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肖远企谈普惠金融:要关注真实金融需求,提供熨平经营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肖远企谈普惠金融:要关注真实金融需求,提供熨平经营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必须善于在评估风险基础上提供在期限、使用条件和还款安排等方面更具弹性,更有稳定预期的金融产品。

图片来源: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

记者 | 曾仰琳

10月21日,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平行论坛举行,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出席并发表致辞。

肖远企提到,发展普惠金融尤其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细做实,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一是要发现和满足真实金融需求,二是要提供可以熨平经营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

肖远企介绍,目前我国县域平均已有8.8家银行,服务网点平均有55家,过去在县域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现在大型银行、部分股数字化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都在县域设立了网点。现在县域保险机构数量平均有11.9个,保险网点多达26个。另外,数字金融的运用也大大丰富了县域金融的供给,资金成本下降比较快,目前银行普惠信贷平均利率为5.68%。

“除了数量增加和成本下降外,还要关注真实金融需求的变化。”肖远企指出,比如当前老百姓对大病保险、长期护理险以及巨灾险、农业险需求很大,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既有利于快速恢复生产生活减少损失,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灾返贫,使需要照护的老年人能够通过商业渠道得到较好的护理。这些都是普惠金融真实的金融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去发现、去满足。

在提供可以熨平经营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方面,肖远企指出,小微企业主、灵活就业者以及广大农村居民受经济环境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经营周期变化与收入波动都比较大。比如说外出务工人员每个月的收入都可能相差很大,有时工作满负荷收入较高;有时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没有或者很少有收入。在收入高时,对信贷的需求不大,但在收入低的时候,由于存在刚性支出或者紧急财务支出,需求就比较高。

对此,肖远企认为,金融机构必须善于在评估风险基础上提供在期限、使用条件和还款安排等方面更具弹性,更有稳定预期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情形下的金融需求,防止客户因经营周期发生变化和收入波动而停止生产、影响生活。

另外,肖远企就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话题发表观点。他认为,随着社会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进一步释放,第三支柱市场潜力很大。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比18.7%,养老金融需求非常巨大,而我国居民存款已经超过90万亿元,可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金融资产非常可观,规范发展第三支柱的基础和条件比较成熟。

肖远企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尤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丰富的产品供给体系。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本身也有多层次的问题,不同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养老规划都存在差异,不存在一种产品适应所有需求的情况。比如中青年人、即将退休的人和老年人,养老金积累和投资需求都明显不同。金融业要建立起多元供给格局,在精准细分客户群体的基础上,提供不同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差异化的第三支柱产品需求。 

二是要增加第三支柱产品的吸引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交费靠个人自愿,群众积极参与是解决发展慢、规模小的关键。除了政府提供税收政策激励,金融业也要苦练内功,提高养老金管理能力,增强产品吸引力,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第三支柱进行长期养老储备。

三是要培育专业养老金融机构。当前我国专业开展养老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比较少,我们鼓励养老金融市场主体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欢迎国外专业养老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肖远企谈普惠金融:要关注真实金融需求,提供熨平经营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必须善于在评估风险基础上提供在期限、使用条件和还款安排等方面更具弹性,更有稳定预期的金融产品。

图片来源: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

记者 | 曾仰琳

10月21日,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平行论坛举行,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出席并发表致辞。

肖远企提到,发展普惠金融尤其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细做实,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一是要发现和满足真实金融需求,二是要提供可以熨平经营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

肖远企介绍,目前我国县域平均已有8.8家银行,服务网点平均有55家,过去在县域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现在大型银行、部分股数字化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都在县域设立了网点。现在县域保险机构数量平均有11.9个,保险网点多达26个。另外,数字金融的运用也大大丰富了县域金融的供给,资金成本下降比较快,目前银行普惠信贷平均利率为5.68%。

“除了数量增加和成本下降外,还要关注真实金融需求的变化。”肖远企指出,比如当前老百姓对大病保险、长期护理险以及巨灾险、农业险需求很大,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既有利于快速恢复生产生活减少损失,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灾返贫,使需要照护的老年人能够通过商业渠道得到较好的护理。这些都是普惠金融真实的金融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去发现、去满足。

在提供可以熨平经营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方面,肖远企指出,小微企业主、灵活就业者以及广大农村居民受经济环境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经营周期变化与收入波动都比较大。比如说外出务工人员每个月的收入都可能相差很大,有时工作满负荷收入较高;有时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没有或者很少有收入。在收入高时,对信贷的需求不大,但在收入低的时候,由于存在刚性支出或者紧急财务支出,需求就比较高。

对此,肖远企认为,金融机构必须善于在评估风险基础上提供在期限、使用条件和还款安排等方面更具弹性,更有稳定预期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情形下的金融需求,防止客户因经营周期发生变化和收入波动而停止生产、影响生活。

另外,肖远企就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话题发表观点。他认为,随着社会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进一步释放,第三支柱市场潜力很大。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比18.7%,养老金融需求非常巨大,而我国居民存款已经超过90万亿元,可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金融资产非常可观,规范发展第三支柱的基础和条件比较成熟。

肖远企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尤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丰富的产品供给体系。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本身也有多层次的问题,不同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养老规划都存在差异,不存在一种产品适应所有需求的情况。比如中青年人、即将退休的人和老年人,养老金积累和投资需求都明显不同。金融业要建立起多元供给格局,在精准细分客户群体的基础上,提供不同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差异化的第三支柱产品需求。 

二是要增加第三支柱产品的吸引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交费靠个人自愿,群众积极参与是解决发展慢、规模小的关键。除了政府提供税收政策激励,金融业也要苦练内功,提高养老金管理能力,增强产品吸引力,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第三支柱进行长期养老储备。

三是要培育专业养老金融机构。当前我国专业开展养老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比较少,我们鼓励养老金融市场主体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欢迎国外专业养老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