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教育观察 | 聚焦控辍保学、弥平数字鸿沟,这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济南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教育观察 | 聚焦控辍保学、弥平数字鸿沟,这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济南策

教育扶贫发挥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

文 | 侯春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脱贫攻坚决胜之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十四五”新目标,亦对乡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人才,始终是乡村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决定乡村发展未来的关键因素。

如今,“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和“21.13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济南,正在以人才为核心,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济南样板中的教育力量。

乡村振兴,教育何为?

教育扶贫发挥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如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开辟一场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给出了答案——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教育系统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组团式支教、直属高校定点帮扶等措施,教育扶贫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开拓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同有关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深入实施一系列补短兜底的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努力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人,终极动力就源自于强大的乡村人力资本。教育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乡村振兴战略核心问题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乡村教育主要是为在乡村中生活的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的,而其中又主要是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当前,社会各界借助国家“乡村振兴”的契机,“复兴乡村学校”之类的呼声颇高,乡村教育的未来曙光一片。

然而,时代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能脱离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整体态势来孤立地讨论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发展问题。

现今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远超第一产业。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或涌向城市,大多数地区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是一种难以逆转的大趋势。

因此,推进教育扶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延伸是必然之势。

聚焦控辍保学,彰显温度与品质

大河滂湃,从齐鲁大地奔涌入海。济南,践行国家黄河战略,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2020年度济南在16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单项奖所有指标均实现位次前移,16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进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济南市肩负历史的重托,为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

在协调“城”和“市”的关系上,济南把城区教育和农村教育统筹规划,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计划”,并针对因人口集聚导致基础教育学位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统筹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出台了《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年)》,新建(含30所改扩建)教育设施385所,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同时,济南致力于建立精准识别与即时帮扶长效机制,主动优先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4月8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教育脱贫攻坚期间,济南市11.02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资助。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绍辉表示,济南市下一步开工新建、改扩建80所中小学、幼儿园。济南将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常态化开展好控辍保学工作,重点加强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留守儿童等群体学生的关心关爱,坚决防止辍学反弹,并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出台《济南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实现对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资助的全覆盖、兜底保障的高标准。一系列措施均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教育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畅通贫困孩子的教育发展,已成为衡量城市决策者和建设者对一座城的情感、态度和工作标准。

聚焦补短兜底,弥平数字鸿沟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

乡村教育振兴不只要扶贫,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故事在泉城大地上也翻开了新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断言,第三次浪潮文明最基本的原料就是信息加上想象力,而今已被现实所印证。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进程都在表明,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现在与未来。商业如此,公共治理如此,而像乡村振兴这样的社会事业,同样遵此规律。

毕竟,互联网时代,信息就是最好的教育原料之一。

举例来说,济南市长清区对乡村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以来长清区累计投入农村中小学各类专项资金2.06亿元,2019年投资2000万元,为全区更换了纳米多媒体黑板。

实际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优势就在于冲破地域界限。即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的结合,能有效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优质人才缺乏的短板。因此,如何培养下一代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需要教育者深入考虑的问题,是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而济南在弥平数字鸿沟让教育扶贫见实效的路上,任重道远。

然则,硬件改善不是终点,农村家长期盼教育质量的提升,而这需要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依据《山东省基础教育状况及城乡差异调查研究报告》,山东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在学历方面达标率高,但城市教师在教龄、学历分布方面略优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工作负担更大。可见,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薄弱学科教师引进“绿色通道”迫在眉睫。

 “十三五”期间,济南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4万套,推动落实艰苦偏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用足用好周转编制等政策,加大农村学校急需教师补充力度。把发展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新征程已在眼前,新篇章正待谱写。

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路上,济南乡村教育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扎实且坚定。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重要阵地。

这也意味着,城镇化越是加快,乡村教育越要加强。

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济南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砥砺前行,通过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奋进拼搏、攻坚克难,在打造乡村振兴济南样板的同时,不断以人才搭建起更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新核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教育观察 | 聚焦控辍保学、弥平数字鸿沟,这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济南策

教育扶贫发挥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

文 | 侯春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脱贫攻坚决胜之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十四五”新目标,亦对乡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人才,始终是乡村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决定乡村发展未来的关键因素。

如今,“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和“21.13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济南,正在以人才为核心,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济南样板中的教育力量。

乡村振兴,教育何为?

教育扶贫发挥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如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开辟一场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给出了答案——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教育系统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组团式支教、直属高校定点帮扶等措施,教育扶贫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开拓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同有关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深入实施一系列补短兜底的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努力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人,终极动力就源自于强大的乡村人力资本。教育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乡村振兴战略核心问题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乡村教育主要是为在乡村中生活的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的,而其中又主要是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当前,社会各界借助国家“乡村振兴”的契机,“复兴乡村学校”之类的呼声颇高,乡村教育的未来曙光一片。

然而,时代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能脱离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整体态势来孤立地讨论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发展问题。

现今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远超第一产业。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或涌向城市,大多数地区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是一种难以逆转的大趋势。

因此,推进教育扶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延伸是必然之势。

聚焦控辍保学,彰显温度与品质

大河滂湃,从齐鲁大地奔涌入海。济南,践行国家黄河战略,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2020年度济南在16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单项奖所有指标均实现位次前移,16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进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济南市肩负历史的重托,为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

在协调“城”和“市”的关系上,济南把城区教育和农村教育统筹规划,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计划”,并针对因人口集聚导致基础教育学位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统筹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出台了《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年)》,新建(含30所改扩建)教育设施385所,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同时,济南致力于建立精准识别与即时帮扶长效机制,主动优先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4月8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教育脱贫攻坚期间,济南市11.02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资助。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绍辉表示,济南市下一步开工新建、改扩建80所中小学、幼儿园。济南将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常态化开展好控辍保学工作,重点加强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留守儿童等群体学生的关心关爱,坚决防止辍学反弹,并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出台《济南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实现对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资助的全覆盖、兜底保障的高标准。一系列措施均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教育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畅通贫困孩子的教育发展,已成为衡量城市决策者和建设者对一座城的情感、态度和工作标准。

聚焦补短兜底,弥平数字鸿沟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

乡村教育振兴不只要扶贫,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故事在泉城大地上也翻开了新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断言,第三次浪潮文明最基本的原料就是信息加上想象力,而今已被现实所印证。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进程都在表明,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现在与未来。商业如此,公共治理如此,而像乡村振兴这样的社会事业,同样遵此规律。

毕竟,互联网时代,信息就是最好的教育原料之一。

举例来说,济南市长清区对乡村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以来长清区累计投入农村中小学各类专项资金2.06亿元,2019年投资2000万元,为全区更换了纳米多媒体黑板。

实际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优势就在于冲破地域界限。即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的结合,能有效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优质人才缺乏的短板。因此,如何培养下一代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需要教育者深入考虑的问题,是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而济南在弥平数字鸿沟让教育扶贫见实效的路上,任重道远。

然则,硬件改善不是终点,农村家长期盼教育质量的提升,而这需要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依据《山东省基础教育状况及城乡差异调查研究报告》,山东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在学历方面达标率高,但城市教师在教龄、学历分布方面略优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工作负担更大。可见,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薄弱学科教师引进“绿色通道”迫在眉睫。

 “十三五”期间,济南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4万套,推动落实艰苦偏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用足用好周转编制等政策,加大农村学校急需教师补充力度。把发展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新征程已在眼前,新篇章正待谱写。

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路上,济南乡村教育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扎实且坚定。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重要阵地。

这也意味着,城镇化越是加快,乡村教育越要加强。

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济南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砥砺前行,通过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奋进拼搏、攻坚克难,在打造乡村振兴济南样板的同时,不断以人才搭建起更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新核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