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海尔和华为向这家企业学习、复星还投它30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海尔和华为向这家企业学习、复星还投它30亿?

历经10多年时间完成了信息化改造,红领集团如今已愈走愈顺,解决了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矛盾,实现了传统服装企业生产制造方面的突破。

可以说,红领集团总裁张蕴蓝的人生真的满足了大家对“豪门”的全部想象:父亲是集团董事长,丈夫是博士,留学加拿大学习五年商科并创业,直至如今女承父业。

当她坐在你面前受访时,言行得体气质卓然,轻柔缓慢的语气带着清晰的思维逻辑,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

但张蕴蓝却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山羊”——

“挺像羊,但肯定不是绵羊,其实我比较像山羊,表面上看挺温和的,实际上还长角,因此,别惹我!”

温柔优雅的外表之下,张蕴蓝蕴含着旁人想象不到的强大力量。 

早在2003年,红领集团就已经开始了对传统制造业升级的艰难探索。尽管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并不想把红领做成家族企业,但无奈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其女张蕴蓝便成了“二代掌门人”。在这对父女手下,红领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C2M变革,为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 

历经10多年时间完成了信息化改造,红领集团如今已愈走愈顺,解决了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矛盾,实现了传统服装企业生产制造方面的突破,尤其是继《新闻联播》的报道、张瑞敏的几番推荐、华为派人去学习以后,红领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企业和机构争相研究的对象。

女承父业 带领红领完成转型

创办于1995年的红领,早先只是一家服装公司,这样的服装公司在中国以十万起计。当红领在2003年开始向定制服装转型时,这个一向被贴着低效、昂贵、体验度低标签的传统市场,存在着大量不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 市场集中扎堆于男性正装,且始终定式地将消费人群定位成中高端收入者; 

第二, 定制品长时间表现出单一、款式少的缺陷,与之对应的却是国人的身材标准特殊性强; 

第三,面向互联网转型的同时,不管是上门量体裁衣的人工成本,还是定制及交货的时间 成本都依然过高。 

这些“痛点”始终不能根除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定制转型时只抓住C2B模式,使消费者只能自发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定制服务的小型商家。而这更适用于批量化生产产品的模式,显然并不能高效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因此造成了市场的单一和高成本。

因此,当张代理耗费10年将红领传统流水线改造为基于信息化的大规模定制工厂后,更适合互联网+定制服装市场发展的C2M(Customer-to- 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模式便应运而生,即强调消费者和厂家的直接对接。

张蕴蓝坦言自己“幸运”,也正体现于此。顺着父辈的正确方向,她所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凌驾在互联网经济之上、真正能生产个性化需求且高效率运作的M端。

为了组建一支适合于新生态的团队,张蕴蓝裁掉了红领近一半的老员工;为了达成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效并减少库存压力,张蕴蓝砍掉了三分之一的加盟商……如今,红领在张蕴蓝的带领下,进一步完善了从C端到M端的路径,搭建了酷特智能平台,拥有约90%的海外订单。

通过酷特智能,顾客可以从客户端预约量体、录入数据、选择自己对款式、工艺、风格等个性化设计的要求,并预定自己喜欢的物料设计细节。完成后,客户端便会展示产品的3D模型,使用户更为具象地观察。与此同时,系统将这些个性化的信息转化为标准化数据,直接传入工厂订单平台进行排单。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进步过程。我可能走得慢一点,但朝着正确方向来走了,就不怕会犯本质的错误。”张蕴蓝表示,如果父亲没有给她这样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只是留下钱和员工,那她就很有可能“东一口西一口”,在很短的时间里耗尽一切。

2015年11月,复星集团旗下专注于产业投资、并购整合的子公司复星瑞哲完成了对青岛红领集团旗下个性化定制平台“酷特智能”30亿元的战略投资。

把“红领模式”向外输出

除却对商业模式的清楚明晰,张蕴蓝身为女人的细腻更体现在她对于产品本质的重视上。相比于许多创业者抓住营销和传播不放,张蕴蓝认为,定制服务最重要的就是细致。

“不要觉得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营销就够了。如果你产品的本质不过关,营销得越快,反而砸掉得越快。”张蕴蓝说,为什么很多做定制的做着做着就就死掉了,是因为产品没有选好、品质没有保障,服务也没做好。即使靠着互联网经济挣钱,张蕴蓝依然认为“落地”更重要——找好的供应商、不在产品质量上降成本、打造优质的服务。

在她看来,线下量体裁衣的模式反而就是营销的一部分,无需刻意安排。受过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就真正与顾客建立起了信任和粘度。“我服务了你,你觉得特别棒,甚至还介绍你的朋友来,这是很重要的。”张蕴蓝说,如果向互联网转型的定制行业能撑过这个时期,以后发展就会很快了。

当然,如何在线下平衡维持品牌粘度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的关系,对于把一对一量体裁衣作为重要服务的红领而言也依然尚待解决。 

红领集团十几年的改革创新,可以说是传统制造业企业+互联网的有益尝试,红领的解决方案,投入不高、效益明显,实现了零库存、高利润、低成本、高周转。“红领模式”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装、鞋帽、家居、电器等消费类行业稳步转型,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据张蕴蓝介绍,她领导下的酷特智能,接下来将改造其他品类,比如内衣、牛仔裤等等,还会帮工厂输出解决方案,改造后的产品也将在酷特智能平台上销售。“这样一来,改造后的工厂就可以跟我们一样直接做个性化产品,从而降低成本了。”这些新的规划对于张蕴蓝和红领而言可谓是非常大的跨界,她说这也是她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张蕴蓝的规划中,红领将继续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践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平台,做好后台支持,继续优化、提升、完善SDE系统,为传统企业升级改造输出解决方案,最终红领集团也将转型成为平台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接班是为了把企业做的更好

福布斯此前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一半以上家族企业后继乏人》的文章,提到了中国改革最早一批先驱当中的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子女无意接管家族企业的现象。

2015 年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数据也显示,明确自己愿意接班的二代仅占调查样本的 40%,而15%的受调者则表示不愿意接班,还有另外45% 的二代对于接班与否尚不明确。

然而与此相对,50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却已占比67%。这意味着,近七成的中国家族寻找接班人将更紧迫地被提上日程。

关于被称为“创二代”或是“接班人”,张蕴蓝总是看得很淡。她在很多关于此的采访问题中表明,目前物质生活的满足下,她继承的更多是一份家族利益与责任。

而“这种责任,不是你想逃就能逃掉。”因此,“如果家里需要我,那我肯定会回去。”

“要说接班,首先要明确接班的目的。”张蕴蓝对有言表示,接班的目的是让这个企业得到真正适合未来的发展。

“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一个企业,不一定是让某个人去接班。要想企业发展,应该是谁最合适就用谁、谁真正能把企业带领好就用谁。”她坦承,事实上父亲张代理并没有明确的“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尽管自己进入企业已经快十年,从一开始做各部门的一线工作直到今天坐上总裁的位置,也并不代表她就一定接班。

张蕴蓝及其父张代理

当然,外界永远认定“接班人”思维定式下,张蕴蓝也早已习惯把压力作为动力。

张蕴蓝说,她更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和职业经理人相似的状态之上,“明天如果有人更适合,我相信我是毫不犹豫就愿意被换下的,因为企业发展好了是最重要的。”

———————————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海尔和华为向这家企业学习、复星还投它30亿?

历经10多年时间完成了信息化改造,红领集团如今已愈走愈顺,解决了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矛盾,实现了传统服装企业生产制造方面的突破。

可以说,红领集团总裁张蕴蓝的人生真的满足了大家对“豪门”的全部想象:父亲是集团董事长,丈夫是博士,留学加拿大学习五年商科并创业,直至如今女承父业。

当她坐在你面前受访时,言行得体气质卓然,轻柔缓慢的语气带着清晰的思维逻辑,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

但张蕴蓝却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山羊”——

“挺像羊,但肯定不是绵羊,其实我比较像山羊,表面上看挺温和的,实际上还长角,因此,别惹我!”

温柔优雅的外表之下,张蕴蓝蕴含着旁人想象不到的强大力量。 

早在2003年,红领集团就已经开始了对传统制造业升级的艰难探索。尽管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并不想把红领做成家族企业,但无奈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其女张蕴蓝便成了“二代掌门人”。在这对父女手下,红领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C2M变革,为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 

历经10多年时间完成了信息化改造,红领集团如今已愈走愈顺,解决了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矛盾,实现了传统服装企业生产制造方面的突破,尤其是继《新闻联播》的报道、张瑞敏的几番推荐、华为派人去学习以后,红领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企业和机构争相研究的对象。

女承父业 带领红领完成转型

创办于1995年的红领,早先只是一家服装公司,这样的服装公司在中国以十万起计。当红领在2003年开始向定制服装转型时,这个一向被贴着低效、昂贵、体验度低标签的传统市场,存在着大量不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 市场集中扎堆于男性正装,且始终定式地将消费人群定位成中高端收入者; 

第二, 定制品长时间表现出单一、款式少的缺陷,与之对应的却是国人的身材标准特殊性强; 

第三,面向互联网转型的同时,不管是上门量体裁衣的人工成本,还是定制及交货的时间 成本都依然过高。 

这些“痛点”始终不能根除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定制转型时只抓住C2B模式,使消费者只能自发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定制服务的小型商家。而这更适用于批量化生产产品的模式,显然并不能高效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因此造成了市场的单一和高成本。

因此,当张代理耗费10年将红领传统流水线改造为基于信息化的大规模定制工厂后,更适合互联网+定制服装市场发展的C2M(Customer-to- 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模式便应运而生,即强调消费者和厂家的直接对接。

张蕴蓝坦言自己“幸运”,也正体现于此。顺着父辈的正确方向,她所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凌驾在互联网经济之上、真正能生产个性化需求且高效率运作的M端。

为了组建一支适合于新生态的团队,张蕴蓝裁掉了红领近一半的老员工;为了达成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效并减少库存压力,张蕴蓝砍掉了三分之一的加盟商……如今,红领在张蕴蓝的带领下,进一步完善了从C端到M端的路径,搭建了酷特智能平台,拥有约90%的海外订单。

通过酷特智能,顾客可以从客户端预约量体、录入数据、选择自己对款式、工艺、风格等个性化设计的要求,并预定自己喜欢的物料设计细节。完成后,客户端便会展示产品的3D模型,使用户更为具象地观察。与此同时,系统将这些个性化的信息转化为标准化数据,直接传入工厂订单平台进行排单。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进步过程。我可能走得慢一点,但朝着正确方向来走了,就不怕会犯本质的错误。”张蕴蓝表示,如果父亲没有给她这样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只是留下钱和员工,那她就很有可能“东一口西一口”,在很短的时间里耗尽一切。

2015年11月,复星集团旗下专注于产业投资、并购整合的子公司复星瑞哲完成了对青岛红领集团旗下个性化定制平台“酷特智能”30亿元的战略投资。

把“红领模式”向外输出

除却对商业模式的清楚明晰,张蕴蓝身为女人的细腻更体现在她对于产品本质的重视上。相比于许多创业者抓住营销和传播不放,张蕴蓝认为,定制服务最重要的就是细致。

“不要觉得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营销就够了。如果你产品的本质不过关,营销得越快,反而砸掉得越快。”张蕴蓝说,为什么很多做定制的做着做着就就死掉了,是因为产品没有选好、品质没有保障,服务也没做好。即使靠着互联网经济挣钱,张蕴蓝依然认为“落地”更重要——找好的供应商、不在产品质量上降成本、打造优质的服务。

在她看来,线下量体裁衣的模式反而就是营销的一部分,无需刻意安排。受过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就真正与顾客建立起了信任和粘度。“我服务了你,你觉得特别棒,甚至还介绍你的朋友来,这是很重要的。”张蕴蓝说,如果向互联网转型的定制行业能撑过这个时期,以后发展就会很快了。

当然,如何在线下平衡维持品牌粘度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的关系,对于把一对一量体裁衣作为重要服务的红领而言也依然尚待解决。 

红领集团十几年的改革创新,可以说是传统制造业企业+互联网的有益尝试,红领的解决方案,投入不高、效益明显,实现了零库存、高利润、低成本、高周转。“红领模式”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装、鞋帽、家居、电器等消费类行业稳步转型,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据张蕴蓝介绍,她领导下的酷特智能,接下来将改造其他品类,比如内衣、牛仔裤等等,还会帮工厂输出解决方案,改造后的产品也将在酷特智能平台上销售。“这样一来,改造后的工厂就可以跟我们一样直接做个性化产品,从而降低成本了。”这些新的规划对于张蕴蓝和红领而言可谓是非常大的跨界,她说这也是她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张蕴蓝的规划中,红领将继续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践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平台,做好后台支持,继续优化、提升、完善SDE系统,为传统企业升级改造输出解决方案,最终红领集团也将转型成为平台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接班是为了把企业做的更好

福布斯此前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一半以上家族企业后继乏人》的文章,提到了中国改革最早一批先驱当中的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子女无意接管家族企业的现象。

2015 年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数据也显示,明确自己愿意接班的二代仅占调查样本的 40%,而15%的受调者则表示不愿意接班,还有另外45% 的二代对于接班与否尚不明确。

然而与此相对,50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却已占比67%。这意味着,近七成的中国家族寻找接班人将更紧迫地被提上日程。

关于被称为“创二代”或是“接班人”,张蕴蓝总是看得很淡。她在很多关于此的采访问题中表明,目前物质生活的满足下,她继承的更多是一份家族利益与责任。

而“这种责任,不是你想逃就能逃掉。”因此,“如果家里需要我,那我肯定会回去。”

“要说接班,首先要明确接班的目的。”张蕴蓝对有言表示,接班的目的是让这个企业得到真正适合未来的发展。

“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一个企业,不一定是让某个人去接班。要想企业发展,应该是谁最合适就用谁、谁真正能把企业带领好就用谁。”她坦承,事实上父亲张代理并没有明确的“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尽管自己进入企业已经快十年,从一开始做各部门的一线工作直到今天坐上总裁的位置,也并不代表她就一定接班。

张蕴蓝及其父张代理

当然,外界永远认定“接班人”思维定式下,张蕴蓝也早已习惯把压力作为动力。

张蕴蓝说,她更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和职业经理人相似的状态之上,“明天如果有人更适合,我相信我是毫不犹豫就愿意被换下的,因为企业发展好了是最重要的。”

———————————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