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报告》:中国空气质量连续七年显著改善,臭氧浓度去年首次同比下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报告》:中国空气质量连续七年显著改善,臭氧浓度去年首次同比下降

2020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降至33μg/m3,首次迈入中国国家标准达标线,近年来有抬头趋势的臭氧在2020年实现了年评价浓度首次同比下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高佳

编辑 | 翟瑞民

2021年10月27日,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大气中国2021: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简称《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空气质量已连续七年显著改善。

《报告》建议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明确PM2.5与O3协同控制目标和措施,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进一步释放和提升铁路和内河航运运能,破解货运结构调整难题,总结清洁取暖成功案例经验,因地制宜解决农村散煤问题,持续深化能源、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实现清洁空气与“双碳目标”。

PM2.5年均浓度首次迈入国家标准达标线

《报告》指出,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空气质量全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升至87%,260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大于80%,全国城市重污染日同比减少621天。2020年全国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整体实现全面达标,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增至202个。

其中,2020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降至33μg/m3( 微克/每立方米 ),首次迈入中国国家标准达标线,近年来有抬头趋势的臭氧在2020年实现了年评价浓度首次同比下降。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汾渭平原污染恶化趋势得以缓解,受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大气污染排放活动有所减少。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估算,疫情对全年PM2.5浓度影响为2μg/m3。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说,中国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得益于重视结构调整、末端治理和科学支撑的组合拳。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56.8%,煤电装机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同时,煤电超低排放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8%。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更多蓝天,意味着对公众健康多一份保护。”付璐表示,“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也推动了中国能源、产业、交通结构的优化,对“十三五”碳减排目标超额完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1蓝天百强城市榜出炉,合肥跃升榜首

《报告》同时发布了“2021年蓝天百强城市榜”,此为评估城市重点污染物三年滑动平均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和政策措施,分别得到“成效分”和“努力分”,加总得到“综合评分”。

在纳入评分的168个重点城市中,合肥市摘得综合评分排名桂冠。综合评分20强城市中,广东省占7席,浙江省占6席。与上一年榜单相比,安徽省城市综合评分排名进步显著,合肥、池州进入20强。

合肥、广州、深圳、北京、杭州等9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措施力度夯,成效分和努力分都达到“好”等级,成为本年度榜单双优城市。

成效分排名中,前20强浙江省占据8席,安徽省和广东省各占3席,35个城市2019年PM2.5平均浓度已达标且持续显著改善,包括浙江省9城市、珠三角9城市及河北、四川等部分城市。2022冬奥会举办城市之一的张家口也在其中。临汾和晋城因空气质量改善较大,摆脱了此前的垫底境况。成效分落后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南省,鹤壁在成效分和综合评分排名中均垫底。

榜单显示,努力分排名靠前城市均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还有成都、武汉、青岛、天津、郑州等,可见经济发达城市的空气治理力度更大。河南、山东、汾渭平原城市排名相对靠后,大气治理行动仍待加强。

“从排名靠前的城市的得分情况来看,’努力’对城市‘蓝值’影响尤为重要,”付璐说,“排名靠前的城市,大多建立了领先的科学决策基础和评估方法,同时,这些城市在能源、工业、机动车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减排措施。”

《报告》建议“十四五”适时考量修订污染物标准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这是中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之后的又一重磅宣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强调,实现清洁空气和碳中和,核心就是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结构调整进入深水区,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依然处于高位平台期,能源发展规划未能与生态保护有效结合,煤电新增核准控制不严;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行业存在“产能降但产量增”等问题;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仍有提升空间。

付璐建议, “十四五”期间,应尽快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对空气与气候协同治理的共识、形成中长期各规划之间的协同,结构调整应采取总量控制与措施灵活并重的策略。有条件的城市,应通过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等多种政策分析手段,识别能够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措施组合,优化减排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在更新版《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中从严限定了多项污染物的健康指导值。为此《报告》建议,我国应在“十四五”期间适时考量修订中国国家标准,收紧包括PM2.5和臭氧在内的污染物限值,并研究增设臭氧长期目标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报告》:中国空气质量连续七年显著改善,臭氧浓度去年首次同比下降

2020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降至33μg/m3,首次迈入中国国家标准达标线,近年来有抬头趋势的臭氧在2020年实现了年评价浓度首次同比下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高佳

编辑 | 翟瑞民

2021年10月27日,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大气中国2021: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简称《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空气质量已连续七年显著改善。

《报告》建议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明确PM2.5与O3协同控制目标和措施,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进一步释放和提升铁路和内河航运运能,破解货运结构调整难题,总结清洁取暖成功案例经验,因地制宜解决农村散煤问题,持续深化能源、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实现清洁空气与“双碳目标”。

PM2.5年均浓度首次迈入国家标准达标线

《报告》指出,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空气质量全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升至87%,260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大于80%,全国城市重污染日同比减少621天。2020年全国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整体实现全面达标,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增至202个。

其中,2020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降至33μg/m3( 微克/每立方米 ),首次迈入中国国家标准达标线,近年来有抬头趋势的臭氧在2020年实现了年评价浓度首次同比下降。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汾渭平原污染恶化趋势得以缓解,受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大气污染排放活动有所减少。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估算,疫情对全年PM2.5浓度影响为2μg/m3。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说,中国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得益于重视结构调整、末端治理和科学支撑的组合拳。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56.8%,煤电装机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同时,煤电超低排放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8%。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更多蓝天,意味着对公众健康多一份保护。”付璐表示,“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也推动了中国能源、产业、交通结构的优化,对“十三五”碳减排目标超额完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1蓝天百强城市榜出炉,合肥跃升榜首

《报告》同时发布了“2021年蓝天百强城市榜”,此为评估城市重点污染物三年滑动平均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和政策措施,分别得到“成效分”和“努力分”,加总得到“综合评分”。

在纳入评分的168个重点城市中,合肥市摘得综合评分排名桂冠。综合评分20强城市中,广东省占7席,浙江省占6席。与上一年榜单相比,安徽省城市综合评分排名进步显著,合肥、池州进入20强。

合肥、广州、深圳、北京、杭州等9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措施力度夯,成效分和努力分都达到“好”等级,成为本年度榜单双优城市。

成效分排名中,前20强浙江省占据8席,安徽省和广东省各占3席,35个城市2019年PM2.5平均浓度已达标且持续显著改善,包括浙江省9城市、珠三角9城市及河北、四川等部分城市。2022冬奥会举办城市之一的张家口也在其中。临汾和晋城因空气质量改善较大,摆脱了此前的垫底境况。成效分落后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南省,鹤壁在成效分和综合评分排名中均垫底。

榜单显示,努力分排名靠前城市均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还有成都、武汉、青岛、天津、郑州等,可见经济发达城市的空气治理力度更大。河南、山东、汾渭平原城市排名相对靠后,大气治理行动仍待加强。

“从排名靠前的城市的得分情况来看,’努力’对城市‘蓝值’影响尤为重要,”付璐说,“排名靠前的城市,大多建立了领先的科学决策基础和评估方法,同时,这些城市在能源、工业、机动车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减排措施。”

《报告》建议“十四五”适时考量修订污染物标准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这是中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之后的又一重磅宣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强调,实现清洁空气和碳中和,核心就是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结构调整进入深水区,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依然处于高位平台期,能源发展规划未能与生态保护有效结合,煤电新增核准控制不严;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行业存在“产能降但产量增”等问题;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仍有提升空间。

付璐建议, “十四五”期间,应尽快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对空气与气候协同治理的共识、形成中长期各规划之间的协同,结构调整应采取总量控制与措施灵活并重的策略。有条件的城市,应通过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等多种政策分析手段,识别能够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措施组合,优化减排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在更新版《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中从严限定了多项污染物的健康指导值。为此《报告》建议,我国应在“十四五”期间适时考量修订中国国家标准,收紧包括PM2.5和臭氧在内的污染物限值,并研究增设臭氧长期目标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