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中小城市发展再定调,事关这些城市的未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中小城市发展再定调,事关这些城市的未来

五年前是“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现在是“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表述的细节变化,其实也暗含了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要求。

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3月13日,未来五年的规划文件全文正式公布。

其实在之前,对规划草案提前公开的一些内容,西部城事已经有过论述。而随着全文出炉,一些细节更加清晰,意义也更明朗。

尤其是在城镇化方面的定调,将深刻影响到下一阶段各类型城市的发展走向。今天西部菌通过与五年前的规划相关表述的对比,作简要的分析。

先说结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扩张放缓,大中城市迎来扩张的机遇期,小城市将出现两极分化,基础条件好的县城,也会迎来红利。

01

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而关于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优先级和协同性问题,五年前的规划还是这样表述的:

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其实在前五年,大城市中心的逻辑已经比较清晰,不过基于平衡考虑,对于中小城市同样持鼓励发展的态度,以实现“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目标。

并且这种鼓励发展,包括实实在在的各种利好。比如五年前的规划强调:

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

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最基本的规律。大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水平更高,营商环境更好,所以从产业到人口资源都不断涌向大城市。

资源向大城市集中,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经济规模效应,可以高标准地建机场,大手笔地投资修地铁等等,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

因此,基于大城市资源集聚的客观优势,日前的规划提到: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五年前是“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现在是“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表述的细节变化,其实也暗含了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要求。

对小城市来说,以前要和大中城市协调发展,但城镇化开始减速,论经济增长势头,小城市未必跟得上大中城市的步调,所以这时候要强调特色化发展,小而美也行。

这种思路的变化,还体现在其他几个细节上。

比如之前强调,“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现在已经没有相关要求。因为一些小城市开始收缩,未来甚至可能消失,以增加数量为目标已不合时宜。

再如此前提到,引导产业项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布局,现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 移和功能疏解”的任务,落在了大中城市头上。此外还有:

优化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和功能,支持三级医院和高等院校在大中城市布局。

这意味着,行政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向市场资源的配置规律靠拢。那么在未来的五年,大城市在城镇化空间布局中的分量和地位,还会进一步上升。

02

全国一共有六七百个城市,促进中心城市发展的大逻辑下,不同大城市的发展水平、阶段可能完全不一样。因此,规划也作出了差异化安排。

如超大特大城市,规划明确提出,“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

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医疗和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降低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

过去,超大特大城市成为城镇化的最大赢家,经济、人口规模快速膨胀,同时房价高企,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所以现在到了“减负”阶段,要适当地给城市功能做减法。

按照2019年的城市建设年鉴,超大城市有6个,分别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和天津;特大城市有11个,分别是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苏州。

这些城市接下来的扩张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尤其是超大城市,资源集聚一旦达到一定的强度,就面临着向外疏解问题。

同时,想通过撤县设区等行政手段扩容,难度会加大。

超大特大城市的产业疏解到哪里去呢?大中城市。对此,规划提到:

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充分利用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目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都可以统称为大城市,具体包括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它们的数量接近百个。而中等城市的标准,则是城区常住人口50到100万人。

也就是说,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未来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投放上,将得到进一步的倾斜。

至于位于城镇化最末梢的县城,也将迎来一定的机遇——“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到:

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发展势头较好的县城,按照“稳步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和镇区常住人口 20 万以上的特大镇设市”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升级。

03

梳理近些年的城镇化历程,可以发现,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向:

从早期鼓励中小城市的分散型,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集中型,再到现在两种思路融合,按照规划的表述便是,“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大城市要进一步发展,提升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但不能无限膨胀,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开发要有一定的强度限制;小城市不是不发展,而是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等级的大中小城市给予不同定位,这种方向上的调整,也是基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毕竟随着城镇化减速,很多中小城市继续扩张的动力已经大大减弱。

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样,这也是一种“因城施策”。

而城镇化的下半场,既要尊重资源集聚的市场规律,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又要避免城市无度扩张,规模效应走向其反面,于是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第三阶段的重要平台载体。

来源:规划

像这次的规划就点名了19个城市群:

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都市圈和城市群,都是由中心城市加上周边的中小城市,形成组合式的空间载体。一方面资源可以进一步集聚,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可以向周边疏解产业,但仍然保留产业的部分价值。

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变大,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将继续强化,未来随着都市圈、城市群战略的深化,大中小城市内部的命运,将出现更大的分野。

尤其小城市,如果能入圈入群,可以就近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分享城市规划利好,诸如机场、地铁等等,反而是一波机会。

如果无法入圈入群,那就得及时做好城市规划,加快经济转型,迎接收缩时代到来。

来源:西部城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中小城市发展再定调,事关这些城市的未来

五年前是“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现在是“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表述的细节变化,其实也暗含了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要求。

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3月13日,未来五年的规划文件全文正式公布。

其实在之前,对规划草案提前公开的一些内容,西部城事已经有过论述。而随着全文出炉,一些细节更加清晰,意义也更明朗。

尤其是在城镇化方面的定调,将深刻影响到下一阶段各类型城市的发展走向。今天西部菌通过与五年前的规划相关表述的对比,作简要的分析。

先说结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扩张放缓,大中城市迎来扩张的机遇期,小城市将出现两极分化,基础条件好的县城,也会迎来红利。

01

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而关于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优先级和协同性问题,五年前的规划还是这样表述的:

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其实在前五年,大城市中心的逻辑已经比较清晰,不过基于平衡考虑,对于中小城市同样持鼓励发展的态度,以实现“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目标。

并且这种鼓励发展,包括实实在在的各种利好。比如五年前的规划强调:

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

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最基本的规律。大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水平更高,营商环境更好,所以从产业到人口资源都不断涌向大城市。

资源向大城市集中,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经济规模效应,可以高标准地建机场,大手笔地投资修地铁等等,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

因此,基于大城市资源集聚的客观优势,日前的规划提到: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五年前是“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现在是“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表述的细节变化,其实也暗含了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要求。

对小城市来说,以前要和大中城市协调发展,但城镇化开始减速,论经济增长势头,小城市未必跟得上大中城市的步调,所以这时候要强调特色化发展,小而美也行。

这种思路的变化,还体现在其他几个细节上。

比如之前强调,“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现在已经没有相关要求。因为一些小城市开始收缩,未来甚至可能消失,以增加数量为目标已不合时宜。

再如此前提到,引导产业项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布局,现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 移和功能疏解”的任务,落在了大中城市头上。此外还有:

优化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和功能,支持三级医院和高等院校在大中城市布局。

这意味着,行政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向市场资源的配置规律靠拢。那么在未来的五年,大城市在城镇化空间布局中的分量和地位,还会进一步上升。

02

全国一共有六七百个城市,促进中心城市发展的大逻辑下,不同大城市的发展水平、阶段可能完全不一样。因此,规划也作出了差异化安排。

如超大特大城市,规划明确提出,“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

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医疗和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降低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

过去,超大特大城市成为城镇化的最大赢家,经济、人口规模快速膨胀,同时房价高企,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所以现在到了“减负”阶段,要适当地给城市功能做减法。

按照2019年的城市建设年鉴,超大城市有6个,分别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和天津;特大城市有11个,分别是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苏州。

这些城市接下来的扩张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尤其是超大城市,资源集聚一旦达到一定的强度,就面临着向外疏解问题。

同时,想通过撤县设区等行政手段扩容,难度会加大。

超大特大城市的产业疏解到哪里去呢?大中城市。对此,规划提到:

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充分利用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目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都可以统称为大城市,具体包括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它们的数量接近百个。而中等城市的标准,则是城区常住人口50到100万人。

也就是说,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未来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投放上,将得到进一步的倾斜。

至于位于城镇化最末梢的县城,也将迎来一定的机遇——“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到:

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发展势头较好的县城,按照“稳步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和镇区常住人口 20 万以上的特大镇设市”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升级。

03

梳理近些年的城镇化历程,可以发现,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向:

从早期鼓励中小城市的分散型,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集中型,再到现在两种思路融合,按照规划的表述便是,“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大城市要进一步发展,提升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但不能无限膨胀,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开发要有一定的强度限制;小城市不是不发展,而是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等级的大中小城市给予不同定位,这种方向上的调整,也是基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毕竟随着城镇化减速,很多中小城市继续扩张的动力已经大大减弱。

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样,这也是一种“因城施策”。

而城镇化的下半场,既要尊重资源集聚的市场规律,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又要避免城市无度扩张,规模效应走向其反面,于是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第三阶段的重要平台载体。

来源:规划

像这次的规划就点名了19个城市群:

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都市圈和城市群,都是由中心城市加上周边的中小城市,形成组合式的空间载体。一方面资源可以进一步集聚,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可以向周边疏解产业,但仍然保留产业的部分价值。

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变大,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将继续强化,未来随着都市圈、城市群战略的深化,大中小城市内部的命运,将出现更大的分野。

尤其小城市,如果能入圈入群,可以就近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分享城市规划利好,诸如机场、地铁等等,反而是一波机会。

如果无法入圈入群,那就得及时做好城市规划,加快经济转型,迎接收缩时代到来。

来源:西部城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