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央行需要降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央行需要降准吗?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货币政策经过了较大的转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稳定,而不是摇摆的货币政策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意义更大。忽而宽松、忽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让投资者迷失方向。基于此,中国央行6月末没有采取降准措施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事实上,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货币政策经过了较大的转折,从一季度的“略宽松”转向二季度的稳健。中国的信贷投放也经历了一轮“过山车”。一季度中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但是接下来的4月和5月,企业又经历了一轮信贷“踩刹车”,4-5月平均月度数据仅为一季度月平均数据的50%左右。反映货币供应速度的M2增速也从一季度末期的13.4%回落至5月份的11.8%。

基于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政府在今年一季度实行了“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货币以及天量信贷,刺激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一季度大幅上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长了54%。这也吸引房地产开发商投入更多的资金建造更多的房子,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2%,房屋新开工面积则大幅增长了19.2%。这些帮助中国的GDP实现了开门红,尽管一季度6.7%的速度依然为近7年低位。

纵观一季度经济增长,除了房地产和投资领域的增长以外,其他行业乏善可陈。相反,伴随信贷投放增长,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2015年末上升100个BP至57.2%。

经济数据也显示,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尽管整体货币投放的总量和速度在增加,伴随M2增速持续上升并居于高位,然而,反映经济增长的GDP增速却降低至近7年低位。

正是这一趋势引发各界对于货币政策的反思。5月份,来自权威人士的访谈,则让市场意识到,中国政府不会让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货币政策。

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是改革,而不是一味的货币刺激。

落实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在内的中央决策,本身也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宽松或者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企业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这是由于这些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煤炭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贷支持。

6月份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再度加大。6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创4个月新低。数据本身还显示经济增长缺乏持续性,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以及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同时下滑。这显示经济存在较大的需求端下滑压力。

纵然如此,投资者还是不必要押注央行放松货币,诸如降准等举措,至少在短期内。数据已经证明,宽松的货币除了造就资本市场的盛宴,对实体经济的帮助非常有限。

如同权威人士所谈到的一样,中国经济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并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以助力,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事实上,中国经济中不乏亮点,官方以及财新非制造业PMI指数均全面回升,部分显示结构调整以及财政政策对于经济支撑的作用正在加大。此外,人民币近期虽然贬值,但外汇流出的速度开始放缓,5月份中国仍然实现了外汇收支顺差。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央行需要降准吗?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货币政策经过了较大的转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稳定,而不是摇摆的货币政策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意义更大。忽而宽松、忽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让投资者迷失方向。基于此,中国央行6月末没有采取降准措施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事实上,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货币政策经过了较大的转折,从一季度的“略宽松”转向二季度的稳健。中国的信贷投放也经历了一轮“过山车”。一季度中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但是接下来的4月和5月,企业又经历了一轮信贷“踩刹车”,4-5月平均月度数据仅为一季度月平均数据的50%左右。反映货币供应速度的M2增速也从一季度末期的13.4%回落至5月份的11.8%。

基于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政府在今年一季度实行了“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货币以及天量信贷,刺激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一季度大幅上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长了54%。这也吸引房地产开发商投入更多的资金建造更多的房子,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2%,房屋新开工面积则大幅增长了19.2%。这些帮助中国的GDP实现了开门红,尽管一季度6.7%的速度依然为近7年低位。

纵观一季度经济增长,除了房地产和投资领域的增长以外,其他行业乏善可陈。相反,伴随信贷投放增长,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2015年末上升100个BP至57.2%。

经济数据也显示,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尽管整体货币投放的总量和速度在增加,伴随M2增速持续上升并居于高位,然而,反映经济增长的GDP增速却降低至近7年低位。

正是这一趋势引发各界对于货币政策的反思。5月份,来自权威人士的访谈,则让市场意识到,中国政府不会让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货币政策。

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是改革,而不是一味的货币刺激。

落实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在内的中央决策,本身也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宽松或者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企业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这是由于这些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煤炭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贷支持。

6月份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再度加大。6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创4个月新低。数据本身还显示经济增长缺乏持续性,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以及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同时下滑。这显示经济存在较大的需求端下滑压力。

纵然如此,投资者还是不必要押注央行放松货币,诸如降准等举措,至少在短期内。数据已经证明,宽松的货币除了造就资本市场的盛宴,对实体经济的帮助非常有限。

如同权威人士所谈到的一样,中国经济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并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以助力,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事实上,中国经济中不乏亮点,官方以及财新非制造业PMI指数均全面回升,部分显示结构调整以及财政政策对于经济支撑的作用正在加大。此外,人民币近期虽然贬值,但外汇流出的速度开始放缓,5月份中国仍然实现了外汇收支顺差。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