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公交、地铁也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广泛应用还有哪些难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公交、地铁也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广泛应用还有哪些难题?

在受访专家看来,数字人民币应用目前还存在很多瓶颈,需要一套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文|天下银保  余继超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入出行场景。7月,成都面向市民再次发放价值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出行礼包,中签的市民可将红包用于支付乘坐成都市内地铁、公交及骑行美团单车产生的费用。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数字人民币APP”获悉,中、农、工、建、交、邮储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已支持在北京市政交通、青岛地铁、苏州地铁、成都公交地铁、长沙地铁及携程、途牛旅行、美团骑车等出行场景使用。

受访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比较适合小额、高频的场景,而出行场景就具有这样的特性且用户群体非常庞大,非常适用数字人民币普及推广。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密集试点也侧面反映了试点已推进至更深更广的范畴。

目前,数字人民币依然处于稳步试点的阶段,已覆盖商业消费、文化旅游、公共缴费、民生服务、公共交通、医疗服务等线下和线上场景。在受访专家看来,数字人民币应用目前还存在很多瓶颈,需要一套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出行场景密集试点

7月3日起,成都 “绿色出行 低碳一夏”活动开启报名,将面向市民主要发放价值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出行礼包,共计10万份。礼包分为“地铁+单车”出行礼包或“公交+单车”出行礼包两种,在报名时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可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使用。

成都之外,数字人民币已在北京公共出行场景进行试点。6月30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公告称,北京轨道交通已开启全路网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刷闸乘车体验测试。已开通工商银行数字人民币业务的乘客,可在北京轨道交通已有的24条运营线路及4条市郊铁路范围内,通过“亿通行”App参与数字人民币支付乘车体验测试。

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还支持通过“北京轨道交通”二维码支付乘坐地铁。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还支持通过“北京一卡通”进行北京市政交通在线支付和充值。

此外,青岛地铁、苏州地铁、长沙地铁及携程、途牛旅行、滴滴出行、美团骑车等出行场景也开始了数字人民币试点。5月18日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青岛市民可通过“青岛地铁”App,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进行扫码乘车和在线购票付款。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6月29日开通运营,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数字人民币”App扫码购票乘车。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记者表示,出行场景具有小额高频的特性,且用户群体非常庞大,非常适用数字人民币普及推广,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密集试点也侧面反映了试点已推进至更深更广的范畴。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密集落地是必然的,因为出行场景的特点:一是涉及人群范围较广,全国每天数亿人都要通过公共交通、出租等出行方式外出;二是出行场景支付大多是小额、高频,非常适合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三是具有公共属性,交通出行领域属于公共基础设施,而数字人民币也是央行推出的一种公共品。因此,数字人民币在出行领域的应用是必然的。

对三方支付有何影响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推进,数字人民币与三方支付的关系再次被热议。有资深行业专家认为,中国央行未来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偏零售型,更具“新型支付工具”属性,“有可能会对现有支付工具带来一定的替代”。

于百程分析指出,数字人民币本质上与第三方支付并不存在冲突,前者是“钱”,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后者是“钱包”,是货币的支付运行设施和体系、方式,是为货币的流通服务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是钱和钱包的关系,理论上数字人民币会进入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刘斌也表示,短期内,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不构成竞争,而且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推广需要与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已经足够发达,已经触达到经济社会的每个领域,数字人民币如果不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大规模覆盖。

但是从长期看,刘斌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数字人民币会统一第三方支付市场,有一部分支付机构会消失,一部分支付机构能够与数字人民币很好的融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李楠不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会对第三方支付有什么冲击。李楠告诉记者,“如果把我们国家整个经济金融体系比作一个人体,那么由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构成的支付系统就是主动脉,而深入到零售的第三方支付则是毛细血管,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都是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血液和血管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不存在一方取代另一方的问题。”

不过,于百程进一步指出,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态的法定货币,同时又是一种电子支付手段,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在安全性、便捷性、费用成本等方面都存在相对优势,其中费用成本的优势或成为冲击第三方支付的关键因素,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造成流量挤压,并进一步冲击衍生业务。数字人民币发行推广将对我国支付体系,特别是对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深远影响。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数字人民币也应采取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尽早接入。面对数字人民币可能带来的冲击,要主动应对,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数据积累在数字人民币钱包开发、用户体验提升以及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探索等领域寻找到新的机遇。”于百程称。

数字人民币推广难点

2020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落地,在地区试点上,已形成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北京、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10+1”格局,已覆盖商业消费、文化旅游、公共缴费、民生服务、公共交通、医疗服务等线下和线上场景。目前,数字人民币依然处于稳步试点的阶段,试点一方面是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通过试点扩大运营机构和终端用户,扩充数字人民币的基础设施。

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有三层:第一层是央行,负责数字人民币发行;第二层是银行和非银支付机构,即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目前包括了六大国有银行及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两家互联网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在接入的过程中;第三层是终端使用用户,包括商家和消费者。

从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来看,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支付场景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依凭的支付终端还是支付体验,都与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在诸多方面存在重合。李楠指出,“数字人民币钱包是一种支付工具,当人们习惯了一种支付方式,就很难去切换到另一种没有什么差别的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钱包与第三方支付唯一的差别就是双离线功能,因此在网络不好的应用场景中,数字人民币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刘斌也认为,“目前还有很多民众对数字人民币比较陌生,由于使用习惯的原因,很多民众还是习惯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对于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还没有形成习惯,应该鼓励民众使用数字人民币,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

李楠表示,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主要动因是减少流通、运输、防伪、清点实体纸币和硬币的成本。因此,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私密性和便捷性。然而,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

刘斌指出,数字人民币应用目前还存瓶颈:一是在法律层面,数字人民币如果要大规模普及应用,修改和完善相关立法是必要工作;二是用户使用习惯层面,很多用户很难改变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三方支付的习惯。为此,刘斌建议,需要一套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数字人民币,同时要完善法律、制度等基础工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公交、地铁也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广泛应用还有哪些难题?

在受访专家看来,数字人民币应用目前还存在很多瓶颈,需要一套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文|天下银保  余继超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入出行场景。7月,成都面向市民再次发放价值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出行礼包,中签的市民可将红包用于支付乘坐成都市内地铁、公交及骑行美团单车产生的费用。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数字人民币APP”获悉,中、农、工、建、交、邮储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已支持在北京市政交通、青岛地铁、苏州地铁、成都公交地铁、长沙地铁及携程、途牛旅行、美团骑车等出行场景使用。

受访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比较适合小额、高频的场景,而出行场景就具有这样的特性且用户群体非常庞大,非常适用数字人民币普及推广。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密集试点也侧面反映了试点已推进至更深更广的范畴。

目前,数字人民币依然处于稳步试点的阶段,已覆盖商业消费、文化旅游、公共缴费、民生服务、公共交通、医疗服务等线下和线上场景。在受访专家看来,数字人民币应用目前还存在很多瓶颈,需要一套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出行场景密集试点

7月3日起,成都 “绿色出行 低碳一夏”活动开启报名,将面向市民主要发放价值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出行礼包,共计10万份。礼包分为“地铁+单车”出行礼包或“公交+单车”出行礼包两种,在报名时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可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使用。

成都之外,数字人民币已在北京公共出行场景进行试点。6月30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公告称,北京轨道交通已开启全路网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刷闸乘车体验测试。已开通工商银行数字人民币业务的乘客,可在北京轨道交通已有的24条运营线路及4条市郊铁路范围内,通过“亿通行”App参与数字人民币支付乘车体验测试。

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还支持通过“北京轨道交通”二维码支付乘坐地铁。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还支持通过“北京一卡通”进行北京市政交通在线支付和充值。

此外,青岛地铁、苏州地铁、长沙地铁及携程、途牛旅行、滴滴出行、美团骑车等出行场景也开始了数字人民币试点。5月18日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青岛市民可通过“青岛地铁”App,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进行扫码乘车和在线购票付款。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6月29日开通运营,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数字人民币”App扫码购票乘车。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记者表示,出行场景具有小额高频的特性,且用户群体非常庞大,非常适用数字人民币普及推广,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密集试点也侧面反映了试点已推进至更深更广的范畴。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密集落地是必然的,因为出行场景的特点:一是涉及人群范围较广,全国每天数亿人都要通过公共交通、出租等出行方式外出;二是出行场景支付大多是小额、高频,非常适合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三是具有公共属性,交通出行领域属于公共基础设施,而数字人民币也是央行推出的一种公共品。因此,数字人民币在出行领域的应用是必然的。

对三方支付有何影响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推进,数字人民币与三方支付的关系再次被热议。有资深行业专家认为,中国央行未来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偏零售型,更具“新型支付工具”属性,“有可能会对现有支付工具带来一定的替代”。

于百程分析指出,数字人民币本质上与第三方支付并不存在冲突,前者是“钱”,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后者是“钱包”,是货币的支付运行设施和体系、方式,是为货币的流通服务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是钱和钱包的关系,理论上数字人民币会进入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刘斌也表示,短期内,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不构成竞争,而且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推广需要与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已经足够发达,已经触达到经济社会的每个领域,数字人民币如果不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大规模覆盖。

但是从长期看,刘斌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数字人民币会统一第三方支付市场,有一部分支付机构会消失,一部分支付机构能够与数字人民币很好的融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李楠不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会对第三方支付有什么冲击。李楠告诉记者,“如果把我们国家整个经济金融体系比作一个人体,那么由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构成的支付系统就是主动脉,而深入到零售的第三方支付则是毛细血管,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都是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血液和血管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不存在一方取代另一方的问题。”

不过,于百程进一步指出,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态的法定货币,同时又是一种电子支付手段,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在安全性、便捷性、费用成本等方面都存在相对优势,其中费用成本的优势或成为冲击第三方支付的关键因素,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造成流量挤压,并进一步冲击衍生业务。数字人民币发行推广将对我国支付体系,特别是对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深远影响。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数字人民币也应采取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尽早接入。面对数字人民币可能带来的冲击,要主动应对,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数据积累在数字人民币钱包开发、用户体验提升以及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探索等领域寻找到新的机遇。”于百程称。

数字人民币推广难点

2020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落地,在地区试点上,已形成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北京、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10+1”格局,已覆盖商业消费、文化旅游、公共缴费、民生服务、公共交通、医疗服务等线下和线上场景。目前,数字人民币依然处于稳步试点的阶段,试点一方面是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通过试点扩大运营机构和终端用户,扩充数字人民币的基础设施。

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有三层:第一层是央行,负责数字人民币发行;第二层是银行和非银支付机构,即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目前包括了六大国有银行及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两家互联网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在接入的过程中;第三层是终端使用用户,包括商家和消费者。

从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来看,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支付场景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依凭的支付终端还是支付体验,都与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在诸多方面存在重合。李楠指出,“数字人民币钱包是一种支付工具,当人们习惯了一种支付方式,就很难去切换到另一种没有什么差别的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钱包与第三方支付唯一的差别就是双离线功能,因此在网络不好的应用场景中,数字人民币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刘斌也认为,“目前还有很多民众对数字人民币比较陌生,由于使用习惯的原因,很多民众还是习惯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对于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还没有形成习惯,应该鼓励民众使用数字人民币,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

李楠表示,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主要动因是减少流通、运输、防伪、清点实体纸币和硬币的成本。因此,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私密性和便捷性。然而,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

刘斌指出,数字人民币应用目前还存瓶颈:一是在法律层面,数字人民币如果要大规模普及应用,修改和完善相关立法是必要工作;二是用户使用习惯层面,很多用户很难改变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三方支付的习惯。为此,刘斌建议,需要一套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数字人民币,同时要完善法律、制度等基础工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