化频频爆雷之后出现的黑马之作,但是可能就连北京文化本身,都没有预料到这部电影会超过《唐探3》,成为2021年春节档的最大爆款。

这个意料之外对于北京文化2021年的处境是有影响的。根据北京文化2020年的业绩报告,公司去年净利润亏损预计在6.40亿元-7.90亿元,上年同期北京文化亏损则达到23亿元,这意味着北京文化已经徘徊在退市的边缘。

同时北京文化已经出现了资金紧缺的问题,北京文化202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货币现金仅有6377.44万元,短期借款达8.96亿元。公告显示,北京文化去年1月曾向业兴银行申请不超过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是这笔贷款到期之后,北京文化并没有顺利还款。除此之外,北京文化还陆续向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进行贷款。

如果《李焕英》大丰收,北京文化的困局或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现在看来,北京文化的2021年依旧需要寻求新出路。

《唐探3》被逆袭,腰部电影齐遇冷,焦虑的影视股们

对于上市影视公司们而言,这个春节档或许有些“虚无”,档期票房创下新纪录,但是真正收割红利的公司却寥寥可数。

事实上或许也是如此,春节档最大的赢家《李焕英》票房高走,但是一出保底发行,让北京文化还在为2020年遗留下的爆雷与亏损发愁。而原本被视为春节档“王霸选手”的《唐探3》则被意外逆袭,这就让万达在资本市场上的处境尤为尴尬。

春节之后,A股开始当天,万达在开盘微幅上涨之后,股价开始下跌,截止当日收盘,万达报收22.02元,跌幅2.57%。2月19日,万达股价再次下跌3.72%。

成也《唐探3》,败也《唐探3》。2020年万达亏损达到61.5亿元-69.5亿元,也没有代表性的主控电影项目,但因为有《唐探3》的支撑,春节档前期万达股价依旧一路飙涨,累计增长了25%。

而春节档之后,《唐探3》的表现不如预期,被黑马《李焕英》逆袭反超。即便电影目前票房表现并不差,但是60亿的票房梦想最终成为了泡沫,这让万达2021年的开始显得有点弱势。此前已经有消息报道,万达在《唐探3》上投资总成本为4.38亿元,投资比例为34.5%。以该比例计算,《唐探3》的总成本约为13亿元,电影总票房需要接近40亿元,投资方才能收回成本。

参考现在《唐探3》的走势,万达可以收回成本,但是希望凭借《唐探3》在2021年存好“余粮”显然就不太可能了。如果说《唐探3》是万达的一场豪赌,那么现在赌局过半,万达需要找到下一个发力点。

头部电影中尚且有错失与反转,今年春节档的中腰部电影可以说是“全军覆没”。这个春节档票房市场的二八效应空前明显,《唐探3》与《李焕英》占据了春节档80%的票房,这让春节档余下5部电影倍加凄惨。

截止写稿时间,《刺杀小说家》累计票房刚刚突破7亿,而《人潮汹涌》在经历导演求排片之后,排片仍未超过10%,累计票房尚未突破3亿,而《侍神令》则更加尴尬,垫底春节档,票房2.36亿。

剩下的两部动画电影《熊出没·狂野大陆》凭借系列IP支撑,票房超过了5亿,而《新神榜:哪吒重生》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存在感,累计票房突破3.21亿。

而这就让这些电影背后的影视公司们也分外黯淡。光线传媒因《人潮汹涌》不达预期,2月18日开盘后迅速走低,收盘时 跌幅0.61%,2月19日再跌1.6%。

而《侍神令》的滑铁卢,也让2020年因为《八佰》获得一线生机的华谊兄弟又回归到紧张状态。《刺杀小说家》情况相对较好,但是对于华策影业而言,传统电视剧公司进军春节档,资本场上却没有收到预想的红利放大效果。

舆论市场上有网友调侃北京文化与《李焕英》,高票房与低收益,“这是出品了一个寂寞。”实际上这或许是整个春节档影视公司们的状态,档期的高票房没能转化为实际的资本红利,热闹之外,皆是寂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