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行业最高评级A级,“优等生”平安信托凭什么?

中国信托行业最新评级备受各界关注。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下发了信托公司2020年度行业评级初评结果,作为“第一梯队”的代表机构,平安信托获得最高评级A级,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行业内的领跑地位。获得A类评级的信托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仅有10余家,相比往年有不小的“缩水”。

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持续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聚焦到中国信托业,其市场环境、监管政策正发生深刻变化,加上行业风险加速暴露,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能够获得A类评级实属不易。2020这一年里,在艰难的经营环境下,平安信托的经营情况到底如何?凭什么能够拿到行业最高评级?

今年“五一”前夕,平安信托率先发布了2020年年报成绩单,交出了一份“三升三降”的答卷,其核心经营业绩指标均增长超过16%,并积极响应监管回归本源的号召,实行大规模压降,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里,寻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平安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贵平多次表示:公司将坚决回归本源,顺应行业趋势和监管导向,树立“先服务、后金融”经营理念,聚焦自身能力和优势,将信托制度优势、传统投融资能力相结合,打造“服务+金融”新模式。

在这种新的经营理念下,过去一年,平安信托在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社会责任四大方面的表现突出,在行业评级过程中也因此得到“加分”。

笔者从平安信托年报中查阅到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末,在资本方面,平安信托净资本为191.84亿元,净资本/风险资本为228.27%;在风控方面,该公司实现全年风险资产零新增,有效化解超40%存量风险资产;在增值能力方面,净资产收益率为12.4%;在社会责任方面,公司积极助力国家精准扶贫,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全年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近3000亿元。

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行业“领跑者”平安信托的经营理念逐步转变,全新战略和业务模式为公司未来发展指明方向,2020年的经营业绩“V型反转”就是最好的印证,能够斩获行业最高级别A级便不难理解了。

逆风突围,A类评级含金量提升

疫情叠加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注定了信托业在逆风中前行。

日前,2020年信托行业评级初步结果出炉,包括平安信托、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华润信托等10余家公司在A类名单上。而相比往年的20余家,今年“拿A”的公司或明显缩水。

“由于宏观经济承压,行业风险频发,当下评定的A类信托公司数量会减少,B类公司的数量会增加。”有信托公司人士对笔者表示,“这也意味着,A类评级的含金量提升和市场地位更高。”

笔者了解到,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是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从行业角度对信托公司做出的综合评价,由协会组织,每年评选一次。根据《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本次评级将信托公司划分为A(85[含]-100分)、B(70[含]-85分)、C(70分以下)三个等级。从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社会责任板四个板块进行评分。

从前不久披露的年报来看,在2020年报告期内,平安信托取得逆势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三项核心指标,均同比增长超16%,结束了2017年以来的净利润负增长态势。

在去通道、压降融资类信托、控制房地产信托规模的严监管下,平安信托积极响应号召,2020年主动压降通道性业务规模505亿元,压降融资类业务规模317亿元,压降房地产业务规模315 亿元。

平安信托的逆势增长,不无原因。2020年,平安信托加速主动转型,升级打造以特殊机会为特色的领先多元投资平台,构建了从非标向标、从融资到投资、从规模优先到质量优先的全新增长模式。

据悉,在艰难经营环境下,平安信托更为强调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管控,通过不良资产清收、资金价格压降等方式实现开源节流提质增效。

坚守定位,平安更强调“以客为尊”

信托公司转型各有招数,但不变的应该是坚持“受托人”定位。

去年底,在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信托公司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的受托人文化。”

以平安信托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机构,以实际行动顺应行业趋势,引领行业发展。

平安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贵平曾公开指出,“信托回归受托人定位,不仅是经营定位的转变,更是代表角色的转化,体现的是‘以客为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姚贵平还表示,“只有坚持受托人定位才是健康发展的立足之本,只有筑牢风险管控基石才是健康发展的‘定心丸’。信托业正在由‘短频快’的竞速跑向‘长远恒’的马拉松转变,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理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平安信托风控的角色完成了从‘控制’到‘引领’的转变,做‘火车头’走在业务前面,牵引好业务发展方向,又做‘安检员’有效识别风险点,控制好实质性风险。”

依托创新科技及领先的系统平台,平安信托练就了风险管理的“硬功夫”。2020年成功实现全年风险资产零新增;通过制定“一户一策”的风险化解方案,不断调整、完善清收处置计划,有效化解超过40%的存量风险资产。

角色或理念转变的结果,最终体现在“服务”上。

上月,姚贵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公司希望通过特殊资产“服务+金融”模式,在公司全面深化“先服务、后金融”的思维导向,以“医者”的态度和责任心来提供服务、开展投资,通过对困境企业进行全链条、全生态、全生命周期的赋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信托在经营理念转变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打造社会影响力金融范本。2020年累计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近 3000亿元,未来将持续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聚焦中西部民生项目、健康、环保及现代制造等重点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助力民生。

作者 刘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获评行业最高评级A级,“优等生”平安信托凭什么?

中国信托行业最新评级备受各界关注。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下发了信托公司2020年度行业评级初评结果,作为“第一梯队”的代表机构,平安信托获得最高评级A级,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行业内的领跑地位。获得A类评级的信托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仅有10余家,相比往年有不小的“缩水”。

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持续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聚焦到中国信托业,其市场环境、监管政策正发生深刻变化,加上行业风险加速暴露,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能够获得A类评级实属不易。2020这一年里,在艰难的经营环境下,平安信托的经营情况到底如何?凭什么能够拿到行业最高评级?

今年“五一”前夕,平安信托率先发布了2020年年报成绩单,交出了一份“三升三降”的答卷,其核心经营业绩指标均增长超过16%,并积极响应监管回归本源的号召,实行大规模压降,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里,寻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平安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贵平多次表示:公司将坚决回归本源,顺应行业趋势和监管导向,树立“先服务、后金融”经营理念,聚焦自身能力和优势,将信托制度优势、传统投融资能力相结合,打造“服务+金融”新模式。

在这种新的经营理念下,过去一年,平安信托在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社会责任四大方面的表现突出,在行业评级过程中也因此得到“加分”。

笔者从平安信托年报中查阅到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末,在资本方面,平安信托净资本为191.84亿元,净资本/风险资本为228.27%;在风控方面,该公司实现全年风险资产零新增,有效化解超40%存量风险资产;在增值能力方面,净资产收益率为12.4%;在社会责任方面,公司积极助力国家精准扶贫,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全年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近3000亿元。

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行业“领跑者”平安信托的经营理念逐步转变,全新战略和业务模式为公司未来发展指明方向,2020年的经营业绩“V型反转”就是最好的印证,能够斩获行业最高级别A级便不难理解了。

逆风突围,A类评级含金量提升

疫情叠加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注定了信托业在逆风中前行。

日前,2020年信托行业评级初步结果出炉,包括平安信托、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华润信托等10余家公司在A类名单上。而相比往年的20余家,今年“拿A”的公司或明显缩水。

“由于宏观经济承压,行业风险频发,当下评定的A类信托公司数量会减少,B类公司的数量会增加。”有信托公司人士对笔者表示,“这也意味着,A类评级的含金量提升和市场地位更高。”

笔者了解到,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是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从行业角度对信托公司做出的综合评价,由协会组织,每年评选一次。根据《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本次评级将信托公司划分为A(85[含]-100分)、B(70[含]-85分)、C(70分以下)三个等级。从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社会责任板四个板块进行评分。

从前不久披露的年报来看,在2020年报告期内,平安信托取得逆势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三项核心指标,均同比增长超16%,结束了2017年以来的净利润负增长态势。

在去通道、压降融资类信托、控制房地产信托规模的严监管下,平安信托积极响应号召,2020年主动压降通道性业务规模505亿元,压降融资类业务规模317亿元,压降房地产业务规模315 亿元。

平安信托的逆势增长,不无原因。2020年,平安信托加速主动转型,升级打造以特殊机会为特色的领先多元投资平台,构建了从非标向标、从融资到投资、从规模优先到质量优先的全新增长模式。

据悉,在艰难经营环境下,平安信托更为强调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管控,通过不良资产清收、资金价格压降等方式实现开源节流提质增效。

坚守定位,平安更强调“以客为尊”

信托公司转型各有招数,但不变的应该是坚持“受托人”定位。

去年底,在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信托公司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的受托人文化。”

以平安信托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机构,以实际行动顺应行业趋势,引领行业发展。

平安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贵平曾公开指出,“信托回归受托人定位,不仅是经营定位的转变,更是代表角色的转化,体现的是‘以客为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姚贵平还表示,“只有坚持受托人定位才是健康发展的立足之本,只有筑牢风险管控基石才是健康发展的‘定心丸’。信托业正在由‘短频快’的竞速跑向‘长远恒’的马拉松转变,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理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平安信托风控的角色完成了从‘控制’到‘引领’的转变,做‘火车头’走在业务前面,牵引好业务发展方向,又做‘安检员’有效识别风险点,控制好实质性风险。”

依托创新科技及领先的系统平台,平安信托练就了风险管理的“硬功夫”。2020年成功实现全年风险资产零新增;通过制定“一户一策”的风险化解方案,不断调整、完善清收处置计划,有效化解超过40%的存量风险资产。

角色或理念转变的结果,最终体现在“服务”上。

上月,姚贵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公司希望通过特殊资产“服务+金融”模式,在公司全面深化“先服务、后金融”的思维导向,以“医者”的态度和责任心来提供服务、开展投资,通过对困境企业进行全链条、全生态、全生命周期的赋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信托在经营理念转变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打造社会影响力金融范本。2020年累计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近 3000亿元,未来将持续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聚焦中西部民生项目、健康、环保及现代制造等重点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助力民生。

作者 刘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